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四种常见的认知偏差分别是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和刻板印象。首因效应有一个大家更为熟知的说法,叫做第一印象效应,具体来说,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总是对那些第一印象好的人更友善,对那些第一印象不好的人更冷淡,这说明第一印象很重要。
近因效应说的是最新出现的刺激物对印象形成有促进作用,比如说我们背一首古诗的时候,可能对最后一句话印象深刻,当对方说了一大堆内容的时候,你可能只记得最后几句话。
晕轮效应也叫光环效应,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对方身上某个特别突出的特点,往往会掩盖掉其他的特点。比如说相比于高冷的老师,学生会更喜欢和蔼可亲的老师,尽管后者的课上得没有前者好。
刻板印象是很多人熟悉的一种认知偏差,具体来说,指的是人们对某个事物或群体形成的一种固定的看法,忽视了个别的差异性。比如我们常常认为湖南人都能吃辣,忽视了湖南人也有饮食清淡的。以上就是四种常见的认知偏差。
? 近一段时间一直在关注有关认知的好多问题,真切地感觉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最重要的就是认知差异。哲学家叔本华说:“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意识。”的确,我们每个人都被自己的思维牢牢的禁锢其中。如果仔细检查我们过往犯过的那些错误,或者失去的各种机会,你会发现:绝大多数过失都是我们自己的“认知局限”带来的,而不是别人蓄意破坏的,更不是环境带来的,所以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地对抗自己认知局限(愚蠢)的过程。
? ?认知越高的人,看事情就越客观,他们遵从本质和规律办事,负责操控世界的运转。认知越低的人,看事情越主观,容易被表象迷惑,越容易有偏见,喜欢盲从,只能被操控。就像《教父》里的那句话:“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注定是不一样的命运。”这些认知偏差我们几乎每天、每时每刻都遇到,只不过因为偏差自己的原因我们没有办法去面对,因此就失去了好多矫正的机会。所以将经常遇到的各种认知困惑和偏差收集起来,以期达到警示自己的目的,并且与各位朋友共勉。
从众偏差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一个路人抬头看天,经过的好多人围观,以致阻塞交通。问及看什么时,均说不知道。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随大流的现象,这就是身为人从众的压力。彷佛只要你跟大家都是一样的,对错都是不重要的。所以常常看到一个人在一群人的鼓动下,做出一个人时不会做的蠢事。有些甚至留下一辈子都洗不掉的污点。所以我们要有自己的想法。没有自己的想法,很容易人云亦云。最后成为一个随波逐流的人,不是用你最喜欢的样子活着。
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指人对某一类人、事、物的比较概括而固定的看法。目的是节省与人交往时了解对方的时间、精力:由以前我们接触到的一部分,去推知这个群体的全体;下次遇到归类于这个群体的新个体,就先假设他、她、它也具有上次观察到的这个群体的特质。如:古代提到商人,就想到奸诈狡猾,故有无奸不商的成语;看到老年人,就想到成熟稳重;看到北方人,就想到性格豪爽。
有一个教科书的案例:市调公司在招聘户访人员时,一般都倾向于选择女性。因为一般民众的印象觉得女性较少攻击性,要求登门入户做市调,民众的拒绝率会比较低。有可能你的人生经验和来自某地方的人交游的过程/结果都不太好,导致你以后一听到对方是来自某地方,心里对这个人就有负面的想法。如果你将对方当成独立的个体去了解,有可能会发现对方其实很不错。
首因效应
第一印象的偏见心理学上又称为首因效应,指的是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如果某人在初次见面时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人们会乐于与他、她亲近,彼此能较快取得了解,也会倾向于对他、她今后的行为持正面态度;如果某人在初次见面时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人们会避免与他、她进一步接触,也会倾向于对他、她今后的行为进行反面的解读。
实验心理学研究显示,外界信息输入大脑的顺序会影响大脑对信息的认知:最先输入的信息作用最大,大脑会以第一次输入的信息当作基础、将之后新取得的信息迭加上来,形成一个整体一致的认知;如果新取得的信息和第一次输入的信息不一致,大脑会倾向于削弱新取得的信息的重要性、用其他非本质的原因去解释新取得的信息,藉以形成一个整体一致的认知。
证实偏差
心理学上的“证实偏差”说的就是这个概念:当人确立了某一个信念、观念时,在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过程中,就有寻找支持这个信念的证据的倾向。他、她会很容易接受支持这个信念的信息,而忽略、否定不支持这个信念的信息,甚至还会花费很多时间驳斥和他、她信念相左的观点。
因此,当发现对方的观点、想法和你差异太大时,大概率就没有继续交流的必要性了。人倾向于能听进自己相信的事情,即使你的逻辑推论严谨、有凭有据,对方听完后、也会自动屏蔽——不如直接忽视他、她,将时间花在其他重要的人、事、物上。
奇怪的攀比心理 偏差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请受试者想象现在公司为他、她每月加薪300元,为他、她的同事每月加薪200元,请受试者评估他、她现在的开心程度,并算出平均值;再请受试者想象现在公司为他/她每月加薪400元,但为他、她的同事每月加薪500元,请受试者评估他/她现在的开心程度,并算出平均值。
结果计算出来的开心程度,前者较后者显著为高。理性上每月加薪400元应比每月加薪300元要来得开心才是,但却因为跟旁人的比较,反而导致出相反的结果。所以人潜意识追求的,不是自己过得好,而是自己过得比自己周围认识的人过得好。
涉入偏见
心理学的实验显示,如果让受试者增加对过程的参与,受试者对最后产出的认同度也会增加——这样的偏见,心理学上称为“涉入偏见”。
那是由于受试者在过程中投入时间、精力,所以倾向于认同最后的结果。是“沉没成本”和”损失厌恶”造成了这种心态:如果否认最后的结果,代表的就是之前投入的时间、精力被浪费了,为了规避这种损失所导致的心理上的痛苦,心理的自我保护自然倾向于认同最后的结果。
常遇到觉得自己小孩长得最好看的父母;小孩学会一点点东西,他们就觉得孩子是同龄孩子中最聪明的。这是典型的涉入偏见。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想有比较高的可能性去取得某人对某事的认同,先从一些小地方去增加对方对这个过程的参与,再慢慢增加对方参与的程度,对方会有比较高的可能性去认同最后的成果。
晕轮效应
如果某人是某方面的专家,你又很喜欢这个人,那么他、她在其他方面的建议你也会倾向接受——这种认知偏差心理学称为晕轮效应。
有一位很受大家欢迎的教授,他的专业是在财务。在节目上对经济、房地产、教育等不同领域的议题也常发表他的看法,观众将对他财务专业的信任,延伸至人生所有议题的方方面面。出书的内容不论写的是什么,都是以专家自居,每本书都能登上畅销书排行榜。
甚至不见得要是某领域的专家。消费者会将对某位艺人或知名人士的喜爱,转移到他、她代言的商品、服务上,相信他、她在这个领域的推荐。常有知名厂家花巨资请艺人或知名人士来做品牌代言或商品、服务代言,就是这个道理。
投射效应
人常习惯性地将自己投射到与他、她互动的其他人身上,以为对方一定听得懂自己的语言、在同一个情况下也会与他、她有相同的想法、感受——殊不知每个人的成长背景、人生经验皆不相同,即便身处同样情况,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感知;对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解读。
用自己的情况去类推别人的情况,这种认知偏差心理学称为投射效应。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夫妻吵架常见的理由是:在这个状况下,他、她为什么不能体谅我的心情、他、她为什么不能猜到我的感受、想法;和同学朋友交流时总会想他、她为什么这样呢,为什么就不和我们一样呢?每次跟小孩沟通,明明是一片好意,为什么总是以吵架收场?
不要用自己的想法去推论别人的想法。请尊重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用开放的心态去了解对方。这样沟通起来和分析对方的行为都会变得更精准,生活和事业也会更顺利些。
讨厌改变
人喜欢待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不喜欢改变带来的不确定性。
心理学家说这是由于改变需要放弃现状的既得利益,人天生就厌恶损失;改变后的利益,在改变的当时是很虚无飘渺的——导致人潜意识讨厌改变。也导致人有另一种错觉:好像只要不变,风险都是比变来得小的。
现代的世界变化的速度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快的,很多时候你仔细地去分析客观情况,常会发现不动的风险不见得比动的风险来得小。如果心态上常维持一个不动的惯性,当环境累积了一个剧烈的变化时,届时再调整行为常已经来不及。
人需要随时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关注世界上重要的大事,常反思这些大事对人的未来和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影响。如果发现会影响到自己未来的规划,提早做相关调整。这样变化真的来临时,自己才能游刃有余;或已经将自己准备好,可以登上风口、掌握难得的好机会。
支持选择偏误
当我们回忆过去的决定时,如果记忆中的事实并不支持当初的决定,人的大脑会歪曲记忆,目的是让当初的决定看起来是正确的。这样的认知偏差,心理学上称为支持选择偏误。
原因是如果人们承认当初的决定是错误的,那代表之前付出的金钱/时间、精力全浪费了。人的潜意识是损失厌恶的,大脑自然倾向只保留能自我肯定的记忆、或扭曲一部分的记忆只为了让当初的决策看起来是正确的。
而且如果时间拉得愈远,大脑自动调整记忆的程度也会愈高。
稀缺性偏差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请受试者试吃桌上的饼干,请受试者估价,计算出受试者估价的平均值;研究人员敲门进入会议室,表示隔壁受试者指名要吃桌上的饼干,之后再请受试者对饼干估价,计算出受试者第二次估价的平均值。发现第二次估价的平均值统计上显著比第一次估价的平均值为高。
这就是心理学上,因为稀缺性导致对同一事物认知的价值显著提升的心理偏差现象。营销人员常使用的「饥饿营销」就是利用这个心理偏差,造成商品短缺的假象,增加消费者对拥有该商品的欲望。一个事物的价值应取决于这个事物对特定人的效用,和是不是有很多人跟你抢是无关的。
很多男生都在追的女孩,有可能并不适合你,抢到了可能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一个东西限量,就争破头去抢,你可能付出的是一个远远超过它合理价的价格。因为旁边有人在跟你竞价,所以你突然觉得这个东西的价值超过你原先的评估,忍不住一路往上加价。
马斯克推荐常见的24种认知偏差
1.可用性级联
因为我们对融入社会的需要,越被公开和重复讨论的事,我们越相信其真实性,例:上火这一概念其实并没有科学依据。
2.衰落偏差
我们倾向于将过去浪漫化,认为社会、机构总体正在衰落,例:你们是我教的最差劲的一届。
3.现状偏见
我们倾向于保持不变,即使是有利的变化也被认为是一种损失,例:买回家的商品如果没有质量问题,我们都不愿意退,即使7天包退换。
4.沉没成本
即使面临失败的结果,人们会因为前期的投入,而在这个注定失败的事情上继续投入。
5.赌徒谬误
认为未来的可能性受到过去事件的影响,例:已经连续输了10次了,下次也该赢了吧。
6.幸存者偏差
人们会只根据成功的样本就得出结论,而把失败的样本排除在外。
7.零风险偏差
我们更愿意将小风险降到零,即使我们可以通过另一种选择来降低整体风险。
8.精神活动过速
我们对时间的看法取决于创伤,精神状态和体力消耗。例:当差点被汽车撞到时,感觉时间都慢下来了。
9.琐碎法则
人们会对琐碎的问题给予不成比例的重视,同时又避免面对复杂问题。例:政府花大量时间讨论修自行车车棚问题,却不解决流浪人口问题。
10.蔡格尼克记忆效应
比起已完成的任务,人们更容易记住未完成的任务。例;已经完成了90%的任务,因为未完成最后10%而沮丧。
11.安慰剂效应
如果我们相信某种药物可以治疗某种疾病,哪怕这种药是无效的。例:2战时麻醉药用完了,给伤员输生理盐水,伤员依然觉得疼痛减轻。
12.框架效应
人们对一个客观上相同问题的不同描述导致了不同的决策,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给人不同的感受。
13.宜家效应
人们更看重自己参与创造的东西。例:我做的菜果然好吃。
14.本.富兰克林效应
如果我们已经帮了别人一个忙,那么我们更有可能帮他另一个忙。例:小明给小花借了文具盒,小花又向小明借了自行车,小明爽快的答应了。
15.旁观者效应
周围的人越多,我们帮助受害者的可能性就越小,例:老人摔倒都以为其它人会扶起这位老人。
16.刻板印象
人们普遍认为,尽管没有关于这人信息,但一个群体的成员将具有相同特征。例:那个带着小胡子的人肯定是嬉皮士。
17.外群体同质性偏差
人们认为圈外人千篇一律,而自己的圈子里的人各个不同。例:小明不看小说,他认为看小说的人都不思进取。
18.权威偏见
我们信任权威人物的意见,并经常受其影响。例:某权威专家认定。
19.暗示性感受
我们尤其是儿童,有时会将提问者建议的想法,误认为是记忆。例:你从沙发上摔下来,是你妈打你之前还是之后。
20.虚假记忆
我们将会想象误认为是真实的记忆。例:小明小时候没去过菜市场,但却清晰记得和妈妈在菜市场买菜的场景。
21.潜隐记忆
我们将真实的记忆误认为是想象。例:我们到一个陌生地方总感觉自己来过这个地方。
22.聚类错觉
我们倾向于在随机数据中发现模式规律。例:你看那云朵好像你家的猫。
23.悲观偏见
我们有时会高估环境的概率。例:水只剩下半杯了,没有希望了。
24.乐观偏见
我们有时对好结果过于乐观。例:我明年一定会挣好多钱,所以提前消费了。
所谓认知偏差是指人们根据一定表现的现象或虚假的信息而对他人作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
1.由人际认知的首因效应形成的认知偏差
所谓首因效应是指,当人与人接触进行认知的时候,首先被反应的信息,对于形成人的印象起着强烈的作用。简单地说,首因效应即是人对他人的第一印象。首因效应之所以会引起认知偏差,就在于认知是根据不完全信息而对交往对象作出判断的。首因效应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但往往是不准确的或者与现实不相符合的,因而是有偏差的。
2.由晕轮效应形成的认知偏差
晕轮效应也是常见的一种十分普遍的认识偏见。在认知时,人们常常对所具有的某个特征而泛化到其他一系列有关特征,也就是从所知觉到的特征泛化推及其他未知觉的特征,从局部信息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这就好象晕轮一样,是从一个中心点而逐渐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所以称之为晕轮效应。晕轮效应往往是在悄悄地却又强有力地影响着对他人的评价。
3.由投射效应形成的认知偏差
投射效应是指在认知时及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以及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这种推己及人的情形,在人际交往中也是常见的。如有些人只是根据自己的好恶、经历去结交和评价他人,与自己有相同或相近的经历/兴趣爱好往往产生好的印象,反之则印象不佳。
4.由近因效应形成的认知偏差
个体对最近获得的信息留下清晰印象,其作用往往会冲淡过去所获得的有关印象。这就是近因效应。首因和近因效应都是使个体认知发生偏差的心理因素,只不过个体获得的信息对认知情况的作用条件不同罢了。假如关于某人的两种信息连续被感知,人总是倾向于前一种信息,并形成深刻的印象,这是首因效应。假如人们先知道某人第一信息,隔较长时间后才了解第二个信息,这第二个信息便是最新的。这最新的信息则会给人留下较深刻的印象,这即是近因效应。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