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反射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一种神经现象。它是指一种学习过程,通过长期的刺激和响应的重复,形成一种具有预测性的神经联系,使得触发某种刺激时,相应的反应会依照该神经联系自动发生。本篇文章将从多个角度对条件反射的神经联系进行分析。
条件反射的神经联系
1. 条件反射的形成
条件反射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无条件刺激(UI),也就是刺激一个与本身反应无关的刺激;第二阶段是无条件反应(UR),也就是对UI做出的自然反应;第三阶段是条件刺激(CS),它先是与UI同时出现,后则是在UI之前出现;在CS和UI有一定的时序关系的情况下,后者能够引发与之相同的反应,此时就形成了条件反射(CR)。
2. 条件反射的神经机制
神经科学的发展使我们了解到,条件反射的神经联系实际上是两组神经元之间建立的连接。一组被称为条件刺激神经元,负责接受来自感官器官的刺激,另一组被称为条件反应神经元,负责对该刺激做出快速反应。经过多次的训练,这两组神经元之间会形成固定的联系,这种联系被称为“突出接触”,即条件刺激神经元的轴突终端和条件反应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当条件刺激神经元接收到CS时,它就会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从而激活条件反应神经元,产生相应的反应。
3. 条件反射的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条件反射的应用广泛。例如,训练小狗做出一些特定的行为,让它能够与人进行互动,这就是条件反射的典型例子。此外,在医学治疗上也可以使用条件反射的原理,利用条件反射来达到治疗效果。例如,对于有焦虑和恐慌的患者,可以通过条件反射训练,让他们把宁静和舒适感这种感觉与某个符号联系起来,以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
4. 条件反射的发展研究
随着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条件反射是不仅仅是动物的学习现象,也是人类学习的重要模式之一。此外,一个人的意识和心态对条件反射的形成和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早期,众多动物实验的设计方式被纳入人类实验,如帕福洛夫的实验。但是,由于涉及到省略关键步骤、忽略动物的生理、心理及脑部结构和机制等诸多问题,此种方法仍然存在不少缺陷。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条件反射的名词解释
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后天形成,有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两种形式。
原来不能引起某一反应的刺激,通过一个学习过程,就是把这个刺激与另一个能引起反应的刺激同时给予,使他们彼此建立起联系,从而在条件刺激和条件反应之间建立起的联系叫做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理论是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核心内容,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后天形成,有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两种形式。非条件反射是条件反射形成的基础。
条件反射在解剖生理学上又称前馈控制系统。两样本来没有任何联系的东西,因为长期一起出现,以后,当其中一样东西出现的时候,便无可避免地联想到另外一样东西。
原来不能引起某一反应的刺激,通过一个学习过程,就是把这个刺激与另一个能引起反应的刺激同时给予,使他们彼此建立起联系,从而在条件刺激和条件反应之间建立起的联系叫做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分类
根据信号系统的性质来划分,条件反射又可分为第一信号系统的反射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反射。
两种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以具体事物为条件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
第二信号系统——以词语为条件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人所特有。
借助词语,摆脱了具体刺激物的局限性,可以更多地了解自己未曾经历和未认识的事物,形成心理活动的有意性和自觉性。
二者密切联系、协同活动。
根据引起条件反射的信号的类型,条件反射又可分为第一信号系统的反射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反射。由各种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嗅觉的、味觉的具体信号引起的,叫做第一信号系统的反射,是人和动物共有的。
非条件反射概念
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缩手反射、婴儿的吮乳、排尿反射等都属于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概念
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多次吃过梅子的人,当他看到梅子的时候,也会流口水。这就是他在曾经吃过梅子流口水的基础上完成的,因此是条件反射。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当年曹操的士兵都没有吃过梅子,也从没有人告诉他们梅子是酸的,那将是什么样的一种结局。
人类在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在群体中产生了语言,大脑越来越发达,在大脑皮层形成了语言中枢,于是人类能对抽象的语言文字形成条件反射,这是是人类所特有的,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反射,例如望梅止渴。(望梅止渴的典故来自于曹操在沙漠中行军,因为口渴,称前面有处梅林,勉励士兵行军。这里的“望”是指在脑海中想象的意思。)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