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浴>生活养生

疟疾的发热特点(疟疾有什么特性?)

时间: 2023-11-02 20:11:23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于夏秋季发病较多。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并且容易流行。

典型的疟疾多呈周期性发作,表现为间歇性寒热发作。一般在发作时先有明显的寒战,全身发抖,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寒战持续约10分钟至2小时,接着体温迅速上升,常达40℃或更高,面色潮红,皮肤干热,烦躁不安,高热持续约2-6小时后,全身大汗淋漓,大汗后体温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段间歇期后,又开始重复上述间歇性定时寒战、高热发作。

婴幼儿疟疾发热多不规则,可表现为持续高热或体温忽高忽低,在发热前可以没有寒战表现,或仅有四肢发凉、面色苍白等症状。婴幼儿疟疾高热时往往容易发生惊厥。

治疗疟疾应采用抗疟原虫药物,如氯喹、奎宁、青蒿素等。

外出旅游时候,市民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严防蚊子叮咬,以防止疟疾的发生。鉴于疟疾并发症严重,故一旦出现可疑疟疾患者和发热病人,要立即到医院进行正规诊治,千万不能盲目自行服药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疟疾有什么特性?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4种,分别引起的疟疾为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型疟。

疟疾是流行于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在非洲、东南亚和中、南美洲的一些国家。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有20亿人口居住在流行区,每年发病人数3~5亿,其中90%发生在非洲。每年死亡150~170万人,恶性疟死亡率极高。现在我国有许多地区仍处疟疾的威胁中,其中以间日疟最多,恶性疟次之,三日疟仅在南方山区呈散在性分布,卵形疟少见。

疟疾病人和体内带有疟原虫、但没有症状的人是疟疾的传染源。因为没有症状的带虫者不易被发现而得不到隔离和治疗,所以,这些人的传染性更大。对疟疾起传播作用的是一类叫做按蚊的雌性蚊,这类按蚊有60多种,其中有20多种分布在我国,如: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微小按蚊、大劣按蚊等。这类蚊子叮咬了疟疾病人或带有疟原虫的人后,就将疟原虫吸吮至自己的体内发育,如果再叮咬正常人,就会使人感染。另外,带疟原虫者如果作为献血员,也会将疟原虫传染给他人。如果和带虫者共用注射器,也会被感染。

人类对疟疾普遍易感,特别是初生的婴儿。反复多次感染人可以产生一定的免疫力,因此,在疟疾的高发区,居民随着免疫力的提高,易感性相对降低。如果由于战争、垦荒、施工等原因,大批易感人群由疟疾低发区进入疟疾高发区,就容易引起疟区,也同样可以引起暴发流行。

该病全年均可发病,但主要以夏秋两季为多,农村的发病率高于城市。

从蚊虫叮咬感染疟原虫到发病的间隔,因疟病的临床类型不同而长短不一。间日疟短者为11~25天,长者达6个月以上;三日疟18~35天;恶性疟6~27天;卵形疟13~15天。输血疟与血中感染的疟原虫数量相关,自3~41天不等,一般为7~14天。

疟疾的典型发作为发冷、发热、出汗3个阶段,全程大约为8~10个小时。在发作之间病人的体温恢复正常转为间歇期,4种疟疾典型发作的临床表现大体相同,可分为:前驱期、发冷期、发热期、出汗期和间歇期。

前驱期病人疲乏不适、头痛、畏寒和低热。但多数病人为急性发病,特别是恶性疟和三日疟。发冷期病人出现寒战、脸色苍白,口唇、指甲发紫,四肢冷、鸡皮样皮肤,这些表现可持续10分钟至1小时。之后病人进入发热期,病人高烧、面色潮红、头痛、全身肌肉疼痛、感口渴、脉搏快,呼吸急促,体温可在39℃~41℃,此期持续数小时。随后病人突发全身大汗,进入出汗期。在此期病人的体温迅速恢复正常,除了疲乏外,顿时感到全身轻松舒适。一次发作后就进入间歇期。间歇期就是指两次发作的间隔时间。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疟原虫的种类和机体的免疫力。就典型病人的间歇期来说,恶性疟的间歇期不规则,短的仅数小时,长的可达24~48小时,间日疟和卵型疟约为48小时,顾名思义,隔一天发作一次,三日疟为72小时。

如出现了上述表现,又是在疟疾流行季节在疫区居住或旅游被蚊子叮咬过,或近年有疟疾发作史,或近期接受过输血等,就应考虑该病。

间日疟与三日疟经过治疗预后良好,但也有凶险发作,凶险发作常见于恶性疟。恶性疟可有脑型:表现为嗜睡、昏睡和昏迷;可有超高热型:表现为体温迅速上升至41℃以上,并持续不退;可有厥冷型:表现为软弱无力、皮肤湿冷、苍白,或轻度发绀,可有上腹剧痛、顽固性呕吐或排水样粪便、虚而致昏迷,甚至死亡;可有胃肠型:表现为明显的腹痛、腹泻、总有便意但不一定有粪便排出。凶险发作可致病人死亡。

登革热和疟疾(马拉热)有什么区别

疟疾临床以周期性寒战、发热、头痛、出汗和贫血、脾肿大为特征。儿童发病率高,大都于夏秋季节流行。 登革热也叫骨痛热 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 疟疾的治疗和预防基础治疗 ①发作期及退热后24小时应卧床休息; ②要注意水份的补给,对食欲不佳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至恢复期给高蛋白饮食;吐泻不能进食者,则适当补液;有贫血者可辅以铁剂; ③寒战时注意保暖;大汗应及时用干毛巾或温湿毛巾擦干,并随时更换汗湿的衣被,以免受凉;高热时采用物理降温,过高热患者因高热难忍可药物降温;凶险发热者应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生命体征的变化,详细记录出入量,做好基础护理; ④按虫媒传染病做好隔离。患者所用的注射器要洗净消毒。 病原治疗的目的是既要杀灭红内期的疟原虫以控制发作,又要杀灭红外期的疟原虫以防止复发,并要杀灭配子体以防止传播。常用的药物主要有羟基喹哌、乙胺嘧啶、磷酸咯啶等。另外常山、青蒿、柴胡等中药治疟的效果也很好。以上这些药物要根据疟原虫的种类和病情的轻重由医生来对症使用,剂量和用法一般人不易掌握,千万不要自己乱吃。除此之外,还要对患者进行休止期治疗,即对上一年患过疟疾的人,再用伯氨喹啉治疗,给予8天剂,以防止复发。 切断传播途径 在有蚊季节正确使用蚊帐,户外执勤时使用防蚊剂及防蚊设备。灭蚊措施除大面积应用灭蚊剂外,量重要的是消除积水、根除蚊子孳生场所。 登革热无特效治疗方法,治疗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一般治疗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在有防蚊设备的病室中隔离到完全退热为止,不易过早下地活动,防止病情加重。保持皮肤和口腔清洁。 二、对症治疗(一)高热应以物理降温为主。对出血症状明显的患者,应避免酒精擦浴。解热镇痛剂对本病退热不理想,且可诱发G-6PD缺乏的患者发生溶血,应谨慎使用。对中毒症状严重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口服强的松5mg3次/日。 (二)维持水电平衡 对于大汗或腹泻者应鼓励患者口服补液,对频繁呕吐、不能进食或有脱水、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应及时静脉输液,但应高度警惕输液反应致使病情加重,及导致脑膜脑炎型病例发生。 (三)有出血倾向者可选用安络血、止血敏、维生素C及K等止血药物。对大出血病例,应输入新鲜全血或血小板,大剂量维生素K1静脉滴注,口服云南白药等,严重上消化道出血者可口服甲氰咪呱。 (四)休克病例应快速输液以扩充血容量,并加用血浆和代血浆,合并DIC的患者,不宜输全血,避免血液浓缩。 (五)脑型病例应及时选用20%甘露醇250~500ml,快速静脉注入,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以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发生。 [预防] 应做好疫情监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扩散。患者发病最初5天应防止其受蚊类叮咬,以免传播。典型患者只占传染源的一小部分,所以单纯隔离患者不足以制止流行。 预防措施的重点在于防蚊和灭蚊。应动员群众实行翻盆倒罐,填堵竹、树洞。对饮用水缸要加盖防蚊,勤换水,并在缸内放养食蚊鱼。室内成蚊可用敌敌畏喷洒消灭,室外成蚊可用50%马拉硫磷、杀螟松等作超低容量喷雾,或在重点区域进行广泛的药物喷洒。 在冬天的时候不要因为冷而把热气开得太足,因为这时候室外很冷,蚊子也一样取暖,就往室内钻,然后繁殖。  登革热的预防接种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不能用于疫区。 详细资料 疟疾http://baike.baidu.com/view/993.htm?fr=ala0_1_1 登革热http://baike.baidu.com/view/80678.htm?fr=ala0_1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