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是精神科自杀率最高的疾病。它的发病率也很高,几乎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个抑郁症患者,因此它被称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抑郁症目前已成为全球疾病中给人类造成严重负担的第二位重要疾病,对患者及其家属造成的痛苦,对社会造成的损失是其他疾病所无法比拟的。进年来,大学生因为抑郁而自杀的消息也越来越多,给社会及家庭都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了解大学生抑郁症的特殊表现,尽早的进行治疗,就能挽救他们年轻的生命。那么究竟大学生抑郁症有什么特殊表现呢?
专家认为,大学生抑郁症的特殊表现为:
1、思维抑制,反应迟缓,上课时精力不集中,常常走神。
2、情绪低落,遇事缺乏信心,无精打采,不论对学习、对生活兴趣索然,常常逃课,不愿与人交流思想。
3、谈及前途时心情暗淡,对生活没有信心,甚至公开流泪。
4、行为被动,自我封闭。凡事缺乏主动性,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个人卫生懒于料理,有沉默和独处倾向,不合群。
5、突发冲动,甚至自杀。
造成大学生抑郁高发的原因有很多:学习、生活、就业、感情等更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在这些从小到大几乎没有遇到过挫折的独生子女身上,使他们无所适从。长时间的个性压抑与过激的应激反应最终导致了他们的悲剧。
1、情绪莫名低落、敏感 患有抑郁症的患者,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即使在一群人中间,也会莫名的感到低落,提不起精神来,有时会为了照顾别人的感受,强颜欢笑,实际上会使自己更累。除此之外,还会有敏感的心理,一点小事就会引发低落,有时也会因为一点小事而大发雷霆。 2、记忆力下降,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精神 抑郁症有时会出现记忆力下降的状况,甚至今天记不起昨天发生的事情,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同时患者还会与周围的人和事情产生抗拒,对自己以前喜欢的事情也提不起精神来,思维也会为之迟钝。 3、身体总感觉疲惫不堪 抑郁症患者常常会出现疲惫不堪的状态,浑身无力,连最简单的走路都会感到疲累,更不用说运动了。更多时间里,只想躺在床上,呆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想动弹。 4、生理性疾病 抑郁症是精神疾病,心理影响生理,引起一些生理性疾病。伴随抑郁症出现诸如失眠、食欲下降、心慌气短,女性产生月经紊乱,痛经等,男性则容易对房事失去欲望等。病症严重的则会引起高血压,进而可能引发一些心脑血管疾病。 5、产生轻生念头 这也是严重抑郁症患者的重要表现。通常情况下患者对生活失去信心,加上不愿意与别人倾诉,继而引起憎恶自己,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对,甚至什么都不配拥有,产生轻生的念头。出现此种心理,极其危险。 抑郁的表现有什么症状2 1、心境低落 在抑郁症发展过程中很多患者会出现心境低落表现,这是疾病主要的症状。在发病过程中显著且持久的情感低落会让患者抑郁悲观,对任何事情都没有愉悦感,出现了兴趣减退表现,严重时还会痛不欲生。如果身体有这些特殊的'现象,心情无法保持良好,都可能是抑郁症在影响健康,应该通过合理的手段积极改善。 2、思维迟缓 抑郁症发展过程中大脑的思维能力会降低,可能跟机器一样会生锈,从而出现反应迟钝,思维能力下降等情况。在与人沟通交流的过程中,病人也会出现主动语言减少、思路闭塞、对答困难等情况,严重时连正常的交流都无法进行。如果身体有这些思维迟缓的特征,需要怀疑抑郁症,通过及时的治疗来干预,防止病情越发严重。 3、出现睡眠障碍 抑郁症是不容忽视的心境障碍,在发病过程中可能会有睡眠障碍这种情况发生。很多患者主要表现就是睡眠质量降低,在夜间睡觉过程中入睡困难,半夜经常醒来,而且在睡眠质量降低的时候还会有情绪不佳的表现,反复闷闷不乐。 如果身体有这些情况存在,长时间都有睡眠质量下降的表现,应该通过检查来判断是否有抑郁症,才能针对疾病展开治疗,防止病情越发严重。 4、出现自卑心理 抑郁症是不能够忽视的疾病,因为很多患者在抑郁症发病的过程中会有自卑的心理,容易出现自我评价降低这种现象,甚至不愿意与他人沟通交流。 如果身体有明显的自卑心理,都应该怀疑抑郁症,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方式进行干预,只有自我否定,自我评价降低的情况得到改善,才能够让患者重拾信心,认真对待生活,防止抑郁症严重威胁健康。 抑郁的表现有什么症状3 1、丧失兴趣 丧失既往生活、工作的热忱和乐趣,对任何事都兴趣索然。体验不出天伦之乐,对既往爱好不屑一顾,常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病人常主诉没有感情了、情感麻木了、高兴不起来了。 2、自我评价过低 病人往往过分贬低自己的能力,以批判、消极和否定的态度看待自己的现在、过去和将来,这也不行,那也不对,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前途一片黑暗。 3、思维缓慢 患者常常感到思维变慢了,脑子不好使了,各方面能力都下降了,常常自疚自责,自我评价过低,明明学习工作很好,却对自己事事不满意,将自己过去的一些小错误、小毛病都说成是滔天大罪,甚至认为自己罪该万死,是导致自杀、自残的主要因素。 4、食欲下降 很多患者没有节食时会伴有食欲下降或者亢进、体重减轻或者增加(例如,一个月内体重变化超过5%),几乎每天都有失眠或睡眠过多,还有一些患者会出现性欲减退,女性患者会出现月经的紊乱。 5、睡眠障碍 典型的睡眠障碍是早醒,比平时早2-3小时,醒后不复入睡,陷入悲哀气氛中。 6、消化道症状 突出的会表现为各种身体的不适,以消化道症状较为常见,如食欲减退、腹胀、便秘等,还会有头痛、胸闷等症状,患者常常会纠缠于某一躯体主诉,并容易产生疑病观念,进而发展为疑病、虚无和罪恶妄想,但内科检查却发现没有大的问题,相应的治疗效果也不明显。 7、抑郁悲观 具体可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抑郁悲观,与现实环境不相称。内心十分痛苦、悲观、绝望,感到生活是负担,不值得留恋,以死求解脱,可产生强烈的自杀念头和行为。
青少年抑郁是一种精神疾病。在人的一生发展过程中,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是一个重要方面,精神活动或心理活动其实是大脑功能的反应,如果在发育过程中孩子出现异常情绪,明显出现符合临床诊断的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特别是抑郁症状,说明孩子就出现了抑郁。因为该病的叫法只是根据患者年龄段来加修饰语,该病发病和身体素质、患者经历或当时受到的压力,或家庭、周围环境都有一定关系。如果确定观察到孩子的情绪状态、行为特点和平常明显不一样,影响正常上学,正常和家人以及其他人交往时,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要试图自己解决。抑郁情绪的出现,一般都有一些心理或精神的促发因素,如青少年的父母死亡或离异、父母对子女采取排斥或漠不关心的态度;早年曾有严重的不幸经历,青春期后又碰到精神上的创伤,以及失恋、身患疾病、人际关系不协调、学习成绩不良或其他负性生活事件等,均易于诱发抑郁情绪。
。性格内向、文静、不爱交际、交流、不喜欢出头露面、孤僻、多疑、常常注意事物消极面或遭受意外挫折的人,容易陷入抑郁状态。另外,急性抑郁发作的青少年,病前个性多倔强、违拗,或有被动一攻击的特点。慢性抑郁的青少年病前多表现出无能、被动、好纠缠、依赖和孤独的特点。
。家族遗传性因素对青少年抑郁起一定的作用,是很重要的青少年引发抑郁症的原因。约50%抑郁青少年的父母中,至少有一人曾患抑郁症。对双生子的研究也发现,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高达70%以上,而异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仅为19%。
表现
亓玉会主任提醒青少年是抑郁症的发病对象,多是由于学习压力太大造成的。青少年的发病率很高,其症状多种多样,表现复杂。
一、似病非病。患者一般年龄较小,不会表述情感问题,只说身体上的某些不适。如有的孩子经常用手支着头,说头痛头昏;有的用手捂着胸,说呼吸困难; 有的说嗓子里好像有东西,影响吞咽。他们的“病”似乎很重,呈慢性化,或反复发作,但做了诸多医学检查,又没发现什么问题,吃了许多药,“病”仍无好转迹象。
二、坦途无悦。面对达到的目标、实现的理想、一帆风顺的坦途,患者并无喜悦之情,反而感到忧伤和痛苦。如考上名牌大学却愁眉苦脸、心事重重,想打退堂鼓。有的在大学学习期间,经常无故往家跑,想休学退学。
三、反抗父母。患者在童年时对父母的管教言听计从,到了青春期或走上社会后,不但不跟父母沟通交流,反而处处与父母闹对立。一般表现为不整理自己的房间,乱扔衣物,洗脸慢,梳头慢,吃饭慢,不完成作业等。较严重的表现为逃学,夜不归宿,离家出走,跟父母翻过去的旧账(童年所受的粗暴教育,父母离异再婚对自己的影响等),要与父母一刀两断等。
四、自杀行为。重症患者利用各种方式自杀。对自杀未果者,如果只抢救了生命,未对其进行抗抑郁治疗(包括心理治疗),患者仍会重复自杀。因为这类自杀是有心理病理因素和生物化学因素的,患者并非甘心情愿地想去死,而是被疾病因素所左右,身不由己。
五、不良暗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潜意识层的,会导致生理障碍。如患者一到学校门口、教室里或工作单位,就感觉头晕、恶心、腹痛、肢体无力等,当离开这个特定环境,回到家中,一切又都正常。另一种是意识层的,专往负面去猜测。如患者自认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自己不会与人交往;自认为某些做法是一种错误,甚至是罪过,给别人造成了麻烦;自己的病可能是“精神病”,真的是“精神病”怎么办等。
抑郁情绪的表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思维迟缓;运动抑制;性欲减退等等。克服抑郁情绪,需要做的事情包括;
1 改变思维模式。从消极看待事情转变为积极看待事情;
2 改变追求完美的性格。顺其自然,一切随缘。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3 改变自责的心理。相信凡是发生的就是合理的。对发生过的事情不要耿耿于怀。
4 释然的态度。不要总是找自己的毛病,不要过分计较得失、利弊。糊涂一点。
最终的办法还是做系统、专业的心理咨询。因为抑郁背后都有深刻的根源。唯有系统、长期的心理咨询才可以彻底解决。
祝福你尽快走出困惑。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