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十分在意别人的看法。在学校我们在意老师、同学对自己的看法;在工作中我们在意领导、同事对自己的看法;在家庭中,我们在意父母子女以及伴侣对自己的看法。那么,为什么人总是过分的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呢?从心理学的角度应该如何去解释?
实际上,人们刻意追求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可能存在以下几种心理机制:
1、认可欲求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有描述道人们对于尊重和认可的需求。生活中不少人都很在意别人的评价,或许别人的一句话就会影响到我们接下来的行为。如果对方是认可你的,我们就可以消除自卑感,增强自信心;如果是不认可的,我们就会自卑颓废,无心做接下来的事。在心理学中,将这种希望得到他人认可的心理称之为认可欲求。
2、反馈机制
人们为什么总是在寻求他人的认可呢?实际上,很多情况下都是由于人类规则中制定的赏罚政策带来的影响。也就是说,如果事情做得好,我们会得到奖赏,事情做得差,也会受到惩罚。比如,在工作中,业绩做得好,我们不仅会得到领导的表扬,还会得到一定的物质奖励。而一旦我们违反了公司的规章制度,就会受到批评,还会扣除一部分奖金。
这种反馈机制让人们加深了过分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也是出现希望被人认可的底层逻辑之一。
3、追求自我实现需求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处于5大需求最高层的便是自我实现需求。这是在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被爱需求以及被尊重需求这4大需求都被满足的前提下,我们就会开始追求自我实现。这时候,人类的各个潜能开始被激发,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而人们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也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因为大多数人认为,只有我们获得了大众的认可,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比如,演员最大的梦想是一夜成名,坐拥千万粉丝;歌手最大的梦想是成为天王天后,让自己的作品广为流传;作家最大的梦想是作品爆火,从而让自己流芳百世。
在众人的梦想中,几乎都有一个特性,那就是想让自己的努力成果获得大众的认可。也就是说,即使是追求自我实现这种高层次的需求,也离不开他人的认可。
由此,我认为,刻意在意他人的看法是一种人类的本能需求。只不过,一味的追求认可而忽略现实也是不好的。在阿德勒心理学理论中,他就认为,人根本没有必要去追求别人的认可,如果一味地追求他人的认可,在意他人的评价,终究会活在别人的人生当中。
所以,适当追求他人认可是很正常的,但是我们大可不必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还是一句老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