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浴>生活养生

旋毛虫病的预防工作怎么做(什么是旋毛虫病,有哪些特点?)

时间: 2023-11-03 16:02:41

旋毛虫病是由旋毛线虫寄生于人体骨骼肌所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因食入含有活旋毛虫包囊而感染,主要如此表现有发热、水肿和肌肉疼痛等不象症状。旋毛虫病有哪些预防措施?

旋毛虫病的预防措施

1、门诊控制和管理传染源改善奍猪方法,提倡圈奍,病猪隔离很难。治疗;灭鼠防止鼠粪污染猪圈;饲料煮熟以防猪只感染

2、加强肉类检验,未经检验不准出售,库存猪肉经低温冷冻处理可杀死幼虫。

什么是旋毛虫病,有哪些特点?

旋毛虫是一种很细小的线虫,一般肉眼不易看出,为雌雄异体。成虫寄生在宿主的小肠内,幼虫寄生在宿主的横纹肌内,卷曲呈螺旋形,外面有一层包囊呈柠檬状,大小为(0.25~0.66)毫米×(0.21~0.42)毫米。人、猪、犬、猫、鼠及野生动物都能感染。

当人食用含有旋毛虫幼虫的食品后,幼虫由囊内逸出进入十二指肠及空肠,迅速生长发育为成虫,并在此交配繁殖,每条雌虫可产1500条以上幼虫,这些幼虫穿过肠壁,随血液循环被带到宿主全身横纹肌内,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卷曲呈螺旋形,周围逐渐形成包囊。

当人食用患旋毛虫病的畜肉1周左右,出现胃肠炎症状及肌肉疼痛,甚至使肌肉运动受到限制。如果幼虫进入脑、脊髓,也可引起脑膜炎样症状。其幼虫不但寿命长(有的可活10~20年),而且数目多(每克肌肉可有数千万只),致病力强、危害性大、感染率高,能形成地方性流行病。近年来,旋毛虫病在我国有蔓延趋势,如云南省1960~1985年,发病区由5个上升到10个,商品猪宰后旋毛虫检出率上升了近1倍。包囊内幼虫的抵抗力很强,盐腌、烟熏都不能杀死肉块深部的虫体。在盐腌肉块深层中的包囊幼虫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腐败的肉中的幼虫能活100天以上,甚至肉块腐败分解呈糊状,具恶臭,包囊仍然完整,幼虫仍未死亡。所以,控制此病的关键在于预防,不吃未熟透的肉,做好防止粪便污染的卫生工作。在流行地区特别要加强对易感动物肉品的旋毛虫检验。

猪旋毛虫病的防治

猪旋毛虫病是旋毛虫的成虫寄生于小肠、幼虫寄生于横纹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旋毛虫主要寄生于猪和鼠。猪旋毛虫的成虫寄生于小肠黏膜内,幼虫经淋巴管进入血流,到达膈肌角、膈肌、腰肌、肋间肌、舌肌、腓肠肌和咬肌等处,形成包囊。当猪吃了有包囊的生肉后感染,人吃了有包囊的生肉也可感染。猪感染后常不会表现明显的症状,但危害人的健康。

[防治]

(1)加强肉品卫生检验,禁止人吃生猪肉或未煮熟的猪肉。

(2)尽量不用泔水喂猪。

(3)消灭老鼠。

(4)发现病猪要及时处理,防止扩散。

(5)丙硫苯咪唑每千克体重80~100毫克,拌入饲料中喂猪,每天2次,连喂3~6天。

(6)磺苯咪唑每千克体重30毫克,肌内注射,每天1次,连用3天。

(7)氟苯咪唑每千克体重5毫克,一次口服。也可以在每千克饲料中加入30毫克氟苯咪唑,混匀后喂猪,连喂10天。

猪旋毛虫病的预防措施

预防该病的前提是提高公民的安全卫生意识,这是预防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搞好公共卫生,加强饲养管理,动物尸体焚烧或深埋。养猪者禁止用洗肉水喂猪,以预防该病发生;为了人身安全,养猪者应该定期检查、驱虫,并注意个人卫生;卫生检疫部门应加强检疫,一旦发现病猪、病肉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检疫法规)和《动物卫生检疫法规》对其进行处理;猪舍、猪场应尽量消灭老鼠,防止猪吞食死亡的老鼠等动物尸体,以减少感染和传播的机会。

旋毛虫病要怎样治疗?

(1)虽然目前有治该病的良药,但更重要的还在于预防。做好饮食卫生,不吃生或半生动物肉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肉类经高温(中心温度达80℃)或冰冻(中心温度达-15℃20日,-27℃36小时)即可完全杀死其中的旋毛虫包囊。而速烫、熏烤、盐渍、曝晒等大多不足以杀死全部包囊。此外,不贪便宜去购买未经检疫的肉类。

(2)此病目前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轻度感染及发病早期,常被误诊为流感、胃肠炎、肾炎、出血热等病。所以,吃火锅、吃涮各种鲜生肉片、吃烤羊肉串后1~2周,出现发热、明显的肌肉疼痛、浮肿等,应想到此病。身处流行区,更应警惕。有可疑症状要及时就医,并向医生提供饮食情况以帮助其正确诊断。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