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从心理学角度,简要分析斯坦福监狱实验

时间: 2023-08-03 17:13:49

“是天使,是魔鬼,仅在一念之间。”

1971年的夏天,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做了个著名的实验,即“斯坦福监狱实验”。实验征集了一群年轻人,将其随机分成了两组,分别扮演“狱卒”和“犯人”,并将其放入仿真的监狱环境中,要求这群年轻人共同度过14天。但实验在第六天的时候就不得不提前结束了,因为被试者的过度带入导致“狱卒”越来越暴力,而“犯人”越来越服从,已经导致多名“犯人”精神崩溃了。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主持实验的心理学家本人也被卷入其中,不知不觉地采用各种行动来维持自己用以管理监狱的“法官”形象。

是什么在这其中蛊惑了人心,让一场“角色扮演”成了真实的“修罗场”,使人人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1、某种程度上,人是环境的产物。

在实验过程中,为了使实验更接近现实情境,津巴多做了很多细节处理。例如“囚犯”们由“警车”押送到监狱,然后如真正的囚犯入狱一般,被搜身、扒光衣服、清洗消毒、穿囚服及戴脚镣等。并且在入狱后,三人住一个小隔间,每个人没有名字只有编号等。而“狱卒”那边呢,他们被告知可以做任何维持监狱秩序和法律的事情。在这种极度仿真的环境下,个体的心理从最开始的新奇、玩笑,慢慢转变为认真、尽责。每个人都尽力使自己代入自己的角色,无意识中模仿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行为,于是,一座“货真价实的监狱”出现了。

2、从众需求。

著名的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著的《乌合之众》之中,有这么一个观点:当个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而当这个人融入了群体后,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他的思想立刻就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人天生希望被群体接纳,来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实验中的每个人,由于所在群体都在扮演各自的角色,若是自己表现得不一致,则会有难以抵御的压力袭来。在这种压力之下,个体意识开始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群体意识。对于“囚犯”群体来说,群体意识即是服从意识。而对“狱卒”群体来说,就是管理意识。

3、人总是倾向于把自己的行为合理化。

在电影《朗读者》中,女主汉娜在纳粹时期担任女看守,因为没有开门而烧死了300个犹太人。多年后的审判中,当法官问她:“你们是否知道是在送那些女人赴死?”汉娜一脸诚恳和茫然地反问道:“新人要进来,老人必须给他们腾出地方。换做是你的话,你会怎么办呢?”从她的言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她并没觉得自己的行为是丧失人性的,她认为她只是在执行工作而已。在斯坦福监狱实验里,每个人在主持实验的心理学家和环境的暗示下,也没有觉得他们是在做一些以往看起来“泯灭人性”的事情,他们只是认为自己在尽责的完成好这场实验,完成好自己的角色。

短短几天的实验,反映出来的人性问题却令人深思以及不寒而栗。它给我们提供了关于人性的无限思考空间,人性到底如何?性本善或是性本恶?人性可以随意操纵吗?这都是我们仍然需要不断思考、不断探索的问题。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