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调查发现73.3%的孩子,存在“怕黑”的现象。你家的孩子也怕黑吗?当孩子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变得胆小害怕,家长们都表示理解,但是孩子在自己家里,在自己每天都睡的小床上也怕黑,有些孩子必须开着灯才能睡着,这让有些家长不理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1、泛灵心理的作用
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提出这样的理论:幼儿期的孩子,特别是两三岁的孩子普遍存在一种心理现象,那就是“泛灵心理”。孩子会把所有的事物都视为有生命和有意义的东西。在孩子眼里玩具是会说话的,小床也是会吃东西的。
在黑暗的空间里,家长看来什么也没有,但是在孩子眼里一切都是有生命的,可能会“攻击”他们。在孩子看来,天花板上的灯可能准备着要跳到他的肚子上,床头的小恐龙等会会来咬他的手指头,这就是泛灵心理在作怪。孩子对黑暗中的东西充满想象力,从而产生恐惧的心理。
2、孩子分不清现实和想象
有些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小的时候,胆子非常大,长大一些反而变得胆小了。这是因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接触到越来越多的让人害怕的事物,他又分不清那是想象还是现实。比如孩子看了《寻龙传说》,电影中有可怕的庄魔,年龄小的孩子不知道那是想象中的事物,以为自己生活的空间里也有庄魔,等他想到庄魔的时候,就会变得十分恐惧。
所以家长应该告诉孩子,这一切都是假的,怪物是不存在着的,他们只存在电视里,我们生活的世界很安全。
3、父母的恐吓加剧孩子的恐惧
当孩子什么也不知道的时候,即使他站在一个最恐怖的东西面前,他也不会感到害怕。但是很多家长,为了管教孩子,喜欢说一些话恐吓孩子。比如晚上很晚了,孩子还想出去玩,家长会吓唬孩子说:“不能出去玩了,现在外面有大灰狼。”孩子非要在卫生间里玩水,家长就吓唬孩子说,“再玩水,怪兽就从下水道里爬出来把你抓走。”家长只看到孩子信了,不再捣乱了,可是从此孩子再也不敢一个人去卫生间了。所以家长尽量不要吓唬孩子,用真实的理由制止孩子的行为就好了。
很多人认为,只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孩子就不会害怕,事实上,孩子有了安全感也并不代表着他什么都不怕。家长应该做的是尽量减少孩子少接触他害怕的事物,同时在孩子害怕的时候包容他、安慰他,孩子就会有勇气去战胜恐惧。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