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是由炭疽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人间炭疽按流行病学可分为工业型和农业型两种。从流行病学来说,工业型炭疽不是原发流行型,而农业型才是原发流行型。首先是原发流行在畜间污染了炭疽芽孢的肉、皮革、兽毛再次感染人,是原发流行的继发扩散。
炭疽病的预后视临床类型、诊断与治疗是否及时而不同。皮肤炭疽的病死率已降低为1%左右,但位于颈部、面部、并发败血症或属于恶性水肿型的皮肤炭疽预后较差。肠炭疽的急腹症型、肺炭疽、脑膜炎型炭疽、败血症型炭疽等,由于病情发展迅速而又较难及早确诊,故病死率可高达90%以上,患者常于发病后数日内死亡。
最急性型炭疽病发病急,死亡快。对其他型病牛,应及早隔离治疗,用青霉素100万~30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天4次,连续3天,效果更好。
该病是一烈性传染病。既危害家畜也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对原因不明突然死亡牛,不准随便剥皮吃肉,必须经确诊后再行处理。本病发生后,要封锁疫点,对病牛尸和被污染草料、粪便等一律烧毁,被污染的土地必须铲除表土15厘米,被污染的水泥地用20%漂白粉或0.1%碘溶液等消毒。疫点内的牛都必须用青霉素预防,7天后再接种炭疽芽孢苗。对疫区周围牛群也要紧急接种炭疽芽孢苗。一般无毒炭疽芽孢苗成牛皮下注射1毫升,1岁以下小牛注射0.5毫升;第二号炭疽芽孢苗,不论大小牛均用1毫升。
疫区最后一头病牛死亡或病愈后15天再未发现病牛时,经彻底消毒后,方能解除封锁。在经常或2~3年内发生炭疽病地区,每年春季或秋季必须给牛接种1次炭疽芽孢苗。
兔炭疽病的病原为炭疽杆菌,本病的发生无季节性。兔群一旦发病,在短时间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器具是本病传播的重要媒介。传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其次是破损的皮肤及黏膜。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10~12小时。病兔体温升高,呼吸困难,黏膜发绀,食欲不振,行走不稳,战栗,血尿和腹泻,在粪便中常混有血液和气泡。病程稍长,病兔的喉部、头部可发生水肿,导致呼吸困难,死后天然孔出血。
炭疽病是恶性的人兽共患病,病死兔不得随意剖检。必须剖检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和各种消毒措施。动物死亡后尸僵不全、剖检可见胃黏膜出血、溃疡,肠黏膜充血,被覆暗红色黏液、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切面有点状出血。肝肿大、出血,切面外翻,流出暗红色血液,凝固不全。脾肿大,呈暗红色,质软如泥。头、咽,皮下组织胶样浸润,咽部淋巴结肿胀。膀胱积尿,黏膜出血。
预防措施
(1)兔场发生本病时,要立即向上级有关兽医和卫生防疫部门报告,同时采取有效的封锁、消毒措施,防止本病传播、蔓延。
(2)严格遵守兽医卫生制度,对病兔要彻底烧毁或深埋。被污染的场地和用具等,要用5%火碱,或20%的漂白粉、0.1%升汞进行彻底消毒。
(3)发生过炭疽病的地区,每年应注射1次炭疽芽孢苗,免疫期1年。
治疗措施
(1)青霉素,每只兔肌肉注射20万单位,每隔6~8小时注射1次,连用3天。
(2)链霉素,每千克体重注射20~30毫克,每天2~3次,连用3天。
(3)注射抗炭疽高价血清,每只兔皮下注射2毫升。
(4)磺胺类药物也有一定效果,如与抗炭疽血清、青霉素、链霉素同时应用,效果更好。
.患病动物尸体焚毁,污染物品必须及时消毒。 2.患者隔离治疗。
加强畜类检疫工作,病畜应作严密消毒处理,对畜产品加工前应经过严密消毒。加强对畜牧业及肉类、皮毛工人的卫生宣传教育及防护设备。对此类工作者可注射炭疽疫苗,初次注射0.5ml,6周或6个月后再注射1次,以后每年注射1次。对青霉素治疗敏感,重者可致败血症及脑膜炎而危急生命。皮肤炭疽 - 治疗
1.全身治疗:青霉素最有效。每日注射100~200万U,连续应用5天以上。对青霉素过敏者可应用氯霉素或磺胺类药物。
2.局部治疗:严禁挤压,不宜切开引流。可外搽抗生素软膏,如新霉素软膏。
患者应住院治疗,严密隔离。局部皮损用生理盐水湿敷,禁止手术或其他挤压处理,以免炎症扩散,局部可外用氯化氨汞(白降汞)软膏。
青霉素疗效最好,可大剂量肌注,首次100万U,2次/d,并可加用链霉素0.5g/次,3次/d,肌注。也可选用磺胺类药物。如全身症状严重时可选用皮质类固醇激素静脉滴注以及必要的支持疗法。
注射抗炭疽血清,剂量初次可用80~100ml。 中医疗法
(1)初期:治法: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方药:仙方活命饮加减:穿山甲10g炒皂刺10g,制乳没各6g赤芍10g,白芷6g,土贝母10g鶒,防风6g,归尾10g,双花30g,陈皮6g,甘草6g。
(2)中期: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方药:犀角地黄汤合五味消毒饮。
(3)后期火罐网:治法:清心开窍健康搜索,回阳救逆。方药:四逆汤送三宝(紫雪丹、局方至宝丹安宫牛黄丸)。
2.单方成药:梅花点舌丹、小金丹、蟾酥丸、玉枢丹、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等。
3.外用药物:
(1)疮周:梅花点舌丹研磨或如意金黄散、鞭蓉散水调(或马齿苋鲜汁)外敷
(2)水疱或血疱:白降丹少许点其上,外敷化毒散膏。
(3)疮面:白降丹0.5g、及蟾酥丸2~3粒研细水调外敷。若疮面凹陷,用化毒散膏。等疮面清洁时用生肌玉红膏或甘乳膏。[1]
皮肤炭疽 - 疫情
辽宁省卫生厅消息,2011年8月某日,鞍山 海城市和岫岩县发生皮肤炭疽传染病疫情,截至(2011年8月10日)18时确诊病例3例,疑似病例18 例,所有病例均在鞍山市传染病医院隔离治疗,无死亡病例。据了解,这次疫情是由于当地居民私自屠宰或接触病牛感染发生的。
当地政府已经依法开展了疫情处置工作,正在排查病牛来源,并对当地大牲畜进行了全面排查,对患病牛按要求进行处置。
(1)严密隔离。病人居住的病室及室内物品,可用5%氯胺或5%~10%漂白粉澄清液消毒。地面、墙壁可用20%漂白粉澄清液反复喷洒或拖擦。病人换下的衣服必须经3次高压灭菌后再洗涤。伤口分泌物、污染敷料及病室内垃圾等废物,应焚烧处理。用过的注射器、针头如为一次性的可焚烧处理,如为玻璃注射器,用后应用3%氯胺溶液浸泡1小时,洗涤后行高压灭菌。病人的呕吐物及排泄物,用20%漂白粉乳剂或漂白粉搅拌后,静置2小时后再倒入化粪池。接触病人时,应穿隔离衣,戴口罩、橡胶手套,穿高筒胶鞋。离开病室后,应用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双手。工作人员或病人家属手部皮肤有破损时,不宜护理此类病人。病人出院后,要对其居住的病室进行终末消毒,被褥须高压灭菌3次,病室内先用3%氯胺溶液喷洒,再用甲醛溶液熏蒸24小时。
(2)休息与饮食。各种类型的炭疽病人均应卧床休息,待病变基本痊愈后,方可下床活动。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肠炭疽病人的饮食以清淡、少渣、易于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宜。避免给予豆类、萝卜、圆葱等易致肠胀气或刺激肠蠕动的食物,以减轻腹胀或减少出血的机会。
口腔与皮肤护理。保持口腔清洁,病人在每次进食后,应用生理盐水或朵贝尔液漱口。昏迷及危重病人,每日应进行口腔护理3次,动作要轻,防止损伤口腔新膜。对内脏型病人在呕吐、呕血或咯血之后,应立即漱口,清除口腔内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皮肤清洁,床单需平整、干燥,对皮肤水肿、发痒者可进行冷敷,禁止用手搔抓,以防病灶感染扩散。对昏迷病人,须按时用温水擦洗正常皮肤,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防止并发肺炎或褥疮。
皮肤炭疽病灶严禁挤压、切开、引流,以防感染扩散,发生败血症。面部炭疽病人不准摸弄和挤压病灶,防止造成颅内感染。
局部用1:1000高锰酸钾溶液或过氧化氢溶液擦洗后,敷灭菌的无刺激性软膏,敷料应及时更换。如伤口在四肢者可抬高患肢,酌情予以固定并用消毒纱布包扎。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病人体温升高、咳嗽、胸痛、咯血痰、呼吸困难等症状出现时,应使病人保持安静,注意虚脱的发生,如有腹痛、持续性呕吐、严重腹泻及排血样便时,应让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并请医师进行诊治。一经确诊为炭疽或疑似炭疽的病人,应立即到传染病专科医院进行隔离与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