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浴>生活养生

登革热的并发症

时间: 2023-11-03 01:37:26

登革热是登革热病毒引起、依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以下是登革热常见的并发症。

登革热的并发症有哪些

1、急性血管内溶血较为常见,多见于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的病人,可出现黄疸和血红旦白尿,发生率1%。

2、精神异常个别病人病程中出现烦躁不安、妄想等精神症状,病情恢复后,多恢复正常。

3、急性肝炎部分患者出现肝脏肿大,血清肝酶升高,胆红素多正常,病情恢复后,肝功可正常。

4、其他并发症其他并发症有心肌炎、尿毒症、吉兰-巴雷综合征及眼部病变等。

海南三亚有没有登革热

**海南三亚有登革热**。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是蚊虫传播,多发生于夏秋季。登革热的症状包括发热、疼痛、皮疹、淋巴结肿大等。
因此,如果您出现以上症状,建议尽快就医,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登革热。同时,为了预防登革热,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 避免蚊虫叮咬,如穿长袖衣服,使用驱蚊剂,避免在黄昏和清晨外出等。
2. 消灭蚊虫的滋生地,如清理积水,倒垃圾等。
3. 提高身体抵抗力,如注意饮食和休息,适量运动等。
需要注意的是,登革热的病情轻重不同,对于孕妇、老年人、肥胖者等人群,登革热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如果您属于这些人群,建议更加注意预防措施,并定期接受健康检查。

如何避免登革热?

发热、头痛......就一定是感冒了吗?不!一!定!很有可能是患了登革热,而罪魁祸首就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


感染登革热后,轻者可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严重的可出现大量出血、迅速休克、器官衰竭等危及生命的症状,所以我们要提高警惕,及时预防,避免登革热找上门。

一、清

首先,要把伊蚊的孳生地清理干净。因为登革热是由携带登革病毒的雌性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花斑蚊)叮咬而感染的。

花斑蚊喜欢在水里产卵,因此,首先就要把积水清理干净。积水较多的地区有沟渠,洼地,下水道,阳台等,要重点进行清理。其次,户外废弃的瓶瓶罐罐和轮胎等能够储水且潮湿的地方也要进行彻底的清洁。

另外,如果家中有盆栽,应该每3天换一次水,洗一次瓶和根须,还要及时清除花盆托盘中的积水。只要我们打扫得干干净净,就可以彻底清除花斑蚊的孳生地,让它们无处繁殖,这也是一种根本性的办法。

二、杀

1、放养食蚊鱼

在池塘、莲花池中放入小型食蚊鱼,它们可以自动捕杀伊蚊,对周围的环境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2、化学药剂杀虫
在户外采用超低容量喷雾法或热烟雾剂法;而在室内选用滞留喷洒,或蚊香、电热灭蚊片、电蚊拍、瓶装杀虫气雾剂等方法。

三、防

“花斑蚊”主要是在白天“作案”,高峰时期是在上午8点到9点,下午5点到6点钟,成蚊最爱待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因此,最好不要到这些地方,尤其是早晨8点到9点,下午5点到6点钟。

可以在家中安装纱窗,使用蚊帐,在室内点燃蚊香。在登革热流行地区旅行或居住时,须穿浅色的长袖衣物和裤子,并在裸露的肌肤和衣物上涂抹驱蚊药物。在“花斑蚊”活动频繁的早晨和傍晚,尽量不要在树荫、草丛、凉亭等室外徘徊。

只有足够谨慎,才能远离登革热的侵害,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做好以上三点:清、杀、防,如此才能万无一失。

蚊革热有什么症状

登革热

病原体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此病毒经由蚊子传播给人类。登革热常见於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例如在邻近的东南亚国家,登革热已成为一种风土病。登革热病毒共有四种不同血清型,每一型均可引致登革热及更严重的登革出血热。
病徵
登革热的病徵包括突发的高烧、严重头痛、眼窝後疼痛、肌肉及关节痛、食欲不振、呕心及出疹。有些人在感染登革热病毒後,可以没有明显的病徵,有些人则只会有发热等轻微病徵,例如儿童发病时的病况通常较成人为轻,或会出现一般性的发热症状及出疹。
第一次感染登革热的病情一般都较轻,病愈後对该类型病毒会产生免疫能力,但若随後感染其他类型的登革热病毒时,出现登革出血热的机会则较高。登革出血热是一种由登革热所引起的并发症,病情比较严重,可导致死亡。登革出血热的患者初时会出现发高烧、面部发红,以及与登革热相关的一般病徵。高温可持续两至七天,而体温甚至高达摄氏40 – 41度。及後,患者或会有出血的症状,例如皮肤出现瘀斑、鼻或牙龈出血、甚或内出血等。最严重的情况会导致血液循环系统衰竭、休克及死亡。
登革热患者康复後,身体会产生免疫能力,可预防同一血清型病毒的感染,却不会对其他三种血清型病毒有防御能力。
诊断
因登革热早期的病徵与其他病毒性感染相似,所以单凭临床表徵难以确定患者是否感染此病,所以一般须采集患者临床样本化验。
传播途径
登革热透过带有登革热病毒的雌性伊蚊叮咬而传染给人类。当登革热患者被病媒蚊叮咬後,病媒蚊便会带有病毒,若再叮咬其他人,便有机会将病毒传播。此病并不会经由人与人之间传播。近年在本港并未有发现主要传播登革热的埃及伊蚊,但同样可传播登革热的白纹伊蚊却并不罕见。
潜伏期
潜伏期为3 – 14 天,通常为4 – 7 天。
治理方法
目前并没有治疗登革热及登革出血热的药物。患有登革热的人士一般都会自行痊愈,而症状疗法可助纾缓不适。登革出血热患者则须接受适时的支援性治疗,而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保持血液循环系统的运作。只要有适当与及时的诊治,登革出血热的死亡率不足百分之一。
预防方法
目前仍未有完全有效预防感染登革热的疫苗,因此,预防登革热的最佳方法是清除积水,防止蚊子滋生,以及避免被蚊子叮咬。
预防蚊子传播的疾病的方法
1. 穿宽松、浅色的长袖上衣及长裤,并於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上含避蚊胺(DEET) 成分的驱蚊剂。
2. 采取其他关於远足或前往丛林地区的预防措施。
3. 如房间没有空调设备,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
4. 在门窗等入口处放置驱蚊器。
5. 防止积水
- 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
- 每星期最少替植物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盤留有积水
- 紧盖所有贮水容器、水井及贮水池
- 确保冷气机底盤没有积水
- 要保持所有渠道畅通
- 将地面凹陷的地方全部填平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