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中期发展的心理学派别,它试图更好地理解人类思维的本质和思维过程的运作方式。认知主义心理学主要关注人类的认知过程,这些过程包括感知、记忆、语言和思维。在本文中,我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认知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包括其含义、理论、方法和应用。
认知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认知主义心理学的含义
认知主义心理学主要关注人类认知过程,认知过程是人类对外界信息进行处理和理解的过程。这些信息可以来自于外部世界,如视觉、听觉和触觉等,也可以来自内部世界,如思考、观察和推理等。认知主义心理学试图探究人类思维的本质和思维过程的运作方式,其中包括计算机模型、信息处理和认知心理学等方面。
认知主义心理学的理论
认知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主要包括计算机模型和信息处理理论。计算机模型是一种模拟人类思维过程的方式,它试图模拟人类思维的结构和运作方式。信息处理理论则试图解释人类思维如何处理不同类型的信息,它认为人类思维是一个信息处理系统,可以把信息看作输入和输出,思维活动则是处理这些信息的过程。
认知主义心理学的方法
认知主义心理学的方法包括实验研究和观察研究。实验研究是通过实验控制变量,以便更好地理解认知过程的运作方式。观察研究则采用观察人类行为来理解认知过程。这两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实验研究可以更好地控制变量,但可能无法反映复杂的认知过程,而观察研究则可能无法得到准确的数据。
认知主义心理学的应用
认知主义心理学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包括设计界、教育界和医疗界等。在设计界,认知心理学可以帮助设计更好的用户界面和用户体验。在教育界,认知心理学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学生的认知过程,设计更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材料。在医疗界,认知心理学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患者的认知过程,设计更好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认知心理学广义指研究人类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识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创造性、问题解决、言语和思维等。狭义相当于当代的信息加工心理学。即采用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过程。其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古希腊时代。当时一些杰出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都对记忆和思维这类认知过程作过思索。除了哲学思想的影响外,还可以从心理学本身的发展及与邻近一些学科交叉渗透的影响来考察。
七大心理学流派及主要观点:
一、构造主义;
二、行为主义;
三、格式塔心理学 (完形心理学);
四、机能主义;
五、精神分析学派;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
七、认知心理学 (信息加工心理学)。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一、构造主义
代表人物:冯特、铁钦
主要观点:
1、心理学应研究人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
2、用内省的方法,找出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
3、强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成人的一般心理规律。
二、行为主义
代表人物:华生
主要观点:
1、《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
2、行为主义的兴起被称为心理学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第一势力);
3、反对研究意识,直接研究行为;
4、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实验法进行客观研究。
三、格式塔心理学 (完形心理学)
代表人物: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
主要观点:反对把心理现象分解为元素,主张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
四、机能主义
代表人物:詹姆士、杜威和 安吉尔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主要观点:
1、不把意识看成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过程;
2、意识的作用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五、精神分析学派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主要观点:提出潜意识;主张人格结构的三层次;主张性欲论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罗杰斯、马斯洛
主要观点:
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独立于精神分析学派和认知 行为主义理论的“第三力量”)
七、认知心理学 (信息加工心理学)
代表人物:奈瑟、皮亚杰
主要观点:
1、美国心理学家奈瑟《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流派;
2、认知心理学的兴起被称为心理学发展史上的 “第二次革命”;
3、强调意识的能动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4、主张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
1.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及构造主义心理学
1879-20世纪20年代,代表:冯特,铁钦纳。
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用实验的方法来分析人的心理结构,冯特的心理学因此被称为~.
主要研究:意识的结构,认为意识的内容可以分解为基本的要素。
强调内省方法。内省:了解人们的直接经验,要靠被试者自己对经验的观察和描述。
2.机能主义心理学
1890年-20世纪30年代,创始人:美,詹姆斯(《心理学原理》)。代表:杜威。
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斯提出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而不是它的结构。他的心理学被称为~.
意识有连续性,像流水一样,他称为意识流。
强调研究:意识的功能,
3.行为主义心理学
20世纪20年代-50年代,代表:美,华生。斯金纳
1913年华生发表《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的诞生。
华生(古典行为主义):心理学只能研究:可观察的行为。在刺激影响有机体的情况下,只有作为反应活动的外部行为是可观察的。刺激-反应、强化。否认心理、意识,强调行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的。
斯金纳(新行为主义):任何有机体倾向于重复有积极后果的行为,而不重复有消极后果的行为。
区别:斯金纳不否认人的内部心理活动的存在,但他坚信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外部环境决定。
4.格式塔心理学
1912-20世纪40年代,创始:魏太默,考夫卡,苛勒。
形容内容:意识体验。论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格式塔含义是整体,或完形。
指出:构造主义不合理,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心理、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机械总和。
着重:在知觉的层次研究人如何认识事物。(知觉大于感觉的总和)。
5.精神分析学派
19世纪后期欧洲,创始:奥地利,弗洛伊德。
重视对人类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研究:无意识现象。
处于下意识中的个人心理冲突,是发生心理障碍的原因。精神分析主要就是试图用各种方法发现和揭示病人在下意识中存在的问题。
对人格、动机等研究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6.人本主义心理学
20世纪中期,代表:马斯洛,罗杰斯。
人本主义:注重人的独特性,主张人是一种自由、有理性的生物,具有个人发展的潜能,与动物本质上完全不同。人的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的支配,人们都有一种指向个人成长的基本需要。
强调:人的社会性特点。
理论上推测,运用一种思辨的方法。
7.认知心理学
20世纪60年代,美,奈瑟1967《认知心理学》
吸收了格式塔的整体观,承认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
认为:心理学不只研究行为,也要研究作为行为基础的内部心理活动规律。
所谓认知:在获取知识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心理活动,主要包括知觉、记忆、言语、思维等即通常所谓的认识过程。
研究推理、决策、问题解决等复杂采取口语报告法,大声想。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