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慢性传染病。又称马尔他热或波状热。牛、羊和猪是主要传染源,母畜感染后可引起流产,人因接触病畜或食用受染牛奶或奶制品而感染。潜伏期1~3周,临床特点是缓慢起病,长期发热、多汗、虚弱、全身痛和关节痛,急性期症状多在3~6月内消退。那么,布氏杆菌病急性期有哪些具体表现呢?
布氏杆菌病急性期症状体征有哪些
1、发热:热型不一,以不规则多见,典型的波浪热已不多见。不同菌种感染,热型不同。羊种菌感染法热明显,牛种菌感染低热者多。患者高热时可无明显不适,但体温下降后自觉症状加重,这种发热与其他症状相矛盾的现象有一定诊断意义。此外尚可存在脉搏体温分离,呈相对缓脉现象。
2、多汗:是本病主要症状之一,患者发热或不发热,亦有多汗。大量出汗后可发生虚脱。
3、关节疼痛:为关节炎所致,常在发病之初出现,亦有发病后1个月才出现者。多发生于大关节如膝、腰、肩、髋等关节。关节炎可分两类;一类为感染性,常累计一个关节,滑囊液中可以分理处布氏杆菌。另一类为反应性。常为多关节炎。腾头性质初为游走性,枕刺样疼痛,以后头痛固定在某些关节。除关节炎外,可有滑膜炎、腱鞘炎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炎。
4、神经系统症状:以神经痛多见,常有坐骨神经痛和腰骶神经痛。少数可发生脑膜脑炎,脊髓炎等。
5、泌尿生殖系统症状:可发生睾丸炎、副囊炎、前列腺炎、卵巢炎、输卵管炎及子宫内膜炎。尚可发生特异性乳腺炎,表现为乳腺浸润性肿胀而无压痛。此外稍有少数患者可发生肾炎、膀胱炎等。
6、肝、脾及淋巴结重大:约半数患者可出现肝肿大和肝区疼痛。牛种菌感染者肝损害为非特异性肝炎或肉牙肿,未经治疗可发展为肝硬化。猪种菌感染则常引起肝化脓性变。脾多为轻度肿大。淋巴结肿大与感染方式由于,经口感染者颈部、咽后壁和颌下淋巴结肿大为主,接触性传染者多发生在腋下或腹股沟淋巴结。有时腹腔或胸腔淋巴就亦可受累。肿大的淋巴结一般无明显疼痛,可自行消散,亦有发生化脓,破溃而形成瘘管者。
布氏杆菌病又称被波状热,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睾丸炎、肝脾肿大等。病菌为革兰阴性短小球杆菌,按生化和血清学反应分为马尔他布鲁菌(羊型)、流产布鲁菌(牛型)、猪布鲁菌(猪型),另外还有森林鼠型、绵羊附睾型和犬型。感染人者主要为羊、牛和猪型。其致病力以羊型最强,次为猪型,牛型最弱。传染源是患病的羊、牛、猪,病原菌存在于病畜的组织、尿、乳、产道分泌物、羊水,胎盘及羊盖体内。接触受染,也可通过消化、呼吸道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并可重复感染或慢性化
1、急性期
①起病缓慢。突出表现为寒战、发热、多汗。发热平均为2~3周,数日至2周后再次发势,呈波浪起伏。热型多为弛张热,也可呈不规则热。常因大汗浸湿衣被,且与热退相伴,为本病另一突出特征。
②关节痛。主要为大关节,呈游走性,少数伴关节红肿,或肌肉疼痛。
③淋巴结及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主要见于颈部及腋下。
④其它。男性可有睾丸炎或附睾炎,女性可患卵巢炎,孕妇可流产。腰骶神经病变,造成坐骨神经痛也较多见。
2、慢性期
可由急性期发展而来,也可无急性病史。常见症状有疲乏、出汗、头痛、低热、抑郁、烦躁、肌肉及关节酸痛
【治疗措施】
1.一般治疗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多饮水,进易消化饮食,保证热量。必要时给与解热镇痛剂及镇静剂。
2.病原治疗
抗菌药物主要用于急性期及慢性复发的病人。常用药物如下。
⑴链霉素与四环素联合:链霉素1g/日,分2次肌注;四环素2g/日,分4次口服,疗程3周。
⑵复方新诺明与链霉素联合:前者每次2片,3次/日;后者剂量同上。疗程3周。
3.慢性期的治疗
宜病原治疗与特异性脱敏疗法相结合。病原治疗同上。特异性脱敏疗法有:
⑴菌苗治疗:首次剂量为25万菌体/日,以后逐渐增加剂量,疗程结束时,菌苗可达1.5亿菌体/日,10~15日为1疗程。
⑵水解素及溶菌素治疗:首次剂量两者为1%1ml/日,逐步增至2ml/日,疗程10~15天。也可用于急性期病人。菌苗、水解素及溶菌素注后可出现反应,主要为寒战、发热、出汗、头痛、全身不适,个别重者还影响呼吸、血压。
4.其它
皮质激素对于重症者、睾丸肿痛、关节肌肉神经剧痛者及有心脑并发症者,均应采用。慢性期还可用物理疗法,如热疗、透热、水浴等。
【预防】
1.管理传染源
加强病畜管理,发现患畜应隔离于专设牧场中。流产胎盖应加生石灰深埋。患病的人应及时隔离至症状消失,血、尿培养阳性。病人的排泄物、污染物应予消毒。
2.切断传播途径
疫区的乳类、肉类及皮毛需严格消毒灭菌后才能外运。保护水源。
3.保护易感人畜
凡有可能感染本病的人员均应进行预防接种,目前多采用M-104冻活菌苗,划痕接种,免疫期1年。另外凡从事牲畜业的人员均应做好个人防护。牧区牲畜也应预防接种。
布病,一般是指布鲁氏菌病,布鲁菌病在我国国内的主要传染源是羊,其次为牛和猪等牲畜,牧民挤奶或兽医接羔是其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皮毛处理、肉类加工、挤奶等操作可通过皮肤黏膜受染,食用病畜肉、奶以及奶制品可经消化道传染,一般情况不会产生持久免疫,而且病后再感染者不少见。?
在感染了布鲁氏菌病之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以说是变化多端,就个别病人而言,其临床表现可以很简单,仅仅表现为局部脓肿,也可以表现为很复杂,从而出现几个脏器和系统同时受累的情况。而且,羊型和猪型布病大多较为严重,牛型的症状会较轻,部分病例甚至连发热都不会。
不过,在我们国内,一般以羊型布病最为多见,患者的自然病程为3到6个月左右,也有些短的仅有1个月或者长达数年以上的,人类感染布病可分为亚临床感染、急性和亚急性、慢性感染、局限性和复发感染等情况。
一般,亚急性以及急性感染病,急骤起病者约占10%~30%,少数患者有至数日的前驱症状,如无力、失眠、低热、食欲症、上呼吸道炎等,急性期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炎、睾丸炎等。多汗是本病的突出症状,患者常于深夜清晨热急骤下降出现大汗淋漓,且大多患者会感到乏力、软弱,同时布病引起的关节疼痛也常使患者辗转呻吟和痛楚难忍,可累及一个或数个关节,疼痛呈锥刺状,一般镇痛药都对其无效,次要症状则表现为头痛、神经痛、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等,皮疹较为少见。而慢性感染的特点则为主诉多,尤以夜汗、头痛、肌痛及关节痛为多,还可有疲乏、长期低热、寒战或寒意、胃肠道症状等,如胃纳差、腹泻、便秘等,还可有失眠、抑郁、易激动等,易被诊为神经官能症。急性期遗留的症状,如背痛、关节痛、坐骨神经痛、明显乏力、夜汗、迁延多日的低等。固定而顽固的关节痛多见于羊型,化脓性并发症则多见于猪型。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