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客体关系和自体关系的区别是什么?要了解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客体关系、什么是自体关系。客体关系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是寻求客体,关注外部客体对于建立内部心理的影响,简单来说,客体关系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
而自体关系心理学则认为,心理功能是由自体关系建构而成的,如果一个人的自体关系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那么他的心理功能将出现缺失,简单来说,自体关系关注个人自身因素。
如果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客体关系和自体关系的区别,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客体关系可以指父母、环境、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而自体关系则是孩子自身对自己心理发展的影响,自体是我们对我们是什么样的人的基本经验。
这就是客体关系和自体关系的区别。
理解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如下:
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的说起来是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的关系。两者有密切的联系,但不能等同起来。
所谓主客体,是针对一种关系、一个行为而言的。“我养狗”这个“养与被养”关系中,“我”是主体,“狗”是客体的意思。
需知:
主体和客体是认识论的一对基本范畴。主体指认识者,即在社会实践中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人。人生活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都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
人作为认识主体,既可以个体面貌出现,也可以群体一员面貌出现,还可以人类整体一员面貌出现。因此,主体的存在形式可区分为个人主体、群体主体和人类整体主体。
一、含义不同
1、主观是一种意识,是一种精神,与客观相对。
2、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3、客观是事物本身的属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4、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二、关系所属范畴不同
1、主观和客观的关系相当于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主观即人的意识、认识、思维,客观即事物的客观存在,如自然界、人类社会等。
2、主体和客体则是认识论范畴,主体是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指与主体发生联系,进人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三、两者的关系不同
1、主体只有和客体相联系才称为主体,离开客体就无所谓主体。
2、客观存在可以是不依赖于主观、主体的。
客观事物与客体有区别
客观事物只有和主体发生联系才成为主体的客体。当客观事物尚未进人人的认识领域时,它还只是自在的客观存在,并不是认识的客体。只有与认识的主体发生了对象性关系时,客观事物才具有客体的意义;另一方面,认识的客体不一定是客观事物。
当人的认识活动指向人的精神活动时,认识的客体是精神客体。精神客体本身不属于客观事物。
两对范畴的联系表现在:
主体有主观性,有意识和目的;客体首先是客观存在,才能成为主体认识和改造的对象。?
参考资料:
——主观
——客观
——主体
——客体
作者/田凯? ?课堂文字稿
从心理学的视角理解自体客体的概念,最开始科胡特这个定义就是 对另一个人的体验维度 ,关联于这个人所具有的自体的功能。但是这个体验维度他是怎么体验的?这是很关键的。所以说这里我们大家可以去体会一下,就是当我们对另一个人体验到什么程度,他才能称得上自体客体,体验的深度和时间长度才是那个核心,所以说并不在于这个人是怎样的。
问:这有很多层面吧? ,
这有很多层面,对的。所以说这里的话就是有一个联想,就是当你联想到谁,让你感觉到特别有力量的,或者跟谁在一起,那个人带给你一种很有力量的感觉。
( 问 : 阅兵的时候,那种感觉,是吧?)
所以说你这个自体客体就不是一个人了,是一种情景,会感觉到心潮澎湃,感觉到很有力量,好像会调动起你自己内心的一些感觉。当然科胡特在最开始的时候理论假设,他是从婴儿观察开始的,他是从这个母婴依恋这个位置来理解,但是他这个体验维度很重要的,就是说他的这个核心是在体验上。
比如说当你遇到一个危险的事情,你感觉到特别害怕特别恐惧,这个时候你一下子感觉到就是六神无主,然后你自己都没有办法了,你想起谁来会感觉一下子踏实了?
(释迦摩尼)
对,释迦摩尼。我们其他人也可以想一想,但是大部分好多人都会在那个时候不知不觉地喊一声“妈呀”,会喊一声妈妈,尤其是在最危险的时候,自体要崩解的时候,在生命危急关头,那个时候都会很不自觉的去喊一声(妈呀),这是与人有关系的。
(我经常喊,我的天哪!)
这个是比较震惊的啊。这是最开始的自体客体。沃尔夫呢,他把这个自体客体进一步的澄清一下,他说是一种内在心理体验。这种体验不是描述自体和其他人的关系,而是一个对于某一种映像,某一种影像的一种体验。就是说当他体验的时候,他只要一联想不肯自觉的会想起一个载体,这个载体往往是这种影像,这种体验可能是伴随着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可能是力量的、温暖的、很有归属感的。但是同时它会有一种影像会出现。释迦牟尼佛是一种影像,你会提及他的样子来,或者说是这个它在带给你的一些感觉同时伴随。所以说这是从体验方面上来理解,因为它的定义就是从一种体验上是一种内在心理体验上来定义的。但是它有一个载体,这个载体就是影像,包括另一个人的影像。那这一部分的话,客体关系有他的论述,当然自体心理学会从自体影像带来的体验这个前沿的位置上来。
所以说大家可以在下面有几个反思性的问题,就是大家可以随后时不时的去问一下自己,这个我经常问我自己, 就是:联想到什么?我会感觉到有力量胜任感。
(你联想到什么?)
我自己的?我分享给大家,这个是变化的,如果我们平时做联想的话,可能有好多会出现。但是后来我一想,我就想就是我自己在对我最困难的时候,我就想,我一看,噢我原来还有一个更稳定的那个部分,然后在一些比如说我自己自我催眠或者自由联想的状态下,我再去想的话,就会出现出一些特别稳定的背后的那一部分,就是那种特别深刻的体验。特别深刻的,就是一想到他就讲就觉得特别有力量,然后我想的时候会想到一些片段,碎片化的。比如说我上初中的时候,我那个时候拿着一个书包,那个书包破了,但是我没有留意到。但是有一个老师,他就说:田凯,你的书包破了。他下午就给我带了一个新书包过来。我一想起这个事情来的时候,我的心里就特别温暖,那个老师跟我就见过一面,他是给好多年级上课,但是他就跟我那种交流和交互就那么一次。其他 都不很连接的。就那一次,他带给我看他那个书包,他那书包是他自己用的,那个虽然是旧的,但是对我来说对我来说挺。其实我想起这个事情,我就觉得非常不一样,包括我后来就是对老师的一些认同,我也喜欢做老师啊等等,我觉得都有些有关系。所以说他是我的某一个碎片化的,但是同时也是一种自体客体体验。所以说我的理解是可能是很多很多种呈现,但是开始是碎片化的,具有能量。
再比如说我有的时候会联想到我小的时候,小的时候我奶奶陪伴过我,可能我会联想到我奶奶,我会觉得很有力量感是什么一个体验?是我有的时候偶尔想起来,她生活那个时候很贫穷,但是她会把菜做得很好,她会用各种各种方法来调理的很精致,她会把白菜那个叶子能做的好,能做出好几种样子的。我会觉得她还挺巧的,她可以去菜市场捡那些白菜叶子,能够做成辣菜,能做成咸菜,或者能炒能怎么样啊,我会觉得就不一样。我们往技能上去发展,就是说专业和技能。我觉得她可以那么强,我也可以把一个小东西给搞得强一点。
当我在自由联想状态下的话,我会联想到有些相关的。这些体验呢大部分都是与我自己的一个稳定感有关系。比如说当我说我相信我奶奶那个特质。那一瞬间,那一瞬间我的感觉。我当时我就觉得我还可以好好读、学好,我可以把这个菜炒得好一点,就这样。-(技能的迁移)
还有是什么?就是比如说我们做咨询师,做咨询师有的时候我们会经历一些困难的时刻,当经历很困难的时候,你会想一想,就是想到什么,你会感觉到你的生活方向或者专业方向是对的?你会联想起什么?像我的话,我开始就联想到一位老师,我觉得他咨询做的也挺好,然后理论讲得也挺好。我觉得跟着他没错。我觉得跟着他,我会很有胜任感,我会觉得很踏实。这就是理想化的部分,这也是一种体验。但我这个体验总是依托于人,比如说老师也好,或者说是我奶奶,依托于人,背后它总是有一个关系,关系背后是一个人,一个人的影像。但是对于我来说,其实我刚才说这些事情的时候,我已经不关注这个人了。我关注是我的那种体验,我那个体验特别好,对我自己特别有帮助。但这个体验呢,就是我刚才说的这些,只是意识层面的,还有更深刻的连结,特别早期的早年的这种连接,这些自体客体。我们今天这些都是意识层面,意识层面只是稍微体验。
这是最早期的自体客体。现在我们看一下当代的自体客体.
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延展,他说是聚焦于一个人,是如何体验它周围的环境,这是奥瑞斯汀1996年提出来的,这个环境呢就包括的就很多了,包括另外他人或无生命客体,比如说释迦摩尼,就是无生命的,现在来说,对你来说只是一个符号,只是一个图画,还有抽象概念但是对某些人就不同。现在就包括这么些部分,这些部分在心里中的表象,它并不单独存在为一个分离而实际存在的人,他是因为是自体需要的扩展。
比如说我做咨询的时候,我做咨询的是我在中心做咨询,我觉得挺踏实的。我在那个咨询室里我呆的时间久了,待的时间很长,一进去之后就感觉到一种稳定感。但是如果换了一个地方,到了一个闹市,到了一个菜市场一个角落里,我在那儿去做咨询,就感觉到不一样,这两个感觉。但是当我在这个咨询室,比如说在中心的咨询室里,我也感觉到很踏实,感觉到甚至很自如,这就是熟悉带来的连结,这个就是环境带来的,这就是最直接的环境带来的。
那当我们想到什么,让自己很有归属感呢?很有力量呢?像有的老师会想到释迦摩尼,我也会想到释迦摩尼,我还会想到观世音菩萨,我还会想到书,有的时候我做个案不确定了,我想到一本书,这本书叫《自体的分析》,里面有一章节,我想到了,唉,踏实了,跟这个很像,跟这个个案特别像,很踏实,很稳定的。这就是无生命的这一部分。
还有抽象概念所带来的。今天我还跟一位老师分享,我说有的人要结婚了,算一下八字,算一下两个人匹配不平衡。发现基本上是这样的,一般都是两个结果,第一个结果是挺好的。第二个结果是你们虽然是有些不好的,但是你们还有很多好的,可以的,然后这个时候你愿意花钱:因为得到一种确认感。这就是建构的解释,语言的语言这个解释带来的一个字体感。那一瞬间它就会踏实,我们需要的是最后那个解释,就是这样,或者说你就是这样子,它会带来一个确定感。这就是抽象概念。
但是我们怎么确定是不是自体客体呢?还是在体验上。所以说有的人算了之后,就感觉到非常确定。就这样了。那这就是它的自体客体。有的人算了之后,觉得,啊,可以借助一下。那这个就是他的一种知识和经验。所以说后来呢就是科胡特还有一句话说:一个人能否就是能够让自己变得很流动,他们有没有一种能力能够把周围的环境也变得像自体客体那样一个流动性和变化性,这是他的一个核心自体的一个功能。它不是很凝聚,很固执的。那有人就靠这个,没有这个就不行了,就成瘾了,这就是固结的防御特点的。所以说后面的话,就是有四类,科胡特后来就提出了四类,原发的、防御的、代偿的、成熟的。我们刚才这些体验,刚才我分享到这好多体验,好像是大部分都是在成熟的这一部分。
原发的就是说是一个孩子在生长过程中,他必须要的,象母亲的镜映和回应,像父亲带给他的一种稳定和踏实,允许他去粘着他,他对他的理想化和崇拜,不拒绝的,这都是原发,最古老的,包括他找小伙伴的时候,有很多小伙伴跟他在一起,这就是原发的自体客体。
那防御的是什么?防御的,就是因为原发失败而造成的,他必须依靠这个来维持自体感,就是它必须依靠这种体验,他必须依靠这种体验来让他觉得是稳定的。大家可以体会到防御的一个特点,它是一个很僵化的很必须的。比如说刚才那个比如说我去算这个八字,算完之后,还要算,然后就还要算。过两天就不行了,还要去算。时不时还要去算一算,还有?比如说有个老师他给我一个书包,我过两天就感觉到没感觉了,我还需要再来一个书包,我过两天还需要再来一个书包。所以说我发现如果没有书包,我觉得对人生就没大有意义了。如果到了这个状态的话就算是防御结构特点的。
(你比如说老跟别人要赞美,肯定那也算是这个防御吧?)
防御的好多是,科胡特说是在垂直分裂位置上的,比如说比如芳华中的刘丰,他家境很贫寒,出身很低微,他周围人群都是高干子弟,然后他自己就是:我要做一个好人,我要做一个好人,我要做,我做到好人之后,大家对我的那种肯定和支持,他是“无我”的,那个无我是空心的无我。他依靠于外界而存活,这个是防御的。防御有很多可以展开的内容,我就是抛砖引玉的提一下,大家回去还可以再去看,再去琢磨一下。
代偿性的,我今天主要是讲代偿性的视觉体验。我今天要讲的主题主要与代偿性的有关。科胡特说“通往自体凝聚的路有好多条,而代偿性的就是一个解决之道。就是有很多很多代偿性的自体客体,有个特点,它有一部分是处在水平分裂的位置,就是这个自体客体即带给你好,让你自体稳定,又让你冲突的。但是你总有办法让它流动起来,让它变成好的。第二部分它就有可能脱离出来内聚。代偿性第二个特点呢,就是它是可以流动替代和变化,它不象成瘾处在一个垂直分裂,它就是存在于那里,带给你好的同时呢,还会带给你自体更多的这种吸收和淬炼,比如说你有一个爱好,你的爱好是读书,但是如果说你除了读书之外什么都不干,然后读书就成为你的生活的全部。甚至说你要在读书中成就什么,你就是为了读书成就什么,这就有点防御——我要把书都读一遍,要成为书圣,书仙,带有幻想特色,还有理想化夸大的特色,这个就病得挺厉害。这也是防御的。
但是如果是读书本身的话,带给你很多体验,这些体验带给你好的感觉,你还能够从书中走出来,你借助于书,书本身带给你稳定,但是你借助于书又达到更多的更成熟的一些
稳定 ,这就是代偿性。
(如果是说要读书,我就是成就我的仕途,成为什么什么样?像过去那些,考(功名),这样子的是什么?)
这个是神经症性的,这个是功能性的。这里的代偿性是指的是他有一种生命力,读书会带来一种生命力,会带给你一种活力,你会感觉到胜任,确信,感觉到有力量等等,与前面这几个都有关系,比如说前面这个,比如读书会很有力量感胜任感,会很确认生活方向,会发现是对的,会体验到亲密感归属感,或多或少会有些这些感觉的,这是作为那个自体客的位置,是一种体验,所以说它是在一个体验的维度。像刚才说的我读书作为一个工具,我要成为一个仕途途径。如果是他没有这些体验,我觉得他可能也读不好,如果仅仅作为一个工具。所以你说的那个位置可能更多的是一种功能性,就是工具性使用,那是一个 客体。
(哦,那不是防御性的)
那是客体,你刚才说(读书)作为一个工具,那是一个客体。
(那像小孩喜欢上网玩游戏这个事,是代偿的吗?)
这个要看他的体验,要分析他是因为什么而去做这个事?是因为缺失而去做,因为缺失可能会引起两部分,一部分是防御的,一部分代偿的,那有的成瘾性的,与现实生活脱节的,其他都已经忽略了,完全进入那个世界的,对他不行。这样子就是偏防御多一些。但是小孩的话更多的也会有代偿,就是有一部分防御,但是发展的可能,就是用代偿的观念来看。比如说玩游戏的时候,可以体验到跟小伙伴一起的感觉,在游戏中可以放大家可以骂骂街,可以砍砍人,可以抒发一下攻击性的那个宣泄的作用。还有就是打打怪,可能装备提升了,自己有一种成就感,有一种夸大的部分,而且在游戏的世界他往往是独一无二的,他就是那个世界的主人、游戏中的主人,他会有一个控制感,他会带有核心自体客体的特点。
(那这个时候的体验就是代偿性的。)
对的,代偿性的。
(那有可能在游戏里头,有了那感觉他就不出来了)
会脱离。所以说这个时候咨询师的工作方向往往是看到他缺失的那一部分,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填补替代,让他慢慢的出来。所以有一个咨询师,那个上网的孩子他怎么治疗的?他在网吧里咨询师给的他买好吃的,然后卖好喝,端了给他过去,然后陪着他一起看,看他在那里玩儿。开始的时候一天不跟他说话,后来跟他偶尔说两句,后来慢慢跟他说多了,发现跟人聊也挺好玩的,就慢慢的这样出来。那是比较严重。
(那如果他就是为了逃避一个什么东西,逃避到游戏里面,那就是防御性的吧?)
逃避,有两种,一种代偿,一种防御,我说的这个防御还是偏严重性的,垂直分裂。所以说对于孩子来说,在我看来都是代偿的。防御的这些更多的是成年人,成年人的分析,后面会讲就是有的人就是出现那种自恋行为障碍,他那个行为好多都是防御的,他在那个行为中得到他要的自体感,但是很难脱离,很难改变。
然后,补偿性自体客体,我今天主要是讲这一部分,视觉意象也是基于这一部分来讲的,这是科胡特《自体的重建》里的。科胡特说通过视觉意象建立自体客体替代品的自由程度也应考虑在内,它的应用范围应该超越分析情景。所以说这与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有关系,就是什么样的自体客体意向出现,是超越分析情势,是不用传统的精神分析来工作的,它超越于分析情境,但是同时它是一种代偿性的视觉意向。比如说像赵老师说释迦摩尼佛像,我给你分析完之后,你肯定会很恨我,释迦牟尼佛他本身对你来说就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存在。我如果用心理学的东西给你分析分析,然后你会你会觉得怪怪的,我会破坏了你体验感,对不对?
是的,所以说这个里面就是有这一部分就是补偿性的自体客体,他的连结是很强的。然后科胡特当时他说了有三类,第一类是有的人会加进隔离的时候,他会有什么?会有镜像自体客体陪伴的幻想,就有的人长期被关押着,他一个人,会采取一些方式,你感觉可能怪怪的。他可能会出现一个小伙伴,他就跟他对话,去进行交流,自言自语。这个自言自语不是幻觉的自言自语,是一种像类似于内在对话,但是出现视觉意象性的,陪伴性的。太孤独了,他创造出来了一个部分,这个部分是代偿性的。
(那个肖申克的救赎里面,那个男主人他被关押,好几周吧,然后有什么贝多芬的音乐啊什么之类陪着的他,那个算吗?)
嗯,对对
是的
嗯,反正她过得挺充实的感觉,在里面
还有就是上帝幻象。这个是能给某些人以卓越的勇气,甚至是什么?全社会谴责的情况,还能够做他该做的事,还研究了很多。
是不是有些宗教体验是这种?
对的,是的,我今天有一部分分享,阐述这个东西与禅修体验有关系。
还有一部分是什么?这个是科胡特在那个个案人说的是童年我的精灵,描述就是六七岁时候的孩子,他的瓶子中有一个小精灵,他每当遇到挫折和创伤的时候,比如说现实生活中被祖母批评了时候,或者有创伤的时候,他就会跟这个精灵去对话,这给他一种抚慰,带来一种稳定感,一种陪伴,类似于孪生。
你说这个是不适合于这个精神分析的是吧?
就是访客出现这一部分的时候,是作为它的一个资源,不去分析,而去活化这些资源和背后连接的生活体验,把这个部分强化,促成内化。视觉意象本身是个符号,但是它背后带有的是体验性的东西,让这种体验的东西更多地去活化和内化。因为语言的解释,语言的诠释带来的语言叙事性会弱于视觉意象它本身已有的那一部分。他已经有了,有的时候咨询到一定程度,访客会出现,但那是已经有的。
(那上面说的是超越分析情境,就是说这些就不要去分析它。)
不要去分析它,对的。不要语言性的去分析它,可以运用自体的共情啊,陪伴啊,镜映啊这些让他去理解。这是自体客体的概念,当代的自体客体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广的概念。
(是不是可以回应说:有这样一个小精灵陪着你 ...真好!)
嗯,就是你共情到了这一部分,你也体验到了有一个小精灵或者类似小精灵的陪着你的那种感觉,好像是密友的,好像是朋友,好像是什么的,就回应他。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