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长的道路上,每个人都可能会遭遇挫折。尤其是大学生,在面临学业、生活、社交等多方面压力的同时,面临挫折的可能性更加高。然而,挫折教育却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大学生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生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一、挫折教育能培养大学生的逆境应变能力
挫折是人生中常见的事件,有时难以避免。然而,面对挫折时,如何进行积极应对,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解决问题,更好地适应环境。大学生们在面临各种挫折时,能够通过挫折教育的培养,提高自身的逆境应变能力,更好地解决遭遇的困难。
二、挫折教育能让大学生更加坚韧
遭遇挫折不仅考验一个人的逆境应变能力,更考验一个人的意志力和坚韧性。大学生在挫折中得到锻炼,能够在以后遭遇更大的挫折时,更加坚韧,不轻易放弃。而这种坚韧性也是大学生在面对未来职业道路和生活路途时必备的素质。
三、挫折教育能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
挫折教育的过程不仅仅是困难的克服,更是一个人思想境界和人格的锤炼。大学生在面对挫折时,能够从中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并加以改进,从而让自己更加全面发展,更加成熟。
四、大学生挫折教育需要得到重视
然而,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大学生挫折教育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许多高校并没有将挫折教育纳入到教育计划中,或者仅仅是在自我成长中才有挫折的体验,这种做法存在一定的风险和缺陷。因此,大学生挫折教育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关注。
结语
大学生挫折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挫折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的逆境应变能力,让他们更加坚韧,更加全面发展,但现在明显存在挫折教育缺失的现象。如何引导大学生走上正确的成长道路,也是值得我们共同探讨的话题。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试论挫折教育对于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
目录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4-0018-02
1.挫折教育的文化意义
2.在小学生中开展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3.如何有效开展挫折教育
3.1主观激励
3.2客观磨砺
正文
摘要:本文从挫折教育的文化意义,在小学生中开展挫折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开展挫折教育等方面入手,就挫折教育对于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做初步探讨
1/5页
关键字:挫折文化意义小学生挫折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4-0018-02
1.挫折教育的文化意义
儒家经典《周易》中有一句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中国哲学著作中最早对挫折教育的形象阐述。《孟子》中关于“舜发于畎亩之中”??,直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论述,最后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既符合史实,又令人信服,可谓是典型的挫折教育成功案例。从舜、傅说到百里奚,这些重要历史人物所遭遇的挫折主要来自于客观的自然界,也就是说自然界给他们开展了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挫折教育,教育的最终成果非常显著,那就是他们都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赫拉克勒斯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当他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和拼搏,终于完成12项被誉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之后,也意味着他战胜了挫折,取得了成功;反之,如果他没有遇到任何困难和挫折,那么他的英雄形象将大打折扣。“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可见,中西文化在挫折教育的理念上多有共同之处。
2.在小学生中开展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大概意思是“少年得志,是人生的大不幸之一”,稍加分析,说得非常有理。有一篇课文叫《伤仲永》说的
2/5页
也正是这个道理,仲永小小年纪就擅长作诗,一直得到异口同声的称赞和夸奖,从来没有人挫挫他的锐气,给他设置点“挫折”或“难关”,时日一长,安于习惯,固步自封,不求进步,最终沦为一个平常的人。
目前的小学生,从进入幼儿园开始,不管做什么事,优秀与否,家长或老师们总是夸奖“不错呀”、“非常棒哦”等,长此以往,使得这些学生总是优越感极强,对于家长的呵护或优越生活条件的依赖性也很强。这无疑于将一颗幼苗刻意地放置于“温室”中培养,那么,有朝一日,幼苗一旦遭遇真正的风雨——挫折时,往往会一蹶不振,不知所措。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人们,事物的发展规律是“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那么,“一边倒”的“顺境”教育模式,有悖于这一科学规律。有肯定就有否定,有顺境就有逆境,有平顺就有挫折。因此,在小学生中开展挫折教育非常必要,主要有:一是挫折教育能有效增强小学生的韧性、耐力和自信;二是经历过挫折教育的小学生能更加勇敢地直面挑战,战胜困难,追求胜利;三是树立了正确的挫折观的小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能够更加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3.如何有效开展挫折教育
小学生涉世未深,对任何事物和道理都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很强的可塑性。对他们的挫折教育,就要因地制宜,因材施
3/5页
教,根据其不同的个性、习惯,从主观激励和客观磨砺两个方面入手,方可取得预期成效。
3.1主观激励
如前所述,挫折教育的关键环节并不在于挫折本身,而在于学生对挫折的认知、理解和态度。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经典英雄人物的励志故事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正确认识挫折对于成长和发展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抗挫能力;要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背着爸爸上学》等真实故事现实意义的基础上,对比各自的生活条件,让学生设身处地,与故事中的主人公进行换位思考,使他们深信挫折无处不在,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的消极和退缩,从而树立正确的挫折观,以健康向上的心态勇敢面对并处置挫折。
3.2客观磨砺
挫折教育是主观和客观高度融合的教育行为,在客观方面,教师要创新教育模式,有计划地创设一些贴近实际、富有特色的教育情境。比如,在我带过的班上,曾有几个家境富裕的学生,他们有个共同的恶习就是糟蹋食品。据我了解,都是从小被家长纵容而成的。为了改一改他们的这个恶习,我专门安排了一次爬山活动,让学生们回家准备时告诉家长,活动中所有的水和食品全部由学校负责。学生们第二天果然都没有带任何水或食品。当爬到山的另一边时,他们都饥肠辘辘。我于是与提前打好招呼的其他学校的教师共同导演了一场曲折精彩的“挨饿”游戏,学生们全都蒙在鼓里(具体情节因篇幅关系从
4/5页
略)。从那以后,好多学生的富裕恶习因遭遇挫折而有所转变,再也不愿糟蹋食品了。通过客观磨砺,挫一挫学生们虚浮的“锐气”,更有利于今后的健康成长。
总之,挫折教育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意志品质历练教育。只有经常性地开展有目标、有创意、有特色、有意义的挫折教育,才能使广大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更加健全,精神意志更加坚韧,人生境界更加高尚,发展前途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周易》
[2]《孟子》
[3]《古希腊神话故事》
[4]马利琴.《挫折教育》2009年朝华出版社
5/5页
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面对困难和挫折
挫折教育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从而培养他们的意志力和抗挫折能力。
?适应社会
挫折教育可以让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成长
挫折教育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为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