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述情障碍测试得分
对于很多人来说,在情感交往中有所得与失是很常见的。但是有些人出现了情感交流异常的情况,例如产生沉默、忘词、声音发抖等,这种情况存在时可能出现了述情障碍。那么如何确定是否有述情障碍呢?正如其他心理障碍一样,有特定的测试可以用来评估述情障碍。
评估述情障碍
述情障碍测试包含多项考核。其中最常用的是心理学家估价贝克斯的在场表现量表(SPAI-C),以及沉默前担忧问卷(PRQ)。以下是对这两个测试的简单解释:
SPAI-C:被设计用来评估一个人的社交焦虑和前臂肌肉过度紧张。它包含24个问题,考核了特定社交场景下的恐惧和相似情况。一个人的答案可以根据以下四个类别来评估:严重恐惧、中度恐惧、轻微恐惧、无恐惧。
PRQ:被设计用来评估个体担心自己会沉默的程度。它包含22个问题,旨在考查个体在特定社交情景下的沉默前担忧强度。
除了SPAI-C和PRQ外,还有其他一些评估述情障碍的测试。此外,作为辅助评估,医生或心理学家还可能进行心理评估、临床面试和身体检查。
述情障碍的原因
述情障碍可能来源于多个方面,包括基因、社会因素和个人经历。以下是一些述情障碍可能出现的原因:
社交恐惧症:这是一种常见的焦虑障碍,会使个体感到难以在特定场合下与他人交流。
自我否定信念:个体可能持有一些否定自己的信念,例如“我不够好”或“我会出丑”。
抑郁症:个体可能因为所处困境、认知歪曲或生物异常等原因而感到抑郁。
人格障碍:格格不入、回避社交和慢性自我质疑是人格障碍的症状之一。
述情障碍的治疗
治疗述情障碍的方法因个体而异。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
心理治疗:例如认知行为疗法、暴露治疗等。
自助:如模仿、寻求专业支持等。
综合治疗:一般来说,述情障碍多种治疗方法的结合效果最好。
结论
虽然述情障碍可能会对个体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造成影响,但是使用特定的测试和治疗方法,大部分患者都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和帮助。如果你或你周围的人有述情障碍的症状,建议向医生或心理学家寻求帮助。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不知道是不是你所说得,但述情障碍(alexitymia)比较象你说的那个问题。
述情障碍(alexitymia)又译作“情感表达不能”或“情感难言症”,它并非一种独立的精神疾病,可为一种人格特征,也可为某些躯体或精神疾病时较常见到的心理特点,或为其继发症状。述情障碍患者不能适当地表达情绪、缺少幻想,普遍存在于心身疾病、神经症和各种心理障碍的患者中。犹豫述情障碍者对情绪变化的领悟能力差,心理治疗反应不佳,常给治疗带来不利影响。述情障碍可能发生于很多疾病患者中,如冠心病、类风湿关节炎、偏头痛等;与心理因素有关的消化道疾病、皮肤病等。此外,精神障碍如神经症、精神性疼痛等。
主要特征为:1缺乏言语描述情感的能力;2缺乏幻想;3实用主义的思维方式,其过程具体而僵化,缺乏象征性。
你可以到百科里查找述情障碍的相关资料
最近偶然听到“述情障碍”这个词,了解之后突然觉得很可悲,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存在这些问题,不要以为这些离我们很远,研究数据显示,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述情障碍。
“一对新婚夫妇在家中享受二人时光,男主人悠闲地翘着二郎腿,妻子在厨房准备下午饭,突然厨房传来一声“啊”,男主迅速起身来到厨房,妻子的手被刀划破了,他很心疼,他觉得有必要说点什么“你就不能小心点吗?!”超出正常说话的分贝,妻子一脸震惊的看着他,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发脾气.........”
述情障碍并不是一种精神疾病,也不是人格障碍,它是某一类人群所独有的一种情绪缺失,说直白一点,他们缺乏正确表达自身情绪的方式,无法分辨自身的情绪。再直白一些,就像故事中的男主,他不能分辨自己的关心和愤怒,并且无法正常的表达关心。并且根据程度不同,部分有“述情障碍”特征的人,无法表达自身情感,进而内心非常痛苦却无法释放,进而引发心理疾病或作为其他心理疾病的并发症出现。
樊登说“述情障碍来自小时候,原生家庭中父母没有跟孩子做过更多的情感交流,这个孩子不会跟别人表达情感,不会用关心的口气、担心的口气、稍微着急的口气,就是直接变成愤怒。”
豆瓣小组讨论中有这样一个讨论题“你们身边有天生性情比较寡淡的人吗?”
这是我认为比较全面的一个回答“ 情感需求度很低 ,和任何人都不会走的太近,不管是父母还是朋友,也 比较喜欢一个人 ,不想谈恋爱。可能看起来朋友蛮多的,也挺能说的,但还是会 给人感觉走不进内心 。 对生活中的事物没有特别热忱的, 也许只是为了打发时间。 对很多事情,也不会有太大感触。 ”同时我觉得,这称得上“述情障碍”。
述情障碍的大致症状大概有:表达情绪困难、思维模式固定且缺乏想象力、身体极为敏感、情绪爆发突然且强烈等等。开篇时我提到可悲,很大程度上是我认为,这一类人跟人世间隔着一层玻璃,他们虽身处世间,却总是以“第三者”的视角观察和体会周遭的一切,不单指不能够理解别人的情绪和遭遇,更指他们无法抒发自己的情绪。
同样的这一类人群,在成长过程中很好的学会了隐藏自己,他们学习着用正常人的情绪来伪装自己,社交行为几乎与常人无异,如果你发现你的恋爱对象是这样的人,如果你发现你的孩子是这样的人,请一定要认真阅读以下内容。
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牢记,如果你发现身边有这样的人,甚至你的恋人、爱人、至亲之人是这样的人,请你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你要有意识的向他清楚的表达所有情绪,最好是能通过日常交谈辅以清楚的表情变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他,对待你的恋人、爱人、至亲之人更要如此,还要控制好自己,不要动不动把“你不理解我”挂在嘴上,他们真的不理解你的情绪,你冷战的把戏,只会让他们崩溃或者发狂,不论是对恋人还是爱人,这都会造成极为不好的影响,甚至分手或离婚。注:述情障碍多发于男性,请看到此文的小仙女们注意了,如果你爱他,一定记得多多担待。
说完最重要的,我们来说说正规手段:
1.培养共情 ,摆脱以自我为中心,多关注周遭人事物,从对方的一个小动作中知道他有什么需求。学会换位思考,进而慢慢的学会发自内心的表达共情。 2.情绪管理训练, 方法众多,在此不一一列举,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去网上查阅。 3.恰当表达自己的情绪 ,能恰当的对待别人的“开心、喜欢、称赞”,同时能理性的对待别人的负面情绪,并能准确的表达自己对他人的负面情绪。 4.培养良好习惯 ,可以培养一些写日记、定期谈心的习惯,慢慢的辅助自己学会与人交流,正向的理解他人行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索 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 )
愿你早日走出“心牢”,用心拥抱你身边的爱人。祝福你。
述情障碍患者不能适当地表达情绪、缺少幻想,普遍存在于心身疾病、神经症和各种心理障碍的患者中。犹豫述情障碍者对情绪变化的领悟能力差,心理治疗反应不佳,常给治疗带来不利影响。述情障碍可能发生于很多疾病患者中,如冠心病、类风湿关节炎、偏头痛等;与心理因素有关的消化道疾病、皮肤病等。此外,精神障碍如神经症、精神性疼痛等。情绪表达训练 虽然绝大多数有社交焦虑的青少年并不存在典型的述情障碍,但从其表现看,大都缺乏恰当描述和表达自己及他人情绪的能力,此外,从积极方面看,良好的人际交往也离不开情绪表达。因而,要想解决自己的社交焦虑,还有必要对自己进行情绪表达训练。 情绪表达训练所要达到的目标是:能感受并辨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并能用准确的语言加以描述,能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并用恰当的方式加以表达或调节。 培养共情 离开了共情――即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的态度与能力――就谈不上恰当的情绪表达,更谈不上良好的人际关系,更何况,青少年的社交焦虑有时正是由于缺乏共情而引发的。因此,情绪表达训练需从培养共情入手。 共情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作为态度,它表现为对他人的关切、接受、理解、珍重;作为一种能力,它表现为能充分理解别人的心事,并把这种理解以关切、温暖与尊重的方式表达出来。 具备共情的人容易和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和他人产生矛盾时,也能心平气和地以建设性方式处理问题。 举例说,在公共汽车上别人踩了你的脚,你的第一反应自然是会不高兴,但如果你具有共情的能力,就会从对方角度想问题:“他不是故意踩我的,没人会有意踩别人而给他自己惹麻烦。”这样一想,你的不快自然就会消失。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因此有人说:共情不能改变现实,但能改变我们的心情。任何建设性的人际关系都是以共情为先决条件的。 共情不论是作为态度还是能力,都可以通过训练加以提高。 提高自己的感受性 指提高自己对他人情绪反应的敏感度。 *摆脱自我中心,学习关注他人。 *对情绪描述语做词汇替换练习。例:“烦恼”的替换词有:不快、郁闷、心烦、苦恼等,“高兴”的替换词有:快乐、欣喜、愉悦、兴高采烈等。 *通过对电影、小说、诗词等的观赏与分析体验人类情感。 *培养对人需要的敏感度。如一声叹息,一个欲言又止的表情,一次嘴角的牵动,都可能反映出人的需要,要学习从这些细微的表情变化中迅速察觉别人的需要。 提高对他人的理解力 理解以倾听为前提,以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理解为结束。 *学会倾听(专注,不作价值判断,通过提问确认问题,表达理解与关心等)。 *通过观察非言语信息(表情,目光,站坐姿势,人际空间,语气,语速,语调等)增加对他人的理解。 *用换位思考法提高对他人的理解力。 学会表达共情 *表达对人情感的理解(参考句式:“你感觉……”)。 *表达对人意图的理解(参考句式:“你想说的是……”)。 *表达对对方情感与意图的尊重(“我知道这对你很重要……”)。 *表达对对方的关心(“你需要我为你做些什么吗”)。 以上介绍了一些培养共情的方法。其实方法是因人而异的,只要我们有对他人的关切、理解和尊重,就可以以无限多样的方式表达我们对他人设身处地的理解与关怀。 能恰当地表达对他人正性情绪 这类正性情绪包括:喜欢、欣赏、称赞、感激等。有社交焦虑的青少年常羞于向人表达自己的喜欢和欣赏,并把称赞别人当作是奉承。前文已谈到,人都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你对别人的称赞发自内心,别人就会由衷地快乐。 感激的表达同样重要,有些人认为别人为自己做了事,自己心里记着就行,不必说出来。可是,你若不说出来别人就不会知道,还会误以为你缺乏感恩之心。 表达情绪的本原则是:对事不对人,就事论事,实事求是。下面介绍一些参考句型,大家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修改,并以角色扮演方式加以练习。 *表达喜欢:“我喜欢你为人的真诚,这使我和你相处时感觉放松。” *表达欣赏:“我欣赏你的这个观点,它有独到之外。” *表达感谢:“谢谢你的帮助,现在我感觉好多了。” *表达关切:“需要我为你做点儿什么吗?” 能恰当表达自己对他人的负性情绪 这类负性情绪包括:不满、生气、失望、愤怒等。 我们通常都认为,一定要将自己对他人的不满或生气、愤怒等情绪加以克制和掩饰才行,否则就会影响人际关系。其实,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是靠克制和掩饰维系的,真诚相处的人不必隐藏自己的不满甚至愤怒,说出来不仅有利于及时解决人际冲突,而且可以以一种较为安全的方式释放自己的负性情绪。 当然,这里有两个前提:一是要确认自己的不满不是小题大做,二是要以恰当的方式加以表达。表达负胜情绪的原则和表达正性情绪的原则一样,那就是:对事不对人,实事求是,就事论事。可参考的句式有: *“你这样做让我感觉很不舒服。” *“你做的??事,让我感到受伤害。” *“我对你做的??事,感觉生气。” *“我不喜欢你用那种态度和我说话。” *“你不守信用让我很失望。” 能准确理解并回应他人的情感 别人对我们表达情绪、情感,我们无动于衷,会使对方产生强烈的受挫感。因而,能准确回应别人的情绪、情感,会使人感到欣慰、快乐甚至感激。 比如,理解并回应别人正性或负性情绪的句式有: *“我真为你高兴……” *“我很高兴你能让我分享你的喜悦……” *“你很苦恼,这种事的确很难处理。” *“你感到很为难,我能理解。” 能和别人共享快乐,共担苦恼 有句话说,一个快乐说出去会成为两个快乐,一个痛苦说出来会成为半个痛苦。 在这点上,有些男同学有这样一些认识障碍: *向别人倾诉苦恼怕让人厌烦。 其实不然,只要适度,还会满足人的助人需要。 *向人倾诉怕人看不起。 事实恰恰相反,敢于让人分担你的痛苦,正是自信和他信的表现,自信自己能解决问题,相信别人能理解自己并支持自己。 此外,人人都会有苦恼甚至痛苦,这使人得以理解并感受他人的痛苦,并在必要时伸出自己的援手。 人只会看不起只会倾诉而不采取任何建设性行动的人。 *怕人说自己不会忍,不像男子汉。 对不可逆的事件我们的确要能够忍受,但对情绪则不能忍,否则积累到一定时候就会产生很大的破坏作用。坏情绪就像垃圾,积攒多了人就会受不了。 当然,垃圾不可以随便倒,坏情绪也不可以随便说,只要你选对了人、时间以及表达方法,你就可以以富有建设性的方式宣泄你的负性情绪,从而使你的男子汉形象变得更丰满而真实。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