蛲虫病(enterobiasis)是以引起肛门、会阴部瘙痒为特点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世界各地流行极广,全世界感染人口300~500百万,我国南方、北方普遍流行,儿童感染率高于成人。尤其集体机构儿童感染率高。国内调查资料表明儿童感染率达40%~70%。在卫生条件差的家庭往往多数成员同时患病。因此蛲虫病是值得重视的疾病。
(1)预防
因蛲虫寿命仅20~30天,如能杜绝再感染,在一个月内不感染,蛲虫病能够自愈。
杜绝再感染的措施如下:
①讲究个人卫生,特别是手的卫生,勤剪指甲,饭前便后要洗手,纠正吮手和啃指甲的坏习惯。注意饮食卫生,生吃瓜果蔬菜要洗烫。提倡小儿不要穿开裆裤,既保护外阴,又防止孩子用手抓肛门。早晨用热水洗肛门,换下的内衣内裤先用开水烫,然后再洗。被褥要勤晒,每次应晒3~4小时,阳光暴晒能晒死虫卵。
②讲究环境卫生,家庭和托幼机构要用湿抹、湿扫的方法打扫卫生,防止虫卵随尘土飞扬。室内用具、玩具、桌椅要用消毒水擦拭。
(2)治疗
集体治疗即家庭中和托幼机构中所有的患者周期服药,然后定期复查,如发现未治愈的患者要重新服药,以彻底消灭传染源。常用的药物有:甲苯咪唑,咀嚼片1次服下或混悬液5毫升1次服下,必要时两周后重复一次,治愈率在90%~100%。丙硫咪唑 (史克肠虫清),剂量为100毫克,1次服下,治愈率100%。枸橼酸哌吡嗪,剂量为每天每公斤体重50~60mg,早晚分2次服,一天总量不超过2g,连服7~10天,以后每周服药2天,剂量同上,共服4周,可防止再感染。每次便后或每晚睡前用热水洗屁股,用2%白降汞,10%磺胺软膏,10%氯化锌软膏涂肛门周围皮肤,或将蛲虫软膏(含龙胆紫和百部)挤入肛门少许,既止痒,又防止自体感染。
如何判断有蛲虫
晚上钻进被子里稍暖和起来的时候,孩子感觉屁股痒。这是白天寄生在盲肠处的蛲虫到了夜晚爬到肛门处,在那里产卵的缘故。
为了查明情况,在肛门处贴上玻璃纸带,把虫卵粘上去在显微镜下观察,就可以清楚是否有蛲虫虫卵。一般因抓痒而被污染了的手指甲间,也可发现蛲虫虫卵。
蛲虫是怎么传染的
因晚上抓痒而把蛲虫卵留在手上或指甲间,如果早晨起来后不很好地洗干净就抓面包吃,虫卵还会粘在面包上再次进入体内,变成蛲虫。
粘在孩子手上的蛲虫卵,在孩子和其他孩子手拉手玩时传染给别的孩子,而且拿衣服时粘到衣服上的虫卵干燥后成为灰尘又落到便器及床上,在大气中虫卵可以生存2~3周左右。 这些虫卵随灰尘从口中进入体内经过2~4周就变成成虫,成虫的生命是3~6周。 有蛲虫该怎么办
虽然驱虫剂是特别有效的,很容易就可以把虫子驱除掉。但是孩子和小朋友们拉手、在幼儿园的便器排便或从灰尘中都可以又被传染上蛲虫卵。所以注意卫生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孩子有了蛲虫,却对身体无害。还有许多孩子除了蛲虫外,还有其他寄生虫寄生在体内,而虫卵的检查非常麻烦。如果不是连续感染虫卵,虫子寿命就渐渐减短以至于中断。因此,只要孩子夜里没有因肛门痒而影响睡眠,就是便中有虫卵,也可以让他与蛲虫和平共处。
服用驱虫药:肠虫清、甲苯咪唑(安乐士)、中药:使君子等。
每天早晚用热水和肥皂洗肛门三角区,并把换下来的内裤、内衣等煮沸灭虫。并经常清洗和曝晒衣物、被褥等,室内保持通风干燥,有条件的配合用紫外线消毒,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重复感染。这些预防工作做得好,即使不服驱虫药,蛲虫病也是完全可以自愈的。反之,不重视预防工作,即使服了驱虫药,也还会重复感染,达不到根治本病的目的。
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定期烫洗被褥和清洗玩具。用0.05%的碘液处理玩具,1小时后可将虫卵全部杀死。这种低浓度的碘对人体皮肤没有刺激性,是有效而又简便的消毒剂。对蛲虫病的预防强调应用综合性的防治措施,这样才可有效地防止再感染,达到消灭蛲虫病的目的。棉被床单等寝具可经常至于阳光下曝晒以杀死虫卵。使用吸尘器清理家中地板,可将虫卵清除。若家中有人感染可全家一起投药以降低重复感染的机率。
应该注意的是,治疗蛲虫病不仅要注重蛲虫病人的预防和治疗,还应在儿童机构或家庭开展普查普治及卫生宣传教育工作,这样才能有效控制蛲虫的流行,取得根治效果。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