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浴>生活养生

中医脉象之结脉

时间: 2023-11-03 06:29:58

中医把脉的原理是什么呢

想必大家应该都知道中医给病人诊断病情的时候会先把脉然后才能初步确定病情,那么中医把脉的原理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吧。

中医诊脉 在公元前五世纪,我国就已经出现了脉诊,并一直沿用至今,充分证明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科学性。

现代脉象研究证实,脉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心脏的功能、血管的机能、血液的质和量。

这三方面决定了脉象出现某些形态的改变,即脉动应指的形象,也即脉象。脉象首先可显示这三方面因素的病变,其次可据其推断其他的病变。显然,脉象是有其客观存在因素的。

找准位置搭脉 把脉不是随便把手指往手腕上一搭就可以,找对位置很关键!下指时,先以中指按在手腕突出位置的内侧(中医叫作?关?),称为中指定关,然后用食指按在关前定寸,和中指紧紧并排在一起,最后用无名指按在关后定尺,中指和无名指不要并紧,稍稍留一条小缝隙,这样就能摸到脉了。

为什么中医把脉要把两只手呢?中医认为,左右手的?寸关尺?所代表的意义是不同的,左手?寸关尺?代表?心肝肾?,右手的?寸关尺?代表?肺脾肾(命门)?,所以中医把脉要两只手都把。

把脉步骤 首先感觉到脉搏的位置,有的轻轻一摸就能摸到,有的却需要用力才能摸到,这就分出了浮脉和沉脉。

第二点是脉搏的力度,搏动有力为实脉,无力的则为虚脉。

第三点是脉搏的频率,健康人在一呼一吸之间脉搏应搏动4次,不足4次为迟脉,超过5次不足7次为数脉。

第四点是脉搏的紧张度,如果按下去,感觉像按在琴弦上,强而硬,为弦脉。如果感觉松弛和缓则为缓脉。

第五点是脉搏的均匀度,节律是否均匀,力度、大小是否一致,节律不均匀的就有促脉、结脉、代脉,力度、大小不均匀的有微脉、散脉等。

第六点是脉搏的流利度,也就是脉搏来势的流畅程度,脉来圆滑流利为滑脉,往来艰涩为涩脉。

第七点是脉搏的长度,也就是手指能够感觉到的脉动的轴向范围的长短,分为长脉和短脉。

第八点是脉搏的宽度,即手指能够感觉到的脉动的径向范围大小,分为大脉和细脉。

总结 中医把脉流传至今,说明其是有科学依据的,中医把脉的原理可以这样总结脉诊又称切诊,是医生以手指触按一定部位的脉搏来诊察脉象,达到了解病情,判断病证的方法。

脉象的产生是与心脏的搏动,心气的盛衰,脉道的通利和气血的盈亏及各脏腑的协同作用直接相关。脉象能够反映全身脏腑功能及机体的整体情况。

通过诊脉,可以识别疾病的病位和病性,推测病因和病证,判断疾病的预后和转归。正常脉象又称平脉和常脉。

王叔和归纳了几种脉象

王叔和归纳了24种脉象。

24种脉象包括:浮脉、芤脉、洪脉、滑脉、数脉、促脉、弦脉、紧脉、沉脉、伏脉、革脉、实脉、微脉、涩脉、细脉、软脉、弱脉、虚脉、散脉、缓脉、迟脉、结脉、代脉、动脉。

《脉经》中所论述的寸、关、尺三部定位脉诊方法以及总结的24种脉象,为我国脉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后世医家继承和发扬。

“24”这个数字不是偶然的,古人通过观察天象,确立了十二月,每隔十五天定立一个节气日,所以有24节气,所以王叔和用“24”这个数字,总结了24种脉象。

《脉经》卷一还引用了《黄帝内经》中黄帝与岐伯的对话,阐述诊脉应该在平旦,因为平旦时分,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均,气血未乱,适合诊脉判断病情。我们现代人体检抽血,都知道要早上空腹去检查,而中医早就提出在早上作诊断检查。

《脉经》卷一还指出,诊脉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身高、胖瘦、脾气缓急特点来进行,比如肥胖的人脉象往往偏沉,急脾气的人脉象偏数。小孩子脉象偏细数,正常成人一呼一吸,脉四至到五至,小孩往往八至。

中医的二十八脉有哪些?表示什么症状?

二十八脉[脉诀]

1;浮脉

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缓风湿。。

浮虚暑伤浮孔失血,浮洪虚热浮散劳疾。

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

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关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溲便不流通。

2;[沉脉]

沉脉主里,有力里实,无力里虚,沉则为气,又主水畜,沉迟痼冷,沉数主热,沉滑痰实,沉涩气病。沉紧冷痛,沉牢冷积。

沉潜水蓄阴经病,数热迟寒或有痰。无力而沉虚于气,沉而有力疾病寒。

寸沉痰淋水停胸,关主中寒痛不通。尺部浊遗并泻痢,肾虚腰及下元痛。

3;[迟脉]

迟脉主脏;有力冷痛,无力虚寒。浮迟表寒沉迟里寒。一吸三至来去既慢。多有塞障现象。

迟司脏病或多痰,沉痼煨瘕仔细看。有力而迟为冷痛,迟而无力定虚寒。

寸迟必是上焦寒,关主中寒痛不堪。尺是肾虚腰脚重,溲便不禁疝牵丸。

4;[数脉]

数脉主腑,有力实火无力虚火,浮数表热沉数里热,气口数实肺结瘫数虚肺痿,一吸六至脉流薄疾。

数脉为阳热可知,只将君相火来医。实遗凉泻虚稳补,肺病秋深及畏之。

寸数咽喉口舌疮,吐红咳嗽肺生疡。当关胃火并肝火,尺属滋饮降火汤。

5;[滑脉]

滑主痰饮,浮滑风痰沉滑食痰,滑数痰火滑短宿食。

滑脉为阳元气衰,痰生百病食生灾。上为吐逆下畜血,女脉调时定有胎。

寸滑膈痰生呕吐,吞酸舌强咳嗽多。当关宿食肝脾热,渴痢浊淋看尺部。

6;[涩脉]

涩主血少伤精病,妇人有孕为胎病,无孕为败血。

涩缘血少或伤精,反胃亡阳汗雨淋。寒湿入营为血痹,妇人无孕即无经。

寸涩心虚痛肘胸,胃虚肋胀察关中。尺为精血俱伤候,肠结溲淋或下红。

7;[虚脉]

血虚脉虚弱,久病脉虚为死脉,虚病在内气血两亏。

虚脉身热为伤暑,自汗怔仲惊悸多。发热阴虚须早治,养营血气莫蹉跎。

血不营心寸口虚,关中腹胀食难舒。骨蒸痿痹精血病。却在神门两部居。

8;[实脉]

血脉实者为水谷之病。血脉虚者[营养不良]。

实脉为阳火并成,发狂言语吐频频。或是阳毒或伤食,大便不通或气疼。

寸实应知面热风,咽痛舌强气填胸。当关脾热中宫满,尺实腰肠痛不通。

9;[长脉]

脉如牵绳循长而不断。

长脉迢迢大小匀,反常为病似牵绳。若非阳毒癫狂病,既是阳明热势深。

寸长忧心胃热攻,关脉长牵邪气淫。尺部长短阴事败,并有言语词无伦。

10;[短脉]

寸关尺脉不能沟通,脉来去不匀,中断停滞。

两头缩缩名为短,涩短迟迟细且难。短涩而浮秋喜见,三舂为灾有邪干。

短脉惟于尺寸寻,短而滑数久伤神。浮为血涩沉为痞,寸主头痛尺腹痛。。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