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神病患者有什么症状
轻度
1、轻度语言功能受损;
2、日常生活中出现明显的记忆减退,特别是对近期事件记忆的丧失;
3、时间观念产生混淆;
4、在熟悉的地方迷失方向;
5、做事缺乏主动性及失去动机;
6、出现忧郁或攻击行为;
7、对日常活动及生活中的爱好丧失兴趣。
中度
1、变得更加健忘,特别常常忘记最近发生的事及人名;
2、不能继续独立地生活;
3、不能独自从事煮饭、打扫卫生或购物等活动;
4、开始变得非常依赖;
5、个人自理能力下降,需要他人的协助,如上厕所、洗衣服及穿衣等;
6、说话越来越困难;
7、出现无目的的游荡和其他异常行为;
8、在居所及驻地这样熟悉的地方也会走失;
9、出现幻觉。
重度
1、不能独立进食;
2、不能辨认家人、朋友及熟悉的物品;
3、明显地语言理解和表达困难;
4、在居所内找不到路;
5、行走困难;
6、大、小便失禁;
7、在公共场合出现不适当的行为;
8、行动开始需要轮椅或卧床不起。
二、精神病护理注意事项
1、一旦患者有所特长或是处于康复期的患者,精神病护理是可安排较为复杂的工娱活动,如排练文艺节目、绘画、球类比赛、缝纫、编结、制作精细的工艺品等。这些有利于患者智能的锻炼,工作能力的恢复,生活兴趣的提高,从而为其出院,重返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2、患者在生活中可以结合病情与患者的体力,通过一些兴趣和观察,安排适宜的工娱活动,在活动中随时给予精神鼓励,热情辅导,以提高其兴趣。对精神病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医疗护理外,应该进行一些工娱护理,以引导改变患者的思维心境。
3、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安排轻松愉快的娱乐活动和简易的手工劳作供患者打发时间。精神病的护理如观看电视、电影、文艺演出,散步、看画报、糊信封(药袋)、拆纱头、户外除草、清洁环境等,使患者转移病态思维和放松思想情绪,感到自己有胜任工作的能力。
4、对于精神上忧郁、情绪低沉的患者,可以把他们放在人多、气氛活跃的环境中,选择色彩鲜艳的品种进行工疗,并让他们参加热情奔放、欢乐愉快的娱疗活动。这也是精神病的护理措施之一。
精神病护理精神病人会给家庭的其他会员造成巨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由于精神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所以家属对病人易产生不良的态度和行为。精神病是一种长期的慢性疾病,家属需要逐步适应自己的新角色,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增加关爱,使病人尽快康复或是痊愈。
三、诱发精神病的原因
一、消极的思维方式:心理正常的人有时也会,遭遇现实的挫折和矛盾,但是他们不会夸大问题的,消极后果,而是去积极地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和矛盾,或用一些有益的活动去调整身心,这样就有利于他们从矛盾和,焦虑状态迅速走出来。
二、社会因素:处在个人与社会的交叉点,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交往中,出现的不适应现象,可引起强迫症状的产生。学习紧张,同学关系、部分社会关系不和谐等,可使患者长期感到不安,最后诱发强迫症的出现,症状的内容与患者面临的,心理社会因素内容有一定联系。
三、社会的偏见也是一个造成精神病的病因,曾经得过精神疾病的人,社会舆论的环境并不宽松,舆论的贬低会促使其旧病复发。
四、心理因素:从哲学上说,客观世界充满矛盾,这便是我们谁也不能免于,心理冲突的总根源。健康人不是没有心理冲突,而是敢于正视它,想方设法去处理解决它,不是回避矛盾,而是迎着困难上,在痛苦中有所作为,在化解矛盾中前进。
四、怎么预防精神病复发呢
一、适当体育锻炼及文娱活动,尽可能多干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杜绝饮酒、控制吸烟、注意休息、避免精神刺激,保持心态平衡。
二、生活目标切合实际:社会发展水平虽然提高,但是对物质生活条件也有一定的限制,如果生活目标定的太高,没有实现,必然会对心理产生挫折感,不利于身心健康。
三、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做出合理的判断,不要勉强自己去做超过自己能力的工作,否则就会导致力不从心,对身心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同时超负荷的工作还隐藏着身体健康隐患。
预防精神病发作还需要患者了解预防精神病复发的方法,如下所示:
一、帮助病人树立信心,消除思想顾虑和自卑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适应及自我调节能力。
二、病人及家属要了解一些精神卫生知识和概念,提高自我防御能力,教病人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和处理好周围的人际关系,更好的适应社会、家庭生活和工作。
三、严格按时按量遵医嘱服药,不可擅自减、停服药,最好与医生保持联系,由医生根据病情指导调整和减停服药。
精神病患者有哪些征兆表现?怎么诊断精神病是否发生?精神病是现在比较高发的一种疾病,因为现在人们生活压力比较大,所以人们患上精神病的几率也变得大了很多,下面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精神病人有什么特征吧!
精神病的征兆特征
(1)睡眠障碍:睡眠好坏是精神患者病情变化的晴雨表,为发病较早的信号,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易醒、多梦及早醒,而且多为无明显原因,无痛苦体验,更不会主动求医。有的即使彻夜不眠,次日依然毫无倦意,表面上精力过人,但仔细观察便可发现患者注意力难集中,语无伦次,情绪易变,做事有始无终,随时间推移病情就明显暴露。
(2)敏感多疑:患者表现疑心重重,对别人的言行特别敏感,看到他人碰头谈话,则认为是谈论自己;热情的招呼如饮茶、吃饭则怀疑对其下毒;甚至连电视、广播、报纸的内容都觉得与其有关;身体某些不适,则怀疑被人用先进仪器控制了自己或自认为患了某种不治之症,且难以解释,不听劝说,对自己的怀疑坚信不移。
(3)情绪反常:表现为毫无原因的情绪波动,本来性格开朗,爱交朋友的,变得终日忧心忡忡,长吁短叹,愁眉不展;性格温和的,变得易发脾气,常因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大发雷霆,纠缠不休,对人耿耿于怀;性格文静的变得兴奋活泼,好管闲事,终日喜气洋洋,或变得惶惶不可终日,焦虑紧张,无故哭笑。
(4)个性改变:一改往日风格,逐渐变得孤僻少语,独处离群;或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萎靡不振,独自发愣,对人冷淡,疏远亲友;或生活懒散,不修边幅,居室脏乱;或劳动纪律松懈,工作拖拉,对人毫无礼貌,不知羞耻;或胡乱花钱,大肆挥霍。
(5)行为异常:为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容易被发现,其主要表现有行为怪异,动作增多或迟缓,呆站呆坐,扮鬼脸,挤眉弄眼,不停抽烟,四处游荡,或特别爱清洁,反复洗手,或收集废物,视垃圾为宝等。
精神病检查方法
针对精神病的检查诊断工作,专家提出了RDC诊断标准:活动期至少具有下列两项者,可确诊为精神分裂症;具备一项者,作为疑似病例处理。
1、思维被广播,思维被插入,思维被夺。
2、被支配(或被影响)妄想,其他怪异的妄想,或多个妄想。
3、躯体妄想、夸大妄想、虚无妄想或其他妄想,但不伴被害或嫉妒内容,且持续一周以上。
4、任何类型的妄想,伴任何形式的幻觉,且持续一周以上,这也是精神病的检查诊断标准。
5、持续评述患者行为或思想的幻听,或两人以上的会话性幻听。
6、与患者的情绪不协调的言语性幻听。
7、任何形式的幻觉,终日存在且持续数日,或断续出现持续一月以上。
8、显著的思维形式障碍,伴钝化或不适切的表情,或伴任何类型的妄想或幻觉,或伴显著的行为紊乱。
精神病并发症
被害妄想:这是所有精神病人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多数病人采取忍耐、逃避的态度,少数病人也会?先下手为强?,对他的?假想敌?主动攻击。对此,最重要的是弄清病人的妄想对象,即:病人认为是谁要害他。如果病人的妄想对象是某个家里人,则应尽量让这位家属远离病人,至少不要让他与病人单独在一起。
抑郁情绪:精神病病人在疾病的不同时期,可能出现情绪低落,甚至悲观厌世。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有相当一部分自杀成功的病人,是在疾病的恢复期实施自杀行为的。病人在精神病症状消除以后,因自己的病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不能正确对待升学、就业、婚姻等现实问题,感到走投无路,因此选择了轻生。对此,家属一定要防患于未然,要尽早发现病人的心理困扰,及时疏导。
极度兴奋:病人的精神症状表现为严重的思维紊乱、言语杂乱无章、行为缺乏目的性,这类病人也可能出现自伤或伤人毁物。由于病人的兴奋躁动是持续性的,家属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一般比较容易防范。家属要保管好家里的刀、剪、火、煤气等危险物品,但最根本的办法,是使用大剂量的、具有强烈镇静作用的药物来控制病人的兴奋。
精神病指大脑功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行为、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总称。大体可分为功能性精神障碍(指大脑无器质病变,但精神行为表现异常)、器质性精神障碍(指脑部发现有明确的病理改变而导致的该部位所支配的行为发生异常)。那么这样一类疾病它有什么具体的症状呢?
(1)感觉障碍包括为感觉过敏、减退、倒错、内感性不足等。
(2)知觉障碍包括错觉、错视、幻觉和感知综合征。
(3)思维障碍包括思维奔逸、迟缓、贫乏、松弛、病理性赘述,思维不连贯,中断,云集,象征性思维。逻辑倒错性思维,诡辩性思维,持续重复模仿,刻板性等言语,以及思维妄想,释意妄想,形象性妄想。思维插入等。
(4)注意障碍包括主动注意障碍和被动注意障碍。
(5)记忆障碍包括记忆增强、减退、遗忘、错构、虚构,潜隐记忆和似曾相识症。
(6)智能障碍分为先天性智能能低下,后天获得性痴呆。
(7) 情感 障碍包括喜、怒、哀、乐、爱、憎、悲、忧等的体验和表情。常见的 情感 障碍: 情感 高涨,欣快、低落、焦虑、脆弱、激动,迟钝、淡漠、倒错、恐怖,矛盾等。
(8)意志行为障碍包括意志增强、减退、缺乏、倒错、矛盾、木僵、违拗以及动作刻板、模仿、作态与行为怪异等。
目前精神疾病的治疗方案也比较明确,通过心理疏导,环境治疗以及搭配合理的药物等,有很多患者都可以达到治愈的状态。精神疾病并不可怕,它也是临床疾病的一个小小的分支,只是它的临床表现性质上与普通的疾病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思想及行为异常,在大部分正常人看来这是非常的超乎想象。那么面对这类患者我们一定要持正确的态度,积极地伸出援助之手,不应避而远之,毕竟他才是真正的弱势群体。希望大家都要参与进来,齐心协力,共同为每一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必要的帮助,祝愿他们早日康复!
精神病是病因不明的疾病,常见的有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强迫症,躁狂症,癔病!尤其以精神分裂症最为严重,治愈率较低,复发率很高,病因不明!患者起病缓慢,发病前大都有内向,不合群,学习障碍,胆小等分裂型性格,多起病于青壮年,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可能与遗传,易感素质,不良刺激共同作用所致!患者常以思维,认知等障碍,伴随有幻听,幻嗅,幻视,以幻听最常见!还有被害妄想,认为周围的人太多对自己充满恶意,大多数患者会忍耐过去,也有患者会先下手为强攻击他人!精神病是个世界性难题,随着生活工作人际关系压力增大,现代 社会 精神病患者逐年增多!
精神病的早期症状不是很明显,一般情况看不出来,精神病的症状表现为:感觉障碍、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智能障碍、 情感 障碍、意志行为障碍。
精神病的早期症状是精神病明朗化之前的异常精神状态,具体表现如下性格突变原本活泼开朗、热情好客的人,突然变得对人冷淡,与人疏远、孤僻不合群,生活懒散,不守纪律。对任何事情都没有了往日的激情。 情感 紊乱,行为诡异行为举止开始变得诡异起来。喜欢发呆、独来独往,常人很难与其交流。敏感多疑,睡眠障碍。精神病晚期表现,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思维方式,包括联想过程或推理逻辑都会出现问题‘思维散漫’。缺乏自我感知力否认有病:精神分裂症患者,特别是在急性期,都不承认自己精神失常。
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缺乏自知力,根本不承认自己不正常。 情感 淡漠。怪异行为。、被害妄想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晚期最常见的一个表现,患者常常认为有人要加害于他,并且处处提防别人,也因此长期生活在恐惧中。该指导意见是由上海市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医院裘建萍主任回复的,裘建萍主任主要擅长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精神科疑难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如有相关问题,可以通过好心情app与裘主任沟通交流。
精神病是一大类疾病,主要是指脑的机能活动也就是精神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 情感 、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的受损及障碍。常见的精神疾病有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及相关精神障碍, 情感 性精神障碍,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伴有生理紊乱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人格与行为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心理发育障碍,特发于童年与少年期的行为与情绪障碍等。
每种精神疾病都有不同的临床症状,如精神分裂症主要表现为幻觉、妄想、 情感 淡漠等精神活动与外界环境不协调的症状。而 情感 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的过度波动,长时间的不恰当的情绪低落或高涨及反复交替出现。躯体形式障碍则是一些用躯体疾病无法解释的躯体不适,虽然各项辅助检查正常,但躯体不适持续存在。精神发育迟滞则是由于脑在发育中出现障碍,致使智能明显落后于同龄人。心理发育障碍也是由于发育出现障碍,虽智能大致正常,但脑的其它功能仍明显落后于同龄人。
可见不同的精神疾病有不同的临床症状,而即使是同一种精神疾病也有不同的亚型,也会由于患者的任何和性格不同,人生经历不同而表现迥异。所以精神病有些什么症状,需要视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具体的分析。但总而言之,精神病是脑的功能出现了异常,至患者的精神活动发生紊乱,而外显的情绪、行为表现的明显不同于常人,并由此产生明显的 社会 功能损害,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及苦恼。
6月13日,在福建泉州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恶劣事件。公交车进站,一位七旬老人正在站台等车。他的位置比较靠近马路,没提防突然有人从背后一脚踹出,老人失去平衡,摔倒在马路上。幸好公交车进站时正在减速,司机发现的早,及时刹车,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