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s,以下简称CP)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胰腺实质慢性渐进性炎症与纤维增生病变,伴有胰内、外分泌功能减退。其治疗历来是外科领域中的一个难点,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的迅速发展,对传统治疗手段的改进,使CP的治疗得到了很大的进展。
胰腺炎 (1)急性发作时治疗同急性胰腺炎。 (2)平时服用胰酶片,每次餐后3-5克,两餐间1-2克,或强力胰酶制剂每日3-6克,两餐间0.6克,餐后1-2克。 (3)同时补充脂溶性的维生素k、A、D、叶酸。 (4)在服用胰酶制剂的同时,要服用甲氰脒胍,每次0.2克,每日3次,以减少胰酶制剂在胃酸中被灭活。 2.中药及偏方 (1)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的治疗同急性胰腺炎。 (2)在发作间歇期以腹痛为主时,用柴胡、白芍各15克,黄芩、黄连9克,重用木香、延胡索,再加穿山甲、皂刺和蒲黄、五灵脂等。 (3)以胰源性腹泻为主的患者,可用上方,去黄连,加茯苓、白术、苍术、山楂、鸡内金等。 (4)当并发胰腺假性囊肿时,可用当归、川芎、红花、枳壳各10克,赤芍、丹参、车前子(包)各15克,三棱、莪术、生甘草各5克,生苡仁30克,水煎服。 3.营养和饮食 (1)慢性胰腺炎在急性发作时的饮食与急性胰腺炎同。 (2)慢性胰腺炎一般采用高蛋白、低脂肪半流质或高蛋白低脂肪饮食;其中限制脂肪摄入每日在20克以下:蛋白质每日可高达70克以上。 (3)选用富含维生素A、B族及C族的食物,并适当补充维生素制剂。 (4)少量多餐。 (5)不可食用刺激性食物。 4.家庭护理 (1)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时应绝对卧床休息,控制饮食。 (2)家人应掌握慢性胰腺炎的饮食原则,以防诱发及加重病情,并依据饮食原则,家人应想方设法调配好食谱,防止体重下降、抵抗力降低和病情加重。 (四)注意事项 1.具备以下几种情况时,应及时送院手术治疗:(1)伴有剧烈顽固性疼痛经内科治疗无效者;(2)合并需要外科手术处理的病人,如合并胆道大结石,胆道狭窄,以及胰腺假性囊肿时;(3)病人在短期内消瘦明显并怀疑有胰腺癌变时:(4)慢性胰腺炎引起难以消退的黄疸。 2.间歇期仍应严格掌握慢性胰腺炎的饮食原则,尤其过年过节家里来客人心情高兴之时,以防诱发急性发作及加重病情。 (五)预防常识 积极治疗胆道系统结石,预防胆道感染,平时切忌暴饮暴食,过量饮酒,过度疲劳;积极治疗可以并发胰腺炎的其它疾病如甲亢,营养不良,高脂血症等。
胰腺炎治疗方法有:
1、禁食、抑制胰酶、抑制胃酸、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胰腺炎的治疗临床上主要要求禁食,也就是不让吃东西,不让喝水,然后抑制胰酶,抑制胃酸,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轻型的病人一般来说一周内可以康复。
2、进行血液透析:
对于重型的病人来说,有的时候还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把血里面的代谢毒素给排出去。
3、外科介入治疗:
更重的病人需要外科介入,把胰腺周围的坏死东西引流出去。
按照程度来说,胰腺炎分为轻型和重型,轻型的一般叫做水肿型,重型的叫坏死型。
胰腺炎是由暴饮暴食、酗酒、胆源性胰腺炎、高脂血症胰腺炎、创新性胰腺炎引起的。在临床中,最常见的就是胆源性胰腺炎,也就是因为胆道结石诱发的。
慢性胰腺炎的治疗包括:①病因治疗;②控制症状;③治疗并发症。由于临床表现和病程经过不同,治疗也应因人而异。
(1)内科治疗
①病因治疗:有胆囊炎、胆石病者应处理胆道疾病;酒精性胰腺炎者应戒酒;有人应用缩胆囊素八肽(Octapeptide)治疗慢性胰腺炎,发现胰分泌功能明显改善,症状明显减轻。
②控制症状:主要是止痛,可采用下列措施:a.止痛剂的应用;b.胰酶制剂的应用;c.H2受体阻滞剂的应用;d.腹腔神经丛阻滞;e.内镜下胰管排除蛋白栓子。
③治疗并发症:胰腺钙化可口服枸橼酸治疗,胰外分泌功能不全时,应采用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饮食。常规应用胰酶制剂,如多酶片、Viokase或Catazym,3~6g/d。此外,维生素A、D、E、K、B12等均应补充。发生糖尿病者按糖尿病治疗,常需采用胰岛素。
(2)外科治疗:凡慢性胰腺炎患者经内科治疗3~6个月疗效不显著者,应考虑早期手术。手术适应症为:①内科治疗不能缓解腹痛,并合并营养不良者;②胰腺假性囊肿形成或出现脓肿者;③可能合并胰腺癌肿者;④瘘管形成者;⑤胰腺肿大压迫胆总管发生阻塞性黄疸者;⑥有脾静脉血栓形成和门脉高压症引起出血者。
手术方法可采用:①胰切除术;②胰管减压及引流术;③迷走神经及腹腔神经节切除术;④针对胆道疾病和门脉高压症的手术。
1
胰腺小器官”担重任
在我们身体上腹部深处有一个非常不显眼的小器官,它就是胰腺。胰腺虽小,但作用非凡,可以说,它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之所以说胰腺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因为它是一个兼有内、外分泌功能的腺体,它的生理作用和病理变化都与生命息息相关。
胰腺“隐居”在腹膜后,知名度远不如其近邻胃、十二指肠、肝、胆,但胰腺分泌的胰液中的好几种消化酶在食物消化过程中起着“主角”的作用,特别是对脂肪的消化。
在分泌方面,虽然胰腺体积细小,但含有多种功能的内分泌细胞,如分泌高糖素、胰岛素、胃泌素、胃动素等等。这些细胞分泌激素除了参与消化吸收物质之外,还负责调节全身生理机能。如果这些细胞病变,所分泌的物质过剩或不足,都会出现病症。
2
节食疏导防病之本
北京医院普外科主任王在同告诉记者,我国的胰腺炎的发病率比国外的低,这是因为饮食习惯的不同。
造成胰腺炎的原因主要有酗酒、创伤、胆道疾病等等。国外引起胰腺炎的原因主要为酒精中毒,而我国与此不同,主要是由于胆结石致胰液引流不畅、反流而使胰腺发炎。最近这些年,我国胰腺炎发病率有所升高,其中,由于胆结石导致的胰腺炎,即胆源性胰腺炎占发病人群的50%以上。
胆结成形成的原因也比较复杂,国内外也有区别,比如胆固醇结石与胆色素结石在形成的机理上就有很大不同。而现在,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饮食不当造成的胆结石也多了起来。所以,预防胆结石的方法很明确,一是提高卫生水平,二是少吃脂肪类、高胆固醇类的食物。
除了胆结石,暴饮暴食也是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发病因素。暴饮暴食促使胰液大量分泌,酒精直接刺激胰液分泌,酒精进入十二指肠会引起乳头水肿和奥狄氏括约肌痉挛,于是没有“出路”的胰液对胰腺进行“自我消化”;合并胆石症者也可因胆汁反流或是胰液“出路”不畅发生急性胰腺炎。在临床上,发生急性胰腺炎患者,绝大多数有暴饮暴食的经历。因此,不论何时都要荤素搭配,饮食合理。
综上所述,要想预防胰腺炎,最主要还是要针对其致病原因,少饮酒、预防或及时治疗胆道疾病、避免暴饮暴食以减少胰腺负担、避免外伤等等。
3
扼住凶恶杀手!——警惕急慢性胰腺炎
王在同主任说,急性胰腺炎分水肿性和出血坏死性两类。水肿性表现为暴食后突然发生的上腹部持续剧痛,治疗3~5天后渐渐缓解。出血坏死性病情严重,甚至少数病人在上腹痛症状未表现时即进入休克状态,因呼吸衰竭而猝死,病死率达40%以上!慢性胰腺炎有3个较为明显的特征,一是消瘦,二是脂肪泻,三是疼痛,表现为上腹部疼痛,痛感有轻有重,呈连续性,吃完饭后疼痛更重。此外,因为胰腺属于腹膜后器官,所以还有一种疼痛的表现,就是后背痛。患了胰腺炎,通常有手术治疗及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壶腹成形术、奥狄氏括约肌成形术、胆肠内引流术、胆结石去除术、全胰腺切除术;而非手术治疗也就是内科治疗则包括:止痛;纠正营养不良;戒酒;调节饮食,限制脂肪摄入,胰腺外分泌酶和内分泌的补给等。急性重症胰腺炎现在虽然治愈率提高了,但治疗费用很高,需几十万元人民币,需较长时间才能恢复。它属于急腹症中最严重的一种坏死症。
4
管住嘴巴警惕并发加强营养不能一刀了之
急性胰腺炎病人治疗出院后,即使已恢复正常饮食,也并不意味着身体已完全康复。因此,术后的恢复、调理、随访非常重要。及时去除病因。在我国,大多数急性胰腺炎由胆道疾病引起,因此待急性胰腺炎病情稳定、病人全身情况逐渐好转后,即应积极治疗胆道结石。酒精性胰腺炎病人,首要的是禁酒,如果再饮酒,无疑是慢性自杀。暴饮暴食导致胰腺炎者,应避免重蹈覆辙。高脂血症引起的胰腺炎者,应长期服降脂药,并摄入低脂、清淡的饮食。定期随访,防止并发症。胰腺炎恢复期,炎症只是局限消退,而炎性渗出物往往需要3~6个月才能完全被吸收。在此期间,有一些病人可能会出现胰腺囊肿、胰瘘等并发症。如果病人发现腹部肿块不断增大,并出现腹痛、腹胀、呕血、呕吐等症状,则需及时就医。加强营养促进恢复。如果胰腺的外分泌功能无明显损害,可以进食以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为主的食物,减少脂肪的摄入,特别是动物脂肪。如胰腺外分泌功能受损,则可在胰酶制剂的辅助下适当地加强营养。
饮食禁忌多
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在饮食方面需要特别注意。急性期应完全禁食,待症状逐渐缓解,可进食无脂蛋白流质,如果汁、稀藕粉、米汤、菜汁、稀汤面等,以后可逐渐改为低脂半流质。此外,患者须忌食油腻性食物如肥肉、花生、核桃、芝麻、油酥点心等,忌食刺激性、辛辣性食物,并绝对禁烟酒。急性胰腺炎的食疗验方包括:萝卜汁、荸荠汁、银花汁、鲜马铃薯汁等。如鲜马铃薯汁:将其洗净切碎,捣烂,用纱布包挤取汁,空腹服1~2匙。
5
胰腺炎引路糖尿病紧跟
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尤其是动物蛋白,是优质的蛋白质,然而如果在一次进餐时摄入大量的蛋白质,就有可能引发严重的急性胰腺炎。如果在吃大量蛋白质食物的同时,又过量饮酒,则引起急性胰腺炎的机会更大。北京医院内分泌科孙美珍大夫说,假如在短时间内一次吃大量蛋白质及脂肪类食物,就会刺激胰腺急速分泌大量的胰液,胰管一时宣泄不了这么多胰液至十二指肠,加上如果原来胰管就不太畅通,胰液即会泛滥,倒流入胰腺组织内。若再加上酒的刺激,就加重了胰液泛滥的情况。这将导致胰脏本身消化,引起死亡,轻者,部分胰腺也会受到不可逆转的损害。患了急性胰腺炎后,胰腺的内外分泌功能往往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外分泌功能损害表现为消化功能减退,特别是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能力降低。病人胃口差、体重下降、腹胀、腹泻,往往还伴有特征性脂肪泻。这种外分泌功能的损害通常不容易恢复,因此治疗上只能采用胰酶替代疗法。而胰腺内分泌损害了,就有可能会导致糖尿病。患糖尿病的可能性要看胰腺炎的炎症程度,如果是水肿性胰腺炎,则它恢复较快,而如果是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则会影响胰腺分泌胰岛素的功能,使胰岛素分泌的过少甚至分泌不出来,从而导致糖尿病,这种由于别的病症引起的糖尿病就叫作继发性糖尿病。因此,要想不得糖尿病,保护好胰腺也是很重要的.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