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患者常常会出现低落、消沉、失去兴趣等情绪和行为上的表现。但是,忧郁症的症状不仅仅局限于这些,还有许多其他的表现,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忧郁症的表现。
忧郁症的表现有哪些
一、情绪表现
忧郁症患者最常见的情绪表现是低落和消沉。他们可能感到无助、无望、缺乏自尊和自信,有时甚至会出现自杀的念头。此外,患者还可能会出现焦虑、愤怒、易怒等情绪,以及社交回避、对未来感到恐惧和不安等情感表现。
二、认知表现
忧郁症患者的认知表现也比较明显,他们可能出现负性的想法和思维困难。例如,他们会认为自己没有用处、无能、失败,经常把错误归咎于自己,过度解释和预测局面的失败等。此外,忧郁症还可能导致记忆减退和集中注意力的困难。
三、行为表现
忧郁症患者的行为表现也可能发生改变,包括激活水平降低、活动减少、睡眠障碍等。有些患者可能会过度食欲或失去食欲,并导致体重的改变。他们可能会远离社交活动、工作和学习,甚至可能会变得自闭、孤独和无助。
四、身体症状
除了情感和行为的变化,忧郁症还常常会导致身体上的一些症状。例如,患者可能会感到疲劳、身体酸痛、头晕、头痛、消化不良和性欲减少等。这些身体上的症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他们的忧郁症状。
综上所述,忧郁症不仅仅是产生低落、消沉和失去兴趣的情绪疾病,它还涉及到许多方面,如认知、行为和身体症状等。了解和识别这些表现对于及早干预和治疗忧郁症是非常重要的。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春天更容易发生抑郁症?这几个表现要注意
抑郁症有哪些表现
1、情绪低落。
轻者整日闷闷不乐,凡事缺乏兴趣,平时非常爱好的活动也觉得乏味;重者可痛不欲生,悲观绝望,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之感。典型的抑郁心境早晨较为严重,晚上减轻。可伴有自责自罪,常产生无用感、无助感、无价值感。
2、思维迟缓
主要表现为语速慢、语音低、语量少,反应迟钝,思路闭塞,自觉脑子好像生了锈、涂了浆糊,最严重时会出现木僵状态。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语言少、声音低,经常独坐一处不与他人交往,爱好和生活乐趣丧失,精力减退、疲乏,走路时行动缓慢,严重时可以达到不吃不喝、不言不动的抑郁性木僵的程度。
3、意志活动减退
主要表现为活动减少、动作缓慢、生活被动,常疏远亲友、回避社交,不想做事,常独坐或整日卧床。
4、躯体症状
主要表现为早醒、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身体疼痛、闭经等,其中早醒后不能入睡,这对抑郁发作具有特征性意义。
春天是最能孕育希望的季节,却也是抑郁症高发的季节。大量临床医学资料表明,每年3至5月份,是心理及精神类疾病复发率极高的时期,约占全年复发率的70%以上。这与气候有关。
春季气候不稳定,乍暖还寒,加上春季气压较低,人体为了适应气候变化,大脑体温调节中枢就会积极地进行调节,一般来说正常人都能适应这样的气候,但也容易引起感冒、春困等精神倦总现象。
此外,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也可能引发抑郁。春节后正式开启新的一年,但几个月后生活如果没有出现什么转机,抱有较高自我期望的人就很容易烦躁郁闷、精神紧张,或者是性格内向且思想偏消极的人,不善于从外界获取能量,就容易忧郁烦闷。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1、内源性抑郁症即有懒、呆、变、忧、虑“五征”(大脑生物胺引对或绝对不足)。
2、隐匿性抑郁症情绪低下和忧郁症状并不明显,常常表现为各种躯体不适症状,如心悸、胸闷、中上腹不适、气短、出汗、消瘦、失眠等。
3、青少年抑郁症,会导致学生产生学习困难,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下降,成绩全面下降或突然下降,厌学、恐学、逃学或拒学。
4、继发性抑郁症如有的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后,导致情绪持续忧郁、消沉。
5、产后抑郁症其特别是对自己的婴儿产生强烈内疚、自卑、痛恨、不爱或厌恶孩子的反常心理。哭泣、失眠、吃不下东西,忧郁,是这类抑郁症患者的常见症状。
6、白领抑郁症,患有抑郁症的青年女性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正常的生理周期也被打乱,症状多种多样,除了精神压抑、情绪低落、无所事事、爱生闷气、思虑过度、失眠、多梦、头昏、健忘等主要的精神症状外,厌食、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吸收功能失调症状,月经不调、经期腹痛等妇科症状也不少见。
主要临床症状包括核心症状以及其他相关症状,其中核心症状主要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或快感缺失。抑郁障碍患者常常还伴有其他认知、生理以及行为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反应迟钝、行为活动减少以及疲乏感。以上症状通常在同一个2周时期内出现。
根据《精神障碍诊断及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的症状表述,从情感、躯体和行为症状方面分别描述抑郁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需要提出的是,在具体的症状归类上,有时是相互重叠的,很难简单划一。
1、情感症状
情感症状是抑郁障碍的主要表现,包括自我感受到或他人可观察到的心境低落, 高兴不起来,兴趣减退甚至丧失,无法体会到幸福感,甚至会莫名其妙出现悲伤。低落的心境几乎每天都存在。一般不随环境变化而好转。但一天内可能出现特征性的昼夜差异,如有些患者晨起心境低落最为严重,傍晚开始好转。
2、躯体症状
躯体症状在许多抑郁障碍患者中并不少见,包括体重、食欲、睡眠和行为活动等方面的异常。其典型的表现包括:(1)对通常能享受乐趣的活动丧失兴趣和愉快感;(2)对通常令人愉快的环境缺乏情感反应;(3)早晨抑郁加重;(4)存在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5)早上较平时早醒2小时或更多;(6)食欲明显下降;(7)1个月体重降低至少5%;(8)性欲明显减退。通常中重度或严重抑郁发作的患者都存在上述4条或以上的躯体症状。此外,部分患者还存在疼痛、心动过速、便秘等症状。
3、认知症状
严重的抑郁状态时,常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减退或损害。许多抑郁患者会描述存在思维迟缓、注意力不集中、分心、信息加工能力减退、对自我和周围环境漠不关心。一般而言,这种抑郁性认知损害有些是一过性的,尤其是注意范围、 集中注意力、记忆储存和再现等方面,神经心理测验或全面的精神检查可以发现这些认知损害表现。当抑郁症状缓解后,这些认知功能损害可恢复到病前正常水平,但也有些认知功能损害症状不随抑郁症状的缓解而缓解。需要注意的是,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情感症状可能不典型,就诊时可能以认知损害为特征,严重者可达到类痴呆程度,容易被误诊。因此,对于表现为痴呆综合征症状的患者,需要仔细识别和治疗潜在的抑郁障碍。抑郁障碍患者往往还存在消极厌世、自杀的风险,需要认真评估和预防。
抑郁症患者除了出现上述主要症状外,还可能具有某些特定的临床特征,如伴显著的焦虑、过度担心、紧张、忐忑不安或是幻觉妄想等症状。根据DSM-5中的症状表述,临床上可将抑郁症进一步标明是否具有下述不同特征,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依据。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具体到每一个患者,其抑郁的临床表现往往是多方面的,很难单一或局限于某一类症状。
抑郁症治疗可使用好心情APP。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