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羞耻感太重怎么办如何消除羞耻感

时间: 2023-08-03 17:25:40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情绪上的波动。当我们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羞耻感会作用于我们的情绪。羞耻感太轻的人,死皮赖脸,没有做人的尊严。羞耻感太重的人,患得患失,处处小心翼翼,敏感多疑,也会对我们的社交造成严重的影响。而现实生活中,不少人都属于那种羞耻感太重的一类人。那么,羞耻感太重怎么办?

羞耻感太重怎么办?

羞耻感太重会影响到我们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我们的社交,为了保持一个良好的社交心态,我们必须将羞耻感消除。

如何消除羞耻感?

1、学会自我接纳

羞耻感强的人,往往是因为对自身的接纳度不够高。他们对自己的要求过高,以至于当自己达不到目标的时候,就会产生强烈的羞耻感。想要消除这种羞耻感,我们首先就得学会自我接纳,先宽恕自己的不优秀,放低对自己的要求,慢慢地学会欣赏自己,理解自己,认同自己,这样一来,我们就会逐渐的接纳自己。

2、给自己设置合理的目标

一些人会有很强的羞耻感,是因为给自己设立的目标太大。比如高三一考生给自己的目标设置的是考上清华北大,但是他的成绩只是刚刚在一本线左右。过高的目标当然会让人们产生压力,所以,当自己达不到预定目标的时候,就会产生强烈的羞耻感。所以,我们不妨把目标降低,设置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这样我们就有动力去努力并完成它,从而获取自信。

3、自我关怀

完成了既定目标后,我们便可以自我进行关怀或鼓励,用鼓励的方式来激励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的上进。久而久之,我们的羞耻感就不会有那么强了!

总的来说,适当的羞耻感可以让我们更加努力完善自己,但过于羞耻也不利于我们的生活,大家应该按照上面的方法尝试一下改变!

孩子有羞耻感如何克服

在婴儿即将届满一岁之际,他们逐渐从爬行慢慢开始学走,此时,孩子与父母的沟通方式也开始有了改变。舒尔指出,研究者观察到,12个月大的幼儿从母亲那边获得较多的正面回应,而18个月的孩子则获得较多的教导与指引。

而研究发现,母亲平均每9分钟就对他摇摇学步的孩子发出一次“不可以……”的警告,这可能是因为开始学爬、会走的婴幼儿喜欢探索充满危险性的东西。

一位母亲,一日看到自己的女儿正拿着紫色的彩笔在墙上乱涂,“不可以!”她忍不住对女儿大吼。女儿看着母亲,一脸惊恐,刹那间她了解她做错了事。她低下头去,一副快哭出来的样子。母亲唠叨了一会儿,告诉女儿色笔只能画在纸上,然后她抱着女儿想到她们可以一起做一件事:“刷墙壁!”她女儿再度亮起双眼,开心地跑去爬去拿海绵。

这样的互动,帮助孩子成功克服了羞耻感。

旧想法

传统的学者认为这些所有的“不可以”指令,是在保护孩子安全并帮助他们社会化的副产品。但是传统的研究者并不认为,羞耻感可以促进孩子的脑部发育,相反地,他们认为应该减少让孩子感到羞愧的处境。

新想法

最新的育儿理论则认为,避免孩子产生羞耻感固然有其道理,但是在孩子社会化的过程中,羞耻感也未必是绝对不好的。脑神经生物学的一些研究指出,一些令人羞愧的处境,例如上面所描述的例子,事实上可以刺激右脑的发育,这部分主要掌管创意、情绪与感受,只要羞愧的感觉不要太久,而且能够跟随着一些复原与补救的经验。

新一代的专家认为,让孩子真正受伤害的,并不是羞耻感,而是父母无法帮助孩子从羞愧中复原过来。

父母可以怎么做

舒尔说:“在婴儿成长的过程中,藉由一些小小的羞耻感来促进其社会化是很重要的'。”尴尬(羞耻感的成份之一)大约在14个月大时出现,当母亲“不可以”的指令,跟随着孩子低垂的头与难过的表情开始产生。

孩子与兴奋(开心地在墙上涂鸦),忽然间掉落很泄气的情境(母亲“不可以”的警告),再回到兴奋的情绪(“好吧!让我们一起刷洗墙壁吧。”)

在这一个快速的过程中,脑部许多部分开始活动,并且产生许多连结,使得这整个脑部系统获得更紧密的锻炼。其结果可以促进认知部位(前额脑区底部,orbitofrontal cortex)与感情部位(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的发展,并且促进这两个系统的连结,让孩子在感情与自律能力能有均衡的发展。

很重要的一点必须记得,要赶快让孩子从羞耻感中复原过来。长久的羞耻感会让孩子自我封闭、易怒甚至产生暴力倾向。想想看自己的情形,如果尴尬的感觉一直持续下去,你会不会想要逃开或做出一些反抗的行为?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