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浴>生活养生

钩虫病的病因病理

时间: 2023-11-03 11:52:22

钩虫病的症状主要由钩蚴及成虫所致,但成虫所致的症状更为长久和严重。钩蚴侵入处的皮肤感到奇痒和烧灼,继而出现小出血点、丘疹或小疱疹,俗称“粪触块”、“粪毒”、“粪疙瘩”。

钩虫病的病因病理

中医认为幼虫由体表或随饮食入侵机体,发育成成虫,寄生于小肠,内伤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钩虫为患,耗损水谷精微,以致脾胃虚损日甚,气血化源不足,故临床所见,则为气血两虚,肌肤不荣,水湿不化之症。

钩虫成虫是半透明状呈米黄色或淡红色(吸血后)。雌虫较雄虫大,雄虫尾端有交合囊。十二指肠钩虫雌虫长10~14mm,宽0.4~0.7mm;雄虫长8~11mm,宽0.3~0.5mm。虫体略弯曲,口腔有牙齿2对,雄虫交合囊呈折扇形。美洲钩虫较十二指肠钩虫小,头部向后弯曲,口腔无牙齿而有一对角质切板,雄虫交合囊呈蒲扇形。两种钩虫形态相似,长圆形,两端较宽无色透明,卵壳薄,常见其中含4~8个细胞。 

生活史

两种钩虫均寄生于十二指肠及小肠内。寄生数目可由一条至数千条不等,寄生在肠内的雌雄成虫交配后,每天排1万~2万虫卵。虫卵随粪便排出,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当温度为15~38℃时,经5~8天即可在泥土中孵成具有感染性的丝状蚴。幼虫在热带地区一般可维持生命6~9周,在温带可维持6个月,在寒带(1~15℃)则易于死亡。具有感染性的幼虫(丝状蚴)在不同情况下,得以钻入人体的皮肤粘膜时。

经历的途径如下

钻入皮肤→皮下组织→侵入血管及淋巴管→右心→肺泡→支气管→会厌(咯出)吞咽入胃→小肠发育成虫,以上过程约需4~5周,而每一成虫在体内的寿命,十二指肠钩虫为5~8年,美洲钩虫为3~6年。此外,幼虫如由污染的食物经口侵入人体,则不需经上述血行途径而可直接至小肠发育成为成虫。但有一部分幼虫仍可从消化道粘膜钻入血循环中,则其发育过程与从皮肤侵入者相同。幼虫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发育为成虫,称为先天感染,但比较少见。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病理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贮存铁剂量不足或缺乏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相对的吸收铁量的不足,如婴幼儿生长期,青春期女性的迅速发育及月经来临,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失血,如消化道的急慢性出血、痔疮出血、钩虫病、月经过多等;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如肠胃道功能紊乱、胃肠吸收铁的障碍、手术后等造成吸收铁不足。以上均可导致缺铁性贫血。本病为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种贫血,如诊治及时,预后良好。缺铁性贫血属中医“虚劳”、“萎黄”、“眩晕”等范畴。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主要为慢性失血,如呕血、便血、月经过多、痔病出血、虫积(钩虫病)等,导致脾胃虚弱,生化之源不足,而致贫血。考试大网站整理

病理变化为慢性失血,致脾胃失其运化,脾胃虚弱,不能将饮食变为水谷精气,血液生化之源不足,而产生贫血;而虫伏肠中,吮吸人之水谷精微,也可致血液的化源不足,导致贫血。

咳嗽可能由什么引起?

咳嗽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引起咳嗽症状的疾病很多,根据病因不同,主要分以下几类 (一)感染因素
1、上呼吸道疾患 感冒、腺病毒感染、鼻炎或副鼻[窦炎、扁桃体炎、急慢性咽炎 、急慢性喉炎、急性会厌炎、喉结核等。
2、气管、支气管疾患 急 性及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内膜结核、支气管扩张症等。
3、肺、胸膜疾患 肺炎 (细菌性、病毒性、支原体性)、肺真菌病、肺脓肿、肺囊肿合并感染、肺结核、胸膜炎等。
4、传染病、寄生虫病 百日咳、白喉、麻疹、流感、肺吸虫病、肺包虫病、钩虫病等。
(二)物理因素
凡可阻塞、压迫或牵拉呼吸道等物理因素致使壁受刺激或管腔被扭曲变窄的病变均可引起咳嗽。
1、呼吸道阻塞 气管或支气管异物,支气管狭窄(常见于结核)、支气管肿瘤、肺不张、肺水肿、肺气肿、肺泡蛋白沉积症,肺泡微结石症,肺泡癌等。 2、呼吸道受压迫 肺门或支气管淋巴结核、纵隔肿瘤、纵隔淋巴结肿大,胸骨后甲状腺肿大、食管憩室、食管肿瘤、肺肿瘤、肺充血弥漫性间质性肺纤维化、肺囊肿、结节病、尘肺、气胸、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胸膜肿瘤等。 (三)化学因素
呼吸道入一切有毒、有害刺激性气体均刺激呼吸道引起咳嗽。常见的有吸烟、饮烟、有刺激工业气体如氨、氯、二氧化流、臭氧、光气、氮氧化物等,也见于硝酸、硫酸、盐酸、甲醛等挥发出的雾气等。 (四)过敏因素
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棉尘肺、热带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吕弗琉综合征、枯草热、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五)其他因素
膈下脓肿、膈疝、食道气管瘘、Wegener 肉芽肿病、白血病、霍奇金病、尿毒症和结缔组织病等所致肺浸润等。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O(∩_∩)O,互相帮助,祝共同进步!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