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血清素和内啡肽是神经系统中三种重要的神经传递物质,它们的变化会影响人的情感、行为和认知。本文将以“多巴胺血清素内啡肽是什么用语”为标题,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三种物质的作用和意义。
多巴胺血清素内啡肽是什么用语
从化学结构看,多巴胺、血清素和内啡肽都是神经递质,它们的作用是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号,并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其中,多巴胺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它与人体内的愉悦、奖励和动机等相关。多巴胺水平的改变会影响人的情感和行为反应,如抑郁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都与多巴胺水平异常有关。
血清素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它与人的情感和认知息息相关。血清素水平的变化对人产生情感和情绪的调节作用,如兴奋、抑郁、焦虑等。血清素水平异常也会导致一系列的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等。
内啡肽是一种内源性阿片样肽类物质,它在人体内的分泌受到疼痛和压力等刺激的影响。它主要通过结合与脑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来起作用,这些受体分为μ、k、δ三个亚型。内啡肽能够通过与这些受体结合来产生镇痛和安抚效果,降低焦虑和压力水平,增强人体免疫力等。
除了上述化学作用,多巴胺、血清素和内啡肽还与人的恋爱、社交和决策等行为相关。研究发现,恋爱中的神经化学变化涉及到多巴胺和血清素等神经递质。社交和人群行为则涉及到内啡肽等神经递质的活动。决策和学习行为则涉及到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控制。
总之,多巴胺、血清素和内啡肽是三种重要的神经传递物质,它们对人的情感、行为和认知都产生着复杂的影响。对于各种神经相关的心理疾病和行为障碍,深入研究这些神经传递物质的作用机制和变化规律,将有助于精确定位和开发新的治疗手段。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人的快乐主要来源于多巴胺、内啡肽和血清素这三种神经递质产生的快感。
1、多巴胺型的快乐是人类快乐的主流,多巴胺正向调节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这种快感持续时间较短但是反应激烈更明显,通常所有享乐型的快乐都是多巴胺型的快乐。
这种快乐一旦消退,人就会相应的失落和压抑,进而开始期待下一次快感的来临。所以多巴胺型快乐的特点是「先甜后苦」。
2、内啡肽型的快乐相较于多巴胺而言,它的持续时间更长。当身体或精神遭受痛苦之后,身体就会分泌一种多肽化合物,它的作用是镇定和平静,同时可以促进身体内分泌系统和增加免疫力。
为什么长跑会上瘾?
因为长跑或者完成一项工作和学习任务的时候,身体都会分泌内啡肽,它有助于排解压力,镇痛调节情绪以及增强免疫力。
3、现代社会由于多巴胺型的快乐唾手可得,就使得大量的人长期沉迷于多巴胺型的快乐之中,而忽略了内啡肽。
这就使得,我们的免疫力和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开始下降,从而开始进入长期的亚健康状态。这种状态促使我们更加容易愤怒和抑郁,进而导致我们更加迫切的希望寻求更多的多巴胺型快乐来缓解压力,这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系统。
怎么破除这样的恶性循环系统?
用一连串的内啡肽型小快乐换一次多巴胺型的大快乐。
比如你这一天设定了15个番茄钟,每完成一个番茄钟的时候,你都可以适当的放空一下,享受那种身体分泌的内啡态带来的平静感。
而当你完成了全部15个番茄钟(阶段性目标的时候),你可以给自己一个真正的奖励。
比如你可以看一晚上综艺节目,打一晚上游戏,这时候放纵一下,也不会有什么愧疚感。但是如果没有完成目标就不能得到这个奖励,必须忍着。
多巴胺和内啡肽都是人体内的两种激素,都能够提供快乐,但是产生的机理不一样。
多巴胺是一种奖励机制,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这种脑内分泌物和人的情欲、感觉有关,它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另外,多巴胺也与各种上瘾行为有关。
内啡肽是补偿机制。内啡肽是体内自己产生的一类内源性的肽类物质。这些肽类除具有镇痛功能外,尚具有许多其它生理功能,如调节体温、心血管、呼吸功能。
人体内有两种激素的分泌可使人产生快乐,它们分别名为“多巴胺”与“内啡肽”。如果把多巴胺比作“特效糖”,那么内啡肽就更像是“镇痛剂”。
多巴胺是一种短时就能产生的物质。比如心情不好时吃甜食或巧克力,比如组队打游戏获得了胜利,又比如一直在追的喜欢的剧有了更新……那一时刻的好心情便来自于身体内多巴胺的分泌。
内啡肽则是一种需要较长时效才能产生的物质。比如长期坚持健身终于练出了心心念念的马甲线,比如一直坚持在做的项目在无数个日日夜夜的累积与努力下终获得了成功,又比如你精心灌溉培育的种子在经年后盛开出了最美的花朵…那个时候获得的无可比拟的成就感就来自于内啡肽。
如果要把这两种物质代入感情,我想,我更喜欢来自于“内啡肽”的爱。
“多巴胺”的分泌多来自于恋爱前期,它在恋爱中负责传递亢奋和欢愉的信息,它影响着我们感受爱情欢愉的程度,相爱的双方见面,约会,触碰,拥抱,接吻,性爱等等都会刺激多巴胺大量分泌,因此我们能在这些行为中获得满足与快乐。
但感情有发生,就会有消亡。当分泌的多巴胺慢慢消失,人就会从感情中最初的沉迷与上瘾慢慢变得理智与清醒,这时会对恋人失去激情。因此很多人常在恋爱中感叹,所以,爱是会消失的,而那正是因为多巴胺的逐渐褪去。但如果,在多巴胺褪去后可以产生内啡肽,那么它就可以弥补多巴胺的退潮而产生“坚定而弥久”的爱。
内啡肽通常产生于一段恋情的后期,它是双方在经历过关系中的甜蜜后在再历经矛盾,痛苦,分离,磨合,再分离,再磨合最终才可能产生的新的激素。它代表着舒适,平静与稳定。
如果多巴胺代表着“我一见到你就很开心”,那么内啡肽就代表着“我一见到你就很安心”。多巴胺代表着“我馋你的身子,我想和你睡觉”,内啡肽代表着“我热爱你的灵魂,我想醒来有你”。
多巴胺是“我很喜欢你”,内啡肽则是“我爱你”。喜欢是乍见之欢,爱是久处不厌。喜欢是喜欢你闪闪发光的优点,爱是即便有缺点那也是优点。喜欢是想要改变你,爱是只想接纳你。
喜欢是有比你更好的我随时可以离去,爱是你就是这个世界仅有唯一最好的无人可比。喜欢是因为害怕不能喜欢你很久所以需要承诺来束缚住自己,爱是因为知道会爱你很久所以不需要承诺来做证明。
喜欢是短暂的,而爱是永恒的。
由多巴胺主导的喜欢,是一种锦上添花,而由内啡肽主导的爱却是雪中送炭。来锦上添花的人很多,会雪中送炭的在我们的一生中却很少很少,会有很多人来喜欢你爱你,但不会有很多人能够一直喜欢你和爱你很久很久。
其实,我并不那么需要生活中的“特效糖”。因为想要吃糖多简单啊,随处可见的便利店唾手可得。
可是我很想要那个需要医生处方才能得到的“镇痛剂”。因为它是稀缺的,它不是为无病呻吟而准备的,它只能属于真正需要它的人。糖可以分享,我们可以见人就问“嘿,你要不要吃糖”?但镇痛剂无法分享,因为它只对我有用,没有了它我会痛。
所以,当多巴胺散去后,继续用内啡肽来爱你,是我对你最大的诚意。
那么你呢,下一次,可不可以做我的“镇痛剂”?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