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前囟门在出生后12~18月闭合。婴儿刚出生时,因为头颅受压迫,颅骨互相重叠,因此囟门比较小。不久,由于大脑迅速生长,颅骨缝被脑内部的压力分开,囟门也变大。同时,每块颅骨又在各自的边缘处软骨上下不断加上新骨,待新骨的增加超过脑的增大时,颅骨缝就开始接合好(约3个月),囟门也逐渐缩小。
婴儿前囟门凹陷有以下原因:1.脱水:多见于小儿严重的呕吐,腹泻而引起的脱水,体内水分不足致使脑脊髓液减少,脑内压力变低!2.休克:休克或体内(大脑除外)大出血,全身血量减少,血压降低,颅内的压力自然也跟这降低啦。营养不良或者比较消瘦的宝宝,前囟门也会表现出凹陷现象。但只要宝宝的活动力正常,没有脱水的表现和其他的疾病症状,那么前囟门有轻微的凹陷也是正常的!
正常的,母乳宝宝大便次数多,而且稀,只要宝宝身高体重正常,精神好,睡觉好就没什么问题。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病因病机5辨证分型6治疗 6.1疗效标准6.2分型治疗6.3专方治疗6.4老中医经验6.5用药规律6.6其他疗法6.7其他措施1拼音 nǎo jī shuǐ
2英文参考 hydrocephalus
waterhead
water on the brain
3概述 脑积水,是指脑脊液过多聚积于脑室及蛛网膜下腔所引起的一种病症。以脑室扩大、颅缝分离、头围异常增大为主要特征。—般分为交通性脑积水和阻塞性脑积水两类。多种疾患诸如先天畸形、颅内感染或出血、颅内肿瘤或其他占位性病变等均可导致本病,其发病机制包括脑室系统的阻塞、脑脊液吸收障碍或脑脊液分泌过多等。现代西医学迄今尚无可靠的药物治疗,手术疗法预后亦难肯定。
在中医学中,本病相当于“解颅”、“囟填”等。其记载首见于《诸病源候论》:“解颅者,其状小儿年大,囟应合而不合,头缝开解是也。”至北宋,对本病症候描述更详。《小儿药证直诀》曰:“年大而囟不合,肾气不成也,长必少笑。更有目白睛多,咣白色瘦者,多愁少喜也。”
关于本病的病因病机及证治,隋唐直至宋代医家多倾向于肾虚所致。如《诸病源候论》即称“由肾气不成故也”。治法上多采用补肾。至金元,开始出现不同观点,如朱震亨指出本病“乃是因气虚与热多耳”(《平治会萃·解颅》),主张用四君子汤、四物汤等调治。明代医家又有较大发挥。如明代万全在《育婴家秘》中提到:本病可“由病后肾虚,水不胜火,火气上蒸,其髓则热,髓热则解,而头界复分开矣。”制订加味泻青丸辨治。《本草纲目》记载了本病外治法:“小儿解颅,丹雄鸡冠上滴血,以赤芍末粉之,其良。”清代的《医宗金鉴》,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强调辨证论治和内服外敷结合之法:“补肾地黄丸堪服,补阳扶元散为先,更有封囟散极效,临时摊贴保安然。”古人所积累的大量经验仍为现代医家临床所借鉴。
现代中医治疗本病的报道,首见于1959年,系以针灸治疗之验案。自60年代初起陆续有中医中药治愈本病的报道,但多为个案,包括先天性脑积水、化脓性脑膜炎后脑积水等。且有用推拿之法治疗脑积水的。70年代,本病的辨治获得较大进展。通过临床实践,认识到瘀热、积水、瘀血均可致病。在辨证上,增加了热毒、瘀阻等证型,并发展了清热泻火、解毒定惊、通窍活血排水等法。其治疗的范围,还扩大到了脑脊膜膨出症术后急性脑积水等。这一时期,出现了多篇大样本的临床观察980年代以来,对本病的临床规律的认识,更趋深入。如提出颅脑水瘀的新观点,通窍活血化瘀利水之法得到众多医家的重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应用针灸疗法治疗本病有较大的突破,在穴位 *** 方法上作了多方面的探索,如以针刺配合艾条温和灸、药线灼灸及针刺结合中药外敷等,并观察到,从中医辨证分型看,阳虚患者效果较阴虚患者好。从西医分类看,交通性脑积水的有效率及预后均较阻塞性脑积水为优。
4病因病机 综合古今文献,本病病因颇为复杂。可因先天禀赋不足、胎气怯弱、肾气亏虚,或因大病之后,耗伤脾肾之阴致病;亦可因外感风邪、热毒,或内因后天失调,脾胃虚弱等致病。近年,尚发现某些颅脑脊髓手术不当,脑窍阻塞而引发本病的。其病机可概括如下:
肾虚 多因先天不足,肾气亏虚。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肾虚则不能生髓养骨,以致颅囟逾期不合,颅骨缝裂,头颅增大。如为肾阴耗损,水不胜火,火气逆上,蒸灼脑髓,髓热而颅缝开解,囟门宽大,致成此病症。
脾虚 常系后天失调,脾胃虚弱,运化失常,以致清阳不行,浊阴不降,饮邪上犯,停聚颅内,导致颅缝开解。
热毒 外邪入侵,热毒炽盛,壅积于内,阻塞窍络,或素有痰饮,郁久化热,上冲于脑,腑气不能下行,气机郁结,水液停聚,发为解颅。
瘀阻 可因肾气亏而气血衰少,运行无力;致血瘀脑络,或脾虚水浊上犯,与脑络瘀血互结,或手术不当,瘀血积留,均可压迫脑髓,阻塞脑窍,瘀闭日久,则外渗化水。
5辨证分型 本病辨证分型,综合各家意见,大致可分下列四型:
1.肾阴虚 头大异常,颅骨缝分离,前囟扩太,囟门多平,眼珠下垂,白睛显露,面色萎黄,盗汗恶热,惊惕烦躁,口干舌燥,手足心热,便秘。舌质黯红,苔微黄少津,脉沉细数,指纹略暗。
2.脾肾阳虚 头大异常,颅骨缝分离,前囟扩大,囟门平或凹陷,眼珠下垂,神情呆滞,自汗盗汗,恶寒肢冷,腹泻便稀,唇淡口和,舌淡多胖嫩。苔白脉沉迟或微迟而弱,指纹淡暗。
3.热毒 头大异常,囟门高突,无汗发热,抽搐不止,或高热惊厥,神昏气粗,面红唇赤,或发紫,便秘或便闭,或排出恶物。舌绛苔黄,脉洪数或疾,指纹紫或略暗。
4.瘀阻 头大异常,颅骨缝分离,头上青筋显露,烦躁哭闹,面色眺白而隐青或发暗,神情呆滞,重者半身不遂或麻木,口渴不欲饮。唇舌发紫或舌边有瘀斑,脉弦或虚数,指纹色紫或隐青而淡滞。?
6治疗
基本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头颅恢复至正常范围,且静止不再发展。颅缝闭合,囟门闭合或张力不高,无头皮静脉怒张,落日征(—),智力发育好,四肢活动正常,x线片或CT检查提示正常。症情巩固1年以上。
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头颅缩小,前囟平坦,头皮静脉隐现,落日征(±),颅缝变窄,智力尚可,四肢功能有所恢复。x线摄片或CT检查提示明显改善。症情巩固在3~6个月以上。
有效:临床症状减轻,头颅增大减缓,囟门稍隆,颅缝尚未闭合,头皮静脉较充盈,智力发育较差,落日征改善不明显,四肢功能略见恢复。x线摄片或CT检查提示有一定改善,或不显。
无效:用药1~3个月,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善或继续恶化,甚至加重、死亡。
治法:补肾益髓,滋阴通阳。
处方:熟地、车前子、川断、沙菀子、桑寄生、淡苁蓉、何首乌各3克,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各6克。
加减:阴虚内热加知母、黄柏;便秘加当归;伴龟背者加鳖甲或鳖甲膏。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3次匀服。
常用成方:补肾地黄丸等。
(2)脾肾阳虚
治法:扶脾补肾,通阳利水。
处方:茯苓、猪苓、车前子、熟地各6克,白术、陈皮、姜半夏各5克,全当归、鹿角胶各9克,桂枝、甘草、山萸肉、淮山药、川牛膝各3克。
加减:食滞加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减地黄量;便稀增大茯苓、山药量;呕吐加半夏、陈皮。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3次匀服。
常用成方:苓桂术甘汤、扶元散等。
(3)热毒
治法:清热泻火,开结通络。
处方:蒲公英、漏芦、银花、菖蒲、路路通各9克,黄芩、白茅根、丹皮、木通各6克。
加减:惊悸加朱砂、琥珀粉;呕吐加半夏、竹茹、鲜生妻;高热惊厥加安宫牛黄丸。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3次匀服。
常用成方:泻青丸等。
(4)瘀阻
治法:活血祛瘀,破阻通络。
处方:丹参50克,桃仁25克,川芎10克,红花15克,地龙25克,茯苓15克。
加减:症重便秘加麝香0.01克,水蛭0.5克;有毒征合人牛黄0.1克,冰片0.5克,大黄7.5克,制成散剂合用,随汤冲服。
用法:每剂为2天量,水煎2次,分6~8次匀服。
常用成方:通窍活血汤加味等。
疗效:按上述四型辨治,共治疗275例,其中按224例有明确疗效的统计,基本痊愈113例,显效58例,有效28例,无效25例。总有效率为88.8%。
①内服方:
组成:当归、赤芍、川芎、红花、桃仁、丹参、黄芪、地龙、全蝎、车前子、川菖蒲各3~9克,葱白1根,大枣3枚。
加减:眼球震颤加天麻、钩藤、僵蚕;眼球不旋重用黄芪;纳少便稀加党参、白术。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3~4次匀服。
②外用方:
组成:红花、艾叶各10克,皂角1500克,麝香1克。
用法:将前三味加水2500毫升,煎2小时后去渣取汁,浓缩成药液能吊起如线为止,再加人麝香调匀,装入瓶内冷藏备用。用时,先剃光患儿头发,将上药均匀涂于头上,颅缝及囟门处适当涂厚一些。然后用绷带包裹,早晚以温水湿敷绷带各1次,使其保持一定湿度,每周换药1次。
以上内外兼治,30天为一疗程,中间休息3~7天。
疗效:内外合治共7例,基本痊愈4例,显效2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100%。
(2)脑积水丸
组成:熟地、山药、鹿角胶、牛膝、茯苓、黄精、茺蔚子、猪苓、丹皮、车前子、肉苁蓉各10克,当归6克。上药制成蜜丸,每丸重1.5克。
用法:每日早晚各服1次。3个月以内患儿,每次半丸;3个月以上患儿,每次1丸。
疗效:共治疗10例,显效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0%。
(3)双胶双角合剂
组成:鹿角胶、阿胶、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当归、茯苓、猪苓、泽泻、茺蔚子各6克,羚羊角、
用法:本方主要用于脑脊膜膨出症手术后之并发脑积水。上方为1岁以内患儿之剂量,于术前、术后每日1剂,水煎服。
疗效:本方结合西医方法治疗85例,均获得显著疗效。
(4)加味五苓散
组成:茯苓、大腹皮各15克,猪苓、泽泻、牛膝、车前子各10克,白术5克,桂枝2克。
加减:烦躁加生石膏20克,琥珀面1克(冲服);呕吐加竹茹10克;大便干加大黄7.5克,知母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频服。
疗效:共治脑积水4例,均收到一定疗效。
张×,男,生后34天。1975年2月11日初诊。患儿于生后2天即开始头颅增大,到满月前舌更为明显。前囟宽大饱满隆起,颅缝分离。头皮静脉怒张,精神差,嗜睡,厌食吐乳,大便可。两目垂视,心肺正常。舌质红稍淡,指纹淡滞,脉细无力。印象:先天性脑积水(解颅)。
处方:熟地6克,山药3克,鹿角胶9克,牛膝3克,茯苓9克,净萸肉3克,当归3克,猪苓9克,茺蔚子3克,丹皮3克,车前子9克。每日1剂,水煎服。
自服上药后,每日尿量较多,精神、吃奶均渐好转,不吐。连服两周后头围开始逐渐缩小,两目已不垂视。服至第三周后,头围基本正常,前囟已平,颅缝已小。
按:本例患儿,何老认为系肾气不足,脑髓不充所致,采用地黄丸加味,以补肾益髓治本,行水化湿治标而获显效。何老指出,本病系难治之症,如单纯补肾,效果极为缓慢,故强调标本同治,且治疗越早,效果愈好。一般于服药1至2周,头围即开始缩小,3~6周多可恢复正常。但本法仅适合先天性脑积水患儿。
应用频度(例)
报道文献(篇)
药 ??物
>200
8
熟地、山药、茯苓、山萸肉。
101~200
5~6
鹿角胶、当归、牛膝、泽泻、丹皮、茺蔚子、猪苓、车前子。
15~100
2~4
黄芪、肉苁蓉、麝香、赤芍、桃仁、川芎、红花、丹参、地龙、菖蒲、黄芩、犀角、龙胆草、木通、黄连、僵蚕、白术。
从上表可看出,目前,中医界治疗小儿脑积水仍以补肾益髓之药用得最多;其次为健脾利湿之剂。活血化瘀及清解毒热的药物也正在引起重视。这一用药情况,不仅和临床辨治规律相吻合,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①体针
取穴:主穴:百会透四神聪、主焦俞透肾俞、三阴交透复溜。配穴:大椎、足三里、风池、风府、水分透中极。
操作:主穴每次均取,酌加配穴。针刺采取短时间中等度 *** 的方法,轻捻转慢提插,每穴捻转3次,紧插慢提1次,如此3遍后出针。每针针毕加捏脊3遍,或沿背部督脉和膀胱经用皮肤针轻度叩打3遍。每日1次,30天为上疗程,停针3~5天续治。
疗效:共治疗78例,2例为个案均有效。76例中,基本痊愈44例,有效13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75%。
②综合法
取穴:主穴:分2组。甲组:水沟、支沟、四神聪、合谷、水分、阴交、中极、水道、阴陵泉、足三里、阴交、复溜;乙组:风府、风池、大椎、命门、腰俞、殷门、委中、承山、绝骨。
操作:每次用1组,穴位按患儿情况酌情加减。早期以点刺或作短时间的 *** 为主,待适应后,四肢穴可留针20~30分钟。每次针前,先以皮肤针叩打夹脊穴,自上至下轻叩,以皮肤潮红为度。对尿少、囟门不缩小及肢冷者,用艾条回旋灸水分、阴交、关元,每次5~10分钟。为加强效果,可在患儿头部外敷中药。针刺每日1次,30~5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0天。敷药隔日1次。
外敷中药制备:大戟、芫花、甘遂、商陆各10克,冰片1克,麝香10毫克,共研细粉,以醋或凡士林调成糊状备用。
疗效:共治疗69例,有效51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73.9%。以交通性脑积水疗效为优。
(2)单方验方
①皂角膏
组成:皂角1500克,艾叶60克。
用法:将上药中皂角去籽研碎合艾叶加水7500克,用武火煎煮2小时后过滤。浓缩至用筷子蘸药液扯出9~15厘米长的粘条时,将锅离火,稍冷后,放人麝香0.9~1.5克搅拌均匀,装入瓷质容器内备用。使用时,将膏均匀地涂敷于整个头部,颅缝和前囟部位涂药要厚些。每2个月更换膏药1次,共用3~5次。
疗效:治疗2例,均获愈。
②开积散
组成:苍术、元明粉各12克,山甲9克,炒蒲黄24克,牛黄、珠子各1.5克,琥珀、朱砂各6克,生公羊肝1具。
用法:先将上药分别研末。然后剖开生公羊肝,将前四昧药童人蒸熟,焙干为末,再加入后四味药末拌匀。每服约0.3克,日服2次,早晚各配服硫酸亚铁0.3克,忌食酷。同时将患儿口中的疙瘩用三棱针挑破,四缝点刺放血,隔10天1次。
(3)推拿
操作:补肝胆10分钟,补三关5分钟,补脾胃10分钟,清六腑5分钟,揉二人上马穴10分钟。下肢痿弱加揉二人上马穴5分钟;摇头哭闹加揉小天心5分钟,上窝风5分钟,掐四横纹各1分钟;小便黄加清肾5分钟;大便结加清六腑5分钟,清大肠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6例,均获良好疗效。
(4)食疗
组成:核桃仁200克,鹿角粉120克。
用法:将上药共研为细面,为一疗程量,每日服1次,每次16克,分20次服完。在服药期间喝骨髓汤,量不限,猪、羊、牛骨汤皆可。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中医儿科学概论
第一节 中医儿科学的范围与任务
一、中医儿科学的学科范围
二、中医儿科学的发展现状
三、中医儿科学的发展道路
第二节 中医儿科学学说概要
一、《素问》、《灵枢》
二、巢元方等《诸病源候论》
三、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四、陈文中《小儿病源方论》、《小儿痘疹方论》
五、曾世荣《活幼心书》、《活幼口议》
六、薛铠、薛己《保婴撮要》
七、万全《幼科发挥》等
八、陈复正《幼幼集成》
九、吴瑭《温病条辨》
十、徐小圃《儿科名家徐小圃学术经验集》
第二章 生理病理与喂养保健
第一节 小儿年龄分期
一、胎儿期
二、婴儿期
三、幼儿期
四、学龄前期
五、学龄期
六、青春期
第二节 生长发育与生理特点
一、生长发育
二、生理特点
三、体质特点
第三节 发病原因与病理特点
一、病因特点
二、病理特点
第四节 乳食喂养与儿童保健
一、乳食喂养
二、儿童保健
第三章 儿科辨证论治概要
第一节 儿科诊法概要
一、望诊
二、闻诊
三、问诊
四、切诊
第二节 儿科辨证概要
一、八纲辨证
二、六淫、疫疠辨证
三、卫气营血辨证
四、脏腑辨证
五、气血痰食辨证
第三节 儿科治法概要
一、内治疗法
二、外治疗法
三、针灸疗法
四、推拿疗法
第四节 儿科护理概要
一、一般护理
二、饮食护理
三、用药护理
四、心理护理
五、急症、重症等特殊护理
第四章 中医儿科学科学研究
第一节 中医儿科的科研方法
一、中医儿科传统研究方法
二、现代医学科研基本方法
三、中医儿科现代研究方法
第二节 中医儿科的科研内容
一、中医儿科学基础研究
二、中医儿科学临床研究
下篇 各论
第五章 初生儿病证
第一节 胎怯
第二节 胎黄
第三节 脐风
第四节 新生儿肺炎
第五节 新生儿败血症
第六节 新生儿硬肿症
第七节 赤游丹
第八节 脐湿、脐疮
第九节 脐血
第十节 脐突
第十一节 斜颈
第六章 时行疾病
第一节 麻疹
第二节 奶麻
第三节 风痧
第四节 水痘
第五节 手足口病
第六节 痄腮
第七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第八节 病毒性脑炎
第九节 脊髓灰质炎
第十节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第十一节 流行性出血热
第十二节 病毒性肝炎
第十三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第十四节 艾滋病
第十五节 丹痧
第十六节 顿咳
第十七节 白喉
第十八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第十九节 细菌性痢疾
第二十节 钩端螺旋体病
第七章 常见虫病
第一节 蛔虫病
第二节 蛲虫病
第三节 钩虫病
第四节 绦虫病
第五节 姜片虫病
第六节 血吸虫病
第七节 疟疾
第八节 阿米巴病
第八章 肺系病证
第一节 感冒
第二节 鼻渊
第三节 鼻衄
第四节 乳蛾
第五节 喉痹
第六节 咳嗽
第七节 哮喘
第八节 肺炎喘嗽
第九节 反复呼吸道感染
第九章 脾系病证
第一节 鹅口疮
第二节 口疮
第三节 滞颐
第四节 呕吐
第五节 腹胀
第六节 腹痛
第七节 胃痛
第八节 厌食
第九节 积滞
第十节 泄泻
第十一节 便血
第十二节 便秘
第十三节 脱肛
第十四节 疳病
第十五节 肥胖症
第十章 心系病证
第一节 心悸
第二节 夜啼
第三节 汗证
第四节 病毒性心肌炎
第五节 儿童多动综合征
第六节 过敏性紫癜
第七节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第八节 缺铁性贫血
第九节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第十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
第十一节 白血病
第十二节 智力低下
第十一章 肝系病证
第一节 惊风
第二节 癫痫
第三节 多发性抽动症
第四节 痿病
第五节 痹病
第六节 胁痛
第七节 肝痈
第八节 急性胆囊炎
第九节 急性胰腺炎
第十节 肝豆状核变性
第十二章 肾系疾病
第一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第二节 肾病综合征
第三节 癃闭
第四节 尿血
第五节 尿频
第六节 遗尿
第七节 消渴
第八节 热淋
第九节 石淋
第十节 解颅
第十一节 五迟
第十二节 五软
第十三节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第十四节 性早熟
第十三章 其他病证
第一节 夏季热
第二节 疰夏
第三节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第四节 奶癣
第五节 荨麻疹
第六节 毒蛇、毒虫咬伤
附篇
一、方剂汇编
二、儿科常用中成药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