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时嘴角一侧上扬主要有以下心理:
1、说话者心中很得意,觉得事情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发展。
2、傲慢的心理。一个人在说话时如果嘴角一侧上扬,代表在轻视对方,对对方的观点表示怀疑。
3、自负心理。说话时嘴角一侧上扬,是因为这种人过于自信,有骄傲、自负的倾向,甚至有点瞧不起人。
4、无所谓的心理。人们在遇到一些自己不感兴趣,或者对事情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时,会表现出无所谓的心理。
心理学的面部表情
心理学的面部表情,人们最有效的沟通方式是面对面的交流,但除了语言性的交流外,非语言性的身体符号也可以传递和传达出个体的信息,达到交流的目的。下面看心理学的面部表情。
心理学的面部表情1 平静的面部表情
平静的面部表情是最常见的表情,它代表内心没有较大的情绪变化,是一种稳定的状态,说明此刻内心并没有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平静的面部表情是指人的面部肌肉是一种松弛的状态,分布平稳均匀,没有较大的变化,保持面部表情的时间是最长久的。
快乐的面部表情
人在情绪达到喜悦的时候会不自觉的微笑,微笑是人表达快乐情绪的一个象征,但不是所有的微笑都是内心愉悦的表达。许多情况下人们受环境等其它因素的影响,也会出现假笑的情况。真正的快乐的表情是嘴角上扬并且眼睛会变小,同时眼角上扬,这才是真笑的表情,若仅仅嘴角上扬,眼睛周围肌肉并无变化,此刻就是假笑的表现。
愤怒的面部表情
愤怒的表情是人生气时表现出的表情,当人们遇到挫折无法实现,或者是内心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等情况下就会出现愤怒的情绪。愤怒的面部表情是眼睛瞪大,瞳孔变小,眉毛下压,鼻孔不自觉的张大,并且会带有呼吸变粗,手握拳头等动作。
悲伤的面部表情
悲伤是情绪低落的表现,消极的情绪严重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并且也会危害身体的健康,调节自己内心,去除抑郁和悲伤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悲伤的面部表情是面部的肌肉会整体向下垂,眉毛稍微紧皱并且向下压,眼睑处下垂。
惊讶的面部表情
当人们突然接收到某种信息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通常会出现惊讶的面部表情,这是一种突发的`状况,人们会瞬间整理思绪进行面对,因此表情会维持不到一秒钟。惊讶的表情是眼睛睁大,瞳孔放大,上眼皮和眉毛都会向上扬,并且嘴巴张大。
恐惧的面部表情
人们在惊恐或者害怕的时候会出现恐惧的表情,是惊讶表情的一种延伸,因为惊恐会造成产生一些生理的变化,因此形成的面部表情肌肉会变得紧绷绷的,眉毛和眼皮也会上扬,瞳孔会先变大后慢慢变小,同时伴有双臂紧抱等保护自己的动作。
蔑视的面部表情
当一个人高高在上,对其他人的举止行为不赞同时,就会出现蔑视的表情,是一种社会性较强的表情。通常会产生蔑视的心理状态,形成一些趾高气昂的外在行为。蔑视表情最大的特点是一边嘴角上扬,眼睛微微缩小,瞳孔缩小。
厌恶的面部表情
这类表情的表达通常是从心底产生的一种厌恶感,遇到让自己恶心的人、行为或者事物时会产生厌恶的表情。厌恶的面部表情会出现眉毛下压,眼睛微小,轻微的厌恶会出现嘴角稍稍张开,漏出一点牙齿,非常厌恶的情况下眼睛和嘴巴会出现紧闭的现象。
心理学的面部表情2(1) 撒谎者不像惯常理解的那样会回避对方的眼神,反而更需要眼神交流来判断对方是否相信他说的话
(2)“你去过她家吗?”“不,我没有去过她家。”对问题的生硬重复是典型的撒谎。
(3) 男性摸鼻子代表想要掩饰某些内容。
(4) 手放在眉骨附近表示羞愧。
(5) 叙事时眼球向左下方看,这代表大脑在回忆,所说的是真话:而谎言不需要回忆的过程。
(6) 说话时单肩耸动,表示对所说的话极不自信,是说谎的表现。
(7) 明知故问的时候眉毛微微上扬。
(8) 反复翻手腕表示不相信自己的话。(是翻开又翻回去)
(9) 撒谎时,摇头否认之前可能会有一瞬间的点头动作。
(10) 下意识地退缩,表示自己也不相信自己的话。
(11) 说话很急,使用手臂成者物体将自己与对方之间形成障碍,是焦虑的表现。
(12) 假笑是眼角没有皱纹的。
(13) 嘴角上扬表示轻蔑。
(14) 瘪嘴角是经典的犯错表情。对自己的话没有信心。
(15) 人撒谎时会摸脖子,这是经典的机械反应。
(16) 下巴用力表示人在生气。
(17) 在其回答疑问句时,眼睛不自觉地向左上方瞟,说明他在编造所说的事物。(与之相反向右下角瞟说明其在回忆所说事物)。
(18) 在其陈述事物时,对细节的描述不是那么清楚,例如,问题是:“你今天下午去哪里了!?”回答:“我去陪一个朋友喝酒了。”就说明他可能在说慌,如果回答:“我下午4点跟张总去喝酒了,是他付的账啊。”诸如此类有细节回答,就说明说谎的可能性不大。
(19) 陈述时,语气过分平和,缓慢。很少有语法上的差错,说明所陈述的物是事先准备过了的。
(20) 在被打断后很难接上自己主动要陈述的事物,要提醒才能继续说的时候一般是说谎或者是自己未经历从别处听说的。
(21) 故意强调自己说的是对的,或者对别人正确的猜测产生抵触情绪的时候。
心理学的面部表情3高兴:人们高兴时的面部动作包括:嘴角翘起,面颊上抬起皱,眼睑收缩,眼睛尾部会形成“鱼尾纹”。
伤心:面部特征包括眯眼,眉毛收紧,嘴角下拉,下巴抬起或收紧。
害怕:害怕时,嘴巴和眼睛张开,眉毛上扬,鼻孔张大。
愤怒:这时眉毛下垂,前额紧皱,眼睑和嘴唇紧张。
厌恶:厌恶的表情包括嗤鼻,上嘴唇上抬,眉毛下垂,眯眼。
惊讶:惊讶时,下颚下垂,嘴唇和嘴巴放松,眼睛张大,眼睑和眉毛微抬。
轻蔑:轻蔑的著名特征就是嘴角一侧抬起,作讥笑或得意笑状。
行为心理学中撒谎的所有微表情和微动作
1、向对方询问某事时:
(1)对方的一侧肩膀抖动表示对方对自己的话不自信身体和语言不一致,表示他在撒谎;
(2)惊奇、害怕的表情在脸上超过一秒,表示是假装的;
(3)对方对你的质问表示不屑,通常你的质问会是真的。
2、回忆时:
(1)回忆时的眼球是朝左下方的,而谎言不需要回忆的过程;
(2)对方对你撒谎时,会有更多的眼神交流,来判断你是否相信他的谎言;
(3)对你的问题生硬的重复是典型的撒谎方式 。比如:问“你去过他家吗?” 答“我没去过他家。”
3、说话或思考时:
(1)说话或思考时把手放在鼻子上是想要掩饰什么的举动;
(2)说话时一直把手放在裤兜里或抵着大腿,是紧张的表现;
(3)描述一连串发生的事情,如果事情是编造的,他可以按虚构好的顺序说,但是却无法倒叙重复。
4、微笑的时候:
(1)微笑的时候眨眼睛说明真的想到令人幸福的事;假笑眼角是没有皱纹的;
(2)如果你说错了,对方会有嘴角轻微上扬而又恢复;撒谎时,摇头否认之前可能会有一瞬间的点头动作。
5、抚摸自己的手:
(1)抚摸自己的手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手势,在自己不完全相信自己所说的话时,用来尽量打消自己的疑虑;
(2) 如果是真的生气,大吼大叫和手用力拍桌子应该是同时发生的,如果一先一后,就有可能是在伪装。
乐观、活泼的性格,往往使得嘴角两边是向上提起的;与之相反,嘴角两边下垂意味着长期的悲观厌世或当时的不愉快。不自信的人在面对他人时倾向于紧闭嘴唇,两嘴角下垂。这种嘴型常常是忧郁性格或病态性格的信号。这种表情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比如,坐在后排听课的学生,最初紧闭嘴唇、嘴角下垂,总是给人一种似乎非常“严肃”的表情。初次上台演讲的人,在面对台下的听众时总是一张“苦瓜脸”,很少乐呵呵地笑,哪怕是微笑。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对自己没有信心,自卑使他们无法完全放得开。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不自信时,脸部表情非常僵硬——绷紧、卷曲的嘴唇,以及一张“易怒的、生气的”的脸——这常常与长期被压抑的性格有关。
因此,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心理学家将主体嘴部周围肌肉的收缩看成是其自卑、悲观的标志。一旦你看到对方有这种表情,就知道对方是一个不自信的人,或者说此刻他/她感到没信心。那么,如何与不自信的人打交道?需要注意以下三点。用眼睛注视对方,给对方以积极的暗示眼睛能够向人传递信心和力量,当你发觉对方有些自卑,你不妨注视着对方,暗示对方自信起来。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热切的注视能增强人的信心。有些女人常被自卑感所困扰,为了增强自信,心理学家就让这些女人面对着镜子,长久地看自己。当看到自己白皙的皮肤、柔顺的头发,或是身上的某一优点时,她们会不由得产生某种幸福的感受。这样,她们在别人面前就可能逐渐地自信起来。其实,这就是注视的力量。
如果你热切地注视一个人,对方内心一定欢喜不已。如果再给对方一些积极的暗示,比如:“你的眼睛真好看”“加油”“我觉得你做得不错”等,对方就会逐渐地建立起自己的信心。要用肯定的语气鼓励对方为了让对方克服消极、否定的情绪,我们应该采取积极肯定的态度与对方交流。比如,在交谈时,面带笑容去说话。如果你总是采取轻视、鄙夷的态度,苦着一张脸或者冷言冷语,不仅会让对方不舒服,还会让对方更加无自信可言。
积极肯定的态度有助于人的自信心的建立,消极冷漠的态度反而会摧毁人的自信心。我们来看一个例子。某大学生团体每年都会招募一批队员参加一系列的比赛,他们倡导的口号是:“我是最美丽的使者。”因此,每年组织者都要到各大学选拔学生,请他们参加这个比赛。久而久之,这个团体在全国各地举办了一次又一次的比赛。每个成员都变得越来越美,令人刮目相看。据这个团队里的工作人员说:“其实,这些队员并不是最美丽的,大概是他们越来越有自信了吧!”这话完全正确。因为他们每天在“我要参加这个比赛,我是最美丽的”这种积极态度的引导下发掘自我,良好的精神状态使这些人显得好美。“我要参加这个比赛”,这种肯定生活的态度使他们产生了自信。自信的建立就像砌砖块一样,需要一块一块地砌起来,只要逐渐树立起我们对人生积极、肯定的态度,就会克服对他人、对自己的不必要的恐惧。因为,自信会培养自信。引导对方及时道出内心的困惑美国有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汽车推销员,他对整个行业都还不熟悉。有一次,他单独去见美国的汽车大王。当时他很害怕,当见到这位汽车大王时,推销员情不自禁地老实说出这样的话:“很惭愧,刚看见您时,我害怕得连话都说不出来。”结果,他的恐惧感反而因为这样一说而消失了。
初次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人内心难免会害怕、疑惧、消极。这时候,如果将这种不安的情绪用语言表达出来,那么这种消极情绪就会大大减轻,内心的紧张消除殆尽。实验心理学之祖威廉?华特曾提出一个观点:“冷静地观察自己内心,然而毫无隐瞒地抖出观察结果,那么就没有产生消极情绪的余力了。”换句话说,这就是“内生法”,通过观察自己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着的心理秘密,毫无隐瞒地用言语将其表达出来。嘴唇紧闭、嘴角下垂是不自信的表现。但是这种情绪只出现在特定的环境中,比如,陌生恐惧的、充满消极气氛的环境中。但如果看到一个人在欢快、愉悦的环境中做出这样的表情,就不应该盲目做出“他/她是不自信的”判断。要学会因人而异,因场合而异,根据对方当时的具体情况来判断其心理。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