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强迫和反强迫举个例子

时间: 2023-07-17 01:05:44

强迫和反强迫举个例子如下:

一名强迫症患者出门前刻意检查了门锁是否关好,但是,当他走下楼梯后,又会对刚才的检查产生了疑惑。它会怀疑自己刚才是否真的检查好了门窗,门窗是否真的锁好了。于是,他便会产生焦虑,这种焦虑又会成为它折返回来的动力。

但是,在他的心中,却有一个反对的声音在告诉他:“这是强迫症,不要让强迫症牵着鼻子走!”于是,这种反强迫就会禁止让他折返回来,一面是强迫思维,让他回去检查门锁,一面是反强迫思维,让他不要回去检查门锁,两种思维就像两个小人一样,在他的心中打架,来回的折腾,最终导致内耗。

如果强迫思维赢了,患者就会重复检查门锁的行为,如果反强迫思维赢了,患者就只能忍住焦虑,继续上班。两种情况都会让患者感到痛苦,这就是强迫症。

如何区分强迫型人格和反社会人格障碍?

1. 强迫型人格障碍。平时常有不安全感和不完善感,过分认真、过分注意细节、过分自我克制、过分自我关注、过分拘谨和小心。2. 分裂型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孤独、淡漠,几乎没有体验过愉快的活动。对于批评或表扬无动于衷,多单独行动,对性接触毫无兴趣。3. 悖德型或称反社会人格障碍。此类型最受人注目,情绪多不稳定,常被一时的冲动性动机支配,发生各种违纪犯法的不正当的意向活动。5. 爆发型人格障碍。也称冲动型。主要特征是行为冲动不计后果。情绪多不稳定、喜怒无常,事先计划能力差。6. 癔病型人格障碍。主要特点是过分做作、夸张,通过戏剧性的行为而引起别人注意。情感易变化,且受暗示性和依赖性强,高度自我中心。

反强迫详解

当重复行为出现和过去危险情景相似时,身体和潜意识会出现警告反应,如画面、痉挛到、焦虑、恐惧等。这种是潜意识警示,也警示强迫症思维、行为会带来危害而出现,但人本能处理警示性信息还是重复的检索、搜集信息和重复干预。因为警示性信息是根据相关性信息激发,潜意识只根据相关性来警示,人的主观只会根据相关性来宽泛的检索、搜集、干预,所以缺乏针对性和一定的逻辑性。如在强迫症发作,患者会出现警示信息,而患者对待警示信息的方法还是重复检索、搜集、干预,导致强迫症循环,这种检索、搜集、干预主要对于主题载体和行为思维过程还有内容,所以说潜意识会警示强迫症这个整体过程,但是面对警示性信息,又是盲目性检索、搜集相关信息和干预,这种方式以求存为基础,不具有针对性和合理逻辑,会盲目、宽泛的检索相关信息,也包括检索主题载体和强迫症发作时的检索、搜集、干预这个过程,这种特质导致进入反强迫。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