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家庭在面临着孩子留在老家还是带走的问题。这似乎成为了一个让家长们头疼的问题。从不同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将会更好地理解孩子留在老家还是带走的利弊和影响。
孩子留老家还是带走
从孩子的角度:
若孩子留在老家,他们将能够与父母、祖父母等亲属保持良好的感情关系,并得到家人的关爱,获得更多的陪伴和关怀。此外,孩子在老家更容易适应当地的文化和环境,不必适应新的环境。但是留在老家,孩子可能会错失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为他离开城市人口更少、设施更少、机遇更少的农村地区。同时,与同龄人相比,他们可能会面临更多的孤独和孤独感。
若孩子被带走,他们将能够更接触到不同的环境和文化,能够接受更优质的教育和更好的发展机会。但是,孩子可能会因为陌生的环境和文化而感到不适,失去家人的关爱和陪伴。此外,由于他们离开了老家、城市人口稠密的地方,可能会面临着安全问题和认识陌生人的问题。
从父母的角度:
留在老家的好处是可以更好地照顾老人,并和当地邻居建立稳定的关系。此外,孩子留在家乡,能使父母更加放心,父母可以更好地照顾孩子和保持亲情。但是,父母也要面对家庭分离的问题,如果孩子被带走,他们要长时间分别,在关系上可能会产生摩擦。
如果孩子被带走,父母将不得不面对他们自己的孤独感。他们需要处理孩子瞬间离开的感觉,并面临与新环境的适应问题。父母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资源在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上,但在家庭之间建立联系将要比以前更加困难。
从协调双方决定的角度:
如果你的孩子和配偶的家庭分别在不同的城市或地区,你需要更多的协调努力才能达成一个共同的决定。在这种情况下,你必须评估孩子的需要、家庭财务等各种因素,来制定合理的计划。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很多打工者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或者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都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有的夫妻两一起外出,彼此有个照应。但孩子怎么办呢?
我有个朋友,两夫妻想借出国做劳工的机会多赚些钱,然后改善家里的生活。当时一个女儿读四年级,一个女儿读二年级,交给爷爷爷奶奶带。
一开始好象没什么问题,但一年之后,婆婆告诉她,大女儿很叛逆,学会说谎,逃学,老师来家访时把情况说了,要家长配合教育。
当时她很矛盾,还有一年的合约,要是违约要赔钱的,她只能每天跟女儿视频,教导。但她知道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的宠溺,只会惯坏孩子。她和丈夫好不容易等到约满,老板挽留,他们也不续约了,如果女儿学坏了,赚再多的钱也没用。
后来,他们回国,自己做些小生意,把两个女儿带在身边,有父母的管教,女儿也变得懂事听话了。
所以,外出打工的朋友,孩子读幼儿园还可以让家里老人带。上小学,一定要把孩子带到自己身边,父母的关怀和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你想想,你这么辛苦把孩子生下来,努力工作,还不是为了孩子有好的将来。
如果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孩子整个成长过程都有很大的影响,至少父母的爱在童年缺失,对他的身心都很大的伤害,这些用金钱都无法补救的。
所以,我认为把孩子带在身边,一方面可以加强亲子关系,也免去对孩子的思念。另一方面,让孩子知道父母工作的辛劳,更懂事,更懂得体贴父母。带着孩子在外打工,是压力很大,但父母给孩子的关爱和教育,是爷爷奶奶代替不了的。
赚钱固然重要,但孩子的将来也同样重要,如果因为赚钱,把孩子的前途也赔上了,赚钱再多也没有意义了。不期望他们个个可以成为高端人才,至少做一个堂堂正正,对社会有用的人。
所以,两夫妻外出打工,还是尽可能把孩子带在身边,让他们得到父母的爱和教育。
5个月的孩子送回老家妈妈带比较好。孩子可以在保姆或老人带来的任何情况下成长,但他们的心理、智力和个性发展是不同的。爷爷奶奶和父母住在一起,或者保姆照顾。妈妈和宝宝因为有10个月的时间同呼吸共命运,所以在心理上比其他人更接近对方,所以只有妈妈更能理解宝宝的需求,更能意识到宝宝的异常或危险,这是包括爸爸在内的其他照顾者如爷爷奶奶或保姆所不能及的。
1.如果你家的老人没有什么不良嗜好,懂得教育孩子,我们可以尝试把老人带到老人身边,但是如果你觉得老人教育不起孩子,不如把孩子带在身边。如果你找保姆,那么孩子就在妈妈身边,你可以给他们更多的关爱,让他们在幸福的感觉中慢慢成长,也让他们感到满足。如果把孩子送给老人,亲子关系可能会淡漠。
2.如果孩子完全由爷爷奶奶或保姆抚养,母子之间的亲子纽带会逐渐减弱,甚至完全消失。这个时候,重新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的。在妈妈细心周到地照顾孩子的过程中,孩子对妈妈的依恋逐渐加深,最终形成了亲密稳定的亲子关系。这种亲子关系让宝宝有了足够的安全感,对他以后的良好性格有着不可估量的好处。
3.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省了请保姆的钱,会自己的小金库更富裕,所以有足够的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婆婆是个有经验的人,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育儿经验。她对待孩子肯定比保姆更耐心细致。毕竟她是自己家的亲骨肉。以上就是对5个月的孩子是该送回老家妈妈带还是留在身边保姆带呢这个问题的解答。
因为工作等很多现实因素,很多家长都会面临要不要把孩子送回老家的问题,那么你会选择把孩子送回老家还是带在身边呢?为什么?
来自 丁香妈妈 App星球 的宝妈 @穷妈慧养娃 和大家讲述了她不把孩子送回老家的理由。
作为一名异地带娃的职场妈妈,我没有老人帮忙带娃,和老公也是周末夫妻,带娃对我来说困难重重,可即便如此,我还是坚定把娃带在身边。
其实,关于「要不要把娃放老家养」,我和先生前前后后讨论过好多次。毋庸置疑,把娃放老家的「诱惑」实在是太多啦:省掉至少 2/3 的房租;省掉找靠谱阿姨的麻烦;省掉阿姨的费用;下班晚上有人帮带娃可以偷会懒逛街看场电影;爷爷奶奶带娃安全更有保障;以及,一觉睡到大天亮 。
可是,为什么我们放着这么多好处,还是坚持自己带呢?我把我俩的思考过程总结成以下几点:
一、继续母乳喂养
这是最大的考量因素,如果放老家,我肯定没法坚持到现在(目前喂了 13 个月),我没有母乳执念,但我会努力创造条件争取喂到 2 岁。没办法,母乳太优秀啦(趁机夸自己一把 ),光是提高娃免疫力和省钱这两点,就给足我动力。而且,谁让我太懒(懒得跑医院)又太穷呢 。
于是,月子里三次母婴分离都没中断我的母乳喂养计划,每次想到涨奶拎包奔跑在机场到处找母婴室的情景,甚是感慨,庆幸当时没有放弃,一不小心母乳喂养计划也完成了一大半啦。
在娃一周岁从奶粉(娃半岁后混合喂养)转为纯牛奶比较困难的时候,在阿姨「断母乳或许娃会更接受纯牛奶」的建议下,我依旧不为所动,愣是发明了很多办法,比如:
把番薯南瓜等带甜味的粗粮和鸡蛋碎混合加到奶里。
加了百香果和橘子的纯牛奶,娃很喜欢。
做奶冻撒肉松等黑暗料理;
在厚蛋烧里加奶酪;
把奶装到看不见颜色的吸管杯里;
二、随时关注娃的需求并满足
娃在身边的好处不仅可以随时见证他飞速发展的成就感,还在能随时随地观察他的需求,他喜欢什么食物、玩具,他的性格和敏感期等,并及时做出调整。
此外,我也可以根据他的成长阶段有针对性地购买绘本与玩具,给予他必要的脑部刺激,帮助他更好度过敏感期。
上图是娃把椅子翻过来,装起了鞋子。
这些宝贵的信息,仅仅通过远程视频或每周每月一次的近距离接触是无法获得的,就算可以获得也是不及时的,这些信息,是娃生命前三年脑部飞速发育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
很明显,在学习能力、获取新知与实践上,较之公公婆婆,我和娃爸是更有优势的。
三、大城市 育儿 资源更丰富
我在一线城市工作,我租房子的附近就有两个公园 + 四个地铁站 + 两所大学 + N 所三甲医院,不会开车的我随时能打到的士,看病玩耍都很方便。
周末遛娃的地方也很多,公园、大学图书馆田径场、幼儿园、若干亲子游泳馆、大卖场、艺术馆等,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
上图是和娃看长隆野生动物园的黑天鹅。
平日买菜可以拼多多,下班路上直接拎走;京东下单第二天可达,太方便了。这些便捷甚至次日达的服务,其实拓展了我的能力半径。
而老家就不一样了,做个儿保单来回路途就至少一个半小时,这还是自个儿开车的情况。
一句话,大城市学习、医疗、玩乐等 育儿 资源更多。
上图是在生鱼洲参观袁隆平杂交水稻实验基地。
四、让老公参与 育儿
让老公成长最快的方式,就是让他带娃,但如果放在老家,老公纵使乐意也没有机会带。带在身边就很棒了,虽然是周末夫妻,但老公在家我一般就会撒手不管,辅助做些卫生、做饭类的工作,外出就餐也尽量做甩手掌柜,创造更多机会让他带娃,让他在与娃观察、互动中掌握带娃技巧,体会当父亲的快乐。
平日里他也会经常盯着摄像头见证娃的成长,我也会通过视频、图片和一两句话描述等方式及时分享娃的成长点滴。
老公带娃看赛车,我负责逛街。
五、有益孩子心理 健康
长辈更容易继承传统的 育儿 观念:把娃管得死死的。我婆婆比较忙,虽说能力很强,但在兼顾工作、家务琐事、吃饭睡觉的情况下,分给娃的时间一定是有限的,毕竟,她一天就只有 24 小时。
此时,最省时省事的方式一定是管控娃。
于是,能喂饭一定不培养自主进食,因为后者实在太繁琐了,单是每顿饭花更长时间和打扫洒落地上的饭粒就让人却步。
于是,很多玩具的玩法,能直接教一定不让他自个儿 探索 ,老人更多时候更重结果轻过程的,对他们来说,有一个好结果就够了,为什么要注重过程呢?
长此以往,一定会挫伤他试错的积极性和自主意识,「替代」娃的部分能力的生长,变得慵懒、依赖和娇气。
六、减少隔代 育儿 理念冲突
婆媳是一定会有「矛盾」的。因为,生活经验、知识储备、教育背景等的截然不同一定导致三观有差异,因而,由此衍生出来的 育儿 理念也必定存在冲突。
虽然我婆婆非常开明且情商超级高,我们一起相处这么久从未说过我半句不是,但我俩还是会有 育儿 观念冲突。
比如,她一再认为「孩子要多喝汤,汤是有营养的」,我反复提醒了很多次,她还是坚持己见。
育儿 是多维度的,娃的衣食住行学玩可以拓展出成千上万个类似于「要不要喝汤」的场景,可以想象,最后的结果是大家把更多精力浪费在知识的传递和认知同步上,这是不必要的耗费,分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这些分歧。
虽然带娃很辛苦,但能按着自己的认知操作,也是一种锻炼和成长啊。我一直觉得带娃挺有乐趣的,在于挑战很多,我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学习、观察和调整,在于可以物尽其用人尽其能,在于宝宝生命最宝贵的几年,我有幸能参与。
七、不需要撕心裂肺的想念
宝宝出生后照蓝光的那几天,每每午夜听到隔壁房传来的婴儿哭声,我就会想到和他在肚子里好几个月的互动,想起他出生时呆萌呆萌的模样,想念得慌。所以我很难想象把他放老家,一个月才能见一次的场景,一定很难受呢。
八、父母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
不可否认,如果交由父母带,尽管观念不一样,但他们也可以带得很好,因为他们会给予宝宝爱,这是娃成长最最重要的东西。
我不认为父母一定要帮忙带娃,我认为每个人在这一生都应该优先发展自己,这是我坚决支持先生趁年轻出去闯一闯却不小心导致了异地带娃的原因,当然,也是我现在乐在其中的原因。
对我来说,每天下班跟着娃玩,跟着丁妈学习 育儿 知识并践行,陪伴娃成长就是一种乐趣和幸福,虽然我有时连上洗手间的自由都没有 。
同理,爸妈奋斗了一辈子,难得身强力壮还有闲,应该享享清福,做做自己喜欢的事,带娃无疑可能占用他们做更多事情的时间。当然,如果他们未来不那么忙碌了,并且也喜欢带孙孙,我随时欢迎他们都来广州,哈哈。
写在最后: 「要不要放老家养」纯属个人选择,只要深思熟虑,确保宝宝能得到更好的照顾,就都是值得尊重的。自己带娃也有很明显的缺点,那就是会在一定程度上挤占夫妻俩最宝贵的职场发展机会,反之,把娃放老家养也无需背负太多道德负担。
策划制作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