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健康知识有哪些
心理烦恼
心理烦恼是指有重大或者持久的心理刺激因素,或伴有不良教育及文化背景,导致出现暂时的情绪烦恼,但是自己可以识别、调节,身边人可能没有发现或者发现了完全能够理解并提供有效帮助。
一般不会持续影响社会功能,不影响他人,包括日常生活中各种超出正常的情绪烦恼如天灾人祸、生离死别等等,如果没有刺激性社会因素,就不会出现情绪烦恼。这种明显由社会因素引起的心理烦恼治疗效果好,损害完全可逆,一般在一周以内缓解。
但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就有可能形成持续的心理问题,这种类型是心理咨询的最佳选择,一般不使用药物治疗,即使需要也是短期的,当然如果当事人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不一定需要专业帮助。
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是指不良教育或者文化背景造成一定的个性偏差,可能由一定的心理刺激因素诱发,出现暂时或局部的情绪问题,自己可以识别但是难以摆脱,必须需要旁人或者心理医生调节,身边人也许能发现但是发现了只能部分理解,正常人如果处于相同的环境不会出现类似的问题。
如果没有刺激性社会因素,也许不会马上出问题,但以后仍然可能出现。在局部轻度影响社会功能,不影响他人,中枢神经系统或许功能性异常、治疗效果较好,损害是可逆的,一般在半年以内缓解,也有可能长期遗留少许症状,这种类型是心理治疗的主要选择,如果配合药物治疗也是辅助手段。
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指有明显的个性偏差,伴随一些轻度的心理刺激因素,出现持久的、较大范围的情绪障碍,自己可以识别但是无法摆脱,因此主动求助,普通人难以提供帮助,一般需要心理医生调节。身边人经常可以发现异样但是难以理解,正常人在相同处境下不会出现类似问题。
如果没有刺激性社会因素,当事人也会出现情绪烦恼。部分影响自己的社会功能、一般不影响其他人,有中枢神经系统神经递质障碍,治疗效果尚可,部分损害有可能不可逆,但是程度较轻,这种类型可以叫神经症,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同样重要。
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是指有明显的生物学因素,出现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等心理过程的障碍,精神活动和环境不协调,影响严重、广泛而持久,一般病人自己无法识别和调节,也拒绝治疗,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并且会影响他人。普通人可以很容易地识别这种异常,但是非专业的帮助可能无效甚至是有害的。
社会学、心理学因素不是主要原因,和遗传变异、神经生化以及脑结构异常等关系密切。在社会干预下治疗效果尚可,损害基本上是不可逆的,需要长期治疗和社会监护,药物治疗是主要的,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在康复期是有效的,这种类型一般叫精神病。
二、什么是心理学
“ 心理学(英文名称Psychology)的正式定义是: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定义中的关键部分:科学的,行为,个体,心理。心理学的科学性要求心理学结论要建立在依据科学方法原则收集到的证据的基础上,而行为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方式,心理学分析的对象往往是一个个体——一个人或动物,同时不理解精神过程---人类精神过的活动---是不能理解人的行为的。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研究动物心理主要是为了深层次地了解、预测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的规律)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因此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引用于“”心理学}
心理学有许多分支,每一分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心理现象。但是,任何一个分支都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对心理和心理现象的总的看法,如心理学的对象和方法,心理的实质和心理现象的规律性等。对这些心理学一般理论问题的阐述,构成了普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即心理学基本原理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对其他心理学分支有重大的意义。
在普通心理学中,心理学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研究是两个重要方面。心理学基本原理的研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心理实质的问题为核心,涉及心理与客观现实的关系,心理与脑、心理与社会、心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心理活动的规律性等 ,这些通常称为心理学的哲学问题;另一类是以心理的结构问题为核心,涉及心理活动的层次组织,心理现象的分类,如各种心理现象的联系等。这两类研究是互相联系的,有时统称为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观点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学的理论倾向。
在近代心理学史上,出现过许多重要的心理学思潮。如早期的构造心理学、机能心理学,以及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格式塔心理学和巴甫洛夫学说等。它们对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各有不同的论述,都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普通心理学对心理学基本原理的研究与一定的哲学思想紧密地联系着,同时也依赖于心理学的具体研究的发展,并常受到邻近学科的影响。心理学的发展离不开基本原理的研究,而随着心理学的科学材料的积累,某些心理学基本原理也将发生变化。
在普通心理学中,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研究常分为几个领域:感觉与知觉;学习与记忆;思维与言语;情感与意志;人格与个别心理特征。这些领域包括了人的心理活动的极为重要的方面。许多心理学家认为,普通心理学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
从整体上看,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达到心理发展的高级水平,体现出人类心理活动的特征,具有典型性。但是,普通心理学并不研究人的某一年龄阶段或人的某一特定社会生活顿域中的心理现象的特殊规律,而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如有关感受性的测量和各种感知觉的机制,学习与记忆的形式和过程,思维的各种操作,言语的知觉和理解以及能力的测量、人格的结构等。这些研究所得到的结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能适用于人的不同年龄和不同的活动领域。可以说,普通心理学主要是通过对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的研究来揭示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的。
三、健康心理的标准
心理学家将心理健康的标准描述为以下几点:
①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②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③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④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⑤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⑥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
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⑧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⑨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⑩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四、情绪变化不良导致躯体疾病
现代人遇到的各种事情比古人要多得多,所以面临的心理困惑也实在多,容易产生了五花八门的复杂情绪,身心是一体的,现在疑难杂症多也就不足为奇了。
身体最喜欢处于心态平和之中,情绪在平静的状态下最有益于健康,平静就是保持健康的屏障,无风不起浪,病邪在平静面前束手无策,无缝可钻。情绪起伏不定,好比风雨吹打着这道屏障,有隙可透,病邪乘虚而入。如果情绪大起大落,狂风暴雨般的心情使得身体门户大开,病邪长驱直入,于是体内气血大伤。
人在情绪大起大落的时候免疫力最差,往往一个事情闹过了,才发现身体开始不舒服了。其实,在闹情绪的时候,内环境就已经发生变化了。古人很早就意识到情绪的过极对五脏的损伤。大喜伤心,心脑血管病人往往高兴过度容易发病,有人就是在麻将桌上倒下去的;大怒伤肝,右胁下岔气作痛,引发肝火,使气血上逆,头晕目眩,甚则昏厥;大悲伤肺,忧伤过度,往往感到气接不上来;大恐伤肾,恐惧使得二便失调,肾气虚弱;多思伤脾,太执着于思考一件事,就会废饮食,没胃口,脾气郁结。
我们再来看看患者的“患”字,上面一个“串”字,下面一个“心”字,便组成了“患”。心总是往上串,一会儿担心,一会儿着急、一会儿忧虑、一会儿恐慌……心随着外境的变化没一刻平静的,对待事物不能保持平常心,你的身体已经符合做患者的条件了,还能不生病吗?
我们要善于化解情绪,记住,是化解掉,而不是去压抑。有人总以为我让他什么事都忍着,这又的一个误解,忍下去还是在体内,郁结久了,危害更大。当情绪升起时,我们要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让它自然滑过心间,不留一丝痕迹。
健康的情绪
心理健康的人具有乐观向上的精神,理智、稳定、愉快的情绪,开朗、豁达的心胸,遇事不斤斤计较,不为一点小事动肝火或郁结于心。说话办事理智冷静,从不感情冲动、随心所欲或急躁冒进。对生活和学习乐观、自信、积极进取,很少为自己的形象不佳、才华难展、关系不和等而苦闷失望、怨天尤人。
和谐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者,总是乐于与他人交往,希望获得真正的友谊和朋友。他们对师长、同事总是抱着信任、理解、关心、友爱的态度,乐于助人,能够做到“己欲达先达人,己欲立先立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待人宽宏豁达,善于容忍他人的不足和过错,在小事小非上,从不斤斤计较,吹毛求疵,以牙还牙;办事重声誉、讲信用,从不口是心非;善于以诚相见,适宜地暴露、显现自己,让别人了解自己,从不伪装、掩饰自己。能够和各种人融洽相处,并能和少数人建立深厚的友谊。
完整统一的人格一
具有正确、稳定的人生观和信念,并以此为中心形成高尚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将自己的需要、愿望、思想、目标与行为统一起来,形成完备统一的人格。如果愿望背弃信念,私欲和良心冲突,行为和思想矛盾,主体自觉认识统一不了,就会导致人格分裂。
良好的自我意识
能够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具有正确良好的自我观念。既不自视清高,狂妄自大,责怪环境或盲目冒险,去干力不能及的事,又不自轻自贱,妄自菲薄,退缩保守。自尊自信,对前途充满信心,在学习、工作上刻苦努力、积极进取、坚持不懈,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并善于抓住机遇,敢于竞争。
能与社会协调一致
对社会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深刻的认识力和理解力,因而能正确认识、了解社会并使自己的思想、信念、目标和行为跟上时代的发展,与社会要求相适应。不利令智昏,违反社会道德规范和法规约束,妄取强求,采取反社会的态度。
善于适应环境
善于调整自己对现实的期待和态度,使自己更好地适应环境。当现实与理想产生矛盾时,不悲观失望、怨天尤人,而是深信环境在改进,命运之神就是自己。当自己不能改变现实时,便以理智的办法改变自己对现实的态度。当不了将军,可以当一个好战士;当不了文豪,可以当一个像样的业余作者,从而使自己以坚定的追求,永恒的热情,使人生的火炬常明。
1、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易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有弹性。其中前四条为心理健康的内容,后六条则为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理解是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 在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不可能说一帆风顺,必然或多或少的会遇到一些坎坷,而在那时具备健康的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健康的心理可以帮助人在困境中积极地适应艰难的环境,快速调整不佳心理状态,从而为最终目标提供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并在最终达到目的。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也必定会取得一些值得庆贺的成果,而在欢腾之后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也是极其重要。有些人取得成就后会变得狂妄自大、目空一切、骄奢淫逸,在个人发展的道路上止步不前。
之所以有这样的行为表现,根源就在于这些人的缺乏理性面对成就的健康心理。但是具备健康心理素质的人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他们多数会在欢庆完自己的成果后,采取一些截然不同的做法。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有利于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人的生理与心理的关系非常密切,某种生理变化或疾病对人的心理活动有着明显的影响,心理状况对人的身体健康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生活节奏高、压力大的城市例如北京,高血压比例远大于其他城市。在医院有个科神经科,专治非身体原因而是由于心理原因形成的疾病,例如神经性胃炎、偏头痛、神经衰弱等,其实药物治疗只能缓解症状和一定的暗示作用,大多数人是“心病需要心药治”。
心理健康是现代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那么什么是人的心理健康呢?
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标准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标准的。不过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及人的生理健康的标准具体与客观。
国外学者们对心理健康的标准作了一些表述。例如英格里士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作良好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情况。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麦灵格尔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仅是要有效率,也不仅是要能有满足之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 而是需要三者具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 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马斯乐认为心理健康的人要具备下列品质:( l)对现实具有有效率的知觉;(2)具有自发而不流俗的思想;(3)既能悦纳本身, 也能悦纳他人;(4)在环境中能保持独立,欣赏宁静。(5)注意哲学与道德的理论;(6)对于平常事物,甚至每天的例行工作,能经常保持兴趣;(7)能与少数人建立深厚的感情,具有助人为乐的精神;(8)具有民主态度,创造性的观念和幽默感;(9)能经受欢乐与受伤的体验。
我们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间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