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两种常见的人格类型。焦虑型人格通常表现出紧张、担忧、自我批评等情绪,而回避型人格则容易逃避困难和挑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角度探讨这两种人格类型的特点和影响:1.心理表现;2.应对策略;3.生活影响。
焦虑型人格和回避型人格
心理表现:
焦虑型人格的主要表现为内心紧张不安,不断地担心失败和受到批评。他们也经常自我批评和过度要求自己,无法接受自己的缺点。在人际关系中,他们可能表现出依赖性和担心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相比之下,回避型人格则容易逃避挑战和面对困难。他们也经常懒惰,缺乏自信和热情。
应对策略:
焦虑型人格的应对策略可能包括认知行为治疗、思维重构和放松练习。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焦虑型人格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负面思维和情绪,并掌握应对方法。回避型人格的应对方法可能包括逐步增加挑战和正向行为强化。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回避型人格逐渐接受挑战和面对困难。
生活影响:
焦虑型人格可能面临诸如抑郁、社交恐惧和强迫症等心理障碍。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工作和人际关系的困难。回避型人格可能会面临偷懒、缺乏自信、懒惰和恐慌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生活中的决策和社会交往的挑战。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回避型人格障碍和社交焦虑障碍
社恐就是回避型人格?
1.什么是回避型人格?回避型人格的核心特征是社交抑制回避,但并不是由害怕表现而引起的焦虑,而是源自于与他人相比更加负面的自我评价。
2.简单地区分社交焦虑障碍和回避型人格障碍社交焦虑障碍更多是由于后天条件形成的,而回避型人格障碍,就像其他类型的人格障碍一样,源于早期形成的对自己和周遭环境的图式/看法,通常在11岁时固化成形。
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还普遍表现出焦虑,极度不自信,不快乐,无法接受赞美,或者无法看到自己积极的一面。有时,他们内心的挫折感会通过敌视那些批评他们的人得到解脱。
回避型依恋焦虑型依恋注定互相折磨吗
1、故事的开始
慕强的回避,会被焦虑型人格身上的“光环”吸引。焦虑型人格,多多少少有一定程度的表现欲。起源于他们从小得不到稳定的安全感,他们需要从外界获得认可,去确认自己的存在。因此,他们学习去关注别人,联结和影响别人,于是形成一些积极、快乐、热情、有影响力的谜之光环,让喜欢待在角落的回避,眼前一亮。
回避心想,这不就是我苦苦寻觅的理想情人吗?可事实上,相处下来之后,回避发现,焦虑的那些光环,居然外强中干,焦虑居然那么粘人,他们的内心居然那么纠结无助。焦虑整日为了自己无度索取,却无法让回避获得任何有价值的启发,无法帮回避带来任何成长,满足回避的任何需术。这令回避很失望,于是逐渐抽离。
2、主动权转移
当回避抽离,安全型的人根本不会往心里去,你走你的,慢走不送,可在这个过程中,焦虑对回避,居然情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
回避身上的冷静、独立、距离感,居然带给焦虑一种谜之“安定感”,这深深地吸引着焦虑,(因为他们的内在总是动荡不安)。他们感到回避就像大山大湖,而他是在山脚下奔跑的小孩子,终于有了依靠和归宿。同时,回避的神秘,又让焦虑产生一些自虐快感的崇拜。干是这个回避在焦虑眼中,越来越特别,直到沦陷。
很遗憾,回避可不想做你的大山大湖于是感情的主动权,逐渐从焦虑手里,滑到了回避手中。这个过程的长短,取决于焦虑自身段位,能够维持光环多久,长则半年,少则数日。
如果焦虑面对的是安全型,在焦虑按捺不住,表达好感之后,安全型要么斩钉截铁拒绝,要么相处下试试看。
可回避的不沟通,不主动,不拒绝,各种暖味,让焦虑远了不行,近了不是,六神无主。可是又割舍不下。焦虑开始使用本能,讨好,追逐,耍宝,想方设法引起对方注意,就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人一样,停不下来。
因为回避不沟通,所以焦虑不明白,回避身上,那沉静可靠的表象,就跟焦虑的光环一样,也是外强中干。他们看似独立坚强,然而内心也是个缺爱的孩子,也在渴盼着别人的引领。
对于焦虑的依靠,眷恋,索取,回避感到无可奈何,感到麻烦,感到疲惫,他们避之不及。你曾是他们心中的男神艾神,此刻已被拉下神坛,他们觉得,原来你也不过如此。
3、推拉和冷暴力
这时候,焦虑最恐惧的事情一被抛弃被拒绝一这个按钮被启动了。漫长的推拉和冷暴力开始了。为了证明自己,他们会各种学习如何与回避相处,不惜上刀山下火海,尝试各种办法挽留回避。可悲剧的是,焦虑越这么做,回避越要远离。
4、两个人的悲剧之处
回避和焦虑都是不安全依恋,也就是成长过程中,在人格稳定之前,对干【无条件的爱】没有得到充分满足。他们其实都需要能包容自己的伴侣。
焦虑希望伴侣让着他
焦虑对亲密关系的想法是,我面对世界已经努力在撑了,难道在你面前就不能省省心,一不去做个优秀的人吗?就不能撒娇任性只一直被包容吗?
回避希望伴侣理解他,不要让他太累
回避对亲密关系的想法是,我面对世界已经努力在撑了,难道在你面前就不能省省心,一少点麻烦,不要让我那么累吗?
但是他们都不太懂得如何表达内心的需求。即便懂了,在冲动那一刻,他们会受本能(多年形成的模式)驱动,做出对关系不利的行为决策。
焦虑可能会开始攻击对方或者攻击自己,做出一些冲动又莽撞的事,说一些自己回头都后悔的话回避冷暴力应对一切,或者说出一些很伤人的话,把焦虑推远。问题越来越大,得不到处理和解。
回避型的悲哀在于
他要的,是真正的强者,是一个比他更上进,颜值,才华,事业,钞票,都不断翻升的强者。因为强者,才会有愉快的生活,强者,才不会麻烦到回避,回避最讨厌的,就是沉重的压力。同时这个人,还能看见回避(不愿表达的)内在需要,帮助他修补原生家庭没有满足的,爱的联结。
回避小时候常需要压抑,才能得到认可,他们内心有“不被看见”的创伤,他们希望“被看见”但是,他们已经建立了“我不需要感情,我不需要关系”的防御模式,他希望自己的努力,被看见,被尊重认可,被满足。
但他们又不知道如何去表达需要,能够得到对方的理解。所以他会被那些热情明亮有光环的人吸引,来照亮自己渴望被看见的部分可是安全型的强者,根本看不上回避型的性格,别说引导,更别说耐心和包容。可能一感受到相处的问题就撤退了。
最后,常常能跟回避走到一起的,多数是焦虑型。但是焦虑型说得多做的少,总是说要看见对方,实际焦点都在自己身上。回避很快就感到失望,并对亲密关系越来越不抱有任何期待与幻想。
焦虑型的悲哀在于
他要的是一个比他内在更有力量,更自信的伴侣。他要的是一个与他坚定的站在一起,一个不会背叛和抛弃他的人。
焦虑小时候也被忽视,他们选择用讨好的策略引起关注,他们过渡依赖外界认可。他们的内在虚弱不安,缺乏框架,期待表扬,所以他会在看似安宁、理性、冷静的回避身上,感受到力量。最重要的是,他觉得回避是个比起其他焦虑,都更让他感到“稳定”的人,一个让他感到安全的人。
可是事实上回避内心也没有表现出的那么稳定。恰恰相反,他心里藏着一个台风的旋涡,有摧毁一切的黑暗力量。当焦虑做不到自己的承诺的样子,回避不会去解决问题,他会一边假装不需要关注,一边在心里讨厌焦虑。
焦虑常常被回避控制着自己的情绪,那过山车式的相处让焦虑神魂颠倒,也痛苦不堪。只有安全型,才可以给焦虑需要的稳定感。然而可悲的是,焦虑又觉得安全型,很无趣很乏味。或者不知道如何与安全型相处才能感到爱情的活力。
焦虑内在不安的波动频率,以平只有跟回避能够谜之连接,尽管他们的相处充满了荆棘与坎坷。
焦虑和回避,他们总是彼此吸引他们总是阴差阳错
他们先在彼此身上发现了向往之处,也终究会像照镜子一样,映射出自己不愿面对的缺陷和无力感,然后品尝痛苦。说白了,两个人爱上的,都是幻想中的样子。两个人终究不是他们内心真正想要的那个人。他们甚至不是他们表现出来的自己。
除非他们能够从上帝视角,搞清楚这个轮回的径惜。并且愿意去成长和改变,打碎这个模式重构出升级版的自己。否则,痛苦只会重复和继续。
对于那些感到自己陷入一步错步步错的苦闷中的朋友们,记住这两句话。
1.我们与爱人的关系,是自己与自己关系的外部投射。没有遇到回避的焦虑,不知道自己原来这样恐惧被拒绝。没有遇到焦虑的回避,也不会意识到原来自己对维系关系的责任和压力有很多恐惧。如果设有遇到彼此,你就不会有机会真正成长。
2.无论一段感情是顺利还是坎坷,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赢,也不是为了“得到他的心”。你的爱人,他存在的终极意义,是指引你通往自己的灵魂。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