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睡眠日的中国主题为“健康睡眠 远离慢病”。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韩芳表示,睡眠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疾病、精神障碍等慢性疾病之间的都有密切的关系,国民要加大关注对慢病防控意义的认识,关注睡眠健康。
睡不好小心疾病找上门
人生的1/3在睡眠中度过,睡得好是健康的标志,睡不好是疾病的征象。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睡眠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严重危害生命健康,降低生活质量。
美国每年有10万交通事故与睡眠障碍有关,睡眠障碍有关的医疗代价高达160亿。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睡眠疾病发病率也很高。例如,人群中有失眠经历的达45%,而慢性失眠者超过15%;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4%左右,与西方人群的患病率相差不大,可引起心脑血管并发症,是夜间猝死的元凶;发作性睡病等过去认为少见的睡眠疾病其实并非少见,而是尚不认识,国人的患病率也达到万分之四。
在2005睡眠疾病国际分类中包括的睡眠疾病高达90种。由于睡眠障碍和睡眠不足对于人类健康日益增长的威胁,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睡眠医学已经形成。
睡眠三大难题
睡得好是健康的标志, 睡不好是疾病的征象。国际睡眠疾病分类中包括的90多种睡眠疾病大体上分为3大类,即“睡不着、睡不醒和睡不好”。相对于生理性睡眠,睡眠专家和睡眠中心更关注睡眠疾病的诊断和处理,这些患者的需求是催生现代睡眠医学的重要推动力。
所谓“睡不着”即俗称的失眠,包括入睡困难、早醒和睡眠不宁者。2012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制定了《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定义失眠为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失眠者不少是有原因的,如焦虑抑郁、不宁腿综合征和睡眠节律紊乱。在睡眠中心进行系统评价和监测不仅可以定量客观地诊断失眠,而且可以发现病因,做到对因施治。
“睡不醒”主要指“白天犯困”,人群中5%的人因此而严重影响学习、生活和工作,甚至造成意外事故而死亡。嗜睡者机动车事故的发生率要高2-7倍。与失眠一样,嗜睡多提示患者存在基础疾病,如睡眠呼吸暂停、发作性睡病等。本次北大-宾大睡眠医学论坛聚焦睡眠与职业安全就是要提醒公众睡眠特别是嗜睡与工作效率低下、生活质量降低和工作事故频发有关。
“睡不好“则包括了各种各样的睡眠异常运动,包括睡眠暴力活动。世界上时有夜间杀人但终因睡眠专家的介入而无罪释放的案例报告,主要是某些特殊的睡眠疾病确实可以自伤或伤及他人。另外, 某些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如帕金森病、老年痴呆等在发病十多年前就会出现做梦行为异常,包括噩梦、梦中拳打脚踢等,成为这些疾病的一个生物标记物,睡眠专家可据此大大提前预警诊断并及时干预。
睡眠问题如何治疗
睡眠疾病患者可以到睡眠中心进行全面的评估、检查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目前全国各地已经有2 000余家医院成立了睡眠中心或实验室,遍及各大学教学医院、省市级医院及部分发达地区的县级医院。除少数医院设立了独立的睡眠医学科外,多依托于各相关专业如呼吸、耳鼻喉科、口腔、中医、儿科等。
睡眠疾病多达90多种,需要根据不同的疾病制定评价和诊断策略、选择相应的治疗手段。如最常见的失眠首先是明确病因对因治疗;对原因不明者最有效的是认知行为疗法,药物只是一种选择。成人睡眠呼吸暂停需治疗者90%以上需要无创通气治疗,部分对口器反应好;而儿童患者90%以上手术切除扁桃体、腺样体疗效显著。
3月21日 ---“世界睡眠日”(World Sleep Day)
★关注睡眠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
为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于2001年发起了一项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并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中国睡眠研究会自2003年将世界睡眠日正式引入中国。
将世界睡眠日定在3月21日,是因为这天是春季的第一天,季节变化的周期性、睡眠的昼夜交替规律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睡眠占据着我们生命的三分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对14个国家15个基地两万余名在基层医疗就诊的病人进行调查,发现有27%的人有睡眠问题。失眠症对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很大,但相当多的病人没有得到合理的诊断和治疗。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但人们对睡眠的重要性普遍缺乏认识。动物试验表明,小白鼠如果超过6天不睡眠,就会出现运动失调的症状,直至脑电波电压降低、消失而死亡。相比起小白鼠,人类对睡眠的依赖性更强,一个人只喝水不进食可以活7天,而不睡眠只能活4天。
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公布的最新睡眠调查结果,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为38.2,高于国外发达国家的失眠发生率。医学研究表明,偶尔失眠会造成第二天疲倦和动作不协调,长期失眠则会带来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出现障碍和工作力不从心等后果。
此外,失眠与躯体疾病关系密切。睡眠不足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抗病和康复疾病的能力低下,容易感冒,并加重其他疾病或诱发原有疾病的发作,如心血管、脑血管、高血压等疾病。实践还证明,手术后的病人如睡眠不好,伤口愈合的时间会明显延长。儿童如患有严重睡眠不足,可影响其身体发育。因为在睡眠时,特别是在深睡期,儿童脑内分泌的生长激素最多,这是促进孩子骨骼生长的主要物质。
说世界睡眠日,就不能不提到这个团体-中国睡眠研究会,正是该团体推动了世界睡眠日在我国的系列主题活动。该组织机构隶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是我国睡眠科技领域最为权威的专业机构,国家一级社会团体。中国睡眠研究会一直致力于推动睡眠医学与睡眠科技的发展,引导睡眠消费需求,促进睡眠产业整体进步。“科学的睡眠消费”已被中国睡眠研究会正式确定为2007年中国世界睡眠日的主题之一,2007年研究会在中国科协的支持下启动了中国健康睡眠促进工程。
★由来
为了引起人们对睡眠与健康的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因为这天是春季的第一天,季节变换的周期性,睡眠的昼夜交替规律都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此项活动的重点是引起全民对睡眠质量和睡眠重要性的关注。今年,中华医学会也参与这项主题为“开启心灵之窗,共同关注睡眠”的活动,并于是日启动一个全球性的睡眠调查研究,我国负责对1万名中国百姓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则汇总到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性的报告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发布。这次活动得到了法国赛诺菲圣德拉堡集团公司的支持。
进入21世纪全新的科技时代,人们的健康意识空前提高,“拥有健康才能有一切”的新理念深入人心,因此有关睡眠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据世界卫生组织对14个国家15个地区的25916名在基层医疗就诊的病人进行调查,发现有27%的人有睡眠问题,据报道美国的失眠发生率高达32~50%,英国10~14%,日本20%,法国30%,我国也在30%以上,50%的学生存在睡眠不足。
失眠对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很大,但相当多的病人没有得到合理的诊断和治疗。睡眠障碍现已成为威胁世界各国公众的一个突出问题。
为唤起全民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2001年,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将每年初春的第一天—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此项活动的重点在于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世界睡眠日”之所以定在每年初春第一天,是因为季节变换的周期性和睡眠的昼夜交替规律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2003年中国睡眠研究会把“世界睡眠日”正式引入中国。
★历届世界睡眠日主题是:
2001年主题是:“睁开眼睛睡”
2002年主题是:“开启心灵之窗,共同关注睡眠”。
2003年主题是:“睡出健康来”
2004年主题是:“睡眠,健康的选择”,提醒大家关注睡眠,保持健康。
2005年主题是:“睡眠与女性!”
2006年主题是:“健康睡眠进社区”
2007年主题是: “健康睡眠与和谐社会”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