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Alfred Adler)是一位重要的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先驱。他认为个人的性格和行为受到社会环境和生活经验的影响。阿德勒提出了“个体心理学”这一理论,它强调了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社会因素对个体心理的影响。阿德勒的生命哲学认为,人们生来有一种强烈的追求优越感的欲望,这在他的许多著作中都有所体现。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阿德勒为什么追求优越。
阿德勒为什么追求优越
社会地位的追求
阿德勒认为,人们追求优越感的原因在于他们希望通过获得高社会地位和敬仰,来创造属于自己的社会性价值和认同感。另外,社会地位还意味着更多的资源、机会和权力,进而改变个人的处境和环境,它可以帮助人们摆脱贫穷和不平等的局面。
竞争和成就的追求
阿德勒也将人们的追求归结为与他人的比较和竞争,这种竞争可以通过取得成就或成功来实现。竞争和成就的追求也可以激起人们的动力,推动他们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从这个角度看,追求优越是一种自我激励的方式,可以提高个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自我实现的追求
阿德勒同时认为,人们追求优越感还可以推动他们不断追求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是一种基于个人天赋和爱好的创造性活动,可以让人们体验到无与伦比的成就感和快乐,进而走向成功之路。阿德勒强调,追求优越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社会地位和财富上,而应该更多地关注个人的发展和自我实现。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尼采说:人是应该被超越的。
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被誉为精神分析领域最适合自救的书,但是这本书的英文名却是《What life could mean to you》,直接翻译过来就是《生活的意义》。我倒是觉得《自卑与超越》这个译名更有灵性,因为这本书阐释的方法论基本上就是自卑者如何超越自己的。
本书的前三章阐述了一套完整的方法论,后面的内容在我看来是对前三章的补充所以就没有仔细看,下面我来具体讲讲这套方法论。
太长不看: 阿德勒认为,自卑者的一切问题在于由于各种原因,追求了错误的优越感目标。如果我们能够把优越感目标和人生的三大任务结合起来,真心实意地想为社会做出贡献,就能完成对自卑的超越 。
人生的三大任务
阿德勒认为,人要想生存,必然会受到三大约束。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构成了我们每个人对于生活的认知。
第一种约束是,我们都居住在资源有限的地球上,我们的生存与发展必然会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我们要想繁衍生息,就必须在身心上面有所发展。对人类生存状况的解答,界定了什么对我们而言是值得追求的。
第二种约束是我们和他人的关系。我们不是唯一的人类,必须生活在群体中。如果我们想延续个人的生命以及全人类的命脉,就必须和他人合作。这个问题的答案决定了我们大部分的情感与心理。
第三种约束是,我们生活在两性的世界里。我们的基因想要传递下来,这是必须考虑的问题。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解答,界定的是我们对爱情和婚姻,以及其他两性关系的态度和做法。
这三种约束也为我们的人生设置出了三大任务:在有限的资源环境内,人类该做点什么,才能生存下来?在群体中如何定位自己,才能和他人合作以互惠互利?如何调整自己,才能适应两性关系?
每个人完成这三个任务的方式,也就深刻而准确地揭示出其对生命意义的认知。
社会感
一个成功完成了三大任务的人,会用自己的行动验证,生命的意义,在于关心他人并协同合作。他做的任何事,都以人类的利益为导向。
那么个人又被置于何处呢?
阿德勒指出,如果一个人找到了正确的生命意义,他就会努力塑造出最好的自己,让自己具备达到目标的素质和能力,当目标确立以后,个人的自我培养也开始了。假以时日,他会有能力完成三大任务,由此全面地完善自己。
拿婚姻作为例子,如果我们重视伴侣的利益,如果我们真心希望伴侣拥有美好舒适的日子,我们自然会尽可能地提升自己,让自己具备这种素质。
找到正确意义的人,信奉生命的意义在于造福人类,会努力培养自己的社会兴趣,并关怀他人。
社会兴趣是指,一个人在群体中的归属感,和在群体中所愿承担的责任。一个人的社会兴趣越高,自卑感就越低。
但是社会兴趣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的培养。
童年和人格的形成
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在人的孩提时代就已经开始了。即使是婴幼儿,也会努力去确认自己的能力,确认自己的处境。他们会感受环境对自己的期待,以此形成对自己的期待,这对他们的认知造成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从此以后,世界在他们眼里就被放进了这个固定的认知框架中,他们会先从主观角度对自己的经历进行解释,然后将其转化为知识和经验,而这解释必然符合早年对生命意义的原始解释。
对童年境遇的不同解释,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对不快乐的童年,在不同意义下的解读天差地别。一个童年不幸的人可能认为过去的不幸可以在未来得到弥补,他相信他必须努力改变不幸的状况,确保他的孩子生活得更好;另一个人可能觉得,既然生活对他不够友好,他又何必那么善良?还有一些人干脆把不幸的童年当成借口,他们会这样想,既然生活对我这么残忍,那我做什么都理所应当。
阿德勒尖锐地指出, 经历本身并不能导致成功或失败。我们的不幸并不能带来痛苦,我们痛苦的,是对经历的解释。决定生命意义的,不是我们所处的境遇,而是我们如何理解这些境遇,我们的现在和未来都取决于这被赋予的意义。
当然,童年的某些境遇,比如身体缺陷、溺爱、忽略等等,很容易衍生出极端错误的意义。那些遭受失败的人,大多数都有过不幸的经历,如何解释这些不幸,对他们来说确实是个挑战。
合作的意义
唯一可以改善人格的途径,在于培养一个人以更加合作,更有勇气的态度面对生活,合作,是唯一能够杜绝培养出神经症人格的措施。人必须在合作里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与同伴相处的方式。
童年的不幸境遇会导致社会兴趣的缺失,这是灾难的预兆。他们会曲解生命的意义,进而不再培养自己的责任心和独立性。然后,以羸弱的姿态进入社会。
但这并不是我们责怪他们成年后所犯错误的理由。我们能做的,是在他认识到这种曲解所造成后果的时候,及时帮助他纠正。只有当一个人懂得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的时候,他才能勇敢地面对困难,并取得成功。
如果一个人得到了有效的帮助并且成功摆脱了曲解,他们会说:“ 我必须要创造自己的生活,这是我的任务,我有能力去实现。我是自己行动的主人,只有我才能决定该尝试什么,摒弃什么。 ”如果保持独立性的同时还能以合作的姿态面对生活,人类文明的进步将永无止境。
精神与肉体
精神的作用在于能预见行动的方向,为肉体设定行动的目标。
什么叫行动?肉体胡乱做出的随机动作,不是行动,行动需要有个目标。精神的意义就在于决定行动的目标,起到指挥驱动的作用。但精神对肉体的支配和指导,仅限于肉体本身所具备的能力范围之内,或者经过训练提升后的能力范围之内。比如说挟泰山而超北海,这肯定是肉体无法达成的,除非通过某种方法克服肉体的局限性。同时,肉体是行动的具体执行者,也会反作用于精神。
从一个人呱呱落地到寿终正寝,肉体和精神互相作用,紧密合作,俨然一对不可分割的伙伴。精神能调动肉体所有的潜能,肉体所做的每个动作也都有精神的烙印。我们的目的,就是 通过我们所做出的行动,找到自己的目标,并且对此做出评价,进而为自己树立正确的目标。
人类行动的阶段性目标不尽相同,但根本目标却是相同的,都指向安全感。在这个过程中,精神会将对安全感的渴求转化为具体的事物,由此定位方向,找到方法。 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选错方向,但即使是错误的,也是行动所必须的前提。 现实中精神所选的方向可能是灾难性的,精神错误地认为这就是最有利的。由此可以说,一切精神问题都是精神对形势判断错误,导致选择出现了偏差。
比如说偷盗这种行为,偷盗,就是将他人的财物据为己有。这个行动的目的是让自己更富有,通过获得更多的钱财来获得安全感。因此,偷盗本身的起因就是物质上的贫困和精神上的缺失感。接下来,分析偷盗者本身所处的环境,是什么导致了他的贫困和缺失?最后,看他有没有采取正确的方法来消除贫困和缺失感。对于偷盗者本身而言,他的行动目标并没有错误,错误在于他采取了偷盗这种方式去实现目标。
一个人的认知在6岁之前就已经形成了,尽管这些在成年后也可能改变,但前提一定是先改变了童年的错误认知。如果可以的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都会发生改变,以和新的认知相符合。
如果肉体不能很好地适应外部环境,面对挑战很难达标,通常会造成心理包袱。因此,肉体上有缺陷的孩子,心理上要比正常孩子经历更多的阻碍。对他们来说,用精神来影响、支配以及管理肉体将会是更加艰难的事情。他们的精神必须更专注更强烈,才能和健康的孩子取得一样的成就。他们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如果他们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自己肉体的缺陷和缺陷带来的不便上面,自然不会有富裕的精力去关心别人,也不会培养自己的社会兴趣和合作能力了。
不过可喜的是,肉体缺陷纵然会带来诸多限制,但并非不可扭转的宿命。如果能够动用精神找到弥补肉体缺陷不足的方法,他们也可以和健康的孩子取得一样的成就。甚至于,不尽人意的肉体会变成优势之源,会促使他们取得更高的成就。
只有渴望对整个社会做出贡献,彻底摒弃自我中心的孩子,才能正确地引导自己去补偿缺憾。如果这个孩子仅仅渴望消除自己的困难,那么他仍会落后他人。但如果他心中有一个为之努力的目标,而且在达成目标以后带来的成就和满足感能让他充满力量,那么他便能在任何困难面前一直保持勇气。
情绪的作用
阿德勒认为,情绪与个人目标是一致的。比如焦虑不是由于性压抑或者难产导致的,焦虑是习惯于父母陪伴的孩子用来控制父母的武器。愤怒也是如此。
比如现在有个妈妈正在怒气冲冲地骂她的女儿。这时候来了个电话,妈妈一看是女儿的小学老师,马上就和颜悦色地和老师说话。五分钟后放下电话,妈妈又接着对女儿发火。你看,如果怒气是不可遏制的,那妈妈变脸为什么那么快?她并非是遏制不了怒气。她是把发怒当做控制别人的手段。
同样的,快乐与悲伤,这些正面或负面的情绪,都与个体的生活方式相吻合,也都是一种获得控制感的方法而已。
这里阿德勒想告诉我们的是, 一个人的情绪一定是与他的目标一致的,所以不存在情绪控制不住的问题,情绪问题都是目标的错误而已。
自卑情结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对自己的处境不完全满意。如果我们有足够的勇气, 我们会努力改善目前的境况,去克服自卑感 ,这也是唯一有效的方法。假如我们没有信心,或者不认为付出努力就可以改变,那么所采取的行动也就不会让自己改善。因为我们的目标依然是“藐视困难”而不是改善境况,我们依然不现实地自我催眠,以让自己保持优越感。但这样并不会改变自己的自卑感,反而会让我们的自卑感不断积累。每走一步,都是向自欺欺人的深渊迈进,所承受的压力和积累的问题也就会更多。
所谓自卑情结,就是当问题出现时,个体无法恰当的适应和应对,并且坚信自己一定没办法解决,并特意强调自己的无能为力。从此定义可以看出,愤怒,眼泪,以及找借口都是自卑的表现。
自卑会带来压力,个体需要通过补偿行为获得优越感,但并不能解决问题。
但是, 自卑情结并不完全是绝对负面的心理现象, 有时它反而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比如人类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希望为未来做出充足的准备,这促进了科学的产生。科学就是人类为了全面提高自己的处境,为了了解世界,为了能与之合作而付出努力的结果。人类文化就是建立在自卑感之上的产物。
人生充满了无尽的挑战,这是我们的幸运。人类将永远不会停下追求的脚步,我们总能发现或创造新问题,制造合作和奉献的机会。
但这一切对于神经症患者而言,这种发展早就停滞了。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治标不治本,因此他们的问题会越来越严重。而正常人,能够面对新的问题,会兼顾社会感和自我需要,勇敢而独立前行,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优越感目标
对每个人来说,优越感目标充满个人色彩。它取决于我们赋予生活的意义,而这个意义并不是说说而已。
人们表达优越感的方式并不十分直接,相反,他们的表达方式通常很模糊。因此,我们必须从他的生活方式里猜测他们的目标。
一旦优越感目标被具体化,相应的生活方式就产生了。一个人的习惯和特质,都要为此目标服务,严丝合缝无法挑剔。
假如一个人有偏头疼,他的头疼给他带来了很多方便。他可以借此逃避社交,也可以借此控制别人,屡试不爽。我们不可能让他放弃的,即使用某些手段治好了他的头疼,他也会出现其他症状来继续追求他的目标。
他们为达到目标的行为简直正确得无可挑剔,问题正在于他们的具体目标。如果转变目标,他们会有和新目标相适应的行为方式和习惯。
追求优越感是所有人类的目标,但我们应该追求正确的优越感目标。真正解决问题并掌控人生的人,是在奋进中为他人做出贡献的人,他们勇敢前行,并惠及他人。只要优越感目标一直和社会兴趣齐头并进,那么在方向上就不会出现严重的问题。
方法论总结
阿德勒认为, 自卑者的一切问题在于由于各种原因,追求了错误的优越感目标。如果我们能够把优越感目标和人生的三大任务结合起来,真心实意地想为社会做出贡献,就能完成对自卑的超越。
自卑本是促进进步的力量,可太多人将之变成了逃避的借口。
阿德勒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毁灭性和建设性生活风格的特点,对此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其实他很不愿意这样做,因为他认为人是不可以进行简单归类的,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生活风格。但他认为这种分类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
统治、获取、回避类型属于破坏性的生活风格,而社会利益类型属于建设性的生活风格。
统治类型(ruling type)
按照阿德勒的说法,这种类型的个体缺乏社会兴趣和勇气。当受到威胁时,他们往往通过反社会的行为方式来减少焦虑感。他们对优越感的追求是那么强烈以至于不惜剥削和伤害他人;为了显示强大和与众不同,他们需要控制他人。这种类型的小孩,往往选择弱者作为玩伴,因为这样他们才可以驾驭局势。当他们不能达到目的时,往往会躺到地板上打滚、屏息、尖叫、踢打和叫喊,希望父母做出让步。
长大成人后,统治类型的人渴望成为征服者,他们对配偶为所欲为,希望配偶能满足自己的一切需求,时刻对自己保持注意。作为父母,他们命令孩子服从自己,“因为这是我说的”。 作为教师,他们傲慢、虚荣,喜欢威胁孩子:“如果你不这样做,你就得去校长室!”统治类型的人可能试图利用金钱来控制他人,他们相信任何人都是可以出价收买的。阿德勒认为违法少年、自杀者、吸毒者都属于统治类型的典型代表。
获取类型(getting type)
这种类型的人相对来说较被动,不会努力去解决自己的问题,而是依靠别人来照顾自己。很多富裕、放任的父母常给予孩子他们所需要的一切;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他们不需要为自己做事情,对自己的谋生能力以及供养他人的能力缺乏意识。由于对自己缺乏自信,他们试图让能满足自己需求的人围绕在身边。这种类型的人通常用魅力打动别人来帮助自己。
回避类型(avoiding type)
这种类型的人缺乏应付危机必需的信心。遇到问题时,不是努力奋斗,而是为避免失败而试图逃避。这种个体常常自我关注,他们沉浸在白日梦和幻想中,因为只有此时他们才会感受到优越感。
社会利益型(socially useful type)
这种类型的人在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家庭中长大, 成员间相互尊重和体贴,他们不是用冲突和挑畔来处理压力和问题,而是勇敢地去面对。作为成人, 他们对家庭成员的态度建立在尊敬、亲情和友谊的基础上,而不是互相操纵和欺骗蒙蔽 。
这种类型的人心理健康,他们自信地面对生活,随时准备与他人合作,为他人的幸福以及建立一个更好的社会而努力。简言之,他们按社会兴趣行动。
格兰德尔(Crandall) (1975)曾编制了一个信度和效度都较高的社会兴趣测验,并用来验证阿德勒的观点。例如,他曾报告说与低社会兴趣的个体相比,高社会兴趣的个体很少以自我为中心,较少敌视和挑衅他人,有更强的合作和互助意识。 最近,辛克(Leak)、米拉德(Millard)、佩里 (Perry)和威廉姆斯(Williams )(1985 )用社会兴趣多项测量法进行研究,所得结果与格兰德尔的结论基本一致。他们的研究发现,具有较高社会兴趣的人认为生活的目标不是“赚很多的钱”,而是"拥有一个愉快的家庭"、"成为社会领袖"、"为消除社会和经济不平等而努力"等。
术语解释
优越感(superiority) 追求完美的奋斗。阿德勒将优越感分为两种类型:(1)个体优越,它是有害的,因为它含有以牺牲他人而寻求满意的意思。(2)在完美感的基础上为追求优越奋斗,这是健康的,因为含有通过帮助他人和被他人帮助来为个体潜能而奋斗的意思。
自卑而超越,阿德勒的教育思想
牟宗三认为:中国哲学之重道德性是根源于忧患的意识。中国的忧患意识特别强烈,由此种种忧患意识可以产生道德意识。忧患的不是财货权势的未足,而是德之未修与学之未讲。他的忧患,终生无己,而永在坦荡荡的胸怀中。
理性是人性的认知方面,肉体是人性的感觉方面。在基督教里讲,肉体遮蔽了灵魂,使人容易受到诱惑,堕落,产生罪恶!
康德讲:启蒙运动就是人类从自己造成的未成年状态中走出来。未成年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不能独立地使用自己的理智。。。。。。拿出用起来(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这样,理性几乎成了西方人性论和教育的道统。
弗洛伊德认为,人本质上是非理性的,欲望,特别是性,是人的行为的根本动力。在人格的三个组成部分即自我,超我和本我中,本我(欲望)更为根本。佛洛依德甚至还以此把人生划分为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两性期。阿德勒最初追随弗洛伊德,但后来认为弗洛伊德过于强调生物性与本能决定论。阿德勒认为人格是由社会决定的,而非性决定的;人格的中心是意识而不是潜意识;个体行为的动力是自卑感而不是性。
阿德勒指出,人相对于动物而言极度的无能,从体能到自然状态下的生存能力几乎没有优势可言。人只能选择过社会生活。阿德勒认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人是社会的动物。个体生存无可逃避的三个基本问题,即人与他人的关系,与职业的关系,与异性的关系,都表明人是社会的存在。
阿德勒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自己的人性观。包括六个方面:虚构目的论,追求卓越感,自卑感和补偿,社会兴趣,生活风格,创造性自我。这六个方面构成整体,阿德勒称之为个体心理学。所谓个体心理学,是把每个个体视为独特的一个整体,部分只有通过整体才能得到理解。
阿德勒的人性观受到尼采的人生是由目的和意识牵引和指导的观点的影响。虚构的现实比客观的现实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影响更大。如个体对上帝和永生的信念促使他在广袤无垠的冰冷宇宙中寻找人生的目的。阿德勒在1912年发表的《神经质人格》中指出,我们所有人在童年时期都无意识地发展了一种关于生活的信念,即虚构目地论。他认为童年和成人都无意识的受到这种虚构目标的牵引。虚构目地论就是追求人生的意义,追求优越性,超越,完美。阿德勒称之为追求优越感。人类精神的所有外在表现均视为朝向这一目标运动。有的教育学从这种人性观出发,把追求完美的理想人格作为教育的目的,即所谓“止于至善”。
为什么追求优越感,动力什么?阿德勒认为因为我们本身不优越,不完美,因而需要奋然追求优越感。孔子讲“君子耻居下流”就是这个意思。阿德勒讲个体追求卓越感是以另一个重要的心理学事实为前提的,即人的自卑感。所有认同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消除内心的自卑感。个人处境的改善会缓和自卑感。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心理补偿。身体缺陷,兄弟姐妹之间竞争,贫穷,被贬低,被忽视,父母过于强势溺爱,过于保护,能力脆弱,无助和依赖性等等都会让儿童产生自卑感。成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甚至民族之间,国家之间,都存在着这种自卑感。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一种普遍的人类心理,人或多或少都隐藏着一种自卑感。我们人类的文化都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自卑感如果过于强烈,产生自卑情结就是一种病态了。适度的自卑感是正常的,他是个体追求优越和完美的动力。阿德勒用资本敢动力学说取代了弗洛伊德的性动力学说。
对优越感的追求,必须以社会为取向标准,否则就是病态的,是人格适应障碍。阿德勒认为优越性的衡量标准是对社会有用。所以教育的意义之一就是加强孩子的认识与社会的一致性,就是在于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否则孩子会成为问题儿童。
一个人独处时不需要逻辑,对逻辑的需要不会多余任何一个动物。只有再不断的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不断的使用语言,逻辑和常识,因而必须获得和发展社会情感,这也是所有逻辑思考的最终目的。
阿德勒认为,自卑大多是由先天或者遗传的生理上的缺陷而产生的,也包括人所处的环境对人的压抑和排斥所造成的抑郁之感。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