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听说过“拖延症”这个词,它是一种自我调节失败的典型表现。拖延症的病因尚未明确,其影响因素可能与焦虑、抑郁、低自尊以及完美主义有关。不少人都知道自己有拖延症,但是,许多人却只能任凭拖延症越来越严重,无计可施。那么,拖延症越来越严重是什么原因?应该怎样彻底改掉拖延症呢?
拖延症越来越严重是什么原因?
拖延症之所以会越来越严重,主要是考虑到没有得到及时治疗造成的。所谓的拖延症,是一种推迟任务的自我调节失败的形式。它所形成的的主要原因还是自己的信念不足,或者是自己对某些事不够有责任心。比如,上班拖延症之所以会发生,可能是因为我们对于自己从事的这份工作不感兴趣,或者是公司里接触到的某些人让你不喜欢,于是你多一分钟都不想和他们待在一起。如果这种拖延症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的话,它就可能会越来越严重,最后甚至可能会形成严重的焦虑症或抑郁症。
怎样彻底改掉拖延症这个坏毛病?
1、规定时间必须完成任务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可以做一个自我调节,一定要约束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完成某个任务,否则就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平常对自己严厉要求,慢慢地我们也会形成习惯,改掉拖延症这个坏毛病。
2、认真思考自己是否在逃避某些事
当一个人出现拖延症的时候,很可能是因为他在逃避某些事。比如,当他讨厌学习的时候,上学的时候就会拖拖拉拉的,总想迟到。实际上,这是一个人的自我保护机制。若想改变这个拖延症,我们必须从根源入手,思考自己是否在逃避某些事,然后再自己作出改变。
总的来说,拖延症越来越严重的原因可能是没有及时治疗和改正,想要改掉这个坏毛病,我们就需要从根源入手:规定时间必须完成任务、认真思考自己是否在逃避某些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彻底改变自己!
“拖延症”越来越严重,是因为你失去了恐惧和愉悦。
什么是恐惧?
恐惧就是当边界受到侵犯后所产生的情绪。
比如,很多人都知道动物会给自己划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范围内,如果被侵犯,他就会愤怒(愤怒也是恐惧的一种),这就是边界被侵犯之后所催发出的恐惧。
那如果表现在人的身上会怎样呢?
就像有些人非常害怕演讲,表面看上去是缺乏自信,觉得尴尬,最根本的原因其实是害怕“丢面子”,所以这些人就会害怕做一切丢面子的事情,即使这些事情能够让他有所成长,他也不会做。这就是恐惧的边界太小导致的无法成功。
什么是愉悦?
当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能沉浸其中,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这就是愉悦。
当你在做一件事情特别愉悦时,你要注意了,这就是上帝给你写下的天赋密码。
很多人都听过一万小时理论,认为在做一件事情上能花到一万小时的人,肯定是非常有毅力,而其实是他在做这件事情时只是很愉悦而已,根本不是世人所认为的有毅力。
就像有的人喜欢做培训一样,他觉得能让更多人获得知识,帮助他人成长,自己在讲述知识的过程中还能提升自己,因此热度不减。
如果一个人在做一件事情时,既没有恐惧也没有愉悦产生时,根本不用多想,他肯定会拖延,肯定坚持不下去。
因为没有任何事情在推动着他。
就像很多人在新年来临时会立下一年读多少本书的目标,但到现在为止,依然为0本。
如果我拿着一把枪顶在你头上,你一定会拼命读。如果我告诉你,你不读完,你将永远无法获得成长(前提是你的边界是成长),你也会读,这是因为你有恐惧。
同样的,如果你热爱阅读,你觉得一天不读书就食之无味、你认为读书有无穷乐趣的时候,你也一定会读,这是因为你有愉悦。
所以,当你在做一件事情一直拖延时,你要回头去看看,是不是这件事情既不能让你恐惧,做不做都无所谓,又不能让你产生任何愉悦感,也就是在做这件事情时,你丝毫感受不到任何的快乐。
如果是,那你就要重新设立目标了,而不是逼着自己坚持。
当一个人在做事时拥有了足够的愉悦和恐惧时,就会拥有足够的能力和动力不再拖延。
如何克服严重的拖延症
很多人都有拖延症的毛病,更有些人说自己是拖延症晚期患者,可见,现代人的拖延症非常严重。拖延症有时其实并不是生理上的懒惰,更像是心理上的无法控制。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如何克服严重的拖延症,欢迎阅读!
1、首先试着接纳自己有拖延症。
可以说,大多数人都会有拖延症,其实拖延症最常见于追求完美、做事认真负责的人身上。正因为“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才会导致一拖再拖,不敢下手,却又常常在最后时刻完成任务。这同时也说明拖延的人其实很聪明,如果一开始就干,也许会改来改去,耗费时间,不如在火烧眉毛时一气呵成。当然,这样完成的任务,质量可能不会好到哪里去,而且中间过程也挺痛苦的,玩也玩不好,心里惦记着任务还没完成。
2、经常问自己
“我现在做的是不是目前最重要的事?”这是“非死不可”的创始人扎克伯格的经验,他非常忙,却从不拖延,每年都能完成很多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和计划,靠的就是这句简单的话。
3、固定时间,养成习惯
比如每晚7—9点,雷打不动的坐在书桌前,不玩手机不玩游戏,有点无聊啊,那总得干点什么吧?不如试试开始工作或学习吧!你会发现,能提前完成很多任务,让你自己都吃惊,而且越做越轻松,信心也越来越足,心理负担也会烟消云散,记得及时奖励自己哦。
4、学会分清主次,把要做的事情分好优先级。
分类:生活中肯定会有一些突发和迫不及待要解决的问题。成功者花时间在做最重要,而不是最紧急的`事情。把所有工作分成急并重、重但不急、急但不重、不急也不重四类,依次完成。
5、消除干扰。
关掉网络,关掉电视……将一切会影响你工作效率的东西统统隔离,全心全力地去做一件事情。
6、互相监督。
找些朋友一起克服这个坏习惯,比单打独斗容易得多。
7、设定更具体的目标。你不妨把任务划分成一个个可以控制的小目标。当你的家里看起来像一个垃圾站时,让它立刻纤尘不染可能是一件不现实的事,但是花十五分钟把书桌清洁一下却也不算太难。
8、不要给自己太长时间。
心理专家弗瓦尔发现,花两年时间完成论文的研究生总能给自己留一点时间放松、休整。那些花三年或者三年以上写论文的人几乎每分钟都在搜集资料和写作。所以,有时候工作时间拖得越长,工作效率越低。
9、别美化压力。
不要相信像“压力之下必有勇夫”这样的错误说法。你可以列一个时间表,设定好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以避免把所有事情都耽搁到最后一分钟。
10、寻求专业的帮助。
如果拖延症严重到影响了你的前程,不妨去看看心理医生,认知行为疗法可能会有效。
如果你也是重度拖延症患者,一定要试试上面的方法!行动起来,完全克服拖延症可能有点困难,但是一定可以适当缓解或改善拖延症哦;
1、如何通过规律的作息改善拖延?
(1)保持作息规律的小技巧:
改善方式:
① 每天早上把闹钟调早 20 分钟。
② 每天提前 20 分钟上床。
③ 半夜醒来不要摸手机,而应该保持舒适的姿势、做深呼吸。
④ 对咖啡因敏感的人尽量不要在下午 3 点之后喝咖啡、喝茶。
有了规律的作息,保证得到充足的休息,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如果你每天吃不好、睡不好,必然影响大脑的活跃度,则工作效率及质量也必然会相应降低。
改善拖延症的第一步:让自己吃好、睡好、喝好、玩儿好!
(2)学会制订适合自己的目标。
① 不要把当天的任务安排得太满,且至少要留出以下的时间:
√ 留出放松休息的时间。
√ 预留出突发、临时事件的时间。
√ 必须留出健身时间。
√ 必须留出信息知识获取的时间。
√ 每周至少要留出半天时间,让自己走到外面去,积极参与社交。
职场人常见疑惑:任务安排得不满,无法完成,领导会有意见,怎么办?
其实,工作任务的完成更重要的是效率和质量,而不是整体基数。
工作中要注意避免的误区:
√ 工作效率比工作本身的技术含量更重要。
哪怕再简单的工作,如果你能立刻马上去执行、高效率完成,都能在领导面前加分。相反,哪怕你每天都做看上去很有技术含量的、很重要的工作,但各种拖延,各种无法按时完成,这时在领导面前肯定是减分的。
√ 工作质量比整体的工作完成基数更重要。
你每天做完 10 项工作,但至少 8 项都是有各种大小问题、错漏,这时肯定是减分的。
相反,每天只做 2~3 项工作,但能保证把它很好的完成,不出错,避免疏忽大意,那么也都是加分项。再次强调:职场中,不出错比做得多更重要!
菜鸟会认为,做得越多越好、完成得越多越好。
老鸟就不会这么干,他们会量力而为,让自己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不求做最多,只求不出错——不出错,就是最大的胜利。
√ 当天的工作必须及时跟上级汇报进度。
及时汇报、沟通、反馈,比你做得多更有用,也更加重要。
这件事很关键:很多新人只知道埋头苦干,每天加班加点,结果上级既不知道你在忙什么,也不知道进度的具体情况,更不知道做的质量结果如何? 这就属于白忙活,最后很可能领导还对你不满意。
正确打开方式是,每天下班前跟上级反馈:今天重点做了哪项工作,目前一切顺利,后续的工作预计还需要几天就可以完成了。
如果领导要求的时限内没办法完成,则应该事先就跟对方进行协商:由于这项工作很重要,为了保证质量,尽量缜密,所以建议把时间留的充裕些,或将其他不太重要的往后放一放,先紧着重要的事情集中突破。 协商后达成一致了,再进行下一步。
② 当天的任务难易度尽量穿插进行:
比如第 1 天的时候,只安排 1 项有难度的任务,第 2~3 天不安排有难度的工作,第 4~5 天安排 1 项有难度的......以此类推。
这么做的目的是:让大脑有放松、缓解、休息的时间,不要一直处于紧绷状态。对于拖延症患者来说,一上来就把每天任务都安排得具有难度,只会更加影响目标达成,对改善拖延没有任何帮助。
初期我们尽量少安排有难度的目标,等你能够顺畅完成、坚持 1 个月之后,在逐步在每天的任务里增加有难度工作的数量。
③ 每天尽量集中安排同一类工作任务,不要太分散、太零散。
比如,这周你需要跟客户协调、跨部门对接、搜集数据信息资料、做会场安排、制订活动策划的方案、与合作伙伴联系赞助.......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