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心理的危害如下:
1、影响到个人的情绪与积极性
嫉妒的人,总是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为外界,这就会导致自己总是给自己找理由开脱,容易因为别人的优秀而心生嫉妒,从而影响到自己的情绪和积极性。
2、容易对他人产生偏见
嫉妒心理强的人,看不惯别人的优势和长处,容易因为一些小事而对对方产生偏见,从而影响到自己的情绪以及和他人的相处关系。
3、严重影响到人际关系
嫉妒心太强的人,不利于自己虚心向他人学习。而且嫉妒心太强,也会让自己过于的对他人产生偏见,这样的心态不利于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团结,也更容易影响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孩子嫉妒心过强,不仅影响进步,对身心健康不利,而且对集体和社会均起着耗损作用,是一种对团结、友爱非常不利的情感。这种缺点如果保留到长大以后,那么孩子就很难协调与他人的关系,很难在生活中心情舒畅。所以对于家长而言,要注意纠正孩子的嫉妒心理。
一、认真分析孩子嫉妒的原因要想帮孩子克服嫉妒的心理,首先要弄清楚孩子产生嫉妒的原因。孩子之所以有嫉妒心理,总的说来,主要是孩子内在的消极因素和外部环境的消极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如在竞争中受挫会导致他对成功者的嫉妒;因教师对他人的表扬而产生嫉妒;因自己容貌欠美、身材欠佳而对生理条件优越的同学产生嫉妒;因自己家境贫寒而对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同学产生嫉妒等,再加上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使得孩子渐渐缺乏自信,变得心胸狭窄。只有了解了孩子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和根源,父母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二、让孩子认识到嫉妒的危害作为父母,要扮演老师的身份,用合理而又权威的语言让孩子明白妒嫉是一种负面情绪。嫉妒有两方面最大的危害:一是破坏人际关系的和谐。当个人嫉妒另一个人的时候,就不会对那个人友善、热情,两个人的关系必然冷淡。嫉妒的对象越多,关系冷淡的对象越多,这就给人际交往带来极大的妨害;一是造成个人的内心痛苦。一个嫉妒心强的人,常常陷入苦恼之中不能自拔。时间长了会产生自卑,甚至可能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去伤害别人,使自己陷入更恶劣的处境。
三、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有嫉妒心的孩子往往有某方面的才干,争强好胜,却又自私狭隘。父母可以充分利用其争强好胜的特点,激发孩子把嫉妒转化为竞争意识,使孩子在赶超先进中调整自己的行为,增强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从而使压力转变为动力,超越嫉妒。为此,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别人领先获胜后,自己要做的事情不是生气,而是应该激发起自己的斗志,敢于和对方展开竞赛,这次你获胜了,下次我要通过努力超过你,和你比一比。同时家长还要告诉孩子,别的孩子获得成功了,肯定有许多优点值得你去向他学习,你要把对方的长处学到手,这样你也能不断进步,取得成功。
四、培养孩子博大的胸怀有嫉妒心理的孩子往往有自身的性格弱点,如与人交往时,喜欢做核心;当不能成为社交中心时,就会发脾气;不会感谢人,易受外界影响等。?对有性格弱点的孩子,家长要悉心引导。在孩子面前,对获得成功的人多加赞美,并热情鼓励孩子虚心学习他人长处,积极支持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超越别人。对遭到不幸的人给予同情,不可纵容孩子幸灾乐祸,以助长孩子的嫉妒心理。对孩子的挫折,要耐心地同孩子一起做认真的理性分析,帮助孩子找到失败的原因,支持孩子在做努力,决不可让孩子怨天尤人、垂头丧气、一蹶不振,从而使孩子经得起任何风吹浪打,对别人的成功感到由衷的高兴,对他人的不幸给予深切的同情,对自己的失败具有再造成功的信心。
嫉妒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它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战胜它。生活中,父母要对孩子的嫉妒心理给予关注,平时要细心观察了解,关心他们的心结所在,一旦发现嫉妒心态萌发,就应该及时地加以正确引导、制止和纠正,使孩子能够朝健康的方向发展,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成为真正的强者!
嫉妒是一种心理疾病
嫉妒像一支有毒的箭矢,尽管有时杀伤力很大,但它的射程却很短。
我们可以感觉到,嫉妒常常发生在单位同事或亲戚朋友之间,有时甚至就局限在一个办公室内或兄弟姊妹邻里之间。
有人嫉妒你,可能仅仅因为你比他每个月多拿了几块钱津贴,但是,他决不会嫉妒比尔?6?1盖茨的财富。在办公室,大家说起你的时候,他鼻子哼一声,露出不屑一顾的表情;谈到比尔时,他的脸上就剩下无限的羡慕和向往了。
嫉妒的杀伤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嫉妒者自身,一是对嫉妒的对象。
嫉妒者的心理,时常处于压抑和焦虑状态。他们视对手如眼中钉,看到影子心里就不舒服,听到声音浑身就不自在。他们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对对手做出不屑一顾的姿态,那姿态的潜台词是:我太在乎你了!如果真的不在意,嫉妒也就不会产生了。这种“身心”分离的状态,让嫉妒者心里很难受。这就是嫉妒对自身的伤害。
被嫉妒者受到的伤害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暗的,即遭到诽谤和中伤;一种是明的,就是跟嫉妒者较真。
善妒者多是身无长物的平庸无聊之辈。他们也想把日子过得有点色彩,有点滋味,但因为无从着力或者努力不够,就只好把注意力放在如何阻止别人比自己活得更好上。
为了实现大家“平等”,嫉妒者最拿手的把戏,就是造谣、讥讽和含沙射影。在一个圈子里,当人们的修养不足以抵御嫉妒病菌的侵袭时,很容易有意无意地成为个别嫉妒者的帮凶。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虽然嫉妒像一团阴郁的火,不会燃成熊熊的烈焰,但它是一堆湿柴上冒出的烟,不炙人却熏人。如果你跟嫉妒者较真,就正中下怀。他希望你把时间和精力,耗在无聊的扯淡中,这样你就“秀”不起来了。因为你的“秀”,是一种无声的比较,会使他显得卑琐、委顿和丑陋。
嫉妒不分性别,但同性之间更容易滋生。
女人间的嫉妒,像沼泽地里的气泡,会时不时无缘由地冒出来,只是来得快消失得也快。它们多表现为背后嘀嘀咕咕的怨言。假如一个女人嫉妒上一个男人,其妒意会历久不衰。只有把他们分开,嫉妒之心才会消失。
男人的嫉妒对象往往是同性。嫉妒者一般不会轻易表露出来,他会在团体里寻觅几个气味相投的朋党,孤立对手,并抓住机会,适时地给对手使个绊子。男人要是嫉妒上某个女人,要么说对方的优势是靠身体获取的,要么直接就去征服对方的身体。
地位、荣誉、金钱、容貌和才学,都可能成为嫉妒的缘由。
但是,当这些东西在双方之间落差太大时,嫉妒也就不容易产生了。一只鸡,可能会嫉妒另一鸡比自己多啄了一颗稻谷,但它不会嫉妒主人拥有整个粮仓。
持续的嫉妒,其实是一种病态的心理。
因为常见,我们很少意识到嫉妒是一种心理疾患,这就像我们很少把近视看作眼疾一个道理。
嫉妒的病根是自卑心理。
正确认识自我,培养自信心,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的优点,是治疗嫉妒的良方。
嫉妒心理危害很大,首先表现在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往往滋生出嫉恨的无名火,表现出心情烦躁,神情沮丧。同时,他在良心上也或多或少地受到自责因而陷入苦闷之中而不能自拔。帮助他正确认识妒嫉使他在理智上觉得妒嫉是不对的是有害的
二、强化这一心理
当孩子出现要改正妒嫉缺点的想法时要及时鼓励和表扬
三、当孩子出现妒嫉行为是家长要转移这些行为
四、远离妒嫉环境家人首先要以身作则。
嫉妒是一种负性情绪,是指自己的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被他人超越,或彼此距离缩短时,所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情绪体验。
从定义看出,嫉妒通常是弱者所具有的一种心理。由于我们老年人在社会生活中处于弱者的地位,因此有些老年人也容易产生嫉妒的心理。只是各人抑制的程度与表现的形式有所不同。
如有些老年人由于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日益衰老,感到自己从此不能再与青壮年相比。一种夕阳西下,“处处不如人”的惶恐不安的心理油然而生,容易使他们或者对青壮年的“年龄尚少”发生嫉妒;或者对同龄老年人及青壮年人在“智力”、“体力”方面超过自己有所嫉妒;或者对同性别的老年人和青壮年人在“仪表美”方面的优越天赋有所嫉妒;或者对儿子与媳妇、女儿与女婿所流露的过分“亲昵”有所嫉妒;或者对其他家庭在政治、经济收入、生活条件、子女成才等方面的明显优势产生嫉妒。
此外,嫉妒还源于病态竞争,与个体的性格、文化背景、阅历、世界观关系密切,具体表现为:自我封闭、自卑、自我中心等性格缺陷者容易产生嫉妒;特定的文化背景影响如儒家的中庸之道,不患寡而患不均;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总是认为自己应该是万事超人前,其实这是不可能的也是无必要的;角色定位错误,不能自得其所的其乐;无所事事,才会去挑别人的刺;自我实现受阻时,也容易产生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是一种破坏性心理,它对我们的生活、人生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嫉妒能引起人体内分泌紊乱,肠胃功能失调,神经衰弱等病症。
嫉妒还会直接影响我们的情绪和积极乐观的心态;容易使我们产生偏见。由于嫉妒是一种人对人的态度方面的消极因素,持有嫉妒心理的老年人,往往不肯服老,不让幼贤,论资排辈,技术保守,不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愿别人胜过自己。
这种异常的心理,既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家庭的团结,也无益于老年人本身的身心健康。更有甚者,嫉妒心理还有可能演变为病态的嫉妒妄想症等疾病。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