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人到中年,要远离同学聚会”。这一观点竟在网上获得了很多人的认可。有许多人表示,毕业时间越长,越不想参加同学聚会。同学聚会本是旧时同窗在工作生活闲暇之余聚在一起,谈谈心,聊聊天,叙叙旧时好友情,在同学的回忆中找自己青春的美好时刻,怎么会发展成现如今这样,大家提及同学聚会就如同提及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呢?
网络上有个词,叫做“贩卖焦虑”,我觉得用来解释这个现象很贴切。所谓的贩卖焦虑就是指某主体通过一定的方式(语言、文字等)来增加人们对某事物的焦虑感来从中盈利(包括增加关注度、赚钱、情绪价值)。同学聚会无疑成为了贩卖焦虑的最佳场所。二三个人聚在一起,大家虽然当年同班,但好些同学已经好久不联系了,为了避免尴尬,班上总会有热情似火的人开始找话题和你聊天:你最近工作怎么样啊?买房了没有?还没买房啊,我前两年在星沙那边买了套房,今年年底可以住进去了。你现在工资多少啊?结婚还是要买套房才行,现在房子只会一年一年的涨,你得抓紧咯。我准备明年结婚了,到时候邀请你来喝喜酒啊……看着上学时期成绩并不如你的同学已经买房买车,娶妻生子。本来开开心心来参加同学聚会的你,在饭桌上变得如坐针毡,如芒刺背。你焦虑的环顾四周,同样是同学,怎么人和人之间的差距这么大呢?
如果你因此焦虑了,那么恭喜你,你成功地被你的老同学强行贩卖焦虑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毕业之后的你们都发生了什么?你们同年大学毕业,毕业后他选择了回报率颇高的销售行业,你选择了继续从事本专业的工作,虽收入比不上他,但也能在实现温饱的同时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买房买车,成家立业也早已在你的规划当中,只是你们的选择不同,实现规划的路径和所需的时间不同罢了。
简单地来说,焦虑的原因无非就是两点。第一点:贪心,不满足于一个跑道,想要同时完成多件事情且想要立即看到效果;第二点:当前的能力和期待的欲望不匹配,短期内能力提升可能性不大又缺乏耐心。如果你参加完同学聚会之后不能客观的分析目前自己所处的境地,不懂得延迟满足的意义,被焦虑包裹。你开始去做一些贪快、求多,只关注数量的事情最终陷入自我感动的低水平勤奋中,这样对你来说毫无意义。
你要清楚地知道,其实大多时候我们并不需要焦虑。只要你心里有目标,并为了你的目标行走在路上,一时的结果根本不那么重要。在历史长河中,近有毛爹爹曾多次在政治上遭受重大打压,直至不惑之年党内才真正接受他的主张;远有姜子牙72岁时方才遇到周文王,获得一展抱负的机会;汉高祖刘邦55岁才建立西汉王朝;同时我们也看到甘罗十二岁出使赵国,拜为大秦丞相、霍将军十七岁两出定襄,受封冠军侯、项羽二十四岁破釜沉舟,称霸一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节奏,且耐心等待属于你的那份胜利果实吧。
本书作者从人生、生活、情绪、职场、未来五个方面给出了关于如何活出自己喜欢的模样给出了建议和自己的理解。真正的高级,不是物质的堆砌,而是找到内心的爱与自由。人 的一生本来就是我们自己不断寻找答案的过程,只有出发,才能抵达。
世界上所谓的成功有千万种,最实在的成功只有一种,那就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因为我们每个人最终的归宿都是自己,陪我们走过漫漫人生道路的那个人,也只能是自己。所以我们要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过我们仅有一次的人生,不为他人,只为取悦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松浦弥太郎在《不能不爱的两件事》中说: 想知道自己的长相,最好的做法是仔细盯着镜子看,而不是和他人比较,这样只能知道“和那人相比之下的自己”,看不见自己真实的模样。想知道自己的能力,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努力去尝试,但那些心中揣着“被别人比下去的不安和寂寞”心结的人其实是在要求自己身上没有动物东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轨迹,按照自己的节奏去过这一生,而不是在他人的人生坐标中寻找自己的定位。
之前听过一篇演讲《不要让别人打乱你的节奏》中曾经说到:
「 人生的每一件事都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时间。你身边的某些朋友可能遥遥领先于你,有些朋友可能落后于你,但凡事都有他自己的节奏。他们有他们的节奏,你也有自己的。耐心一点。
25岁才拿到文凭,依然值得骄傲。30岁没有结婚,但过的快乐也是一种成功。35岁以后成家也完全可以。40岁买房也没有什么丢脸的。不要让任何人扰乱你的时间表,因为爱因斯坦说过:“并不是每一件算得出来的事,都有意义;也不是每一件有意义的事,都能够被算出来。”
人生有无限可能,别给自己设限,别让任何人打乱你的节奏,余生漫长,莫要慌张。」
梁文道说过: 读一些无用的,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我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都来自这个时刻。
去培养一个爱好,比如跑步、烘焙、读书等等,不是因为别人都做而去跟风,而是实实在在的喜欢。村上春树先生曾经在别人问他如何能坚持跑步时说:“ 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的事怎么也长久不了。”找到一个真心喜爱的兴趣爱好,然后不计成本地付出时间和耐心,用心打磨,你收获的将不只是一个拿的出手的爱好,更重要因为这个爱好自己所带来的改变。
不要总是抱怨生活的无趣和乏味,而是去从平平淡淡的生活中去寻找和创造非凡的精彩与趣味。王朔曾说: “你必须只有内心丰富,才能摆脱这些生活表面的相似。”
阿德勒在其《自卑与超越》中谈到:“ 身体可以影响精神,精神也可以影响身体。 ”负面情绪包括焦虑、紧张、愤怒、悲伤等,如果长期处于这种消极情绪中,身体也会产生不适,甚至损伤身体健康。余生太短,别做情绪的奴隶。
不管是对别人还是对自己,保持平和淡然的心境永远是减少负面情绪的最佳药方。面对人生的每个时刻,都要保持随时、随性、随缘、随遇、随喜的心性,这样才能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为自己的缺点掩盖或粉饰,因此变得轻松愉快;承认自己并没有那么伟大,不再着急去证明什么,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往前走,人生会收获更多的风景;别在意别人的评价,大胆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停止对自己的怀疑和成见,接纳完整的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不断精进自己的人生。
恒子奶奶在《人间值得》中说过: 如果你能遇到自己理想的工作,那是最好的。但这种情况就像买彩票,可遇而不可求。不断工作,或许哪一天就会遇到一份让你喜欢的工作,带着这样的心态,工作中莫名的压力和烦恼就会消散。
很少有人能在一开始就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并将其作为一项事业经营下去,如果你足够幸运,那就继续走下去,并从中收获快乐与成长。
如果你还无法确定自己正在做的工作到底是不是真正热爱,不要着急和焦虑,先做好当下的工作。 很多情况下,你对自己的工作只有表面的兴趣是因为对工作浅尝辄止,没有深入到每个环节,无法发现工作深层的乐趣。不妨试着拿出匠人精神的气度与,把当下的每个任务都做到最好,慢慢地,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可能还会发现工作深层的乐趣。正如稻盛和夫所说说: 要想度过一个充实的人生,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另一种是“让自己喜欢上工作”。
叔本华说:“ 睡觉是向死亡的借贷,睡得越多越长,那么还款期也越长。 ”睡眠质量高且充足的人大多数长寿,想要好好睡觉,我们可以:
(1)给自己设定适当的锻炼目标和运动量,睡前3小时切忌剧烈运动;(2)饮食清淡,不要吃难以消化的辛辣食物;(3)睡前不要玩电子产品,尤其是在关灯后使用手机等;(4)睡前不要喝酒;(5)坚持每天睡前泡脚15-30分钟,有助于血液循环和缓解疲劳。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高压力,容易让我们心灵变得浮躁和麻木,以至于忽略了生活中很多理所当然的幸福。试想一下你有多久没有抬头仰望湛蓝的天空、闭眼感受微风吹拂脸庞、细细品尝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其实生活就像煮一碗面,我们用百分百的心意对待,就已足够。正是这些重要的小事情,组成了真实而丰盈的人生。
生活中最重要的小事,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并身体力行地去追求自己喜欢的生活,并非要去多远多美的地方,也与别人是否去过哪里无关。趁现在,拥抱用心生活的自己,想做的事就去做,有爱的人就去告白,有想要实现的梦就去追。好好享受当下的幸福。
>>>>>>>>>>>>>>>>>>>>>>>>>>>>>>>>>>>>>>>>>>>>>>>>>>>>>>>>>>>>
阅读推荐
2019年阅读书单
2018年阅读书单
《如何阅读一本书》:你真的会阅读吗?
《见识》:你最终能走多远取决于见识
《我的最后一本减肥书》:减肥你要慢慢减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