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我的双性恋女友能交往下去吗,怎么会有双性恋(为什么有些人会是双性恋?)

时间: 2023-07-16 18:46:59

一、我的双性恋女友能交往下去吗

有一半的人认为,双性恋女性就是lesbian,另一半则认为,双性恋就是直女。但事实上,双性恋是一种和同性恋、异性恋完全不一样的,完整的性别与性取向身份。它只意味着,他具备对男性有性欲望,浪漫想法的潜力,同时也具备对女性产生性欲望,浪漫想法的潜力。

双性恋是一种稳定的性取向状态。不会因为当时伴侣的性别身份所改变。一个双性恋者,此时的伴侣是同性也好,是异性也罢,她的身份仍然是双性恋。

也许你会想问,双性恋的择偶选择多一倍,是不是也更容易出轨?

事实上,双性恋意味着“能够被男性或女性吸引”的潜力的存在,但并不表示对男女两性的性欲望是同时发生的。

一个人会不会同时喜欢两个人,是由人性深处的复杂性决定的,这个问题对任何性别身份的人都存在。而一个人会不会同时选择和两个人在一起,则是由价值观决定的,和性别、性取向身份也并无相关。

双性恋意味着当我被一个人吸引,那个人的性别有可能是男的,也有可能是女的。这个性别身份的影响力也就是仅此而已了。

此外,一个双性恋者,并不一定表示ta对男女两性感受到程度一样的吸引力。通常来说,一个双性恋者会在两性中有一定的偏好,例如“更容易受男性吸引,但也可以受女性吸引。

所以,无论是哪种恋爱取向,对爱的体验都是个性化的乃至独一无二的,切不可仅仅以自己的经验或者自己能够理解的观念去看待世界,文明的重要标志就是宽容,接受这个世界的多元,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二、双性恋的由来

双性(bisexual)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植物学,植物学家用这个词描述那些同时具有雄性与雌性生殖器官的植物,可是还未清楚人们什么时候把双性这个词运用到人类的性取向之中。一些双性恋者和性研究专家并不喜欢这个词的用法,他们又创造了一些其它词汇来描述,于是就发展成了双性恋一词。

双性恋分为双异性恋和双同性恋,双异性恋可以对同性产生爱情,但更多时候比较偏向异性;双同性恋可以对异性产生爱情,但更多时候偏向同性。

在古希腊,部分有家室的男性同时维持着双性恋关系,部分罗马皇帝、日本幕府将军、中国皇帝,以及不同时代、国家内都有发生。

在中国古代的富豪贵族阶级里,双性恋者和同性恋者十分常见,丫鬟与夫人、侍从与丈夫之间的关系常有不同形式的双性恋现象。皇室之间也有同性恋者或双性恋者的存在,甚至比贵族阶级更为普遍,例如:后宫三千佳丽其实关系不同寻常的有很多,就算再受宠的嫔妃也会和其他佳丽有私情。而每个皇上就算有专宠的佳丽,也几乎都会有男宠的存在,这也可能是互相公开的秘密,而且双方都不会打扰对方。

三、双性恋的人口比例

根据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国民健康访问调查报告显示(National Health Interview Survey,NHIS),女双性恋者的数量要多于男双性恋者,0.4%的男性和0.9%的女性是双性恋者。也就是说,美国有289万左右的女性是双性恋者,而男性则有128万左右为双性恋者。

就算是不同的国家、地区、时期、性别、人口、文化、环境,每种性取向占据的真正人口比例都是大致相同的。所以大致可以从美国的双性恋者人口比例中估算出中国的双性恋者人数,如果按照美国的比例来计算,中国大约有600万左右的女性是双性恋者,而男性则有300万左右为双性恋者。不过,由于目前中国尚未有权威正规的双性恋者人口比例统计,所以此段内容仅供参考。

四、双性恋者所面临的2个真实情况

双性恋者在使用LGBT服务中,被差别对待

最近一项调查发现,几乎半数双性恋者在使用LGBT服务时,遭遇过歧视。25%的双性恋者表示在服务过程中,当被定为双性恋时感到不适。42%的双性恋者表示自己曾想过伪装成异性恋者或同性恋者接受服务。其他人则接收到了工作人员毫不遮拦的厌恶和不耐烦,这令人心碎。

很多人以为双性恋者总在搞3P

也许就是因为那无知又普遍的观点,人们总认为双性恋者淫荡、无法抉择自己的性取向,所以许多双性恋者要频频忍受那无尽的3P邀约,尤其是在一些约会网站上。然而,双性恋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喜欢群交,甚至更极端的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就像所有人类一样,双性恋者理应被爱、被尊重,而不是被当成性幻想对待。

总有些无知的人和自以为是的双性恋者认为大部分人类都是双性恋,纯粹的同性恋和纯粹的异性恋是很少的,所谓的异性恋者其实是双异性恋者,而同性恋者只是双同性恋者而已,支持这项观点的就是阿尔弗雷德·金赛的一项调查报告。

在阿尔弗雷德·金赛的《人类男性性行为》和《人类女性性行为》中,一项实验要求受访者从一个由同性恋到异性恋连续变化的性取向谱中对自己进行评估,对评估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后,金赛认为大部分人都是双性恋者。可事实上,金赛学说属于早期的研究理论,现在基本已摒弃不用,并且金赛的报告已被现代学者指出存在统计和方法的错误,不具备实际性和明确性。此外,金赛本身已被证实是双性恋者,而金赛充满争议的研究工作也掺杂了一定程度的私人感情。

2015年,华盛顿州立大学发表的一项大规模数据研究报告表明:关于性取向是处在纯粹同性恋、纯粹异性恋两极之间的一条连续谱线上,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双性恋倾向(金赛学说)的理论并不正确,同性恋、异性恋、双性恋有明确的划分界限。各项研究调查报告也早已充分证明,就算是不同的国家、地区、时期、性别、人口、文化、环境,每种性取向占据的真正人口比例也都是大致相同的。从古至今,人类中最多的就是异性恋者,其次是同性恋者,双性恋者属于少数派中的少数派。

为什么有些人会是双性恋?

在人类的 性取向 中,对两种性别的人都会产生性吸引或性冲动的取向被称为 双性恋 。双性恋对两种性的被吸引力并不一定是相等的。一个双性恋者可能同时保持与两种性别的关系,也可能与其中一种性别保持单一关系,或偏爱于一种性别。另外两种性取向是 同性恋 和 异性恋 。因为同性恋通常被作为社会坏名声的标志,所以双性恋也被用作没用公开宣称自己是同性恋的人的委婉叫法。

在同性恋和异性恋中都可能出现双性恋,可以说它是独特的同性恋和异性恋的结合。也有人认为同性恋和异性恋都是单一的性取向,而双性恋则是包含了这两种取向的一种性取向。 
双性恋的形成与青少年时期的情感经历有关。人们一般把十二三岁到十岁这段时期称为青春期,青春期初期的少男少女都有一种回避并排斥与异性深入交往的心理,同性间易形成“同性伙伴集团”。倘若涉及到性行为,就会结成同性恋关系。据有关调查,10%的少男与5%的少女在此阶段有过同性性行为。进入青春期,人就有了和性满足的要求。因未达到婚配年龄,实现方式主要有三种:一个是或遗精(男性),一是与异性发生性关系,再一个就是同性性行为。比较而言,同性性行为最安全(不易觉察,常被忽视)、最经济(无须付费,容易满足)、最方便(彼此接触机会多,相互了解)。若停滞在对同的依恋心理上,迷恋曾经有过的性,就会变成同性恋或双性恋。但绝大多数人会走出这一阶段,终止同龄人间的性游戏,出现性取向转移。

有一部分境遇性同性恋行为通常是在环境因素下被迫做出的选择,因此又被称为“假性同性恋”。所谓境遇是指缺乏与异往、单一同性高度集中的场合,如监狱、军队、矿区、施工队、寄宿学校、远洋轮船以及性别比例严重失调的偏僻乡村等,此时的同性恋活动主要是因异性恋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出现的补偿或替代。一旦有了正常生活环境,往往会改弦更张,但是也会保留或多或少的双性恋倾向。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