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自我、本我、超我之间的区别

时间: 2023-08-03 17:42:21

自我、本我、超我是心理学精神分析这一流派中人格结构理论的概念,由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用来解释意识与潜意识的形成与联系。他将人格结构分为三个部分,即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指的是人潜意识中的原始欲望,它是本能的、不受规则约束的,其中绝大部分不受社会规则允许,遵循的是“快乐原则”,简单来说就是“什么快乐我就做什么”,而且不能接受延迟满足。这样说来似乎本我都是坏的,其实不然,它是人的心理动力系统中的动力源,人的心理和行为不能缺少本我部分的推动。

超我指的是人格中的理想部分,是人们的理想化目标以及人格结构中的最高部分,它遵循“道德原则”,以最严苛的道德规范要求自己,与本我对立。

自我则是人格结构中本我与超我的矛盾调停者,它遵循的则是“现实原则”,除了调停本我与超我的矛盾,它也在现实可以允许的范围内满足本我的部分愿望。

如果要讨论三者的关系,或许过于复杂晦涩,所以只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浅显说明三者的联系。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腹中饥饿的你路过一个商场中的蛋糕店,看中了其中一款很贵的点心,如果是本我,那么你会直接在店里把蛋糕抢过来就吃,先把肚子填饱,如果是超我,你会认为前者强抢的行为实在是太可耻,而花超出经济能力范围外的钱买这个蛋糕又过于奢侈,于是压抑住了自己的饥饿离开。而如果自我在场呢?他会综合饥饿和经济两方面的因素,买一份便宜一些的点心。

在这个例子中,本我提出了自己的愿望,也就是因为饥饿而想要那一份最大最漂亮的蛋糕,而超我规范了自己的行为,让我们不至于为了满足本能欲望即饥饿去店里强抢这一份蛋糕,自我则综合了现实因素和自己本身的因素,做出了最合理的决策,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本我的愿望,又没有违背超我的要求。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