白喉常见于秋冬和春季,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以2~5岁发病率最高。我国自解放以来重视预防,故目前本病较少见。
白喉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主要根据白喉杆菌传染后所发生的病理变化,分为局部病变和全身病变两大类。
(1)局部病变:白喉杆菌侵入人体组织后产生一种外毒素,损害粘膜上皮细胞,发生坏死,纤维素及白细胞渗出。纤维素凝固后,形成一层假膜,白喉杆菌在假膜下繁殖滋长,产生更多外毒素,所致病损扩大,假膜向四周蔓延。喉部假膜附着较松,有时可以咳出。
(2)全身病变:白喉外毒素进入血液,出现全身中毒现象,可引起中毒性心肌炎、肾炎、周围神经炎或脑神经损害。
耳鼻咽喉白喉的临床表现为:
(1)咽白喉:为白喉中最常见者,按症辞嶂兀煞?种类型:①局限型:全身症状可有发热、乏力、不适等。局部症状较轻,有轻度咽痛。一侧或双侧扁桃体上出现灰白色假膜,假膜可能超越腭弓,覆盖软腭、悬壅垂或咽后壁。假膜不易擦去,强行分离,则有出血伤面。假膜细菌涂片或培养,均可查得白喉杆菌。②中毒型:起病较急,假膜迅速扩展,较快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合并链球菌感染,常有高热,局部扁桃体、悬壅垂、软腭等组织重度肿胀;颈淋巴结肿大,甚至使颈部增粗如“牛颈”。
(2)喉白喉:喉白喉多由咽白喉向下蔓延所致,但亦有原发于喉腔者。病变侵入喉腔后,多出现咳嗽和声嘶。当喉粘膜肿胀或有假膜阻塞声门时,可引起吸气性呼吸困难和喉喘鸣。病情持续发展,出现三凹征,如不及时解除阻塞,将窒息致死。喉部粘膜有时可向下扩延至气管支气管,可引起下呼吸道阻塞。
(3)鼻白喉:较少见。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前者为白喉杆菌直接侵于鼻腔而发病,全身中毒轻微;后者则由咽白喉蔓延而来,全身症状和中毒情况都较重。症状和普通鼻炎基本相同,鼻塞,流涕,但鼻涕中常带血。检查可见鼻前庭和上唇皮肤潮红、糜烂,鼻腔粘膜表面盖有灰白色假膜,尤其常见于鼻中隔上,除去假膜常留下出血溃疡。
(4)耳白喉:中耳白喉极少见。继发于鼻、咽白喉,白喉杆菌通过咽鼓管进入鼓室,或经鼓膜穿孔进入鼓室。症状与一般化脓性中耳炎相似,耳痛剧烈,鼓膜穿孔后,流出带血脓液及污秽假膜样分泌物,具有臭味。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