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心理敏感度测试

时间: 2023-07-17 09:50:48

有的人很容易想太多,即使再怎么告诉自己不要那么在意,也很难阻止内在情绪的波动。这其实和一个人内心敏感度有关。一个人心理敏感度越高,越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你可以通过下面的心理敏感度测试来判断自己有多敏感:

1、在其他人面前,总是缺少信心,害怕在别人面前出丑。

2、很容易被他人的情绪影响,并为此感到苦恼。

3、同样一件事情,会比周围的人有更加强烈的反应。

4、害怕被拒绝和讨厌,因此会刻意迎合他人。

5、经常担心其他人会指责和否定自己,在意他人的看法。

6、害怕被抛弃和被孤立,不喜欢一个人待着。

7、对周围的刺激非常敏感,并且善于发现他人忽略的细节。

8、害怕和担忧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如果你很符合上述的行为特征,你的答案大多都是“是”,那么,你是一个很敏感的人。你对于他人的拒绝和情绪,会表现的非常在意。

敏感化是指有机体对环境中的某一个特定的刺激更容易作出反应。

敏感化是指有机体对环境中的某一个特定的刺激更容易作出反应的详细解释如下:

习惯化:

由于刺激重复发生而无任何有意思的结果致使个体对这种刺激(例如警报、防御、攻击)的自发反应减弱或消失的现象。改变刺激的形式或结果,可能使习惯化了的反应重新发生。

习惯化范式起源于RobertFantz在50年代末的婴儿视觉的研究,他指出,婴儿注视视觉刺激时间的长短不同,说明了婴儿对视觉刺激物体具有选择性。这个观点开拓了一个简单并无创伤性的研究方法来研究语前婴儿的认知过程,即通过计算出婴儿对某个物体的注视点次数(或时间)是否多于(或长于)注视其他物体,研究人员随即能够确定婴儿能看见什么和区分什么。

示例:

比如,实验设计将婴儿处于无干扰环境中,然后启动一个视觉刺激,婴儿自然会注视那个方向,并对该刺激做出反应。经过反复暴露相同的刺激,婴儿最终就会失去兴趣,视觉注意就将减少,即是习惯化(Bornstein,1985)。这是因为不随意注意行为是婴儿认知的习惯化反应。

通常,在视觉习惯化研究范式下,2个月大的婴儿会注视相同的刺激或一系列重复的刺激,直到他们注视的兴趣越来越少。根据习惯,不断呈现一个或一系列新的刺激,如果婴儿没有区别出新刺激与习惯刺激,那么他们看新刺激的时间应该与看习惯刺激的时间相同或更少。

然而,如果她们发现了新刺激与习惯之间有差别,婴儿就会重新产生兴趣,体现在注视新刺激的时间增加。如果设计的刺激物测验程序足够缜密,研究者就可以测量出该婴儿敏感度的差异,而这种测试到的敏感差异几乎可以反映婴儿的心理认知的本质差异。

敏感化:

敏感化指重复出现较强的伤害性刺激后,突触对弱的非伤害刺激反应性也会增强,突触后传递效率随之增强。

也就是说当一个伤害性刺激或强刺激作用于机体时,机体对微小的刺激也产生较强的反应,这就是敏感化。

抑郁症测试题我做了38分,网上的测试题基本我都属于重度。我还跟家长沟通无能。请问能不能自治?

宝贝,请为自己珍重!
有些东西并不能确定什么。只是你太过忧郁了。你必是一个多愁善感之人,且敏感度超于常人。
不要因为多愁善感而怀疑自己。
有时候压力重了,不妨找三俩知己诉诉苦,并主动与父母沟通、交流。
可以的话,不妨去看一下心理医生,或许会得到很好的意见。
放宽心,那并不算什么,加入社会这个大家庭吧,不要孤独自己,这里,你会发现不一样的自己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