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讹人”也是一种心理疾病

时间: 2023-07-17 08:10:37

针对近日被炒得沸沸扬扬的“9.8”讹人事件,记者昨日采访了淮南市公安局宣传部负责人: 现在两个人,肯定有一个在说谎,到底谁在说谎,还要证据。而小袁目前能够提供的目击证人只有一人,还不能形成证据链,公安部门还在积极调查、取证中。

扶弱救贫、助人为乐本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不知从何时开始,这些听起来很美好的字词却被蒙上了阴影,救人反被讹,好心倒办了“坏事”,被误解、被指责、被追责;被救者不但不懂得感恩,反而恩将仇报反咬一口,面对危险、面对老弱病残帮与不帮,扶与不扶几乎成为了旁观者纠结至深的情结。笔者认为:“讹人”也是一种心理疾病,折射出讹人者道德意识的缺失,只有用对法律及素质两种药才能治愈得了。

从近几年发生的“讹人”事件来看,对国家公信力的形象是大家有目共睹,其“讹人”思想的危害性也极大,若是遏制不及时的话还会有蔓延的危险,只有从道德意识上加以疏导提升,才能帮助他们分清是非黑白。子女和社区要肩负起教导老人的义务。作为子女既要端正正确的价值观、是非观,以诚实的做人原则为父母长辈做榜样;又要引领他们找回老人仁慈、可爱、可敬的一面,要用耐心和爱心嘱咐他们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和社会公德,帮助他们树立起文明、健康的道德意识。此外,社区居委会还要通过开办老年人大学,按时定期为老年人普及保健知识和礼仪道德培训;要把身边人、身边事的高尚品质灌输给老年人,帮助他们学会区分善恶美丑,做一个和蔼可亲、人人爱戴、人人尊敬的“清醒”老年人。

另外,要杜绝“讹人”事件,还要有老年人相关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善来保驾护航,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已经实施了数十年,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及社会一系列消极现象的出现,现行的法律已然无法更好地发挥效力,笔者认为:“讹人”现象绝不仅仅是老年人的“痴呆”糊涂,还有可能是子女的教唆。一旦查清查明真是“讹人”的就要从严追究子女的失职之责,除了要接受法律禁闭反思、经济赔偿、精神赔偿等严惩以外,还要在子女所在单位做出通报批评,要让唆使者得到应有的惩罚。

说一千道一万,无论是“讹人”也好,扰民也罢,老年人的社会公德意识的确有下降的趋势,当务之急就是要想办法提高老年人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不管是监管的子女还是社区、街道村委都要肩负起“教书育人”的重担,才能内外发力治愈这种心理疾病。还社会一个温馨和睦的生态环境,让想“扶”想帮的人敢帮愿帮爱帮,被帮的人知恩感恩传恩!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