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些细心的父母会发现突然有一天孩子变得不愿跟自己同行外出了,许多事情有了自己的主见,遇到一些小事不愿与父母商量,还常常因为小事与家长顶撞争执,开始寻求朋友关系,这让有些家长还真不适应,因为孩子正处于心理短乳期。
那么,心理断乳期是什么意思?心理断乳期发生在哪个阶段呢?下面一起随小编来学习了解下。
心理断乳期是什么意思?
心理断乳期是指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身心逐渐发展成熟想试图摆脱成人的监督,开始自己判断是非和独立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一般幼儿会在1岁左右实现生理上的断乳,也就是不再吃母乳。
而在心理学领域,心理断乳的概念是由美国学生霍林沃斯于1928年在他的《青年心理学》一书中提出的。
同时,他也将青少年在心理脱离父母或其他养育者而变得相对独立的过程称之为心理断乳,是相对于生理性断乳而言的。
心理断乳期发生在哪个阶段?
心理断乳期是指青春期到青年初期这一年龄阶段,也就是孩子脱离童年时代,是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
这个心理断乳期一般发生在孩子12岁以后,也就是青少年开始上初中的阶段。
从总体上讲,心理断乳期的各种心理现象反映了少年儿童心理上的进步。孩子开始从心理上依附于父母到出现独立意向,这是重大的变化。
一般进入到心理断乳期的青少年,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变”。
这个时候不管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孩子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甚至有些孩子表现的非常叛逆,什么都跟父母做对,不听从父母的话,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在孩子的心理断乳期时是典型的心理,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理解孩子的行为,尊重孩子的意见,必要时给孩子多一点支持和鼓励,尤其是在孩子遭遇到困难和失败时,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难关。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