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我、自我、超我,这三个概念是弗洛伊德心理学中极为重要的概念。这些概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个体如何处理欲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其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而精神病则是指精神过程和行为发生了严重障碍,导致个体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的疾病。本文将从本我自我超我的角度入手,探讨“本我自我超我精神病”的概念,并分析其影响和治疗方法。
本我自我超我精神病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在弗洛伊德心理学中,本我是指心理结构中的一个部分,代表着我们意识不到的本能欲望和冲动。自我则是指我们的意识、情感和本能欲望之间的平衡点。超我则是指社会及文化因素对个体行为的规范和规定。换句话说,本我代表我们的渴望和冲动,自我代表我们做出决策和行动的部分,超我代表我们的内化的社会和文化价值观。
当这三个部分之间的平衡遭到破坏时,就可能出现“本我自我超我精神病”的现象。例如,当本我欲望变得过于强烈,而自我无法控制其行为时,就会出现精神障碍的症状。另一方面,超我过度严厉或内化的文化价值观与个体的本我和自我冲突,也会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
其次,我们来分析“本我自我超我精神病”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精神病患者的症状可以包括妄想、幻觉、情感障碍和社交障碍等。这些症状会严重影响个体的正常工作和社交生活,给家庭、朋友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此外,精神病患者也会面临社会歧视和排斥的问题,其会导致患者的孤独感、自卑感和自我认同问题等。
最后,让我们来探讨一下治疗“本我自我超我精神病”的方法。目前,精神病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可以减轻症状,但副作用较大,需要长期服用。心理治疗则包括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和个人心理治疗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控制情感、减轻焦虑和改善人际关系等,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恢复正常生活。
综上所述,“本我自我超我精神病”是弗洛伊德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可以用于解释精神疾病的根源和治疗方法。虽然精神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但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都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因此,我们应该尽力支持精神病患者,消除对他们的歧视和排斥。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其特点分别如下:
1、本我:
本我:是在潜意识形态下的思想,代表思绪的原始程序——人最为原始的、属满足本能冲动的欲望,如饥饿、生气、性欲等;
本我是与生俱来的,亦是人格结构的基础,日后自我及超我即是以本我为基础而发展。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本我具有很强的原始冲动力量,弗洛伊德称其为力比多。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非社会化和混乱无序的。本我只遵循一个原则——享乐原则,意为追求个体的生物性需求如食物的饱足与性欲的满足,以及避免痛苦。弗洛伊德认为,享乐原则的影响最大化是在人的婴幼儿时期,也是本我思想表现最突出的时候。
简单定义:依据理论,本我代表所有驱力能量的来源。
2、自我:
心理学上的自我,这个概念是许多心理学学派所建构的关键概念,虽然各派的用法不尽相同,但大致上共通是指个人有意识的部分。
自我是人格的心理组成部分,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其作用主要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它一方面调节着本我,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它遵循现实原则,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要求。 这里,现实原则暂时中止了快乐原则。由此,个体学会区分心灵中的思想与围绕着个体的外在世界的思想。自我在自身和其环境中进行调节。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
另一易混淆的概念是自性,则包括无意识。心理学上关于自我的研究的方法上十分复杂,并常牵涉到哲学中的形而上学。
简单定义:是自己意识的存在和觉醒。
3、超我: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管制者,由完美原则支配,属于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份。其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是道德化的自我,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其形成是社会化的结果。超我遵循道德原则,它有三个作用:一是抑制本我的冲动,二是对自我进行监控,三是追求完善的境界。在弗洛伊德的学说中,超我是父亲形象与文化规范的符号内化,由于对客体的冲突,超我倾向于站在“本我”的原始渴望的反对立场,而对“自我”带有侵略性。超我以道德心的形式运作,维持个体的道德感、回避禁忌。
简单定义:本我的对立面是超我,也就是人类心理功能的道德分支,它包含了我们为之努力的那些观念,以及在我们违背了自己的道德准则时所预期的惩罚(罪恶感)。
文章来源于网络。
自我:读音【zì wǒ?】解释: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主要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在我们的经验中,觉察到自己的一切而区别于周围其他的物与其他的人,这就是自我,就是自我意识。这里所说自己的一切指我们的躯体,我们的生理与心理活动。造句:犯了错误先做自我检查,再听取大家的批评。
本我:读音【běn wǒ?】解释: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造句:母爱是一本我终生无法读完的巨著;母爱是一片我永远也飞不出的天空。
超我:读音【chāo wǒ?】解释:为精神一主要成份,大半无意识,少半有意识,产生于自我,对父母、老师或其他权威的劝告、威胁、警告或惩罚表现出顺从或抑制,从而反映出了父母的良心和社会准则,有助于性格形成和保护自我来克服过胜的本我冲动。是人格的道德部分,它代表的是理想而不是现实,要求的是完美而不是实际或快乐。超我是由自我中的一部分发展而来的。它由两部分组成:自我典范和良心。自我典范相当于幼儿观念中父母认为在道德方面是好的东西,良心则是父母观念中的坏的东西。自我和良心是同一道德观念的两个方面。造句:自我心理学实际上提供新的机遇,利用梦来研究自我和超我功能,除了较早将焦点放在驱力派生物上之外。
三者之间的关系
(1)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2)本我(Id):位于潜意识中的本能、冲动与欲望构成本我,是人格的生物面,遵循"快乐原则"
(3)自我(Ego):介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是人格的心理面。自我的作用是一方面能使个体意识到其认识能力;另一方面使个体为了适应现实而对本我加以约束和压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
(4)超我(Superego):是人格的社会面,是"道德化的自我"由"良心"和"自我理想"组成,超我的力量是指导自我、限制本我,遵循"理想原则"
(5)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不是静止的,而是始终处于冲突--协调的矛盾运动之中。本我在于寻求自身的生存,寻求本能欲望的满足,是必要的原动力;超我在监督、控制自我接受社会道德准则行事,以保证正常的人际关系;而自我既要反映本我的欲望,并找到途径满足本我欲望又要接受超我的监督,还有反映客观现实,分析现实的条件和自我的处境,以促使人格内部协调并保证与外界交往活动顺利进行,不平衡时则会产生心理异常。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