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都有渴望与他人建立感情联系的内在渴望。所以对于有着社交需要的我们人类来说,被孤立了往往是一种极度难受的情境。那么当我们遭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1、调节自己心态,孤立只是暂时的
当我们被孤立的时候,切忌因此而产生一些错误的想法,例如,“没有人喜欢我”、“以后也不会有人喜欢我”、“我就是这样一个不讨人喜欢的人”。这种想法会摧毁我们的心理,放大被孤立时的受伤心态,从而使得我们陷入消极情绪中不可自拔,甚至因此导致一些极端行为。
我们应该认识到,被孤立只是一时的。可能刚好你身边的这些人和你合不来,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和你合不来。这时我们就需要稳住自己的心态,然后默默地提升自己,在遇到能欣赏自己的人之前,把自己变得更优秀。
2、分析一下自己被孤立的原因
这种被孤立的状态是一直存在,还是发生在某件事之后?如果是一直存在,那就代表着确实是你们彼此间有差异,难以融入到一起去。可若是之前还好好的,却在某件事发生过后被人孤立了,就要仔细想想为什么会这样。是否是自己在那件事情上做的不好?或是大家因为这件事而对你产生了误会?如果是因为自己的错误,那么找到大家主动认错,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自己犯的错,必须自己承担责任。如果是因为他人对你产生了误会而导致了他们孤立你,那你就找个合适的时机和大伙把这件事情讲开,一旦误会解开,孤立现象也会不攻自破。
总之,被孤立了不要自己自乱阵脚。先把自己的心态放平,然后找到被孤立背后的深层原因,将其解决就好了。
哲学家狄德罗说过:“人不可孤立,孤立则危。”
一个人独来独往的时候,是最强大的,但是不可能一辈子都保持这样的状态。
毕竟,人是群居动物,家人需要靠在一起取暖,朋友需要在一起谋利,同事在一起共事,亲戚在一起吃喝......
如果你发现身边一个人都没有的时候,一定会很失望,也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
为了谋生,你不得不低头求人,融入某个群体,希望能够通过讨好卖乖来改变现状。这样的方法,是行不通的,毕竟,委屈了自己,不等于成全了自己。
正确的做法是,合不合群,都没有关系,做好以下三件事,好运自来。
02
接受事实,然后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画家丰子恺说过:“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清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人际交往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如果有人孤立你,说明你自己有一半的责任。盲目去责怪别人,那么你就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你也无需去问,别人为什么孤立你。因为成年人的疏离,本来就是静悄悄的。
战国的时候,赵国的大臣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去了秦国。他不惧强权,又把和氏璧带回来了。留下了“完璧归赵”的成语。
赵国的武将廉颇,保家卫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他的功劳,一步一步被蔺相如的名气掩盖了。最让他不舒服的是,蔺相如故意躲着他。
过了一段时间,廉颇忽然明白,“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两个大臣互相争斗,这是窝里反,会让外人看笑话,有机可乘。
于是乎,廉颇主动到蔺相如面前,负荆请罪。
人啊,最要紧的是“看清自己”。
为什么别人会疏离你,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多半是这样的:一是没有看清事情的真相,对事情有误解;二是太自以为是,小看了别人;三是太在乎别人,导致人与人距离太近,矛盾频发;四是高估了自己在别人心中的位置。
有了“刀刃向内”的勇气,那么被人孤立的契机,就会让你真正成熟。
03
放大格局,包容人生的一切。
人啊,心大了,大事变成小事;心小了,小事变成大事。
把内心比喻成一个容器,事情就是一滴水。心很小的时候,一滴水就满了。这真的是“杯具(悲剧)”。
如果你被人孤立了,就不要去计较了。俗话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你怎么可以被一片叶子挡住去路呢?
要懂得,人的眼睛有上亿的像素,但看不到一粒尘埃。可是一粒尘埃落入了眼睛里,会让你流泪不止,在某一瞬间,看不清任何东西。
如果你的格局很大,那么眼里的一切,都会变得微不足道。被人孤立的事情,也不会耿耿于怀了。
北宋时,宰相王安石主张变法,大臣司马光反对变法。司马光说:“臣之于王安石,犹冰炭之不可共器,若寒暑之不可同时。”
两个人各执一词,冰火两重天,都是为了天下苍生。
王安石推行变法的时候,司马光不得志,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
后来,王安石两次被罢免宰相。他也进入边缘化的状态。令人欣慰的是,他没有因此一蹶不振,而是在文学方面,更有成就。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任何事情,都会推陈出新。王安石的内心,始终有春天。
王安石过世的时候,很多大臣心情舒畅。司马光却忧心忡忡,建议给王安石加封。
不难发现,王安石和司马光,都是有大格局的人。他们的心中不仅仅是自己,而是全局。因此,彼此孤立,并不是天大的矛盾,只是“道路不同”而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人生是独一无二的。周围的人孤立你,说明你坚持了“做自己”,并不见得是坏事。放大格局,一切都释然了。
04
做强自己,吸引志同道合的人。
别人不和你玩,不等于别人不玩了,而是别人在另外一个圈子里玩。
“富在深山有远亲”,如果你真的变强大了,住在任何地方,都会有人来巴结你。
你变得优秀了,自然会有优秀的圈子接纳你。如果你找不到圈子,那就自己拉一个高级的圈子。
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在谪贬至贵州龙场的时候,人生陷入了低谷,官场上的人,慢慢冷落他。
日子虽然很难的,但是他没有悲观,而是和当地的人一起学习,一起劳动,写下“静夜海涛三万里,明月飞锡天下风”。
闲下来的时候,他认真领悟,留下了“龙场悟道”的典故。
俗话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被周围的人孤立了,说明当下的圈子不适合你,需要另辟蹊径。
如果你把“孤立的时光”用来学习、工作、思考,很快就会崛起。到时候,孤立你的人,反对你刮目相待;抬举你的人,接踵而至。
05
你在人群里,被孤立了,只要变得更加优秀,就是鹤立鸡群。
你在深山里,没有被人发现,只要坚持开花结果,就是孤芳自赏。
每个人在社会上,都需要人际关系,但是靠谱的人际关系,其根源就是“你自己”。
你是光,就会有人来借光前行;是智者,就会有人来讨教。
丰子恺说:“人散后, 一钩新月天如水。”
原来,孤立之时,本是拨云见月。
1、先保持冷静,然后找不属于孤立你的那个阵营的朋友,一起客观的分析被孤立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偶然做了什么导致误会发酵,还是的确自己做的不好,先反省,再去解决问题。
2、根据分析结果,先找到孤立你的阵营,向他们真诚道歉,然后指出自己的不足之处,表示以后会改进并且真的这样去做。一般如果的确是因为误会或者对你有不满,这样做了之后关系会开始缓和。道歉的方法有很多,不一定非要当面,也可以短信,邮件,微信QQ,诚意最重要。
3、有的人情商不高,把上下左右都得罪了遍,但是只要大家理解他是性格如此,也最多是背后抱怨两句,并不会真的去鼓励他。所以更多时候,其实是把你孤立出来的那帮人,要么自己本身比较小气,要么其实他们跟你压根不到一个级别,多处无益。
4、反复确认分析几次之后,就可以下结论:对方到底是单纯误会了还是根本是不值得深交的人。如此还该不该挽回自己在他们中间的地位,就很明了了。如果发现根本是一群不值得深交的损友,那么果断离开他们吧。会有适合你的、和你一起成长并驾齐驱的诤友益友,在前方等着你。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