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31日讯 当今社会,提起是否有幸福感,可能我们很多人的回答是否定的,工作、生活、学习等等诸多压力让我们觉得我们并不幸福,并不快乐;但我们是否曾经想过,是否我们要的太多,我们的欲望太过于强烈,以至于让自己这么累。
多吃水果和蔬菜可以增加幸福感
英国华威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多吃水果和蔬菜可以大幅提高人们的幸福水平。
该研究将发表在著名的《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杂志上,这项研究是首次重大的科学尝试探索水果和蔬菜可以减少癌症和心脏病的发病风险。
每天摄入的水果和蔬菜额外增加到8份就会获得幸福感。
研究人员得出结论称,人们从几乎没有水果和蔬菜到每天八份水果和蔬菜会使人们的生活满意度增加,相当于人们从失业到就业的感觉。幸福感会在24个月内增加。
该研究随机调查了超过12000人。研究主题包括对他们的每日进食进行记录并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进行测量。通过两年内饮食的改善,研究人员发现了人们心里的变化。
每周嘿咻一次的夫妻往往是最具有幸福感的
近日,一项发表于国际杂志the Society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上的研究报告指出,过多的“嘿咻”或许并不总会让你变得快乐;研究者Amy Muise说道,尽管高频率的性爱和更多的快乐直接相关,但当性爱的频率超过每周一次时上述这种关联就表现得不再明显了,本文研究对于保持和伴侣的亲密联系非常重要,但我们大可不需要每天都“嘿咻”来保持这种亲密性。
此前有研究及一些文章中都表示,更多的性爱就等同于更多的幸福,但本文研究中,研究者基于在过去4年里对超过3万名美国人进行研究首次发现,当夫妻间性爱频率超过每周一次时,性爱和快乐之间的关系就会大打折扣,该研究并没有鉴别这两者之间的因果关联,其也并没有告诉我们是否性爱一周一次可以使得伴侣快乐,或者要保持快乐的关系就必须让伴侣间高频率地“嘿咻”。
上班方向一致 夫妻幸福感更强
“买房子,买在哪儿?”这是很多夫妻结婚时要考虑的头等大事,有些人会选在双方工作单位的中间,感觉这样对彼此都公平,但也许这是个错误的选择。因为一项研究表明,夫妻双方上班方向一致,会增加婚姻的幸福感。
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黄爱琳(音译)和她的同事做了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已婚夫妇的工作单位在同一个方向,他们感觉婚姻更幸福,因为这让夫妻双方感觉到他们有共同的人生奋斗目标。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做了2项调查。在第一个调查中,他们询问了280位居住在美国的已婚上班族,这些人平均年龄为33岁、平均婚龄是8年。调查结果表明,上班方向一致的夫妻对婚姻的幸福感明显更强,并且这种幸福感不会受到一些其它因素的影响,如结婚时间的长短、小孩的数目、工资水平以及花在上班路上的时间等。
研究发现妻子的幸福感比丈夫的更能决定婚姻质量
美国罗格斯大学进行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当涉及幸福的婚姻时,妻子对长期婚姻生活越满意,丈夫与妻子在一起越幸福,无论他对婚姻的个人感受是什么。“我认为关键在于,当妻子对婚姻感到满意时,她会为丈夫付出更多,这会对后者的生活产生积极的效应。” 罗格斯大学社会学系、艺术与科学学院的黛博拉?卡尔(Deborah Carr)教授这样说道。“丈夫很少表达两性关系的个人感受,他们的婚姻不幸福程度可能不会传递给自己的妻子。”
卡尔与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所的研究教授维姬 弗里德曼(Vicki Freedman)合着的这项有关婚姻质量和老年人幸福程度的研究将被发表在10月的期刊婚姻与家庭杂志上。
这项两个学校合作进行的研究与之前研究不同之处在于它调查了配偶双方的个人感受以确定这些婚姻评估会如何影响老年人的幸福感。研究人员分析了394对夫妇的数据,后者属于2009年一项有关收入、健康和残疾的全国性研究的一部分。配偶中至少有一方年龄在60岁以上,夫妇婚龄平均为39年。
为了评估婚姻质量,参与研究的夫妇被询问了一系列问题,例如他们的配偶是否欣赏自己,是否与自己争吵,是否理解自己的感受或者是否令他们厌烦。此外他们还被要求记录在过去的24个小时内进行特定活动,例如购物、做家务、看电视等时他们自身感觉幸福程度的细节日记。参与研究的被试者普遍认为自己的生活满意度较高,最满意是6点而他们的平均结果为5点,此外丈夫对自己婚姻的评估比妻子略微要更积极,卡尔解释道。
选择和行为影响长期的幸福感
一项研究发现,选择和行为影响着长期的幸福感,而不管遗传和人格特征如何。该研究结果10月4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Bruce Headey及其同事分析了来自德国社会经济委员会调查的数据--这是在1984到2008年之间对成年和青年家庭成员进行的一系列年度调查--结果发现,一大批德国人口在这25年中经历了长期而且看上去持久的关于幸福感的变化。
这组作者提出,他们的发现与流行的“设定点”理论相抵触,后者认为一个人的幸福感由于人格特性和遗传因素而在长期保持稳定。该研究发现、生活的目标和选择、宗教、伴侣的情绪稳定性、工作和休闲的平衡、社会参与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生活满足感的影响与外向性、已婚或有伴侣等变量对生活满足感的影响类似、或者前一组的影响更大。
1、不贪图安逸:幸福的人总是离开让自己感到安逸的生活环境,幸福有时是离开了安逸生活才会积累出的感觉,从来不求改变的人自然缺乏丰富的生活经验,也就难感受到幸福。
2、不抱怨生活:幸福的人并不比其他人拥有更多的幸福,而是正因他们对待生活和困难的态度不一样,他们从不问“为什么”,而是问“为的是什么”,他们不会在“生活为什么对我如此不公平”的问题上做过长时刻的纠缠,而是发奋去想解决问题的方法。
3、感受友情:广交朋友并不必须带来幸福感,而一段深厚的友谊才能让你感到幸福,友谊所衍生的归属感和团结精神让人感到被信任和充实,幸福的人几乎都拥有团结人的天才。
4、勤奋工作:专注于某一项活动能够刺激人体内特有的一种荷尔蒙的分泌,它能让人处于一种愉悦的状态。研究者发现,工作能发掘人的潜能,让人感到被需要和职责,这给予人充实感。
5、降低负面影响:少理解些有关灾难、谋杀或其他的负面消息,这样,无形中就持续了对世界的一份完美乐观的态度。
6、生活的理想:幸福的人总是不断地为自己树立一些目标,通常我们会重视短期目标而轻视长期目标,而长期目标的实现更能给我们带来幸福感受,你能够把你的目标写下来,让自己清楚地知道为什么而活。
7、规律的生活:幸福的人从不把生活弄得一团糟,至少在思想上是条理清晰的,这有助于持续简单的生活态度,他们会将一切收拾得有条不紊,整齐而有序的生活让人感到自信,也更容易感到满足和快乐。
8、给自己动力:通常人们只有透过快乐和搞笑的事情才能够拥有简单的情绪,但是幸福的人能从恐惧和愤怒中获得动力,他们不会因困难而感到沮丧。
9、珍惜时刻:幸福的人很少体会到被时刻牵着鼻子走的感觉,另外,专注还能使身体提高预防疾病的潜质,正因,每30分钟大脑会有意识地花90秒收集信息,感受外部环境,检查呼吸系统的状况以及身体各器官的活动。
10、心怀感激:抱怨的人把精力全集中在对生活的不满之处,而幸福的人把注意力集中在能令他们开心的事情上,因此,他们更多地感受到生命中完美的一面,正因对生活的这份感激,因此他们才感到幸福。
提升幸福感的方法有懂得感恩、乐观思考、记录下幸福的事、发挥强项、多多行善等。1、懂得感恩:组织者要求参与这项系列调查研究的受访者写信向帮助过自己的人表示感谢。结果显示,在写完信的一周后,受访者感受到一种持续的幸福感。2、乐观思考:以积极的心态来考虑问题被证明是另一项有助于提高幸福感的实践。
1、懂得感恩:组织者要求参与这项系列调查研究的受访者写信向帮助过自己的人表示感谢。结果显示,在写完信的一周后,受访者感受到了一种持续的幸福感,更让人意外的是,即便你写完信但最后没有把信寄出,也同样比未写信前的感觉要好。
2、乐观思考:以积极的心态来考虑问题被证明是另一项有助于提高幸福感的实践。调查组织者要求参与者想象自己理想中的未来生活,比如,与充满爱和支持自己的伴侣生活在一起,或是找到让自己很有成就感的工作。参加者反映,实施这一实践后,他们确实感觉比之前更开心。
3、记录下幸福的事:研究表明,那些在每周都记录下3件令自己开心事情的人们通常比较快乐,而这些让你快乐的事还能成为你今后幸福的原动力。另外,记录下这些事情还能让你牢牢记住那些令你自己感到高兴的理由。
4、发挥强项:一些报告显示,那些明确了解自己强项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发挥这些强项的人比不明白自己长处的人更容易获得满足感。在肯定了自己的价值后,人们通常会感觉更加幸福。
5、多多行善: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在帮助你自己,这个道理大家应该不会陌生。那些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经常向慈善团体捐钱捐物,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的人会比不热衷慈善的人感觉更幸福。
有人曾说过:
“幸福是一种能力,一个人幸福与否,与自己幸福的能力有很大关系。”
有的人很富有,有车有房有存款,但过得并不幸福;
有的人租房住,出门坐挤公交地铁,但走路都哼着小曲。
其实,幸福力,可以通过培养习惯得到提升。
如果你觉得人生太难,不妨通过这五种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幸福。
01
提升心态
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颜宁讲过这么一个故事。
颜宁的一个学生,在看完了《欢乐颂》以后,跑过来找她。
学生问颜宁,安迪在金融界的地位一定没有你在学术界高,工作强度也没你的大,可是人家赚了很多钱,你每天那么辛苦,赚的比她还少,难道心理不平衡吗吗?
颜宁反问学生说:“那你觉得安迪就比我幸福吗?难道金钱就成了衡量自己的幸福感的一个标准了吗?”
随后,颜宁说了一段话,我特别喜欢: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几十年的时间,你想要什么样才是最重要的。对我而言,我只是很简单地去喜欢这么一个世界。”
她不喜欢跟别人去比较收入、比较生活,她喜欢这个世界,认为自己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生活中,很多人感到不幸福的原因,往往来自于比较,比收入、比工作、比财富......
不断的比较中,失去了原本拥有的幸福。
作家梁道文说:“幸福从不比较,若与人相比,只会觉得自己处境悲凉。”
你总有不如人的地方,也总有比人强的地方,比较毫无意义,自己感到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余生不长,好好活自己,不要跟别人比。
当你减少比较,不受外界干扰,才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02
提升爱好
很多人都知道,袁隆平有一项爱好就是拉小提琴。
他在拿到人生的第一笔工资,42块钱后,就兴冲冲地去买了一把小提琴。
袁老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田间地头,身上经常沾满了泥土,在制种育种阶段,工作更是昼夜不分。
拉小提琴,成了他自我调节的一种方式。
袁隆平曾提及在安江农校附近拉琴的感受:
夜晚时分,月光满地,蛙声不绝,琴声能消除一天的疲劳。
在袁隆平家的柜子里,藏着不少碟片,都是柴可夫斯基、舒伯特等大师的作品。
闲时,他会打开音响,感受艺术的魅力。
可以说,小提琴给袁老带来了很多快乐,也缓解了他在田间地头的辛劳。
萧伯纳曾经说过:“醉心于某种爱好是幸福的。”
人有一项终身的爱好,是一种福气。
这项爱好无关工作,无关收入,但在做这件事时,可以让你感到快乐和幸福。
去发展一项爱好吧,音乐、运动、饮茶、种花、写字、画画......
当你有了爱好时,便能在平淡的日常琐碎之外,发现一个诗意盎然的新世界。
03
提升健康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
“运动的作用可以代替部分药物,但是所有的药物都无法代替运动。”
运动,可以治愈身心,让一个人变得健康、乐观。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事情。
小王因为头痛头晕,胸闷恶心到医院去检查,发现患上了严重的颈椎病。
小王发现,病因都出在了自己身上,白天工作盯着电脑,回家后窝在沙发里低头玩手机,时间长了,就导致颈椎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术后出院,医生再三叮嘱,一定要多运动,不然容易旧疾复发。
从此以后,休息时间,小王用打球代替了玩手机,每天还会晨跑五公里。
养成了每天都运动的习惯,坚持了两年,病情再没复发过,身体越来越健康,连头疼感冒都极少发生。
苏格拉底曾说过:“身体的健康因静止不动而破坏,因运动练习而长期保持。”
想要保持健康的身体,那就要让自己动起来。
一个人只有首先拥有了健康,才有幸福可言,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04
提升自控力
《如何戒掉坏习惯》的作者讲过一段亲身经历。
作者喜欢拖延,导致最后很多事情都会堆积到一起,因为没有办法按时完成,就会陷入焦虑,没有任何幸福感可言。
当他意识到拖延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很多麻烦时,他决心戒掉这个坏习惯。
他开始严格控制睡觉时间,不再熬夜,坚持每晚十一点准时上床休息;
为了消灭拖延症,他每天提前一个小时去公司处理最重要的工作;
周末不再睡到自然醒,会准时起床去晨跑做运动,然后开启一天的生活......
当他提升自控力,变得自律时,人生仿佛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充满了幸福和快乐。
正如作者所言:
“当我戒掉一个又一个坏习惯之后,我拿回了生活的主动权。”
法国文学大师维克多·雨果每天开始写作前,会把衣服几乎脱光,因为这样就没办法写到一半跑出去逛街,只能乖乖待在书房里写作。
作家梅尔维尔,写《白鲸》时,接近故事最重要的完结篇,曾经要求妻子用一条铁链把他拴在书桌旁,没写到进度就不准开锁。
有句话说得好:“人在能控制自己的时候最舒服,最自如,最幸福。”
如果一个人自控力很差,就会因为没有按时完成某件事而陷入焦虑,久而久之,就有严重的挫败感,没有幸福感。
自控力强的人,往往会因为按时完成了人生规划,取得回报而感到幸福。
其实,所谓的自我提升就是不断提高自控力的过程,让自己不再随心所欲。
自控力强的人,离幸福更近一点,幸福人生,从提升自控力开始。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