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基本归因错误是指什么

时间: 2023-07-17 19:46:23

基本归因错误是指人们在考察某些行为或者后果的原因时高估倾向性因素、低估情景性因素的双重倾向。

比如:我们经常性认为一个人的生活现状会跟一个人的勤奋有关,所以当我们看见一个人生活比较困难的时候,就会把这种生活现状归因于不努力勤奋。

常见的归因错误

1、基本归因错误

2、活动者-观察者效应:行动者对自身归因不同于他人对此行为的归因。

3、自我服务偏差:个体容易趋向于把别人的成功和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而把别人的失败和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

基本归因错误的例子

基本归因错误的例子如下:

基本归因错误曾被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是人类普遍具有的一种归因倾向。对他人行为归因时,人们往往将行为归因于内部稳定的性格特征,而忽视了引起行为的外部客观因素。

对于我们自己的行为,我们通常会用情境因素来解释。在生活中,人们对行为的成功与失败进行归因是一件很平常的事,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归因倾向则对人的心理承受力有很大的影响。

人在对其行为的归因过程中会逐步形成个人的归因倾向。

基本归因错误是归因偏差的一种,是指观察者倾向于把行为者本身看作是其行为的起因,而忽视了外在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产生原因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与其他的环境因素相比,行为者的行为是最容易观察的信息。

什么是“基本归因偏差”

? 没看到这个词之前,还以为是个数学名词呢?原来是个心理学名词。什么是基本归因偏差呢,简单概括为一句话,根据“成甲”老师所说:别人出事儿,都是“人品”或者能力问题;别人成功都是走狗屎运或者靠关系。而自己出事或者没做好,都是外部环境的问题、别人的问题或者基本条件的问题,自己成功都是个人奋斗的结果,是辛苦努力的结果,说自己是走狗屎运的,基本上全部是妒嫉。

感觉很眼熟或者似曾相识是不是,因为这个是人类的基本特征,貌似人人都有,程度不同而已。我们会越来越固执的人为我们坚持的就是对的,我们否定的那肯定的是错的,我们喜欢的那就是好的,我们厌恶的就是差的。我们坚持很久都没有更新的成见,比如油嘴滑舌的人就是不好好干活的,比如女孩就是不太能吃苦的,比如吃早餐就是好。我们喜欢的人,做的一些感觉很无聊的事我们也会支持。这些都要归结为“基本归因偏差”。再简单一点就是,不撞南墙不回头啊。

基本归因偏差就是“进化心理学”里面的东西吧,现在的人是过去的人进化来的,我们要生存就要学会防卫,除了身体机制的防卫,更重要的是心理的防卫,谁要是敢说的跟我们不一致,那基本上肯定有问题,让我们可以更有威望或者可以唬住别人吧。

?? 基本归因偏差在知识而非体力占主导的社会种,会阻碍我们成长,最重要的是阻碍我们认知能力的提升,我们对很多事物的认知是停留在父母的教诲中,停留在高中的认知里面的,比如女孩子不喜欢你的某某特征,这个特征到现在还影响你,比如你觉得什么是酷,可能你现在还是觉得这就是酷。你会看年轻人像小屁孩,看刚毕业的学生啥也不懂。其实都是你的错觉。真正需要提升认知能力恰恰是你,而不是别人。

?? 怎么减少“基本归因偏差”对我们的负面影响呢?核心的思维就是建立“绿灯”思维。什么是绿灯思维呢,它是相对于“红灯”思维的。红灯思维就是基本归因偏差的放大版,看什么都不对,一听到不同观点就摇头,说别人胡扯。红灯思维最典型的就是:别人想赢,他想赢得辩论。

绿灯思维就是不管遇到什么观点,先接受。尊重别人说的内容,可能不同意,但是一定要尊重别人观点的表达,然后内化于心的思考,这个是不是也有参考价值,或者是它可能能够帮助自己。

? 想具备绿灯思维而不是中庸思维也并不容易,中庸思维是什么,就是什么都好好好,行行行,屁都放不出一个,只会中和平和做老好人,这个也是思维模式。但太低级。

?? 要做到“绿灯思维”,我们必须建立一个更基础的认识,那就是:区分“我”和“我的观点/行为”之间的区别。我们经常把别人对我们观点或者我们行为的质疑,理解为别人对我们本身的否定或者质疑。如果别人质疑你的观点或者行为有问题,就要具体展开看看,观点和行为哪里有问题,哪里可以优化,是不是我们认知的问题没有意识的问题的所在,或者真是别人的认知没有理解你。我们要明确“我”是一个综合的实体,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而是一个变化的实体,是基于贝叶斯原理在逐渐丰满和完善的实体,而我的观点和行为是“我”这个实体在目前能力、环境、理解力和认知力的情况下的一个具体表现,怎么可能是100%无可挑剔的呢,除非你以后不再成长,不再受贝叶斯定理影响,我们的成长就是简单的来自于“我的观点/行为”的改进和提升,而别人对“我的观点‘/行为”提出意见或质疑,恰恰正是我们能够从不同角度获得启发和成长的机会。

别人过去是王八蛋,可以从多个证据证明。但是不能证明未来他永远是王八蛋,这就犯了连续性的错误,连续性没有意义,我们生活在概率的世界里。

乔布斯生前说过一句著名的话:我特别喜欢和聪明人在一起i工作,因为最大的好处是不用考虑他们的尊严。难道聪明人没有尊严,聪明人知道尊严,但没有时间去维护面子,因为聪明人更快的成长和改进,以便成为更好的自己。

? 要想成长,就要面对和自己传统认知不一样的地方。培养绿灯思维,区分“我”和我的观点/行为,不要把自己和过去的自己捆绑在一起。这样下次可以更加从容一点,就是发现过去的我的不足,改善未来的我,这样不是一件好事么?

什么是「基本归因错误」?

今天在《关键冲突》这本书里看到一个概念,叫 基本归因错误

一开始我看着觉得这样高大上的词汇,肯定讲的是一些跟我们平常人没有什么关系的深奥原理或现象,但接着看下去就会发现,这TM不就是常常发生在我们周围的现象吗。

当你突然知道了一个日常遇见过的现象,它有一个人们早就给它下了定义的概念,那种感觉可真TM爽啊。(这也是我喜欢阅读的原因之一)

基本归因错误 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人们在归因的时候有两种趋势:把别人归因为品质,把自己归因为外部环境。

举个例子,约会时,别人迟到了,你下意识会觉得:这个人不守时,没素质,等等。你会觉得他不重视你,会觉得这个人品质有问题。

但当你自己迟到了,你会说:我今天也早出门了,没想到会这样,这交通太堵了啊。

所以呢,你忽略了「别人的错误也可能有不得已的原因」,而把别人的错误归因于是他这个人有问题,这就是 基本归因错误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