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Jean Piaget)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儿童心理学家之一,他的贡献主要在于他对儿童认知和心理发展的研究。相关而又广泛的研究成果和理论被应用于教育和儿童发展领域。 本文将从多角度分析皮亚杰的主要理论。
皮亚杰主要理论
1.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研究涵盖了数十年的儿童认知发展,他认为儿童认知水平的发展是经过一系列阶段的。他将此称为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包括吸收性感觉期、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他认为,儿童通过认知发展,实现了不断地从观察和互动的经验中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2.认知冲突理论
皮亚杰认为,创造性思维和新知识的诞生源于认知冲突,即感知到的事物和已知的知识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会引导人们寻求新的解决方案和创新性的思考。
3.抽象思维发展理论
皮亚杰提出了关于人类思维模式对于新内容的适应性。他认为,具体和抽象的思维是相互作用的,随着发展的不断进步,人类的思考能够越来越抽象、概括,从而更好地理解新的概念和原则。这也导致了人类的思考模式的不断改变,直到达到一定的发展水平。
4.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皮亚杰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支持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性。他认为,自我效能感既是认知发展的结果,也是我们思维和行为的动力,它促进了人们发现、感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使得他们更有信心,也更有能力去解决困难和迎接挑战。
综上所述,皮亚杰的主要贡献是他的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他的研究成果对于儿童的认知、教育和心理健康方向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他的关于认知冲突和自我效能感的概念也为实际应用中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考。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什么是认知发展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是著名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所提出的,被公认为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种思维建构的过程,是孩子在与生活环境的交互中形成的,旗帜鲜明地提出孩子的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
通俗地来说,皮亚杰认为孩子是积极主动的探索者,孩子在探索的时候发现真实的世界与自己原来想的不同,就会及时调整自己的认知去适应,这样反复下去,认知水平就会不断提升。
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皮亚杰指出,每个孩子都要经历且一定会顺次经历以下四个认知发展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 悉知,虽然每个孩子都会经历该发展过程,但个体进入下一发展阶段的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0-2岁:感知运动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依靠自己的肌肉动作和感觉应付外界事物。这一阶段又再分为6个小阶段:
①从出生到1个月。婴儿不能觉察周围世界,分不清物与我,缺乏自我意识。
②1~4个月。婴儿的动作变得较协调了,但还不能摆弄外物。
③4~10个月。婴儿视觉与抓握动作协调起来,开始会摆弄身旁的东西。9~10个月的婴儿知道东西离开了自己的视野仍然存在。
④10~12个月。婴儿行为有目的,开始能预料行为的效果。
⑤12~18个月。婴儿对不同的物体会做不同的动作,看会出现什么结果。
⑥18~24个月。婴儿在行动之前,能在头脑中思考动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2-7岁:前运算阶段
这一时期的幼儿只能以表象进行思维,前运算阶段又可分为两个时期:
①前概念期,约2~4岁。这时候开始出现符号联想力,也就是说开始能把扫把想象成一匹马来骑,并且特别会模仿。
②直觉思维期,约4~7岁。孩子会对表面现象作出反应,并将无关的事情说成有因果关系。表现出自我中心的思想是这一阶段的突出特点。
7-11岁:具体运算阶段
在这一阶段,儿童出现了逻辑思维。但思维还离不开具体经验,还缺乏概括的能力,抽象推理尚未发展。这一阶段自我中心思想逐渐消失。此时儿童可以同时注意几个方面,而且还会有逆向思维能力。
11岁之后:形式运算阶段
到这一阶段,个体形成了完整的认知结构系统,智力发展趋于成熟。皮亚杰起初认为形式运算的智力发展约在15岁完成。后来,1972年修正了原来的看法,认为正常的人不迟于15~20岁达到形式运算阶段。
不过,现在很多心理学家在皮亚杰理论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后,发现皮亚杰低估了孩子的能力。还有大量证据显示,认知的提升并不会像皮亚杰所说突然发生转变,而是循序渐进的。
尽管如此,皮亚杰所提出的观点—— 教育一定要尊重儿童发展规律,在不同年龄段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被现代绝大多数教育体系所认同。
皮亚杰根据以他为代表的日内瓦学派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和其他学科有关认识论的研究而提出的一种关于认识论的理论。它试图以认识的历史、社会根源以及认识所依据的概念和“运算”的心理起源为根据来解释认识,特别是解释科学认识。皮亚杰的理论属于教育理论的考试分析,但是术语普遍比较抽象,理解起来困难重重,再此多皮亚杰的各种术语进行具体解释。
1.图式的类型
动作图式是一种组织化的行为模式,儿童用它对物体或经验进行表征或做出反应。(0-2岁)
符号图式:他们已经能够在头脑中表征经验,并使用这些心理符号或符号图式实现自己的目的。(2-7岁)
运算图式:按照皮亚杰的观点,7岁以后儿童思维的特征是运用运算图式。(7岁以后)
2.同化就是外界因素整合于一个正在形成或已形成的结构,也就是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也可以说,同化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获得知识(本质上是旧的观点处理新的情况)。
3.顺应是指"同化性的格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也就是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也可以说改变认知结构以处理新的信息(本质上即改变旧观点以适应新情况)。
4.运算:内化了的、可逆的、有守恒前提的、有逻辑结构的动作。
5.集中化:做出判断时倾向于运用一种标准或维度,思维存在集中化的特征。比如:长得多、密得多或高得多,还不能同时运用两个维度。
6.群集运算:群集运算在儿童心理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时真正发展起来。其指儿童能够对多个物体进行共同特征识别、甚至是分类归纳的能力,也是儿童初步具备抽象逻辑思维的具体体现。能进行正确的分类、排序。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