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作家列昂尼多娃是这样看待婚姻的:婚姻的基础是爱情,是依恋,是尊重。也有人认为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在现代社会,互联网高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当下发生的一件事情,一经发在网上,立马会被成千上万的网友所熟知。关于婚姻的消息也一样,家暴、出轨等消息一经曝光在保护弱小合法权益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让越来越多的人对婚姻望而却步。尽管如此,世界上每天都有人选择步入婚姻的殿堂。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聊聊,应该要和什么样的人结婚。
一、具备基本自制力和道德观念
自制力指的是一个人在意志行动中管理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行为的能力。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美好的人生建立在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如果对方处理不好自己的情绪,出现问题将所有情绪都释放在你身上,在情绪激动时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的暴力行为,那么单靠你一味地为其提供情绪价值,你们婚后也很难有美好的人生。道德观念能够体现出对方对自身,对他人,对世界所处关系的系统认识和看法。通俗地来说也就是对方对善和恶,荣和辱,正义和非正义等基本的看法。对方如果在这些基本的道德形式上的看法与你出入很大,且坚持自己的思想和观点,那么对方大概率不适合成为你婚姻中的另一半。
二、能与他人共情,利他思维
共情这一概念是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首先提出,同情也叫同理心。不能与他人共情的人往往难以应付各种情绪状况。在亲密关系中,当你带着情绪和他沟通时,他们会不知道如何应对,甚至会觉得你小题大作,完全不至于这样。对于你的情绪,他也很难真正理解更不用说感同身受了。那么,你想要自己伴侣理解自己的心只能错付了。与利他思维相对的是利己主义,利己主义的人只顾自己的利益而罔顾他人或者集体的利益,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在他们的价值观中,个人利益高于一切。利己主义在亲密关系中往往也表现的很自私,不愿意为家庭做出妥协,不想承担家庭的责任。因此,在选择婚姻伴侣时,对方是否具备利他思维这一点极其重要,关系你们未来婚姻家庭的幸福。
三、爱情
在心理学上,爱情指的是一对男女在特定社会条件下相互爱慕,渴望共同生活和白头偕老的美好情感。拥有爱情的婚姻才是婚姻最美好的样子。现代诗人舒婷在《致橡树》中是这样描述爱情的:“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人和人之间相爱,始于爱情,终于婚姻。婚姻让两个相爱的人紧密相连,让人更有勇气去面对接下来的生活。当你需要的时候,对方义务反顾地挺身而出,告诉你:他在。因此,爱情对婚姻来说不可或缺。
列夫•托尔斯特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如果决定结婚,确定结婚的人是婚姻家庭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希望大家都能和能够一起过幸福生活的人结婚。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