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的主要贡献有:
1、其对弗洛伊德的本能论发起挑战,推动了精神分析社会文化派的形成;
2、他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正常人身上,促进了精神分析向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转变;
3、个体心理学视人格为统一的整体,在方法论上体现出整体论的原则。
填【个人价值观】
《自卑与超越》是个体心理学的先驱阿德勒的代表作。书中作者他告诉我们,理解一个人,就要从他的过去入手,而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则是与他对于过去经验的认识和理解相一致的。自卑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怎样认识自己的自卑,克服困难,超越自我。阿德勒与弗洛伊德是并驾齐驱、等量齐观的。在《自卑与超越》中,关于记忆和梦的探讨,作者也参考了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针对教育、家庭、婚姻、犯罪等社会性问题,作者也在《自卑与超越》中提出了十分有价值的观点。
《自卑与超越》以“自卑情结”为线索,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他创立的个体心理学思想。书中不仅涉及到人为什么活着,心灵与肉体的关系,自卑感和优越感,家庭和学校对人的影响,而且还论及了早期记忆,梦,犯罪及爱情、婚姻等内容。他在书中着重论述了自卑感的形成,它对个人的影响,个人如何超越自卑感,如何将自卑感转变为对优越地位的追求以取得成就。
自卑感在阿德勒的理论中占有很大份量。他认为一般的自卑感是行为的原始决定力量,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的,它是一个人在追求优越地位时的一种正常的发展过程,优越感是每个人在一种内驱力的策动下力求达到的最终目标,它因每个人赋予生活的意义而不同。在书中,他还论述了家庭和学校对个人的影响,他认为,人的行为不是由生物学的本能力量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力量决定的。人的行为都是出自于自卑感及对自卑感的克服和超越。
阿德勒提出的自卑与补偿作用,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愈来愈多受它影响的人认为,阿德勒对心理学的贡献超过了弗洛伊德。不仅如此,阿德勒理论的社会意义也颇为深刻,心理学家墨菲指出:“阿德勒的心理学在心理学历史中是第一个沿着我们今天应该称之为社会科学的方向发展的心理学体系”。
阿德勒反对“性冲动是个体精神与生活的基础”。认为直正个体生活决定于人如何面对外在世界所给的问题和个人的努力方式。他的基本理论观念:第一,是认为人是一个统一体,人的一切表现包括思想、性感、冲动、以至梦幻,全都接受一个内在一致原则的管辖,也就是人格的管辖。第二,认为人生总是在不断地克服缺陷,追求完美,在追求中使“进化的冲动,完美的思想,在不断拉着我们向前。”第三,是自卑感,他认为人有三种自卑:面对宇宙的自卑、面对其他生物的自卑和面对他人的自卑,这些自卑是成就的原因,是使人奋发向上的动力。第四,是社会感或社会兴趣、社会精神。这便是阿德勒人格心理学的重要课题。
不朽的成就
1895年,阿德勒获得维也纳大学医学学位,成为眼科和内科医生。1900年,弗洛伊德的《释梦》出版后,他读到了此书,并对其深有好感。他认为此书对于了解人性有很大的贡献。于是他在维也纳一本著名的刊物上著文为弗洛伊德的观点做辩护。或许正是这一缘故,当1902年弗洛伊德着手建立小组织——“星期三心理学会”后不久,阿德勒就被邀请加入,成为弗洛伊德最早的同事之一。鉴于阿德勒在这个小群体中智力最为出众,弗洛伊德对阿德勒倍加赞誉,也非常信任。1910年,在弗洛伊德的推荐下,他成为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第一任主席,并负责该协会会刊的编务。但是,两人之间的关系其实在一开始就潜伏着有朝一日会裂隙的危机。阿德勒从一开始就不是弗洛伊德的忠实信徒,两人之间也从未建立亲密的个人关系。正如著名心理学史家墨菲所指出的那样,阿 德勒显然一开始就认为自己是弗洛伊德这位大师的年轻同事而不是弟子,而弗洛伊德则把阿德勒看作自己的信徒和门生,他不能容忍他心目中的弟子对他的学说有任何怀疑和偏离。1907年,阿德勒发表了一篇论述由身体缺陷引起的自卑感及其补偿的论文并获得了很大的声誉,此时弗洛伊德还认为阿德勒的观点为对精神分析学的一大贡献。但是,当阿德勒进一步发展自己的观点并认为补偿作用是理论的中心思想时,弗洛伊德便不能容忍了。两人在理论方面分歧越来越大。1911年,阿德勒连续发表三篇文章,阐述他对精神分析性倾向的反对。两人的矛盾激化,最后阿德勒辞去协会主席之职,率领他的几个追随者退出了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另组了“自由精神分析研究会”,鉴于“精神分析”一词已为弗洛伊德使用了,1912年,他又把组织名字改为“个体心理学学会”。从那时起,阿德勒便致力于发展和完善他的“个体心理学”理论体系。
1911年有一位德国哲学家怀亨格(HansVaihinger)出版了一本书,叫做《‘虚假’的心理学》(ThePsychologyof‘AsIf’),它对阿德勒的思想立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怀亨特主张:人类都是凭借一些在一些现实上不存在的虚假目标而生活着的。我们认为宇宙是一个井井有条的实体,并以此种虚假的观念为基础,作出种种行为,其实宇宙是紊乱不堪的。我们造出了虚假的上帝,并且装模作样,仿佛他是真有其人一般,基实哪里有什么客观存在的神?尽管这些东西在经验上都是虚假的,我们却不怀疑其真实性,我们的思想和行为都受其影响。阿德勒把这种概念引用到心理学上,尤其是因果关系的问题。弗洛伊德把因果关系当做是心理学的一项基本定律,但是阿德勒却在怀亨特概念中看到足以打倒弗洛伊德观点之物。他认为:促使人类作出种种行为的,是人类对未来的期望,而不是其过去的经验。这种目标虽然是虚假的,它们却能使人类按照其期待,作出各种行为。个人不仅常常无法了解其目标的用意为何,有时他甚至不知其目标何在,因此,这种目标经常是属于潜意识的。阿德勒把这种虚假的目标之一称为“自我的理想”,个人能借之获得优越感,并能维护自我尊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阿德勒 曾在奥国军队服役,充当医生。以后,他又曾在维也纳的教育机构从事儿童的辅导的工作。此时,他发现:他的观点不仅适合于父母和子女间的关系,而可涵概师生关系。他对教师们的影响既深且远,有许多个体心理学家都是出身自将其观点用于教育上的教师。
在1920年左右,阿德勒便已经声名远播了。在维也纳,有许多学生和跟从者包围着他,他和他们一起度过了许多时光。然后,他便周游各国,到处讲学。1926年,他初抵美国,受到热烈欢迎。1927年,他受聘为长岛医学院教授。同年,他出版了《自卑与超越》,全书主要有生活的意义、心灵与肉体、自卑感与优越感、早期的记忆、梦、家庭的影响、学校的影响、青春期、犯罪及其预防、职业、人及同伴和爱情与婚姻等十二个主要论点。原书名为《生活对你的意义》
阿德勒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及对教育教学的启发
——读《阿德勒心理学》
王桂香
几个月前的买的这本书,这个暑假用了十多天的时间读完。这本书实际上是三本书的合集:《自卑与超越》、《理解人性》和《儿童教育心理学》。其中对教育人来说,最亲切最熟悉的应该是《儿童教育心理学》了,当然它最通俗的书名是《儿童的人格教育》。
来了解一下作者阿德勒: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年2月7日-1937年5月28日),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心理学家及医学博士,个体心理学派创始人。阿德勒最重要的著作是1927年出版的《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与《理解人性》。对于阿德勒,我们最熟知的就是他所提出的自卑情结,这也是阿德勒最著名的概念之一,但是这并不是个体心理学理论的全部。
我们都知道,心理学有不少学派,比较早的有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是冯特;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是华生;格式塔学派,代表人物是韦特海默以及科勒等;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和荣格等;人本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等;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奈瑟。那么个体心理学是什么回事呢?
原来,阿德勒是属于精神分析学派的,弗洛伊德是阿德勒的伯乐和知己,但随着阿德勒对心理学研究的深入,渐渐脱离了精神分析学派,自成一家。在许多方面,阿德勒的人格理论是与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相对立的。鉴于弗洛伊德看到的总是陷于与社会或各个人相互冲突之中的个体,而阿德勒看到的却是寻找友好、和谐的个体;弗洛伊德忽视了有关人生意义的问题和未来的理想对人生的作用,而阿德勒却以这些问题作为他理论的核心部分;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看成是由一些常常相互冲突的不同结构部分构成的,而阿德勒却把心理看作是帮助达到个人未来目标的有机整体。因此,他为他的理论选择了“个体心理学”这一术语,而绝非存心用这一术语来暗喻人们是被私欲而激发去满足生理的内驱力。相反,他意指各个人虽然是独特的,但是他们都是以内心的和谐和力求与所有同伴相合作为其特征的。
来看看三本书的主要内容。《自卑与超越》,顾名思义,阐述人都有自卑心理,但自卑可以导向超越;《理解人性》尝试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自己和周围的人群,更好地处理日常关系,拥抱我们生活的世界,减少生活行为中的错误。《儿童教育心理学》指出人格形成于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孩子的责任感、合作能力、自信心也要从儿童期开始培育。
那么,阿德勒心理学里面的核心概念有哪些,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又有哪些启发呢?
概念一:寻求优越感。
什么是优越感?字面意思是优于别人的心理意识,这是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上的。我觉得这个翻译不一定精准。阿德勒的优越感,应该大致等同于埃里克森的活力、马斯洛的自尊和自我实现需要,或者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自尊自信,也是现代人所说的存在感吧。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优越感目标,寻求优越是推着人们不断前进的动机,其他的动机都可以归入其中。一个人越自卑,寻求优越感的要求越强烈。而一个人越是极力在某方面展示自己的优越感,就越是说明他在某方面有深切的自卑。
寻求优越感通常表现在三个方面:个人才能上的优越感;因为拥有贵重东西或者爱好或者天分的优越感;因为自觉比别人聪明、有见解、有人缘等情绪上的优越感。追求优越感大概有两种结果:会积极去追求更大的成就,并因此获得成就感、社会满足感;或者变得专横、虚荣、自以为是,这种人也会因为缺乏社会兴趣,不受社会欢迎。而个体如何追求优越,一般来说取决于自身独特的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由此引申出不同的行为特征和习惯,即形成自己的生活风格。
寻求优越感这个概念,对我们教育教学有什么启发呢?
要努力使每个孩子都能拥有优越感,发展优越感。用魏智渊老师的话语来说,就是每个孩子都需要一顶王冠。对一个孩子来讲桂冠是什么?可能是某一门功课特别好,也可能是所有功课都不好,但是擅长跆拳道或舞蹈,甚至他只是字写得好,只要提到某个领域或某件事,他就超级自信,脸上充满了光彩,这就是他的桂冠,头戴桂冠的孩子,脸上是有光的,其生命是有光的。不要剥夺孩子的热爱,因为只有在热爱的领域,人才会保持专注和持久的热情。孩子的桂冠可能与天赋有关,孩子在天赋领域会比同龄人有更多的优势。孩子的桂冠可能与训练有关,因为孩子经受了某方面的训练,且不抵触比同龄人更强,结果获得了自尊并不断强化了自己的优势,最终拥有了特长。
概念二:因自卑而超越。
阿德勒说,如果一个人在面对一个棘手问题时,感觉自己无能为力,由此产生的情绪就叫作自卑情结。自卑情结在生活中的表现可能是孩子忽然变得厌学、暴躁、不合作,成人忽然觉得疲惫、沮丧、不安。但有严重自卑情结也可能表现为举止傲慢,表现强势,夸夸其谈,其实也是在用外在的优越感来掩饰内心的自卑。阿德勒认为,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或多或少隐藏着一些自卑情结,而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高压的环境更容易使人产生心理落差,激发隐藏于内心的自卑。
人,或者可能因自卑而超越,或者因自卑而消沉自暴自弃。前者多见于弱小者、有一定身体缺陷的人。历史上这类人成就一番事业甚至伟业的还真不少。
对教育的启发:要多关注教室里的“弱势群体”,即因种种原因导致自卑情结的学生,比如有身体缺陷者、成绩差的学生、家境不好的学生、人缘差的学生等。走进心灵,了解自卑产生原因,再因人施教,或者谈心或者开暮省班会或者组织丰富的活动,或者无论在小学或者初中,都可以与学生共读《丑小鸭》,引导他们理解自卑与谦卑,明白如何超越自卑成就自我。
概念三:社会兴趣。
我是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才接触到社会兴趣这个词。阿德勒将社会兴趣表述为“所有人具有的一种先天需要,一种与他人友好相处、攻艰美好社会的需要,它包括团结协作的精神、助人为乐的品质、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谐相处的愿望等”。原来社会兴趣其实就是一种与社会及社会成员建立联系和合作的能力。你看,这和马斯洛的社交需要差不多,但还是不太一样,阿德勒更强调与他人的合作和对社会有意义。
阿德勒强调社会兴趣的重要性,因为他认为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一生中解决三大问题:社会问题、职业问题、爱情和婚姻问题。这些问题能否顺利实现,依赖与我们是否拥有良好的社会兴趣。阿德勒依据社会兴趣的程度,将人分为四种类型:支配型、索取型、回避型和积极型。其中阿德勒最赞赏的是积极型,这类人有着正满和较高水平的社会兴趣,会正视问题,渴望拥有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遇到问题也总是尝试以一种有益于社会的方式加以解决。
对教育的启发: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发展学生的社会情感,不但要引导他们与同伴和谐相处,而且要通过活动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尤其要通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奉献社会的品质。应试教育环境中,学生之间看起来是不需要合作的,因为排名强调的是竞争,而这对学生社会兴趣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班级是一个微型社会,要建设良好班集体,离不开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或者说通过建设班集体的活动来发展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学习也需要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和发展是一个不错的方法,通过合作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
概念四:儿童教育。
阿德勒终其一生都在关注着人的成长和社会教育,并以此作为他工作的动力。他认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儿童时期,四五岁基本成型。所以父母应重点关注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包括社会兴趣、性格特征、情感与情绪、生活风格、性别认知等五个方面。生活中的问题儿童,无论他们是孤僻、暴躁、无心向学还是哭闹不休,其根源都在于心理:这些孩子其实是在人格构建,建立正确的优越感过程中迷失了方向。因此我们要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孩子自尊自信的人格,和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这是儿童教育的重中之重。
对教育教学的启发:难怪苏霍姆林斯基在孩子入学前就建立家长学校,对孩子而言,婴幼儿和学龄前期是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所以父母稳定平和的性格、足够的爱和陪伴非常重要。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和社区和小学联合起来,把家长学校建立得更早一些?另外,对待问题儿童,通过书写早期记忆,也是诊疗的一个好方法,我国教育专家王晓春教授就曾推广过这种方法,原来是源于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注重培养儿童的自尊自信,他认为培养的方式就是帮助其获得成功,这和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观点是一致的,干国祥老师将其提炼为良性的教育学循环:生命在劳动/学习过程中克服困难、获取成功,进而获得高度的自我感受(自信自尊),以及责任感与意志力,和渴望再度通过学习、通过克服劳动/学习中的困难而获得幸福的动机。所以,我们很多时候不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更多时候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阿德勒心理学》这本书只读了一遍,头脑中只有这几个核心概念,要想深入理解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的精髓,进而理解人性超越自卑,拥抱自身拥抱世界,让更多的孩子因此而受益,有时间我会再读一遍,细致梳理,深入沉潜并学以致用的。
2021.8.22
附《阿德勒心理学》金句:
1.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很强,看起来比一般人优秀的人,其实有着强烈自卑感。
2.人只有彻底了解自己,才有能力面对困境,培养自信。唯有自信,才能克服自卑。
3.忌妒其实是深层自卑,一个心怀忌妒的人永远不会成为有用的人。
4.没有必要为眼前的错误怀疑自己,而应该直面错误,并在以后避免类似的错误。
5.经历的痛苦愈多,体会到的喜悦就愈多。
6.不是“若能克服缺点,一切就好了”,而是就算有缺点,也有勇气做好。
7.一个人的意义是没有用的,真正的意义是从与人交往中体现出来的。
8.我们不能期待别人随时体察我们的情绪,沉默换不来别人的帮助,如果我们需要帮助,就要用语言表达出来。
9.存在不同意见、价值观,是理所当然的事,也是意义所在。
10.人生有三大任务:工作、交友和爱,这些任务也都是人际关系的任务,往往越拖延,就越难解决。
11.只要有心改变自己,就非常有可能改变。哪怕明天就要死,现在改变也不晚。
12.一个人的性格在十岁左右,就会靠自己的思想、行为而定型,而且会这样使用一辈子。
13.我们不应该受情感支配,而要善用情感。绝大多数情况的下,情感的出现其实是为了操控对方,让对方按照我们的期望和愿望行动。
14.所有“我做不到”的说辞,其实只是不想做罢了。
15.宿命论是一种虚假的精神指引,相信宿命是怯懦,是逃避。
16.我们只是利用情绪,而不是被情绪推动、受它支配。
17.只要从不同角度看待否定自己和他人的话语,世界就会骤然改变。
18.以自卑为借口逃避人生的胆小鬼不计其数,但也有不少以自卑为动因而功成名就的人。
19.自卑感不是“我为什么不如他”的人特有的东西,即使看起来非常优秀的人,心里也会感到自卑。只要还有目标要实现,就会有自卑感。
20.如果没有目标作为支撑,只是虚幻地想象着提升自己,那么我们就像是在演戏一样,会觉得自己不是自己。
21.优越情结是自卑情结的产物。
22.我们赋予生活的意义正确与否,带来的结果将有天壤之别。正确的意义是生活的守卫者,错误的意义则如撒旦般可怕。
23.当我们开始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时,世界或许不会因此而一定发生改变;可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去做,事情只会朝更加糟糕的方向发展。
24.决定自己的不是环境等外在因素,而是自己。既然生而为人,就永远有其他的生存方式。
25.如果一切都已被决定,我们连做什么的余地都没有,那我们也失去了活着的目的。人在所有情境中都有选择的可能性。
26.梦境所反映的画面、幻想等,都是做梦者心中所向。
27.任何人都能有任何成就。
28.所谓的优越情结,不过是一个落在你人生无用空虚面向上的目标,导致人们用虚假的成就感而沾沾自喜。
29.成长不必背负他人的问题。
30.若一个人无法甘于平凡,就会试图让自己变得特别。不是变得特别好,就是变得特别差。一切取决于你自己。
31.我们不需要强迫自己改变,只要学会从不同角度发现自己的亮点就好。尽力做好自己能做的事,事情就会在你想不到的时候发生改变。
32.人生没有那么难,是你自己让人生变得复杂了。其实,人生单纯到令人难以置信。
33.人如果不受瞩目,使尽手段也要让他人注意到自己,哪怕刻意暴露自己的无能。
34.不要逞强让自己“看起来很强”,而是努力让自己真正变得很强。
35.人在努力之后,一旦无法得到“正面关注”(比如赞赏),就会试图去做不对的事,以求受到“负面关注”。人只能经由失败来学习,并且凭借失败的经验来使自己变得更好。
36.我们不是因为一时气昏了头而口出恶言,而是为了操纵、支配对方,想让对方遵从自己的意愿和期望,创造与利用了名为“愤怒”的情感。
37.冷静的判断往往无法付诸行动,情感就是行动的触发器。可以促使人付诸行动,也可以让人停止行动,全看自己的决定。
38.我们不应该受情感支配,而要善用情感。
39.我们不是因某种情感而有了某种行动,而是由于该行动捏造了这种情感作为借口。
40.孩子喜欢用喜怒哀乐支配大人,这是他们惯用且奏效的把戏。长大以后,如果还想用这种情绪支配别人,那就幼稚了。
41.以嫉妒心支配别人,对方早晚会离你而去。理性的沟通才是正确双赢的做法。
42.性格不是天生的、永恒不变的,而是可以由自己的意志决定。只要你愿意,性格随时随地可以改变。
43.性格火暴的人只是常常使用“愤怒”这种情绪的人,事实上我们不必彻底改变自己的性格,只要改变自己使用情感的方式就好了。
44.人生态度对性格的形成有决定性作用,只有意识到性格上的错误,人才会试图去改变。
45.如果总是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自己的人生就会失去方向,也会给人无法信任的感觉。
46.生命中若没有敌人,就意味着我们时刻都必须配合别人,当然就会活得非常疲累。
47.从眼前的现实出发,寻求解决之道,才是乐观主义态度。它与只想着“没关系,船到桥头自然直”却什么都不做的乐天主义是不一样的。我们要抱持乐观主义而不是乐天主义。
48.所有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49.只要自己做了对的事,感受到了“贡献感”,就不必期待他人的感谢与赞美。
50.沟通是一门技术,有良好沟通的地方才有爱,爱也是良好关系带来的效果。
起源
阿德勒于1870年出生于维也纳郊区一个中产阶级犹太人家庭,但富裕的家庭条件并没有给他带来快乐的童年。在他的记忆中,他的童年生活是不幸与多灾多难的。1900年,弗洛伊德的《释梦》出版后,他读到了此书,并对其深有好感。于是他在维也纳一本著名的刊物上著文为弗洛伊德的观点做辩护。或许正是这一缘故,当1902年弗洛伊德着手建立小组织——“星期三心理学会”后不久,阿德勒就被邀请加入,成为弗洛伊德最早的同事之一。1910年,在弗洛伊德的推荐下,他成为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第一任主席,并负责该协会会刊的编务。[1]
1907年,阿德勒发表了一篇论述由身体缺陷引起的自卑感及其补偿的论文并获得了很大的声誉,此时弗洛伊德还认为阿德勒的观点为对精神分析学的一大贡献。但是,当阿德勒进一步发展自己的观点并认为补偿作用是理论的中心思想时,弗洛伊德便不能容忍了。两人在理论方面分歧越来越大。1911年,阿德勒连续发表三篇文章,阐述他对精神分析性倾向的反对。两人的矛盾激化,最后阿德勒辞去协会主席之职,率领他的几个追随者退出了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另组了“自由精神分析研究会”,鉴于“精神分析”一词已为弗洛伊德使用了,1912年,他又把组织名字改为“个体心理学学会”同年他还创办了这个学派的机关报《个体心理学杂志》。从那时起,阿德勒便致力于发展和完善他的“个体心理学”理论体系。
假设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基于下述10点基本假设:
1、应该全面地而非片面地把人看作为一个整体。人的所有局部官能是对整个人起作用。
2、人的心理既非取决于过去、遗传或环境,也非完全脱离这三者,人具有选择的权利和能力,因而每个人都需尽责。
3、人的一切行为都是有明确目标的。人在追求其目标方面,追求的运动和方向最能为人所理解。由于这种追求目标的活动,使人始终处于生成转化的过程之中,其结果导致个体朝着由负向正的情境运动。
4、由于人具有选择的权利和能力,因而他们就应该被看作是积极主动的人,而非仅仅是被动地作出反应的人。他们能够感知事件、评价事件、对事件作出结论。
5、人不仅能适应其环境、事件或刺激,还能客观地或主观地创制、修正和改变这些刺激。
6、人能主观地理解世界。因此,为了了解一个人,“我们必须能以其人之目视之,以其人之耳闻之”。
7、个体心理学也可看作是一门社会心理学,因为人的一切行为应在社会环境中加以理解。如同早期的格式塔心理学派描述的那样,人们在现象场内东逛西闯,个体心理学也是一种“场”。
8、弗洛伊德认为精神分析在价值方面是中性的。与弗洛伊德的价值观相比较,阿德勒介绍了一种有价值观的心理学。他认为,最高价值,即人的理想价值,在于社会利益。后来,有许多人把这一观点看作对诸如“爱邻犹爱已”和“切莫总是鹤立鸡群”等宗教戒律在心理学上的重新阐释。阿德勒是现行存在主义的先驱,他不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发了生活常规,而且不断强调诸如选择、个体责任和生活意义等观念。
9、个体心理学可以被描述为一种研究特殊规律的心理学。一方面,阿德勒认为研究一般规律的描述也可用于教学目的,另一方面,他又总是告诫其学生说:“不过那时,它也可能是全然不同的局面”。
10、个体心理学是一种应用的心理学而非一种拥有的心理学。它属功能的,也是能动的。除非为了探索,个体心理学不再会有分支。诊断术语尤与阿德勒学派的实践格格不入。
主要思想
阿德勒认为,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实体,有自己的独特目的,寻求人生意义和追求理想,并且是一个与社会和他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追求优越
阿德勒认为,追求优越是人们行为的根本动力。既是与生俱来的又是后天发展出来的。人在刚出生时,它只是作为潜能。但从5岁开始,则开始确立优越的目标,以带动心理的发展。他认为,追求优越和自卑感是密切联系的,是对自卑感的补偿。
阿德勒区分了追求优越的两种不同方法。一种是只追求个人优越,很少关心他人,其行为往往受过度夸张的自卑感驱使。另一种是追求一种优越、完善的社会,使每个人都获得益处。
自卑与补偿
阿德勒把自卑与补偿看作是追求优越的动力根源。他指出,自卑与补偿是与生俱来的。因为人在婴幼儿时期,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都处于劣势,需要依赖成年人才能生存,他们由此必然产生自卑和补偿。当然,这种自卑与补偿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正常的健康的反应,可以驱使人们实现自己的潜能。但是,如果不能成功地进行补偿,就会产生自卑情结,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
生活风格
阿德勒把个人追求优越的目标的生活方式称为生活风格,但有时他又给出其它定义,如一个人自己的风格、人格的统一体、个体性等。总之。生活风格是因人而异的。阿德勒认为儿童到5岁左右便形成了生活风格。其家庭关系、生活条件和经验决定了他今后一生的生活特点。他提出三种研究途径:出生顺序、早期记忆和梦的分析。
第一是出生顺序。他指出,在家庭中,父母对子女教养的方式或给予的关注会根据子女的出生顺序而变化,同胞兄弟姐妹之间也常常因要争取父母的爱而相互竞争。因此,长子的性格特征是聪明、有成就需要、但害怕竞争;次子喜欢竞争、有强烈的反抗性;最小的孩子有雄心、但懒散、难以实现抱负。独生子女的性格类似于长子,因为其竞争对手往往来自学校的同学。
第二是早期记忆。阿德勒根据人的记忆具有主观性、创造性和想象性的特点,认为个体对于自己早年生活的记忆往往为人们了解其独特的个性提供了线索。
第三是梦的分析。阿德勒认为意识和潜意识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梦能够显示一个人的生活风格。
社会兴趣
社会兴趣是指对所有社会成员的一种情感,或对人类本性的一种态度。表现为为了社会进步而不是为了个人利益而与他人合作。阿德勒认为社会兴趣是人类本性的一部分,植根于每个人的潜能之中,因此,必须先发展起社会兴趣,才能形成有用的生活风格。阿德勒还把社会兴趣作为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
阿德勒指出,可以通过人们的职业选择、参与社会活动和爱情婚姻这三大任务的解决情况来衡量其社会兴趣的发展状况。三大任务的顺利解决反映了个体具有丰富的社会兴趣,反之则是缺乏社会兴趣。缺乏社会兴趣的人会产生两种错误的生活风格:一种是优越情结;另一种是自卑情结。他还根据人们所具有的社会兴趣表现的特点,把人划分为四种类型:一是统治--支配型;二是索取--依赖型;三是回避型;四是社会利益型。他认为,前三种类型的人的社会兴趣和生活风格都是错误的,只有第四种类型的人具有正确的社会兴趣和健康的生活风格。
创造性自我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在形成自己的生活风格时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遗传积极地建构它。创造性自我能够使我们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决定了人的心理健康与否、社会兴趣正确与否。[2]
阿德勒的创造性自我的思想与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模式是针锋相对的,他极其重视自我及其创造性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这深深地影响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们的自我概念都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贡献
1、认为人是天生的社会动物,人的行为乃受社会驱力所推动,而社会兴趣是人格形成的要素,使心理学者注意到社会因素的重要性,并促进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2、最早提出“创造性自我”的观念。
3、强调人格的独特性、统整性:一个人所做的一举一动代表着他自己特有的生活格式。
4、认为意识是人格的中心:人是一个自我意识的个体,他能充分了解自我实现的意义,从而计划并指引个人的行为。
5、“学校心理卫生中心”的最早设立者之一。
6、阿德勒转变了弗氏人格发展的重点,将重点放在社会的需要与社会文化的影响上。
7、创设了人本主义的人性理论:人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不必受命运支配。
局限性
1、阿德勒强调的补偿作用,较多重视生理组织方面,而忽视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影响。
2、并非所有有缺陷的人都能得到积极的补偿。其补偿作用只适合用在缺陷者本身有足够的自信,并有外在支持的力量,才能发生理想的“优越感”。
3、阿德勒的补偿作用乃为反抗自卑感而来,解释太过消极,忽略了人尚有积极的支配欲。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