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童发展的研究中,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在20世纪初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这就是“皮亚杰儿童发展理论”。该理论是针对儿童的认知过程、思维和语言发展展开的研究,是儿童心理学领域中最有代表性、最系统和最完整的理论之一。下面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
皮亚杰儿童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理论概述
皮亚杰主张:儿童在吸收环境信息、利用先前经验来主动构造新认知过程的过程中,按照固定的阶段进行,分为:感觉运动阶段、前操作阶段、具体操作阶段、形式操作阶段。这个过程可理解为构建一个更为复杂而有序的认知结构,五个阶段由低到高,彼此相关,上一阶段的能力发展成为下一个阶段的先决条件。
二、各个阶段的特征
1. 感觉运动阶段(0-2岁): 儿童很自然地通过感觉和运动行为探索周围环境,形成最初的知觉于动作模式。
2. 前操作阶段(2-7岁):儿童开始学习使用符号来代替对象和行动。儿童还不能进行逻辑推理,无法理解对象的永久性、个体数目是不变的等现象。
3. 具体操作阶段(7-12岁):儿童可以进行具体的操作和逻辑推理,懂得排序、分组、类比、比较大小等运算。
4. 形式操作阶段(12岁-成年):儿童开始思考抽象概念并进行理性推理。
三、理论应用及评价
1. 个体心理学:皮亚杰理论适用于个体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了解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制定合理的教育计划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2. 社会心理学:皮亚杰理论在社会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它涵盖了数字、逻辑、语言以及抽象思维的发展,这些方面都与智力和学术成就紧密关联。
3. 评价:皮亚杰理论虽然与某些文化的儿童发展不一致,但是所有文化中的儿童都遵循皮亚杰理论的基本认知发展过程。但是,一些学者可能质疑和批判皮亚杰理论的某些局限性,比如忽略社会因素对认知发展的影响。
综上,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充分研究了儿童的思维和语言发展,对于制定合理的教育计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也需要注意其局限性,对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其他因素进行更广泛全面的研究。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感知运动阶段儿童在认知上有两大成就:
获得了客体永久性 所谓客体永久性是指儿童脱离了对物体的感知而仍然相信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即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儿童大约在9~12个月获得客体永久性。
形成了因果联系。
2、前运算阶段(2~7岁)
皮亚杰以不同形式的运算作为划分阶段的标志,运算指一种内化了的可逆的动作,即在头脑中进行的可以朝相反方向运转的思维活动,或者说运算是指内部化了的观念上的操作。
皮亚杰把前运算阶段又划分为两个阶段: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2~7岁)和直觉思维阶段(4~7岁)。这一阶段儿童思维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早期的信号功能 :表象符号-延迟模仿与语言符号
泛灵论和自我中心主义:自我中心主义指儿童完全以自己的身体和动作为中心,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观点去认识事物的倾向。
思维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不能进行抽象运算思维4、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儿童不能在心理上反向思考他们见到的行为,不能回想起事物变化前的样子。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特点:
获得了守恒性,思维具有可逆性 可逆性的出现是守恒获得的标志,也是具体运算阶段出现的标志。儿童能反向思考它们见到的变化并进行前后比较,思考这种变化如何发生的。守恒是指个体能认识到物体固有的属性不随其外在形态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特性。
儿童最先掌握的是数目守恒,年龄一般在6~7岁,接着是物质守恒,在7~8岁之间出现,而几何重量守恒和长度守恒在9~10岁左右,而体积守恒一般要11~12岁以后。
群体结构的形成 群体结构是一种分类系统,主要包括类群集运算和系列化群集运算。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分类和理解概念的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在解决两类范畴相结合的复合群集的分类任务上,具体运算期与前期运算期的儿童不同,他们能够根据物体各种特性结合的复杂规则进行分类。
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虽然已实现了许多运算的群集,但是,儿童这时进行的运算仍需具体事物的支持,对那些不存在的事物或从没发生过的事情还不能进行思考。
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上面曾经谈到,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只能利用具体的事物、物体或过程来进行思维或运算,不能利用语言、文字陈述的事物和过程为基础来运算。例如爱迪丝、苏珊和莉莉头发谁黑的问题,具体运算阶段不能根据文字叙述来进行判断。
而当儿童智力进入形式运算阶段,思维不必从具体事物和过程开始,可以利用语言文字,在头脑中想象和思维,重建事物和过程来解决问题。
故儿童可以不很困难地答出苏珊的头发黑而不必借助于娃娃的具体形象。这种摆脱了具体事物束缚,利用语言文字在头脑中重建事物和过程来解决问题的运算就叫做形式运算。
除了利用语言文字外,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甚至可以根据概念、假设等为前提,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得出结论。因此,形式运算也往往称为假设演绎运算。
由于假设演绎思维是一切形式运算的基础,包括逻辑学、数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内。因此儿童是否具有假设演绎运算能力是判断他智力高低的极其重要的尺度。
当然,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不仅能进行假设演绎思维,皮亚杰认为他们还能够进行一切科学技术所需要的一些最基本运算。
这些基本运算,除具体运算阶段的那些运算外,还包括这样的一些基本运算:考虑一切可能性;分离和控制变量,排除一切无关因素;观察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将有关原理组织成有机整体等。
扩展资料
1、感觉运动智力阶段(从出生—2岁)。这个时期的儿童主要是通过感觉运动图式来和外界相互作用(同化和顺应)并与之取得平衡。其行为发展经过本能反应、习惯形成和智力活动出现3个层次和6个小阶段。
2、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到了感觉运动阶段未期,儿童的各种感觉运动图式开始内化,成为表象或形象图式,儿童的思维开始迅速发展到一个新的、以符号为代表的水平,但尚无系统,且缺乏逻辑。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儿童发展到这个阶段,出现了具体运算图式,能够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但一般还离不开具体事物。
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这个时期的儿童,思维发展迅速,与成人思维接近,可以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分开,可以离开具体事物,根据假设和条件进行逻辑推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认知发展阶段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在内外因作用的中不断产生量和质的变化。
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包括:成熟、自然经验、社会环境、平衡化等。其中平衡化又包括了同化和顺应。平衡化是由皮亚杰首次提出的新概念,他认为前三个因素都属于经典性因素,第四个才是儿童发展的真正原因。
皮亚杰据此还提出了认知发展理论,并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0—2岁属于感知运动阶段、2—7岁属于前运算阶段、7—11岁属于具体运算阶段、11岁开始进入到了形式运算阶段。幼儿一般处于感知运算阶段与前运算阶段中,因此这两个阶段是我们的重点研究对象。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