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总教别人做事的人性格怎么样

时间: 2023-11-30 11:22:03

总教别人做事的人性格怎么样

文章标题:总教别人做事的人性格怎么样

总教别人做事的人性格怎么样

“你这样做不行,应该这样”,听到这句话,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情感体验:一方面对自己的技能水平感到挫败和自卑,另一方面又觉得对方很瞧不起人?那么,这种总喜欢教别人做事的人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呢?

一、缺乏自我认知

总喜欢教别人做事的人,往往表现出一种缺乏自我认知的特点。在他们的眼里,自己总是是一副无所不能的样子,而别人则是弱肉强食的社会环境中难以生存的弱者。这种自大的心态,不仅容易让人对他们产生反感,同时也会导致他们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容易误解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二、控制欲强

总喜欢教别人做事的人,往往具有一种控制欲强的性格特点。在他们的心中,只有他们才是这个世界上最有能力的人,而别人只有在他们的掌控之下才能做好事情。这种“霸道”的性格特点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感,进而导致孤立。

三、缺乏同理心

总喜欢教别人做事的人,往往缺乏同理心,无法真正理解别人的感受和需求。在他们的心中,只有自己的想法才是最正确的,而别人的想法则是错误的。这样的性格特点不仅会让人觉得他们缺乏人情味、不近人情,而且也容易导致交往中的冲突。

四、心理防御机制强

总喜欢教别人做事的人,往往具有一定的心理防御机制。在他们的眼里,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该如何去做一件事情,而别人则一定是表面上看起来很困难,但实际上只要自己动手去做就能够成功。这种性格特点不仅会让人失去自信心,使人们对自己的技能能力缺乏信任,而且也会让人们觉得被人轻视。

总的来说,总喜欢教别人做事的人的性格特点有缺乏自我认知、控制欲强、缺乏同理心和强有力的心理防御机制。这些特点极大的影响了其与人交往的效果。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尽量避免成为这样的人,要多加学习和实践以提高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也要学会急人所急、解人所困,能够真正理解别人的感受和需求。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总有人喜欢教你“做人”

这世界上真诚引导你的人生,能够成为你人生导师的人,大抵是稀少的。相反,平庸之辈却多如牛毛,也恰恰是平庸之辈喜欢教人怎样学会“做人”。要完全摆脱此类人群也不大现实,人作为社会性动物总得跟人沟通交流。碰上特别喜欢教人做人的人,也只能以沉默或者敷衍来进行消极反抗。

每次回家碰到七大姑八大姨对我来说是件痛苦的事情。他们不仅关心你的私生活,还会说一大堆道理,总之要适应社会,搞好人际关系等等。听久了耳朵就会生茧,而我一直好奇的是为什么他们总是过度关心别人的事情,有些事情他们比你还急,也真是奇哉怪也。对此我往往一笑了之,因为我曾经因为价值观念不和跟亲戚顶嘴而被批评了一顿,于是我也长了记性,不做得不偿失的事情。

在大部分中国人的思维当中,往往依靠外界的评价来确定自身的价值,如果外界对你持一种否定态度,那么你也就没有价值,这种思维方式也往往是让人活得很累的原因之一。它太过于强大,很少有人能够承受住外人的眼光与评说,能活出真性情的人终究是少数。孔子的伦理哲学的一个重点就是“仁”,所谓仁字,如果拆分来看,它是一个二人关系,儒家的伦理学说是一种入世的哲学,它不是立足于个体,而是立足于社会关系,重视社会关系而忽略个体精神的独立性,我想这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

因此,我自己曾因阅读一事遭受亲戚朋友们的非议。最常见的批评就是阅读是浪费时间,没有实际价值,在他们看来既不能带来金钱利益,也不能给人带来乐趣。有很多人想要更正我这一“毛病”,并且说我脱离社会,于是又开始教我怎么“做人”。又比如,他们有时也要你去走动一下打点关系,这样才能让我更顺风顺水,我自然是听之任之。

在我的处世经验中,50、60年代群体的思维方式跟80、90年代的人有着很大的差异,尽管一部分80、90后被社会同化,但并不能掩饰这种显而易见的差异性。父辈们与我们之间呈现出巨大的价值鸿沟,新生一代的年轻人更为注重自我精神,而父辈们却要减掉你飞翔的羽翼,磨平你不羁的个性,完全被社会同化可能于他们而言是一件非常安全的事情。经历了特殊年代岁月,在他们身上已经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刻下了世故的基因。张宏杰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经历过那个特殊年代后,由于革命理想主义的幻灭,他们那一代人转身拥抱了现实主义,变得更为势利与犬儒。可是,个体内生的精神火焰终究会燃起,那是一团原始欲望,往往开掘出生命的价值,倘若生命的精神内核已死,那我觉得人这一世也没多大意思。

世故的长辈们在教人做人时,喜欢卖弄他们的经历,并举出现实的例子,看得出来已彻底向现实投降。然而在我看来,他们中的很多人有的只是经历,而不是阅历。经历是指你体验过发生在你身上的事,而阅历却内含经历后的沉淀与思考;经历丰富并不等于阅历丰富,阅历是经历的升华,是个体的成熟,成熟当然不是世故,而是对人性深刻的洞察。平庸之辈大多无法将经历转化为阅历,也缺乏洞察人性的能力,于是也只能贩卖他们的“处世宝典”给其他人,将你装入一个完全不适应的容器,活活将你塑造成他们想要的模样,他们的大道理大多数大而无当,或者是无用的废话,或者是害你的谎言,你的精神世界与热情在他们面前一文不值。

喜好教人“做人”的人由于真正缺乏洞察人性的能力,试图改造人的性格,但这是徒劳的,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性格很难改变,甚至不可改变。他们喜好扮演世俗道德的裁判者,想要你跟他们一起败坏,但真正有坚守的人能够实施真正的抗拒,这抗拒体现在行为上,他们以成熟的个体精神抵抗整个世界,这或许是一种逃避,但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