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特征

时间: 2023-11-24 11:02:09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特征

反社会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简称APD)是一种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对他人无情、无责任感、不守法律道德规范等,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特征进行分析。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特征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反社会人格障碍者的行为多是不正常和违法的,而且难以融入社会,常常被视为社会边缘人。他们可能经常被警察逮捕,或者是犯罪行为被揭露后受到严重的处罚。这种行为不仅给个人带来不良后果,也容易对社会稳定造成威胁。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多半缺乏对他人的同情和爱心,但却表现出一种极度的自恋和满足感。他们常常有着强烈的自我中心和敌视感,甚至有些人会表现出危险的攻击性和暴力倾向。此外,反社会人格障碍者还可能表现出极端的冷漠和无所畏惧的态度,这些特征使他们非常难以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特征可能与大脑结构和化学物质的变化有关。例如,研究表明,反社会人格障碍者普遍缺乏在大脑中控制决策和情感的区域的活动。此外,他们的大脑神经递质可能也与正常人存在差异,这些变化可能会导致他们行为上的偏差。

进一步分析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特征,我们可以看到,这种障碍对个体的健康和普遍幸福感都有显著影响。病人往往难以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容易陷入孤独和沮丧。同时,他们的犯罪行为可能导致严重的法律后果,甚至导致严重后果,如牢狱之灾。总之,反社会人格障碍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不仅对个人产生了负面影响,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临床表现

这类人在幼年往往学习成绩不良、逃学、被开除、漫游、反复饮酒、性放荡、说谎、破坏公务、偷窃、违纪、对抗长者、攻击人等表现。成长后情感肤浅而冷酷,脾气暴躁,自我控制不良,对人不坦率,缺乏责任感,与人格格不入;法纪功能较差,行为受本能欲望、偶然动机和情感冲动所驱使,具有高度的冲动性和攻击性;自私自利,自我评价过高,狂热但不动人的行为;对挫折的耐受力差,遇到失利则推诿于客观或者提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为自己开脱,或引起反应状态;缺乏计划性和目的性,经常更换职务;缺乏良知,对自己的人格缺陷缺乏觉知;缺乏悔恨感与羞惭,不能吸取经验教训;多种形式的犯罪,趋向伴发药物或乙醇滥用。
此类人一般不情愿寻求医生帮助,因此门诊极为少见,他们往往违犯社会法纪而被监禁或投入劳教。有时他们被迫来就诊,其实大多表现紧张、抑郁、认为周围对他歧视、遭人憎恨。这种认知和情绪状态可迁延下去,甚至到成年(成年后期)违纪行为减少时亦如此,他们与家庭、朋友、配偶(女伴)不能保持长久、亲密而忠实的关系,两性关系混乱,经常更换婚姻关系,对子女不闻不问。
反社会人格障碍与表演型人格障碍有较多重叠,他们均具有情感肤浅、情绪不稳定、高度利己主义等特点(Lion,1980) 。近年来关于反社会人格、表演型人格和癔症三者间关系引起精神病学家和人类学家的关注。Robins(1966)发现行为指导所咨询的反社会人格女孩到成年时诊断为癔症。Guze等(1971)报告相当多的癔症个人史中有反社会行为,其家族中亦有较高的反社会行为或违纪者。Guze(1920)注意到妇女癔症和社会病态之间高度相关。Carethers(1975)提出“精神病态和癔症”假说,他认为在同样基础上,男性发展为精神病态,妇女则导致癔症。Lilonfield(1986)推断,表演型人格是基础并起媒介作用,如为男性则发展为反社会行为,如为女性则发展为癔症(Briquet综合征)。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